令。
仍然处在战乱中的苍梧郡就丢给走马上任的贾县令负责,新任交州刺史郑玄则将工作重心放在交州的建设上。
新官上任第一件事, 就是和交州本地豪族来了一轮“政治交涉”。
我不打你,也不动你的官职,但是你必须释放那些骆越人奴隶,不然骆越人可能会来打你,我初来乍到,保护不了你怎么办?
随着大批饱受折磨的骆越人被放归回家,骆越族族长庞吟从郁林郡撤军,郑玄便与朱崖洲的骆越族人商议,在两岸建立便于行船的通商口岸。
港口建立的消息传到洛阳曹班处时,她已经因为工作连续通宵三天了。
倒不是为了格物院和凉州田庄的庶务,而是因为封后大典。
皇后最终定为汉庭外戚后裔,执金吾宋酆之女。
靠着侍奉皇室起家的曹腾一脉,终于如愿成为了外戚。
而曹操也与母亲丁氏的族人成婚,娶了妻子丁氏,曹家可谓双喜临门。
然而曹班作为曹操的“弟弟”,却并没有参加曹操的婚礼。
因为铁市官的合作而与曹嵩产生了龃龉的张奂曾经告诉曹嵩,只要他当太常,曹操就不要想在朝廷中出头。
张奂的想法很简单,曹操这样的“世家子”必然是要走清流任官的途径,举孝廉,任郎官的,而他身为太常,管理郎官的选拔,谁能通过察举还不是他说了算?
曹嵩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结果就是,张奂的太常职位,被皇帝撤掉了,曹操顺利的当上了郎官,曹家三喜临门。
“所以他上了,你就要下?我怎么没听说过兄弟不能同朝做官?”段宁举着玉佩,问曹班,最近自己这边的情况比较棘手,上次玉佩启动的时间生生被她错过了,两个月没有联络,虽然有情报部在,但是还是亲耳听到妹妹的声音比较踏实。
如今局势风云变幻,姐妹两都在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交州初定,她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不久前,朝中有人弹劾曹操与曹班,什么德不配位,见识浅薄都是套话,其核心论点是,曹家双子都在朝中任郎官,而且还这么年轻,再加上曹嵩本人也是大司农,这是不是要在朝廷搞家族党锢?
“党锢”这个大帽子扣下来,曹嵩当然是非常惊恐的,曹操本人却很开心,“党锢”在朝廷一般是用来弹劾清流的,他挣扎这么些年,终于被打为清流了。
“他要保自己的官位,还要保他的亲儿子,把我从洛阳赶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段宁语气戏谑:“我看,是你让人弹劾你自己的吧?你从哪学来的……”
曹班牵起嘴角:“老师教得好~”
玉佩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段宁道:“行呀,你多在洛阳学学这些东西,以后当我的老师。”
曹班继续道:“其实就算没有人弹劾,他估计也会这么做的。”
“他还是不放心你?”
“嗯,他怕我。”
“呵。”段宁冷笑,“还没到真正该怕的时候呢,曹腾是主犯的话,他也是个从犯。”
姐姐融景为人最大的优点是记忆好,最大缺点是记仇。
“所以我顺水推舟,不去参加曹操的婚礼,算是对外划清界限了。”
曹班如今在汉朝廷的身份地位七成来自于曹家,三成来自于马融,从曹氏分家,相当于公开自降七成声望值,再加上曹班长居金市,没有世家子那样拿得出手的府邸,本就人迹寥寥的门庭更加无人问津了。
和曹班这边的情况不同,曹操的婚礼可谓热闹非凡,除了有曹嵩的同僚参加,还有曹操自己在太学的同学,以及在洛阳结识的好友。
钟繇作为曹操蒙学加太学的同学,自然也列席其中,但是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元常可是在想曹君实?”身旁的* 人突然发问。
骤然听到久违的名字,钟繇还有些发愣,见提问之人是荀攸,便坦诚称是。
“曹君实却非常人。”荀攸举着酒杯,并未饮下,而是就这么举着,夕阳洒在酒面上,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70-80(第7/14页)
射出金黄的色泽。
钟繇双手捧着酒杯,偏头看向荀攸:“公达认得君实?”荀攸来太学读书时,曹班还没有回到洛阳,钟繇想了想,问道:“是因为阳翟的格物院?”
