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00-110(第1/14页)

    第101章

    袁逢得到消息,气愤地将砚台砸在书童的脑袋上。

    他选中的下任并州刺史,居然暴毙家中,死在了女人的榻上!

    昏迷的书童被奴仆台出了院子, 他在书房来回踱步,书房外伺候的下人都不敢大声呼吸, 等了半响, 听见太傅的声音:“去唤太仆兄弟来。”

    “是。”负责通传的仆役刚刚应声,就听见太傅大人又改口,“不用叫太仆了,就唤本初与公路吧。”

    两名仆役面面相觑,太仆袁基是太傅大人的长子,大人发如此大火,定是为了重要的事,为何不传长子,反而传过继出去的袁绍,与二子袁术呢?

    但是在袁家,下人的生存法则就是闭嘴,袁氏已经算好的了, 听说隔壁中常侍赵忠府上的仆役,都是要拔舌头呢。

    仆役们领了命令,连忙去两位公子的官邸传话。

    袁绍和袁术,如今一人任左军校尉,一人任虎贲中郎将,没错,袁术虽然比袁绍年轻,但是官职已经比兄长高了,虎贲中郎将所统领的禁兵,是护卫皇宫的精锐,从名头上,甚至比同是中郎将、手握兵权的董卓、段宁还高。

    袁氏门生众多,袁逢和袁隗皆身居要职,尤其是袁逢,已位列三公,因此两个儿子对袁逢这位长辈,都是又敬又怕,听到召唤,也顾不得手上的工作,直接往袁府赶。

    袁绍和袁术在太傅府门口碰了头。

    “怎的不见长兄?”袁术好奇往巷子外看,“他任太中大夫,总不会比我们还离不开吧。”

    太中大夫是九卿属官,参与朝议,本来应该是重要的职位,但是如今皇帝不上朝,这个位置重不重要,就取决于个人了。

    袁基本人并不是乐于在朝中走动的性格,当然他也有摆烂的资本,袁逢这样急着把需要每日点卯的袁绍和袁术叫来,却不叫袁基,袁绍也有些好奇。

    注意到仆役们今日似乎格外乖顺,袁绍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袁术还是那般放荡随性的样子,因此在进入书房后,只有他察觉到,袁逢将一个物件,放在桌上,却在他们走进来的一瞬间,反手扣了过去。

    “并州有变。”袁逢开门见山,没有请兄弟两人落座,那便是要考问他们了,袁绍全神贯注,就连袁术也头皮一紧。

    袁逢淡淡地扫了两人一眼,叹气道:“张懿死了。”

    张懿是袁氏内部商定的下一任并州刺史人选,张角率黄巾贼众起义后,袁氏上书,奏请皇帝解除党锢,被宦官长期压一头的士人力量再次崛起,然而卢植等将领被宦官弹劾的经历告诉袁氏,宦官不除,士人一日不得安宁。

    要想除掉宦官,他们就需要兵权。

    纵观九州,以并、凉二地兵力最强,凉州连年战乱,并州离司州最近,因此将并州军纳入己方势力,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并州刺史段颎是个官场老油条,军中深得人心不说,在朝廷中又同时和士宦两派往来。

    袁氏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刀有异心——并州必须易主。

    因此袁逢设计了调虎离山之计,向皇帝请命,以段宁为副将,诱使段颎出战,再让董卓在战场上稍做不配合,使段颎失利,他以此为借口弹劾段颎,顺势推举张懿上位。

    没想到,计划进行得异常,董卓退守弘农后不久,西边竟然传来段颎战死的消息!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到并州,北面的坏消息却随着东面的战况前后脚到了太傅府。

    先是张懿暴毙家中,后是段宁竟然聚拢了段颎的余部,身先士卒,成功击退了北宫伯玉的军队!

    袁逢得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段家难道真是得神明眷顾,这世上,竟真有女子能带兵打羌胡! ?

    更可气的是,皇甫嵩这人太过老实!

    曾经和朱俊一起打颍川黄巾的时候,他就将功劳都推给了朱俊,如今和段宁一同出兵,他也不争不抢,再次上书朝廷,言段宁为祖父报仇,向皇帝请求给予段宁封爵!

    段宁打了胜仗,而且还用的是段颎的旧部,若是让她知道,祖父的死和袁氏有关,待她反应过来回到并州,自己在并州的多年布局,就要前功尽弃了!

