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心已经凉了一半,又听见董卓说自己是反贼,立刻急了。

    卫召怀里抱着皇子,想伸手去拉都来不及,赵忠直接掀开车帘,站在马车上大声喊:“士大人别听他的,袁氏才是反贼!”

    董卓听见这话,有些诧异,没理会赵忠,而是对贾诩道:“将军可是交州士家?”

    贾诩皱着眉,点头道:“将军不敢当,邑南下赴任,遇见贵人车架,自当护其周全。”

    董卓突然朗声大笑:“士大人快快弃暗投明吧,您这是被这阉竖给骗啦!”

    赵忠听到董卓居然想拉拢士邑,急得破口大骂:“凉州刺史董卓狼子野心!屯兵京郊,蓄意谋反!洛阳城谁人不知!?”

    “士大人莫听他一面之词,他说奉太傅命令接殿下回京,谁能保证他没有撒谎,他能拿出证据吗?”

    董卓仿佛听了天大的笑话,笑声越发爽朗,可四周的空气却凝固了,没人会在这个场合真的笑出来,大家都知道,他的笑意背后藏着什么。

    “证据?赵常侍需要什么证据?需要我现在下令,来证明我这三千人,能轻松拿下你们区区二百人吗?”

    赵忠听见对方居然认得自己,已经心如死灰,他将最后的希望投向贾诩。

    “士大人,您千万要挡住他!事成之后,我会和殿下们,给您请封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贾诩,赵忠满面哀容,董卓似笑非笑。

    贾诩却在这时候挥手,士兵们让出一条道,皇子的马车直接暴露在董卓眼前。

    他翻身下马,抱拳道:“我随董使君,一同护送殿下们回京。”

    听了他的话,赵忠瘫坐在马车上,双目无神。

    马车内的卫召若有所思。

    马车外,董卓欣慰地拍了拍贾诩的肩膀,招呼自己的手下,来迎皇子们的车架。

    两位皇子终于得以启程返京,因为刘合太小,赵忠被允许留在马车里照顾两位皇子,卫召被赶下了马车,随大军步行。

    此时距离灵帝驾崩,宫廷内乱,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天,年长一些的刘辩还好,大人们吃什么他吃什么,只不过赵忠会让刘辩先吃,吃完才同意其他人吃。

    但刘合还在吃奶的年纪,因此就算有董卓的大军护送,他们还是不得不在村舍留宿一晚,去给刘合找能哺乳的妇女。

    当夜,贾诩住处的门被人叩响,他摸出袖中的短刃,反手藏在手臂后面,来到门边,从门缝间发现,来的居然是“段铭”。

    “段大人深夜来叨扰,是为何事?”贾诩没有给对方开门,只是隔着门,小声问道。

    卫召道:“我是想来提醒一下士大人。”

    见屋内没有回应,卫召只能又贴近门一些,压低声音道:“士大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10-120(第5/15页)

    ,我和您说实话吧。”

    “袁氏意图行刺皇子是假,谋反是真!”

    “董卓虽是袁氏门生,但其狼子野心,拥兵自重也是真。”

    “我见士大人为人忠义,却不了解京城局势,怕大人误入此间万劫不复,故而提醒大人——”

    “小心董卓和袁氏。”

    卫召给贾诩留下话后,就走远了,贾诩却因为他的话,彻夜未眠。

    自打和董卓的军队碰上后,他几乎是立刻就做了决断。

    袁氏设计害了段宁的祖父,董卓是计划的执行者,他任凉州刺史,却放任士兵在凉州掳掠烧杀。

    如今董卓得袁氏征召,却只领了三千骑兵,对自己这区区二百人都眼馋。

    袁氏利用董卓,却也提防董卓。

    这正是利用董卓,除掉袁氏的好机会!

    可是“段铭”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些?

    驾车带着皇子出奔,如此冒险的举动,背后至少得有足够大的动机,才能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忠心护主?不可能,赵忠对两个皇子都比他尽心一些。

    不为忠心,那就是私心了,他想要利用皇子,或者他背后的势力想要利用皇子。

    他不是宦党,赵忠对他一直有所防备,他也不是袁氏的人,不然他直接驾车驶进董卓或者随便哪位袁氏将军的军营里就好,哪里轮得到自己来护驾呢?

