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到希望了, 干活越有劲。朱春华和刘敏秀又是激动的半夜没睡。

    朱春华早起泡咖啡, 自从他们知道拿铁十三元一杯后, 心疼坏了。网上买的冻干咖啡也很像嘛, 再煮点热牛奶倒上,就是拿铁了。

    朱莉洗漱好,吃一碗老妈款榨菜肉丝面,再来杯老爸牌拿铁咖啡,背上挎包出门了。开门一阵寒风, 嘶——哈, “我出门啦爸妈。”

    路灯还全亮着,小区绿化带里一位大爷全副武装在吹葫芦丝,声音婉转悠扬。隔着个灌木丛,另一位大爷舞着剑连太极。要是下点雪,就有点北风萧瑟的意思了。

    抗冻又有毅力的俩大爷。

    朱春华和刘敏秀也打扫干净家里卫生,早早出门了。

    拖着店里的地砖,朱春华给老娘打了个电话,钱一花一听,一月赚了三十多万,高兴地电瓶车拐个弯,去菜场买肉去了。晚上给龙凤胎炖个羊肉汤,再烙些肉饼子,还有,柿子葡萄都买点。

    直播间内,群众呼声一片:

    腐乳烧肉!

    鸡肉饼!

    鸡肉饼+1

    黑椒牛仔骨好久好久没吃到啦!

    锅包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奇迹快餐店[美食]》 70-80(第3/21页)

    糖醋鱼块!

    宫保鸡丁、红烧鸡腿、南瓜羹、梅菜扣肉、红烧肉干豆角……老板你什么时候看到啊,我欲哭无泪啊……

    朱莉回复:收到啦,都会轮一遍的,别着急。

    架上大铁锅,朱莉调整好厨师帽,展开一天的工作。

    焯熟的鸭子倒入大铁锅,干煸至鸭皮出现不均匀的焦黄,放香叶桂皮等大料炒出香味,再倒老抽酱油上色,热水煮至沸腾,洒一小把冰糖,转入炖锅,铺上一层泡好的黄豆。

    直播间:

    朱莉朱莉,你随心意,做什么都行,我都爱吃。

    黄豆炖鸭肉,我超喜欢!

    家里冰箱好像还剩半只鸭子,今日中午烧什么菜又有了。

    这做法不正宗,炖鸭肉洒什么冰糖啊,又不是做红烧肉。

    腾出大铁锅来,菜籽油打底,鸡胸肉炒至断生,倒入焯好水的胡萝卜丝,圆勺舀胡椒粉盐调味,简单翻炒几下撒上香葱出锅。

    左右两个锅洗净,准备全素菜,色拉油打底,爆炒白菜,胡萝卜片与木耳油豆泡后放入,只加盐调味。

    朱莉往炖锅的银耳羹里加了半碗淀粉水,再用圆勺搅拌均匀,银耳羹很快粘稠有光泽。身后备菜台上堆成小山的炸地瓜和小酥肉,炸过一遍后不够再补要方便很多。

    最后一步,小半部分的地瓜与小酥肉复炸。

    来得早的顾客在玻璃门外见店内人员一趟趟从厨房往外端菜,盛雨晴脑袋贴着玻璃门往里探,叔叔手上那盘地瓜条端到哪里去了来着。她今天冲到了第一个。

    店门一开,自动成队。

    盛雨晴边进门边往左侧看,老姜茶移到了门边的椅子上,收银台旁的桌子都摆满了。玉米浓汤,银耳羹,两盘子堆得高高的炸地瓜和小酥肉,大电饭煲只能让位于这两样,委身于旁边的方椅上了。

    如见到偶像真人般悸动,视线移不开,“阿姨,那些都是免费的?”她不敢相信。

    刘敏秀回:“对,都是免费的,任你吃,想吃多少拿多少。”搭配着鼓舞的气势,让人感觉老板是真的从内心想提供给大家免费餐点。

    后面排队的小年轻们:“欧耶!”

    第一个月赚的就超出预期,离不开每一位顾客的支持,理应回馈一部分。以后只会更多。不过朱莉不会一次性都加上来,容易被顾客误以为这生意好做,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油炸食品应该大多数人都能接受,银耳羹主要照顾到口味清淡的顾客。

    朱莉也留意了一些粉丝的留言,有些是素食主义者,有些是需要长期吃斋念佛,荤腥一点都碰不得的,油炸食品给他们荤素分开成本太高了,她也没那么多功夫。银耳羹是纯素不用油的。

    素的能做很多,光素馅饺子就有几十种搭配,明天做三鲜蒸饺,一样样来。

    今天有新菜,新菜必点:“朱莉,我要那个黄豆炖鸭肉,糖醋鱼块,一片五香豆干,还有白菜大杂烩。另一份就把糖醋鱼块换成红烧肉。”