    袁逢将袁氏目前的困境摆在了袁氏下一代面前,袁术已经比当年成熟许多,虽然没有主意,但是也懂得先听听别人想法,袁绍见弟弟不答,袁逢又看向自己,他再次扫了一眼被袁逢扣在桌上的物件,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回答,而且回答得很正确才行。

    他思索了一番,心道干脆赌一把,抬眼道:“回叔父,小侄认为,并州不可失,如今段宁风头正盛,不若借着这风,直接向朝廷请命,任段宁接她祖父的位置!”

    袁绍此言一出,就连袁逢都有些惊讶,袁术则是再次绷不住,笑道:“兄长糊涂!这刺史的位置,论谁也轮不到她段宁吧!”

    袁逢却陷入了沉思,似乎真的在思考袁绍这个建议的可能性,袁术见状大惊:“哪,哪有女子做刺史的?”

    袁绍道:“在段宁之前,也不见女子做将军的。”

    “可,可是……”袁术还想说什么,但他现在明显cpu烧了,凭借他多年和袁绍斗智斗勇的经验,他能提出这个建议,必定是有他的理由,他得知道他是因为什么而推举段宁,才能找出漏洞反驳。

    可是他想不通袁绍为什么会推举段宁啊!

    袁绍见叔父的态度,便知道自己赌对了,于是恭敬道:“叔父,绍以为,接替并州刺史之位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袁逢挑眉,示意他继续。

    “其一,其人在并州要有一定威望,方能号令并州诸将。”

    “其二,其人需懂得行军打仗,不是蹇硕那等虚头草包。”

    “其三,其人必须孤立无缘,方能为我所用!”

    袁术嘴巴已经合不上了,怎么这样听下来,段宁似乎真的很合适?

    首先,段宁随祖父段颎经营并州多年,别说并州了,就是在凉州都是有名望的。

    其次,她确实能打仗,从成名的守城战,到现在合力绞杀羌胡的正面对战,“九天玄女”的名号可谓名副其实!

    再次,她是女子!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女子是要出嫁的,是外人,段宁就算再厉害,难道以后不嫁人吗?

    这般好用的刀刃,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就让他们袁氏收了。

    袁术越想越懊悔,怎么他就没想到呢?

    几番思索下来,竟然真是没有比段宁更好的人选了。

    况且明面上,是董卓撤军,让段颎孤立无缘败亡,段氏难免会怨恨袁氏,袁氏现在给段宁抛出橄榄枝,只要她接下,段宁必然与家人离心,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或许比董卓还要好用!

    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手段,袁氏早就玩烂了,在董卓身上就用过一次,如今不过是在一女郎身上再用,袁逢对袁绍的建议非常满意,朝两人挥了挥手。

    这是送客的意思,袁术心里不服,但是也无可奈何,袁绍刚刚转过身,却听见袁逢叫住了他,袁术也跟着一顿。

    袁逢道:“你出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00-110(第2/14页)

    ,你留下。”前者是对袁术说的,后者是对袁绍说的。

    “他!我?”袁术脾气一下上来,但又不敢在父亲面前发作,趁着自己教养还没归零,甩袖气鼓鼓出去了,袁绍却紧张起来,果然,袁逢手摸上先前放在桌上的物件。

    那是一块镶金雕刻的木牌,木牌上刻了两个字——探丸。

    袁绍瞳孔一缩,这个名字他很小的时候听过,是游走在洛阳城内金市的一群刺客,他们从囊袋里抽弹丸,出来什么颜色,就杀对应代表的人物。

    他一直以为,这是传说故事,洛阳金市鱼龙混杂,流民混混有,杀人纵火也有,但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组织。

    顷刻间,他明白了袁逢为何不叫袁基来,而是叫了他和袁术。

    原本因为袁逢的重视,而感到一丝窃喜的青年,顿时有些泄气。

    袁基作为袁逢的长子,是会继承爵位的,他只需要像其他世家公子那般,学习儒家经典,在朝廷中挂个职,之后整个家族自然会推着他往上走。

    但他不一样,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争取,能争取到,就是对家族有用,若是有朝一日,遭遇不幸,对家族来说,也不是担不起的损失。

    所以“探丸”这种危险的组织,才会交接到他的手上。

    不管袁绍内心如何腹诽,面上他还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绪,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七分惊讶,两分欣喜,和一分害怕。

    袁逢很满意袁绍的表现,他将木牌交到了袁绍手上:“并州的军阀纵使再厉害,终究是外人,驯化得再好的犬只,也会害怕他反咬主人。”

    “探丸是由袁氏一手建立的,早些年在你父亲手上,无甚效用,我接下之后,将其从明转暗,拔出其中有异心的,余下皆为死士,现在交到你手上,如何用,何时用,你自己拿主意。”

