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召心不在焉,赵忠则怕得要死,他和卫召才因为抢马车而争执,他内心并不信任对方,士邑有兵,他也不愿意舍弃这个免费的保镖,因此敷衍他:“殿下们会考虑的……”

    卫召走后,没过多久,农舍的木门又被叩响,赵忠已经很疲惫了,但是人在屋檐下,他不得不去开门。

    这次来的,是士邑。

    “殿下、赵大人,段铭此人不可信,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我怀疑他就是袁氏的人!”

    赵忠张了张嘴巴,两位皇子都已经睡下了,他只能拉着贾诩走到外面。

    “士大人,何处此言啊?”

    “赵大人,您先前说,你们是被大将军还有袁氏追杀,所以逃出宫的。”

    “他们既然意图谋反,怎么会不安排人看守城门?”

    “大将军统领京畿之兵,段铭能顺利带着殿下们出宫,必定是有大将军的人作为内应!”

    听了他的话,赵忠冷汗都下来了,确实是有内应,但是那是他的内应,是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放他们出去的啊!

    面对一脸忠义的贾诩,赵忠也不敢说出内情,只能支吾道:“那,士大人的意思是……?”

    “我们往南,回洛阳,宫里这么长时间没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10-120(第3/15页)

    人追出来,想来谋反的贼人已经被捉拿了。”

    对于贾诩而言,那个驾车的士人当然不可能是段铭,不管对方是谁,总之他先跟上,事关重大,他已经派人北上,希望能来得及通知段君。

    皇宫里,宋皇后在长秋宫内坐立不安,她的两位兄长起事之前,让她将皇子刘合送到东宫,由袁氏的士兵看守。

    她答应了兄长,可却拖延着,迟迟没有行动。

    她怎么可能放心,将他两岁的幼子,交给那些军汉! ?

    她只有着一个孩子,可是皇宫里却有两位皇子啊!刘合还那么小,刀剑不长眼,万一有个什么意外……

    她抱着刘合,犹豫不舍间,北宫方向,突然升起浓烟,她宫外的士兵也等不及了,频频催她交出皇子。

    事情发展得实在太快,皇帝驾崩的消息、宦官与大将军的人手打起来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入长秋宫。

    她必须做出决断……

    最后,宋皇后含泪,亲吻了刘合的面颊,心一狠,叫来了自己最信任的宫女,让她抱走刘合,将二皇子送到太后的长乐宫去。

    宋皇后泪眼朦胧地目送自己孩子离开,却不知道,这是她与刘合的最后一面。

    宫女抱着刘合,一路小跑,东面的东宫,是士兵阵列的脚步声,与兵器相接的金属碰撞声,西面的尚书台,是纷扰的人声与哭喊声。

    她越听越是心惊,快到嘉德门时,整齐的脚步声居然从身后传来。

    她不知道那是哪位将军的士兵,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伤害刘合,于是她只能带着刘合躲起来。

    士兵们离她非常近,她只能尽量压低身体,趴在地上,悄悄往外看。

    领头的是两位将军,经过水缸时,她听见其中一人道:“公路,关嘉德门,太后那边先不要进去。”

    嘉德门若关,她要进长乐宫,就要绕远路了!于是她小心避让着,等到士兵们都走过去之后,想转身去抱皇子,却发现,二殿下不见了!

    宫女弄丢了皇子,自然不敢回去和皇后复命,宫里到处乱成一团,她又惊又怕,找了不知多久,最后神情恍惚地,回到了水缸的位置。

    有持刀的士兵从皇子辩所住的西宫出来,一眼便看见了宫女,提着刀,摇晃着身形,朝她走来。

    她看了对方一眼,又看了看水缸,用最后的力气,爬进了水缸里。

    宋皇后本来是被接去和兄长们汇合的,然而他们才赶到北宫,就见满脸是血的宋穹,在侍卫们的保护下,从应门冲了出来。

    宋穹见到妹妹,立刻大喊:“快回去!回去!”

    宋皇后也不知发生了什么,护送她的袁氏士兵与宋穹汇合,她一人转身往回跑,却听见背后传来大门关闭的声音,以及二哥带着哽咽的怒吼:“张让杀了大哥!我定会杀了那阉竖,给大哥报仇!”