    结完账,兴冲冲地来到了免费区域。圆圆的纸盒里装上一份炸地瓜,另一个纸杯装小酥肉,酱料一份洒甘梅,一份淋糖醋汁。

    怎么办,银耳羹也想喝,但觉得自己太厚脸皮了,免费的还打包这么多。

    “小姑娘,银耳羹也打包两碗下午喝。”

    既然叔叔都这么说了,好吧,那打包两碗。

    后面自习室的小伙伴们受了鼓舞,打包的也每人带走一份,在这儿吃的就不多担心了,吃完再来上一碗最合适了。

    大爷大妈们钟爱银耳羹,小酥肉与炸地瓜人均只夹一两根,他们嫌太油腻。赵大爷一人夹的都比他们加起来的多。

    高朗上午到F区法院送个资料,赶紧来吃个中午饭,还从来没有在工作日的中午来店里吃过饭,必须得多点几个菜。

    “阿姨,在这儿吃,白斩鸡,黄豆炖鸭肉,尖椒牛柳,红烧肉,白菜大杂烩。”要不是下午上班不宜吃有腥味的东西,他真想点个清蒸带鱼。

    拿完饭结账后找个空座位,环顾四周,只能和人家拼桌了。

    放下餐盘,再去拿点小吃,都是他爱的碳水,小碟子里夹了好些烤地瓜和小酥肉,番茄酱搭配这些当仁不让。再盛一碗银耳羹当饭后甜点。完美。

    他占的四人桌四分之一的空间摆放的满满当当,隔壁三人在聊法考,这话题他再清楚不过了。

    银耳羹暖一下胃,不是很甜,喜欢。鲜到想啃骨头的白斩鸡有阵子没尝了,再尝仍是怦然心动,酸酸的料汁滴到米饭里,米饭都很鲜。

    红烧的鸭肉又是不一样的滋味了,黄豆软绵绵的,红烧味进入到了黄豆里,豆子本身也有一股清香,这时候,他最喜欢的吃法是,勺子舀一勺黄豆到饭上,再舀一点汤,红烧鸭汁黄豆盖饭,简直绝了。黄豆与米饭都是软糯的口感,红烧汁里有鸭肉的鲜,微微甜的回味大爱!

    尖椒牛柳红烧肉,停不下来的组合,一碗米饭很快见底。大电饭煲那儿排起了小队,看来大家都和他一样的困扰。来这吃饭,一碗结束不可能的。

    红烧肉配米饭,再来,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去,眼睛就盯上炸地瓜了,噢,酸甜咸香,个中滋味,无法言说。炸地瓜软糯,塞一塞,还能塞得下一根小酥肉。这下满足了。

    一口好不容易咽下去,再来一回炸地瓜和小酥肉,一个软糯一个香脆,一个微甜,一个咸口,蘸了番茄酱后自然把它们归为同一类。油炸食品配米饭,米饭越嚼越甜。

    白菜大杂烩是所有菜的缓冲剂,咔哧咔哧的大白菜一嚼,立马归于原味,嘴里又能塞满新一轮了。什么不好意思和别人拼桌呀,都没顾得上看别人。

    吃饱了,银耳羹也适口了,清澈的银耳羹一点点冲淡辣椒味,红烧味,五香味等等,口腔也爽口滑润起来,出门再拿一颗水果糖含着,哪个当事人能猜出他中午吃了什么算他赢。

    中午的后半场,人没那么多了,至少不用等座位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年轻一瘸一拐进店。

    随着队伍往前移动,他的拐杖也一点一点往前移动。多数旁人在他身上只停留一秒,脚上缠着纱布,便知脚摔了,不会去多看一眼。

    一位老阿姨让他找个位置坐着,“我帮你排队,到了你再过来。”

    小年轻摇摇头,“谢谢阿姨。”他仍旧撑着拐杖老实排在后面。老阿姨便不劝说了。阿姨儿化音重,本地口音,住在这片区域很容易就辨别出,这是离家出来打工的孩子,不是他们本地小孩。

    个头,长相,肤色,气质与本地小孩完全不一样。

    老阿姨点好菜,又说了句:“你点菜,我帮你端着吧,拄着拐杖咋端啊。”

    刘敏秀瞧见,这孩子眼熟,脚咋摔了呢,对那老阿姨说:“您坐着吃饭吧,我盛好让我老公给他端过去。”

    “好嘞,你们认识最好了。小伙子出门在外互帮互助很正常的,不要不好意思,你伸把手我拉一把,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小年轻这时脸已经涨红,他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在给人添麻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奇迹快餐店[美食]》 70-80(第4/21页)

    匆匆点了菜。红烧肉和炒包菜。

    刘敏秀将餐盘递给朱春华,在给前一个人结好账后,朱春华瞧见,这孩子前阵子是把脚崴了,“上次崴脚伤到骨头了?”

