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50-2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请旨,想要入京恭贺皇后登位之喜,完全是出自对皇后的尊敬感激之前,才不远千里而来。

    六嫔面面相觑,她们久居深宫,除了自己宫里头的事务,其他宫务是一点都碰不着的,自然不知道这种交际往来的门道,她们只知道与外藩蒙古直接打交道的是理藩院,为何这些和亲的公主贵女会感激马佳氏?

    诸位福晋虽然好奇皇后做了什么,让这些宗室贵女如此感激,但是这里毕竟是坤宁宫,并不是畅所欲言的好地方,于是众人便打算忍下了心中的无数疑问,静静地等待着吉时的到来。

    只是有人却见不得众人夸赞皇后,轻声嘀咕了句:“皇后这算不算是干政了?”要知道理藩院专门职司外藩王、贝勒、公主等事务及礼仪刑名各项,官制体统与六部相同,理藩院尚书照六部尚书,入议政之列,衔名列于工部之后,这种涉及和亲外藩的公主事务已经属于政务的范畴,按理说马佳氏不该插手的。

    此言一出,原本有些喧哗场面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唰地集中到出声之人身上,甚至刚好站在那人身边的贵妇们纷纷避开,直接把她单独晾在原地,只见这人身着一品诰命礼服,是个看起来大约四十来岁的贵妇,保养得宜的面容上微带慌乱,身形僵硬地立在原地,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这么小声的抱怨竟然也会被人揪出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50-260(第3/13页)

    就连六嫔都忍不住好奇地打量起这胆大包天的人物,要知道连宫里最头铁的佟妃这些年都不敢招惹马佳氏了,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居然这么勇?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还是熟人,她们顿时不诧异了,只能说不愧是你啊,佟妃的额娘就是与众不同,能教养出那样愚蠢跋扈的女儿,自己能是什么聪明人?

    这时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向来安静不争的恭亲王福晋马氏突然开口道:“佟夫人此言差矣,皇后身为爱新觉罗一族的主母,自然有权打理宗族事务,无论公主,还是郡主乃至宗室女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虽然嫁到了外藩蒙古,但是作为娘家人,皇后自然有权利过问她们的情况,必要的时候才能为她们撑腰做主。”

    “恭亲王妃所言甚是,说出了本公主的心里话。”这时一位年约五十的长公主眼神不善的看着佟国维夫人赫舍里氏,语带嘲讽的道:“若是不懂就别乱开口,皇后娘娘何曾插手外藩事务?身为主母关心我们这些外嫁女的生活也算干政?本宫本想趁着身体还算健朗,回京看看,没想到如今的一品诰命就是这样的?”

    站在她身边的另一位身着和硕公主服饰的贵妇轻笑道:“姐姐何必与这等小人一般见识,皇后娘娘心善,体谅我等远离故乡,时常让内务府置办些京城时新的物件送到草原上,虽然东西不贵重,但是却能解我等思乡之苦,还时常派遣太医远道而来为我们调理身体,还亲笔书信劝我等时常回家看看,皇上能娶到皇后这等贤内助乃我大清之福。”

    “姑爸爸说得好,我等诚心感念娘娘恩典,娘娘十年如一日的关照,让本宫知道大清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外嫁女,这才向皇上请旨回京参加这场盛典,谁知刚进门就听到这等污言秽语,简直不堪入耳!这种人怎么也配站在这里?就该直接叉出去明正典刑!”另外一位年轻些的公主也忍不住插了一脚,言辞锋锐如刀,显然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

    这时淑嫔听得开心,忍不住接口道:“几位公主有所不知,这位乃是佟妃的生母,国舅佟国维的夫人,这些年倒是少见这位入宫了,也许佟夫人觉得女儿出嫁之后,娘家便不该再多过问吧?听说佟妃病重至今,佟夫人从未入宫探望,想来也是为了不干预宫廷事物吧?果然高风亮节,不愧是赫舍里家的姑奶奶。”

    这时站在年轻公主身边,一位面容相似的郡主也笑着开口道:“听所当今后宫有两位佟家女,想必都是这位佟夫人所出吧?可我怎么听说这长女佟妃飞扬跋扈,闹得后宫鸡犬不宁,幼女入宫多年却默默无闻,也不知今日到场没有?想来这位佟夫人是没脸进宫而非不想吧?毕竟能把女儿教养成这样也是种本事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贵妇们顿时爆出一阵哄笑,窃窃之声四起,佟家的事可谓人尽皆知,尤其佟妃在后宫声名狼藉,几乎把皇上的女人统统得罪了个遍,若非出自皇帝母族,怕不是早就被人活撕了。

    在场的贵妇都是嫡妻正室,出身都不差,族中也大多有姑娘选秀入宫,这些年没少被佟妃祸害,家里人一提起她都恨得牙痒痒,连带着对佟家的印象也跌到了谷底。此刻见佟妃生母在这种场合犯浑,明显犯了众怒,那还不可劲地踩她一脚?