    张让杀了大哥! ?

    宋皇后根本无法消化这个噩耗,黑夜仿佛倾倒下来的墨汁,涌入了她的咽喉,让她喘不过气来。

    她攥着拳头,没命地奔跑,攥紧的拳头想要努力抓住些什么,才能她不至于立刻倒下。

    是了,她的孩子!

    她的孩子,在长乐宫!

    她的孩子需要母后!她一定要去到那里!

    通往长乐宫的道路异常顺畅,那些嘈杂的声音逐渐远去,偶有几声异响,也不知是从北面,还是从天上传来的。

    长乐宫嘉德殿,是邓太后的住所,太后因为思念上皇,几乎不曾出宫,也不喜人入殿打扰。

    和其他宫殿不同,也许是因为太后身份尊贵,嘉德殿的宫女没有因为宫变逃跑,也没有人敢伤害她们。

    见是宋皇后来,一位宫女入殿内通传,片刻后,宫女出来传话,说太后歇下了,让皇后有事明日再说。

    宋皇后哪里等得到明日,她也顾不上尊卑礼仪,直接拉着宫女的衣袖,满眼焦急:“有没有看到二皇子?”

    见宫女面露疑惑,宋皇后急道:“是服侍我的女官,我让她带着二皇子来给太后请安!”

    宫女规规矩矩行了礼,随后道:“回皇后,奴婢们一直守在嘉德殿外,不曾见任何人来。”

    那根绑着神志的细丝,终于断开了。

    不可能的,她的孩子不会有事的。

    一定不会的。

    她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看了看这座宁静肃杀的宫殿,又回头,向北宫的方向看了一眼。

    “你们都在骗我!”

    “对,你们都在骗我,太后也是,兄长也是,你们是想用我的孩子,来要挟我对不对!”

    宫女没有说话,宋皇后直愣愣看着嘉德殿内,突然就使出浑身力量往里闯。

    宫女眼疾手快,一个手刀,将皇后敲昏了过去。

    第113章

    袁术的手下, 来到皇宫外的太傅府,向袁逢汇报皇宫内的情况。

    “他怎么不亲自来?”

    宫里杀成一片尸山血海,袁逢作为暗通张让矫诏,又撺掇宋奇起兵的幕后主使,一人稳坐后方。

    太傅府内, 舞姬和歌而动, 丝竹管弦不绝于耳,唯独来通传的士兵浑身血污,与此地格格不入。

    士兵垂着头,不敢回话。

    “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他以后能成什么器?”袁逢的声音听不出怒意,但士兵还是因为害怕而不停地颤抖。

    “说吧,发生了什么?”

    “回太傅,大, 大皇子不见了!”

    士兵话说完,就已经做好了血溅当场的心理准备,然而太傅听完,却没什么反应。

    “还有呢?”

    “还有……啊,没有了,将军就是来让我禀告太傅这个消息。”

    袁逢冷哼一声:“亏我还让鲍鸿跟着他,我袁氏的生死,要是都放在他手上,那就完了!”

    “你回去吧。”

    死里逃生的士兵闻言大喜,又听袁逢道:“让他好好跟着他的兄长,别再给我惹出什么乱子了。”

    士兵走后,袁逢叫来仆役传他消息,他叹了口气,本来如果一切顺利,不需要借住外力,袁氏就可以借此机会,彻底解决长期盘旋在家族和王朝头顶上的隐患。

    现在看来,还是不得不动那一步棋啊。

    袁绍在得知两位皇子被宦官带出皇宫后,并没有急着派兵去追。

    他下令关闭宫门,将皇宫彻底变成一座牢笼——他要杀尽宫内宦官,以及依附宦官的奸臣。

    前者是袁逢给他的命令,后者则是他的私心。

    袁氏支持张让矫诏,点燃宦官和外戚之间矛盾的引线,让二者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再拥立年不满两岁的刘合登基,以取从龙之功。

    整个计划中,最危险的部分——阻挡大将军的手下支援大将军,并斩杀其残余势力,袁逢交给了袁绍。

    最简单的部分——看住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10-120(第4/15页)

    辩,再去刘合面前刷好感,袁逢交给了袁术。

    袁绍内心,对家族的怨气,在这个血腥的夜晚,达到了顶峰。

    且不提,注定继承家业,最后摘桃子的兄长袁基,他和袁术同样是在外打拼,他处处强于袁术,可家族内,袁术总是事事优先于他。

    只要他在这个家,一天不获得超过袁逢的权柄,一天就要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他知道袁逢能到今天的位置,和袁氏与宦官的私下往来离不开关系。

    因此他怎能不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呢?