    “不是,又摔了。”蚊子般的声音。他掏出手机结账。

    朱春华给他找了个位置,离收银台隔了两张桌子。回收银台给后面两人结账后,给他夹了一碟子的炸地瓜和一碟子的小酥肉,“小郑,要什么酱?甘梅粉还是番茄酱?辣椒粉我想你还是别吃了吧,对伤口不好。”

    郑明志也不懂什么是甘梅粉,“番茄酱,谢谢叔。”他也只知道番茄酱。

    两碟子的炸货端过来后,朱春华又给他盛了一碗银耳羹,“慢慢吃。”

    第73章

    郑明志自己点的红烧肉和炒包菜, 加上两碟炸地瓜和小酥肉,一碗银耳羹,很够吃了。

    没顾客时朱春华摘下一次性手套,坐着看手机,以免这孩子以为自己在看他,饭都不好意思吃。

    郑明志确实是看着大叔忙别的事了,才自在吃起来。

    红烧肉吃了, 心开始安定下来, 心思放在了回味红烧肉上。油脂在口腔中爆开来的霎那可以短暂忘记苦闷。

    两块钱的炒包菜吃起来最没负担, 油润清脆焦香,包菜炒的如肉香。包菜下饭。水果舍不得买,一天维生素补充全靠蔬菜。

    郑明志已经连着五天没去上班。上次脚崴后,贴了膏药好很多,但年纪轻轻咋可能被脚崴难倒。他怕被发现辞退,在超市还刻意表现出自己快如跑马的速度与灵活。

    结果在一次帮顾客拿东西过程中,下梯子时,伤的那只脚实实地踩在了梯子上,脚上所有筋直接麻到了头顶心。摔下来还是那只脚先着的地。

    现在的情况是他拄着拐杖没办法继续上班,超市负责人只说让他在家休息,其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才最让人担心。郑明志不知道超市给不给他结这个月的工资,腿好了还会让他回去继续干活吗?

    所以现在一切都拖着,谁也没有给他个准话。

    饭吃完了,拄着拐杖起身再去盛一碗。朱春华正在结账,见他已经起身只说了句:“当心。”

    红烧肉底下那红棕发亮的汤汁浇到饭上,来点包菜,小酥肉放上面,能吃出三种味道来。大叔盛的小酥肉完全可以当一道菜吃。他已经好几天没正常吃过一顿饭,躺在狭小的出租屋一直想着怎么吃才最省钱。

    自己做最省钱。问题他的房间不通风,蒸点米饭还可以,完全不能炒菜。试着早上买四个馒头,早饭吃一个,中午两个外加榨菜油条汤,晚上再一个馒头,一天花费正好十块钱,就这么吃了三天。第三天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没油水,人也没精神。

    每天在脑子里算啊算,怎么吃能省个一块两块,还是决定到店里吃。一天来这里吃一顿,点红烧肉或鱼香茄子这些,油水足,一顿多吃点,吃到撑,可以管一天。

    现在连肉菜都有免费的,老天不亡我。小酥肉里的肉很扎实,郑明志不蘸酱的都吃了好几根,蘸了番茄酱更好吃,有第一次吃到汉堡的快乐和幸福感。油炸食品让人快乐,尤其他这种长期缺油水的,快乐功效翻倍。

    想想情况也没有糟糕到要饿死的地步。脚伤能报销是万幸,就算不让他接着干了,拿不到足月工资,之前干的计件算钱,他也能拿到四千元,撑两个月的房租没问题,手上还有些五六千存款。脚伤最多养一个月,养好后去跑外卖,做服务员。

    大脑里绷紧的那根弦开始舒缓。

    地瓜家里常吃,煮饭时可以蒸满满一笼屉,当正餐也当零食。这种炸的没吃过,费油。

    外面是脆的,里面还是很软,被油包裹下的地瓜香,香甜的基础上还有油炸香,两倍的香。蘸上甘梅粉,他今天发现了地瓜两种新吃法。

    果然还是要多出门的,待在狭小的房间里越待越没精神。

    一根根炸地瓜都被他吃完了,两碗饭加上一碟地瓜,地瓜饱腹,肚子有些撑了,最后再喝银耳羹。包子店两元一杯的银耳羹喝过一次,那时还以为自己发达了,只要超市这个工作一直干下去,第一个月四千,第二个月六千,第三个月……不想了。

    那个银耳羹还很水,这个完全不,心目中的银耳羹就长这样,银耳很软乎,每一口都有红枣的香甜,喝着就感觉嘴唇周边黏黏的。

    喝点甜的也能放松心情。大脑中绷紧的弦又松缓好多。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