    赫舍里氏被众人各种打脸嘲讽,顿时气得满面通红,恨不得甩袖就走,偏偏今天这等场合,她若是敢出这么干,怕是身上的诰命当场就会直接被撸掉,相信康熙对于这件事是十分乐见其成的。

    毕竟这位爷对赫舍里氏的不待见是放在明面上的,甚至毫不掩饰的厌恶,虽然佟国维是他的亲舅舅,平日里都是礼待有加,但是因为他的嫡妻出身赫舍里氏,还是索尼幼女,与废后是亲姑侄,虽然因为嫁入佟家免去了流放之苦,但是依然不受人待见,连带着每次需要带嫡妻出席的宴会都会受到康熙的冷遇。

    因着康熙的态度,赫舍里氏在佟家的地位直线下降,连佟国维都不怎么待见她,若非她膝下嫡子已经长成,还有两个女儿在宫里,否则她怕是都要被休了。

    长久地压抑让赫舍里氏性子越发极端,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些什么,却被身边的妯娌觉罗氏用力一扯衣袖,硬生生的阻止了。佟国纲的夫人觉罗氏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对着众人欠身道:“我这妯娌因为听闻女儿病势沉重,有些神思混乱,这才出言不逊,还请诸位见谅,看在佟家薄面,莫要与她计较了。”

    觉罗氏出身红带子家族,是佟家宗妇,她对于赫舍里氏这个妯娌也是极为不满的,明明她的丈夫佟国纲才是佟家的家主,偏偏三弟佟国维就特别能来事,不但经常抢着在皇上面前表现,还巴巴地送了两个嫡女进宫博取富贵,一门心思想要重现孝康皇后的辉煌,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得佟家的名声一落千丈。

    他娶的这个媳妇也是个祸头子,生了女儿教养不好也就罢了,赫舍里氏偏偏又声名狼藉,若非她身上有着一品诰命,自己绝对不会让她踏入宫门半步,省的给佟家惹麻烦。

    结果不出所料,赫舍里氏居然在这等重大的场合口出狂言,当众污蔑皇后,简直就是在找死啊!她刚刚恨不得拿针线把这女人的嘴给缝起来,顺便把她脑袋里的水给倒出来,她自家闺女还要在皇后手底下讨生活呢,居然在这节骨眼上去得罪一个盛宠不衰的皇后,她到底多蠢才能做出这种事?

    见佟国纲的夫人亲自赔罪,公主们也只能罢了,毕竟这位可是正经的佟家宗妇,一等公福晋,又是红带子觉罗氏出身,好歹与自家沾亲带故,也不好咄咄逼人,不过这些皇室贵女算是把佟国维夫人给记住了,决定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告上一状,至少把她的诰命给撸了,替皇后出口气,也算报答她这些年的照顾了。

    第253章  母仪天下(二)

    “吉时已到——”随着一声拉长的唱喏,坤宁宫外的广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礼官的指令。

    为首的六嫔统一身着香色嫔位吉服,神色庄严肃穆,站在众人之前,若非旗头和巾帕颜色不同,怕是都分辨不出几人来。虽然论品级六嫔低于亲王妃,但是她们是皇帝妃嫔,又是后宫主位,因此排序仍在众人之前,参拜大礼之后,她们将是第一批入殿的。身后依次是亲王福晋、郡王福晋、和硕公主、郡主……等等,参照品级依次入殿。

    宜敏端坐在坤宁宫凤座之上,视线越过正殿大门直达殿前广场,看着无数身着吉服的贵妇集中在一起,无论品级高低、出身贵贱,都整齐划一地对着坤宁宫俯首,向着一国之母六肃、三跪、九叩大礼参拜,象征着皇后这个位置天生凌驾于大清所有女性之上。

    看着这恢弘壮观的场面,宜敏也不由得心潮澎湃,不同于昨日大朝会上众臣的参拜,因为当时是与康熙同坐龙椅,感觉满朝文武主要是在参拜康熙,而自己只是顺带的,像是附属品一般。

    今日却不同,在这坤宁宫正殿之上,居高临下,俯视众女,这是独属于皇后的荣耀,她此刻似乎才明白为什么无数女人要为这个位置争破头,因为她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后宫之主,什么叫母仪天下,这种高高在上都尊荣真的很容易叫人沉迷不可自拔。

    参拜大礼之后,就是依次入殿觐见皇后。

    六嫔被先行引入殿中,按规矩行礼后,便是聆听主子娘娘的训话,对此宜敏自然早已打好腹稿,此刻不过是照本宣科地念了出来罢了。不外乎是身为妃嫔当恪守本分,勤勉柔顺,好好伺候皇上,为皇家绵延子嗣之类的。