荀攸摇头,即使是如此欢闹喜庆的场合,他依然坐得无比板正。
“她当年路过颍川,曾有过一面之缘。”
钟繇笑道:“一面之缘也能知道他非常人?那想必是相当深刻的一次初见了。”
荀攸咳嗽两声,没有和钟繇对视,而是岔开话题:“元常来参加孟德的婚礼,却在思念他刚刚分家的二弟,想必也是对曹君实印象深刻了。”
钟繇抬抬眉毛:“是啊,当初在太学,谁不知我俩关系好。”
“可你还是来了。”
“可我还是来了。”
荀攸一时无话,将酒饮下,随后示意钟繇,钟繇却不为所动。
他摇摇头,不好意思道:“我从不饮酒。”
荀攸道:“大家都饮酒,元常却不饮酒,是因为元常想要做特立独行之人吗?”
钟繇笑了:“公达在讽刺我吗?特立独行?我这不是来了吗,和你一样呀。”
荀攸也笑了:“都知道孟德兄天资过人,将来成就不可估量,谁不来呢?”
钟繇起身,拍拍衣袖间的褶皱,作揖道:“是啊,所以我现在要去恭贺天资过人的孟德兄了,元常同去吗?”
荀攸放下酒杯,起身与钟繇同去内院——
曹班离开洛阳之前,见了两个人。
一位便是她的义兄,如今在朝中任大鸿胪的袁隗。
袁隗并没有因为曹班与曹家分家而疏远曹班,但是曹班到了洛阳之后,也没有主动联系过袁隗,分身乏术是一方面,情报部消息,常年游走在京畿的暗杀组织“探丸”死灰复燃是另一方面。
虽然“探丸”由袁隗的兄长,也就是袁绍的生父袁逢把持,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探丸”与袁隗有关,但是袁氏作为手握《京氏易》解释权的门阀豪族,曹班不得不防。
因此袁隗主动上门拜访曹班,还是让她有些惊讶的。
以袁隗如今的身份地位,曹班身上似乎没有什么能值得袁隗亲自上门来求的,但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总不能是上门叙旧的吧。
可更让曹班惊讶的是,袁隗真就是上门来找曹班叙旧的。
义兄满腹心事地离开之后,曹班立刻下令,让情报部调查袁氏最近的动向。
除了袁隗,另外一人则是曹班主动求见的。
曹班和郑玄先后离开扶风后,卢植继续在马融处求学,并通过给《尚书》作注刷足了声望,因此被朝廷任命为经学博士,专职在太学传授经学。
和已经投身政坛的郑玄与曹班不同,同为儒学传人,卢植的博士身份给他的儒学名家称号又刷上一层光环,因此得知卢植要在洛阳开门庭收弟子,各家闻风几乎将卢植府上的门槛踏破。
将拜帖送进去之后,原本曹班以为自己会等上许多天的。
没想到她人还没走,里面就穿出匆匆脚步声。
“君实!”卢植毫无形象可言地提着衣摆小步跑出来。
曹班被卢植请进了会客房。
“我是来和子干兄道别的。”曹班道。
卢植一怔,随即皱眉道:“你……当初为何不告诉老师,或者与我说?”
马融在朝廷的地位可不是开玩笑的,别的世家大族掌握一门经典就可以被称为“学阀”了,他马融一人将五经注了个遍,这是什么概念呢?就看看曹班的“学长”郑玄吧,学问比马融低一档次,不出仕还好,一出仕便是一鸣惊人。
曹班名气虽不如郑玄,但是手握格物院,怎么能混成这般模样,还让人逐出了洛阳,明升暗贬啊!