    袁绍接下木牌,双膝下跪,给袁逢行了大礼。

    三个月后,洛阳城内,铁市官段铭向朝廷提出为父守孝,辞去官职,朝廷批准了他的申请。

    段铭带着妻子史砚收拾家当,不大的庭院恢复成了他们搬来前的样子,史砚抱着女儿,段铭闷头做事,不发一言。

    史砚想安慰丈夫,但是刚说个“宁”字,就被段铭暴呵一声,史砚因此也不再说话,含泪进了房,段铭吼完妻子,又觉得后悔,可是让他认错却是不能的。

    他去理解妻子,谁来理解他呢?

    他的亲妹妹,居然投靠了,害死他们祖父的人!

    第102章

    洛阳城内, “姑臧君府”在一间闲置的宅院上建起。

    君府门庭若市,门房每日收下堆成小山一样的拜帖,将它们分成三类:送上贺礼的,要安排回礼;寒暄问候的,要一一回帖;说媒拉纤的——按照段君的意思,送至东厨柴房。

    段宁因功封姑臧君后,执金吾袁隗上表,奏请段宁接任段颎并州刺史的职务。

    袁隗的兄长——当朝太傅袁逢领尚书事,相当于一国总理的地位,因此袁家的奏请左手传右手, 段宁的任命几乎秒批。

    “姑臧”就是段宁的“出身地”, 凉州武威郡姑臧县, 同样是三辅平叛功臣,皇甫嵩被封为“槐里侯”, 食邑八千户,月俸二十五石,而段宁的“姑臧君”,相比侯爵月俸砍半, 食邑更是直接划在她自己的田庄上。

    不过这些对于段宁来说都不重要,重要是并州刺史的位置。

    刺史是典型的低阶高权,品级不如下辖一县的县令, 俸禄也只有六百石,但这个时期, 管政务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管治安, 刺史手下一旦有兵, 又能插手一地政务,军政归于一人, 自然发展成了军阀。

    段宁能手握如此权柄,全仰仗袁氏的提携,这匹北地母狼,被袁氏从狼窝里抱出来,赏了地盘又给了肉,从今往后,自当答谢袁氏恩情,以效犬马。

    因为平叛有功,朝廷封赏相当丰厚,钱币锦帛被一箱箱抬入府内,军中有为段宁背弃家族而不平的,段宁没有责罚,从赏赐里分出一部分作遣散费,去投段氏、或者改投其他人,亦或是回乡都行。

    段宁按照军功,将赏赐分给了属下们后,就与工匠们猫在一处,着手改造院内的祠堂。

    而领到赏赐的属下们,也终于在连年的征战中,得到了一丝喘息。

    马腾是段宁手下的老人了,这次的赏钱,他惯例将一多半托田庄的商队送回武威郡,给他的寡母,又留下一笔钱,准备交给江芜。

    马腾找到江芜时,江芜正出了营帐,准备与吕布一起进城,吕布孤家寡人,每每得到赏赐,都尽数分给手下士兵,士兵们知恩图报,又会集体凑一笔钱出来,让吕布请大家喝酒。

    江芜看着身量纤细,酒量根本就是个无底洞,他的养父江原在谯县格物院不需要他接济,他过得恣意随性,得到赏赐有时全部换了酒,有时换成他喜欢的锦缎,托相熟的女郎们裁成好看的样式,有时又会全部还给段宁,让她随意处置。

    江芜没有立刻接过马腾的钱币,吕布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身后的士兵们都面露急切,于是他抿着嘴,严肃道:“我与奉先他们约定好了,君子言而有信。”

    士兵们连连应声:“是啊,难得今日两位将军都放值,您有什么需要置办的,交给我们,过几日全部给您添置妥当!”

    可惜马腾要的东西,非江芜不能搞定,于是他只能顶着士兵们的怨声载道,将江芜悄悄拉到一旁:“小江你听我说,前几日我放值,进城去了趟金市,听说那处开了一家衣行,有眼下贵女间时兴样式的成衣,你帮我挑几件,我想寄回给我的母亲。”

    见江芜似乎被说动,马腾又道:“饮酒何时不能去?但是那衣行生意可好,裁好的成衣数量有限,晚几日可就迟了!听说他们一个样式贩完,可就不再版了呢。”

    江芜听见数量有限时,心里纠结的天平就已经失衡了,再听到卖完不再版,立刻痛心大呼:“那怎么行?”

    说完江芜伸出手,马腾立刻将钱袋子交给他,在吕布身后一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