    宜敏每训一句,六嫔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50-260(第4/13页)

    要答应一声,要保持行礼的姿势,直至宜敏训话完毕,她们方才能起身。

    对于每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六嫔,宜敏也没什么聊天的欲望,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她接见呢,很快便挥手让她们跪安,六嫔如蒙大赦地行礼退下,被女官引导至后殿歇息,她们需等待全部人觐见完毕才能离开。

    接下来便是亲王福晋这个级别,康亲王妃、简亲王妃和安亲王妃等老一辈王妃,因着年纪都大了,行礼之后宜敏就连忙赐坐,与她们闲话几句家常,便让人扶着她们去后殿歇息了。

    至于裕亲王妃西鲁克氏与恭亲王继妃马氏与宜敏最为熟悉,倒是留下来多说了几句话,西鲁克氏一直就与宜敏交好,自从康熙十六年宜敏帮她保住了长子昌全的性命,她就对宜敏是感恩戴德,完全归心。

    至于马氏则是恭亲王的继室,原配纳喇氏,是郎中拜库礼之女,与常宁感情不协,过门不过两年便没了,康熙便指了马义仓之女为常宁的继室福晋,马氏貌美性温柔,常宁颇为喜爱,过门没多久便生下了长子永绶,在恭亲王府地位稳固。

    马义仓按照族谱算是马佳氏旁支,尚未出五服,马氏与宜敏算是有几份亲戚关系,常宁也因此高看她几分,因此马氏打心底便与宜敏亲近,虽然她平日里沉默寡言,但是心中颇有见地,偶尔也有惊人之语。

    宜敏与两人浅谈两句,大致了解了刚刚外面发生的事情,谢过了马氏的仗义执言,便请她们先行去后殿歇息了。

    接下来便是接待和亲外藩的公主格格们,她们倒是都一起进来了,虽然品级有高有低,高的是和硕公主,低的只有乡君品级,毕竟都是从蒙古千里迢迢返回京城的,宜敏便安排她们一同觐见,也方便说话。

    因为这些年宜敏时常派人慰问她们,众女与宜敏也算神交已久,加上在场的不是皇室女就是宗女,进来没多久,这些公主格格们①就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为首的长公主开口便是感谢宜敏的大恩,说她一把年纪了,托了宜敏的福才能在有生之年来京城看看,面对这位亲王阿济格之女,宜敏极为谦虚,表示长公主为满蒙和睦贡献良多,些许问候乃是应有之义。

    长公主看着宜敏,眼中满是欣赏,她真诚地道:“皇后自谦了,从天命年间至今已有数代人,和亲蒙古的公主、格格不知凡几,何曾有人理会过我们的死活?也就阿图她们几个固伦公主还算好点,但也难免各种不如意,何况我们这种不受重视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自从康熙十年本宫第一次接到来自京城的礼物起,至今已十二载有余,从一开始冷眼旁观到如今的期待雀跃,感觉这日子开始活得有了滋味,所以本宫是真心感激你,你真的很好!”

    其余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们听了心有戚戚,纷纷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可能是草原上待久了,说话行事都很直爽,有的夸赞宜敏貌美心善,有的说喜欢她送的各色特产,有的说太医医术高明,治好了困扰已久的病症,甚至还一位直接下拜谢她救命之恩。

    弄得宜敏哭笑不得,只能命人赶紧扶起,一问才知道这位和亲的是翁牛特部,从嫁过去起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因为她只是宗室女,身后也没有什么靠山,她那丈夫一开始还装着点,后来对她开始非打即骂,毫不客气地拿着她嫁妆当自家的用,身边的陪嫁嬷嬷更是一早就屈服了,对她的死活完全视而不见。若非宜敏后来的一系列举措,她如今不要说回京城了,怕是坟头草都老高了。

    这位宗室女对自己的遭遇毫不遮掩,说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涕泪俱下,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些和亲塞外的女子都有一肚子苦水,往日里身边都是蒙古人,哪里敢往外说,就算是身边的奴才,也没发畅所欲言。

    如今这么多同病相怜的女子同聚一堂,还都是自家姑奶奶,一个人开了口子,顿时所有人都绷不住了,纷纷开口把自己的苦水往外倒,当然也不忘感谢宜敏的帮助,一个赛一个的真心实意。

    宜敏听着这些公主格格们的谈话,心中也是深深的叹息,面前坐着的这些人,到前世的这个时候其实大多数都已经没了,默默无闻地死在了那片吃人的草原上。

    她们牺牲了终身幸福远嫁塞外,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蒙古与大清数代联姻,蒙古那边早已不把这些和亲的姑娘当人看,她们只是大清给自家部落送钱送物的工具人,一件添头的货物罢了。

    宜敏很清楚与蒙古和亲之策一直都没有多大效果,这些部落该反还是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