曹班道:“义兄已经帮我了。”
曹班这里说的义兄,就是指郑玄了,曹班新的任命在青州,北海王国以东,一个小小的县侯国任国相,郑玄是北海人,早年也一直是在北海求学,曹班求外放的目的非常明确,青岛港。
皇帝鼎元观内的黄巾道士、西园卖官,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比历史记载地远远提前了,姐姐被羌胡困在并州无暇西顾,姐妹现在对地盘、人口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她不可能还留在各方势力纠葛的洛阳。
当然这番解释在卢植看来却是另一层意思,没有了家族庇护的曹班,遍寻自己的人脉,也只能让自己留在青州。
想到这里,卢植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情,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因为重视经学,坚持钻研,曹班的格物院,给了他收徒传经的灵感,可是现在曹班要离开洛阳,自己的老师马融也是远离朝廷多年,这让他不禁怀疑,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一番谈话,本来卢植是要劝慰曹班的,结果反而把自己劝郁闷了。
不过卢植性格直爽,烦恼如麻又如何,没有什么是一杯酒消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杯!
于是卢植起身,朝偏房道:“玄德!伯圭!帮忙取酒来!”
第76章
“君实,我这两个弟子收的怎么样?”卢植得意道。
曹班打量着面前两位“晚辈”。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碰上啊……
公孙瓒比曹班还要年长一些,但面对曹班这位小“师叔” ,他却显得比刘备更局促一些。
算时间的话,公孙瓒这个时候已经成婚了,得到了老丈人的资助,才能来洛阳求学。
他身上最出名的典故就是他手下的“白马义从”,马在古代可是重要的“军火”,能在战乱之时凑出一支白马军队,哪怕只是百余匹, 那说明他当时拥有的战马总数恐怕要以万计了, 辽东是边郡, 汉庭是严禁私贩马匹的,可想而知他参与的“军火”贸易规模之大。
弱冠之龄的公孙瓒这会儿一点武将的感觉都没有,相反,面如冠玉,身姿挺拔,让人见之亲切,真当得上是美少年了。
不知在卢植门下是否有师兄师弟之说,总之是年长的公孙瓒先开口,向曹班行礼。
随后便是我们的昭烈帝刘备同学了,曹班目光第一时间放在了他的耳垂上。
哇塞——
“?”见曹班看着自己愣神,刘备也面露疑惑。
真的大!而且还很长!
上次见到这么大的耳垂,还是在乐山……
“君实?”卢植也注意到曹班走神, “怎么样?不比你院里那些孩子差吧。”
曹班这才回神,见刘备已经行完礼,安静地和公孙瓒站回卢植身边。
无论是外貌、言行, 都相当不起眼啊,可谁知道,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少年,会在历史的漩涡中杀出重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曹班道:“子干的两位弟子皆是良才美玉,前途不可估量。”
说完,曹班取下腰间一串组玉佩,分了两个,递给刘备和公孙瓒。
玉佩样式平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70-80(第8/14页)
但是边缘光滑圆润,能看出是得主人长期使用的。
“哎,没必要这么隆重吧。”卢植有点不敢相信,看着曹班道。
曹班笑而不语。
见弟子没有反应,卢植连忙催促:“愣着作什?快接呀,那可是好东西。”
公孙瓒闻言,伸手就要接过,却听一旁的刘备突然摇头道:“此物价值连城,可惜备愚钝,当不得曹郎中如此看重。”
其余三人皆是没想到刘备会拒绝,见状公孙瓒只能把手缩回去。
又听曹班微笑道:“此玉材质普通,只是来得唐突,身无旁物,只能取这贴身玉佩当做见面礼,希望玄德不要嫌弃才好。”
卢植也道:“既是见面礼,玄德和伯圭就不要推辞了。”
公孙瓒于是又把手伸出来。
可谁知刘备头摇得更厉害了:“备求学于先生门下,就要感念先生的恩情,可今天接下了曹郎中的玉佩,曹郎中便是有恩与我,备区区小民,来日何以为报呢?”
刘备话说得委婉,但是卢植和曹班都明白他的潜台词了,他刘备是跟定了卢植的,你曹班现在对我示好,来日如果和卢植有矛盾了,我是帮我的老师,还是帮你?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就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你是什么身份,对面是什么身份?你怎么知道对方来日会有求于你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