    贾诩久违地再次头疼了起来,天光还未亮,村庄里一片宁静平和的假象,隐约能听见将士们的鼾声。他起身想去水边洗把脸,清醒一下,却听见树林里传来熟悉的马鸣声。

    当他匆匆赶到树林里时,一切已经太迟了。

    “段铭”偷走了他的爱驹,骑着马,独自离开村落,往东方逃去了。

    第114章

    大将军宋奇与袁氏联手起事之前,并非没有防备袁氏。

    他派遣将领,分别至并州、冀州、兖州、扬州募兵,为的就是在诛杀宦官之后,能有足够多的兵力来对付袁氏。

    其中,兖州一带,因为泰山郡守曹班,在对抗黄巾时,大量使用了弓弩,以少胜多,将三万黄巾剿灭在萌芽之中,因此他特地派了自己最信赖的掾属王匡,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前往泰山郡招募两千弩兵。

    王匡是泰山郡奉高县人,别人可能不了解,他作为本地人,泰山郡什么情况,他能不清楚?

    几年前的大疫让泰山郡十室九空,兵荒马乱的年头, 两千弩兵说来轻巧,弩从哪来?粮从拿来?

    说白了,这就是个得罪人的活计,所以才不得不让他这个本地人去干,想着是本地人在本地世家大族间,多少能说得上话,这家凑一点,那家捐一点,粮草和兵器应该能凑出来。

    可不巧的是,王匡家族,在奉高县是做生意的,而他家的营生,依赖的是京城的贵人们,所以他才能攀上大将军的关系,当了掾属,因此他家在本地名声算不上好。

    他经年不曾回家,泰山郡已换了主人,如今的太守曹班他也并不熟悉,只听说其人是曹嵩的次子,师从扶风马融,这关系听上去颇为玩味儿,曹嵩是宦党无疑,马融又是通儒,门生遍天下,曹班对大将军是什么态度,他也把握不准。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就在远离泰山郡治所奉高县的矩平县征兵,先凑出两千泰山郡口音的活人来,粮草兵器,再想办法。

    他想着低调来、低调去,不要引起曹班的注意,征兵的过程也还算顺利,矩平县成丁数量远比他想像得要多,只是在征粮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儿小插曲。

    随他一同来征兵的步卒里,有一名叫于禁的士兵,砍伤了自己的屯长后,躲进了村寨里。

    前来通传的部下告诉王匡,那于禁就是矩平县本地人,因为不满屯长强行征粮,和屯长起了争执,怒而挥刀,砍掉了屯长的一只手臂,村寨里的人因为于禁的“义举”,都手持农具出了村寨保护他,现在正和王匡的手下,在村头对峙呢。

    王匡对这名叫“于禁”的士兵并没有印象,但是那位屯长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军中每有任务,那位屯长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接下,也总是第一个完成,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轮班值岗,他们屯总是冲锋在前,他原本计划这次募兵扩军之后,就提任这位屯长为军候的。

    一个无名小卒,就因为这点小事,折他一员爱将,王匡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放火捉人。

    他这次征兵,虽然只带了不到二百步卒,但是这二百步卒,都是跟随他刀口舔血活下来的精兵,杀起人来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很快就将于禁活捉。

    泰山郡守府,段宁和曹班前后脚得到了宫变的消息,两人通过玉佩联络的这天,姐姐又获得了一条新的情报。

    ——贾诩化名“士邑”,现已跟随董卓进入了洛阳城,正在着手新皇登基一事。

    骤然听见贾诩和董卓的名字放在一起,曹班只觉得有些恍如隔世。

    早在贾诩决心跟随段宁的时候,她就将她所知道的“贾诩的故事”告诉了姐姐。

    姐姐也能猜到妹妹的想法,她调侃道:“你说他的字是不是真的没取好?”

    文和乱武,会在这个世界再次上演吗?