    在得知两个皇子都被宦官掳走后,他心里第一反应是——天助我也。

    袁术那朽木,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成不了,这次之后,袁逢总能对他另眼相看了吧。

    于是袁绍摒弃前嫌,带着心虚的袁术一起,顺利地将宋奇的弟弟宋穹斩杀,又在皇宫内大开杀戒,搜寻宦官与外戚势力的残余。

    他们将太后的嘉德殿围住,逼迫太后交出宋皇后。

    “宋氏勾结宦官谋反,宋奇、张让等谋主皆被捉拿下狱,还请太后交出罪女宋氏!”

    皇帝死了,皇子逃了,太后一夜之间,成为皇宫里地位最尊贵的人,太后不交人,袁术想硬闯,被袁绍拦下了。

    “你是想造反吗?”

    袁术觉得袁绍这话说得实在可笑:“造反?是谁在皇宫里大肆杀戮?如今宋奇兄弟已死,宦官又被你杀了个干净,宫里发生了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你还在顾虑什么呢?”

    袁绍当然是顾及名声!

    他和袁术不同,袁术可以从袁逢那里得到兵马和门客的效忠,但他不行,大将军宋奇和弟弟宋穹死后,他们的手下群龙无主,都投降了自己,在他们面前,自己一言一行都要摆出世家的风度才行,若像袁术那般莽撞,如何服众?

    袁绍不同意硬闯,袁术见兄长风头正盛,也不好顶撞他,只能陪着他,在嘉德殿外干耗着。

    但真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袁绍左右思忖,反正现在大事已成,一个没了外戚权势的皇后也影响不了什么,再加上宫廷政变着实血腥,于名声不善,于是他指挥袁术,让他带人打扫皇宫、搬运尸体,明日便开宫门,召集朝臣,公布宦官和大将军谋反一事。

    “凭什么我去?”袁术蹬鼻子。

    “那你去杀宋氏余党,我去清扫皇宫。”

    “……我去,我去还不行嘛。”

    黄河渡口,护送皇子车架,化名“士邑”的贾诩和卫召发生了争执。

    贾诩认为,应该送两位皇子回京。

    “皇子流落在外成何体统?袁氏意图行刺,禁军难道会坐视不管?”

    卫召却道:“禁军就在袁氏的手下,如何管?我们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如今士大人让我们回去,难道士大人也是袁氏的人?”

    赵忠被夹在中间,劝也不知该如何劝,劝卫召吧,他的意见和卫召是一样的,他也不想回去啊。

    劝士邑呢,他又担心士邑一气之下,舍弃他们走了。

    可是卫召这么和士邑争论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他们到底是瞒了士邑,皇子回宫其实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他们两个回去就不一定了!

    眼见士邑对卫召的话越发怀疑起来,赵忠担心士邑发现端倪,正准备去劝卫召,却听见天边马蹄声如雷动,远处道上掀起烟尘,一队兵马直直向着他们所在的渡口而来。

    贾诩立刻调兵布阵,拉开弓弦,将皇子的车架保护在后面,卫召见势不对,不顾赵忠的反对,也钻上了马车,马车逼仄,他便直接将刘辩抱起放在自己腿上。

    为首的将领却在这时主动下马,走上前来。

    “凉州刺史董卓,奉袁太傅的命令,来接两位殿下回京。”

    贾诩听见对方的名字,瞳孔一震,脑海里飞速运转,很快掩饰住情绪,并未下马,也未松开弓弦,而是用怀疑的眼神质问董卓。

    “太傅怎知两位殿下在此?”

    董卓被人用箭矢指着,也没有生气,反而是仰头,看向贾诩:“我见这位将军身形挺拔,身边将士各个训练有素,不知是何人门下,为何要帮着反贼,挟持殿下呢?”

    赵忠躲在马车后面,听见来人是董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