    灵帝已死,幼年皇子身边都是豺狼,洛阳的乱局已经注定。

    姐妹一直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即墨军事学院的后山囤积了大量粮食,自曹班领了泰山郡太守职务后,郡内防务的关键岗位被她逐渐替换成了格物院和学院的毕业生,于此同时,她将李大匠的首徒石默也调回了她的身边。

    □□的研制任务,是由李大匠在谯县格物院完成的,但是单纯的□□只能燃烧,如今李大匠已经退休,领着院内发给专技人员的退休津贴,过着没事逗鸟喝茶,偶尔在研发部指点指点新人的日子。

    交接棒到了石默的手上,他要完成包括炸药、火炮、火绳木仓在内的杀伤性武器研究,炸药的原理相对简单,前置科技格物院基本已经点亮,石默在交州的时候,就已经让贾诩在战场上初步试验了。

    至于火炮和火绳木仓涉及面就比较广了,制程也非常长,再加上曹班既想要质量,又想要数量,尤其是火绳木仓,如果不能批量生产达到爆兵目的,那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实用性就不如弓箭了。

    有贾诩相助,董卓的势力若真能如他所愿,进一步扩大,达到架空袁氏的目的,下来各方势力讨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发展了。

    曹班现在同时在青州、兖州、豫州、交州、三辅,都有据点,好处是各地互联,方便互通消息,也不会让人一网打尽,坏处也显而易见,她现在名义上占据的只有泰山郡和交州,其他地盘甚至包括老家谯县的不稳定性都太大,颍川格物院和扶风格物院的遭遇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泰山郡和交州,两个都位于版图边缘,不适合作为长期发展的根据地。

    说白了就是,天花板太低,你在这些地方广积粮没问题,爆兵也没问题,但真到了群雄争霸的时候,你的敌人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战友甚至你的属下,要让这些名士名将们愿意投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10-120(第6/15页)

    ,总要开出足够丰厚的条件才行。

    ——并不是每个天才,都能用仅一只柰果拐走的。

    摆在姐妹面前的选择有三个,兖州、豫州,以及三辅。

    首选当然是豫州,那里是曹操的老家,自然也是“曹班”的老家,但考虑到汉代官职任命的“三互”原则,真拿下豫州,也只能让姐姐出面,但姐姐现在有了并州,放弃经营成熟的并州而图豫州,实在是舍本逐末。

    次选兖州,泰山郡在兖州,曹班拿兖州在名义上是不存在阻碍的,但泰山郡是兖州最东边的郡,西面的陈留、东郡等地,都是世家云集的大郡,曹班拿兖州,世家们口诛笔伐,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兖州只能徐徐图之。

    最后是三辅,三辅作为前朝京畿,最大的问题是边患,北面的羌胡在东汉末年几乎年年寇边,再加上是皇陵所在,千万双眼睛盯着,要占据三辅,既要有充足的兵力,也必须名正言顺才行。

    无论哪条路线都不好走啊。

    玉佩联络时间结束后,华佗过来给曹班看眼睛。

    “主公还是要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不要总是在府里,公务是处理不完的。”

    曹班闭着眼,有些怀念道:“你这话的样子,让我想起师父了。”

    “父亲若在此地,确实也会这样说。”

    “嗯……那我今日就听华医师的话,不处理公务了。”

    曹班话音刚落,彭放便直接走进来,见华佗用看死人一般的眼神看着他,有些发怵,犹豫不敢开口。

    曹班听见脚步声,问彭放何事。

    华佗“哼”了一声。

    彭放只能硬着头皮道:“矩平县传信,大将军掾属王匡在那里征兵,烧了一个村落,县令来问主公的意思。”

    曹班纳闷:“怎么在矩平征兵?”

    “应当是不想惊扰到主公。”

    曹班无语:“既然不想让我察觉,为何又要放火杀人?”

    彭放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曹班。

    “陈县令的意思,直接从府库里拨一批粮食给王将军,毕竟是大将军府的征令,不好得罪。”

    曹班冷笑:“拨府库?怎么不拨他的私库?府库的钱不也是从百姓那儿征来的?”

    彭放对此也很气愤,问曹班要不要去看看,又被华佗瞪了一眼,乖巧地缩在了一边,不敢再吭声了。

    曹班睁开眼,慢慢坐起身,看了看外面的阳光,这会儿还很早,今日没有紧急的公务,她去一趟,只需要在明日赶回来参加会议即可。

    唯一的问题是——

    曹班抿了抿嘴,刚要开口,就听见华佗叹气:“主公自去便是,我还能拦着不成。”

    曹班带着许褚,约莫在正午抵达了矩平县城,县令事前并没有得到消息,对曹使君的到访措手不及,匆匆撤下了舞乐,然而伶人身上的熏香在府邸久久不散,县令害怕曹班责罚,他的门客给他出了个馊主意。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