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隐瞒,而是坦率地告知。
赵清婉一怔,她想着自己刚刚的无理行径,心中涌上些许愧疚,她垂下眼,遮住眼底的复杂情绪,低声道:“倒是我失礼了。”
“皎皎,这般在意吗?”楚延琛忽而间开口问了一句。这一句话问得突兀,似乎是楚延琛随口一提,可是这话语里藏着的丝丝缕缕的情绪却是令人琢磨不定。
闻言,赵清婉心头一惊,她抬眸看向楚延琛,同楚延琛的视线对上,好一会儿,她忽然噗呲一声娇笑出声,她靠在楚延琛的肩头,故意问道:“怀瑾,可是吃醋了?”
她本以为楚延琛定然是会否认的,可是不曾想楚延琛半分不遮挡自己的情绪,酸溜溜地道:“自然,皎皎如此优秀,他更是同皎皎你有青梅竹马之谊”
楚延琛靠近赵清婉,呼吸夹杂着药香味,浅淡的温热气息在赵清婉的耳边轻拂,随后响起的是略微低哑的嗓音:“为夫当然是吃醋了。”
第134章 病情反复
赵清婉觉得自己的耳朵痒痒的,而入耳的这一句话,更是令她面红心跳,她抬眸看了楚延琛,咕哝着道:“你也知道那是青梅竹马了。谁让你不是我青梅竹马的!”
听着赵清婉这没好气的反驳,楚延琛不由得轻笑出声,感觉到赵清婉不若先前那般紧绷的心态,他心中也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刚刚的醋意,真真假假,有三分是真情实意的,有七分是为了舒缓赵清婉的心绪。
毕竟这一场残酷而血淋淋的战争是她在平和的皇宫中从未直面过的。无论京都中有多少的阴谋诡计,那都是在天子脚下,故而这手段并不会如此得粗暴直接。
从赵清婉回来,那焦躁而又惶然的动作,便就透露出了她内心的无措与不安。
楚延琛笑着伸手轻轻揉了下赵清婉的脑袋,小声道:“嗯,是我不好。”
赵清婉听着楚延琛的回话,唇边勾出一抹笑容,她放松身子,微微闭眼,靠在楚延琛的身上,缓声道:“南蛮叛乱已平,我留了人在易州城,协同州府令收尾。”
她没有说留下的是谁,楚延琛也不会去询问,诸如赵清婉不会去问楚延琛他在南城的行动,这是夫妻之间的默契,也是皇室与世家之间的平衡。
“呈德没有同我一起回来,他去了希州城。”赵清婉忽而又补充了一句话。
楚延琛点点头,他笑着道:“希州城,有呈德在也好,他对那儿的情况熟悉。”
宁惠帝在希州城的手笔,由常旭进行收尾,也省得节外生枝。现下京城里的一切都已经是人心惶惶的,他们这儿便不要再添一把火了。
况且,林家的动作,以及对谢家的谋算,都已经按着计划实行了。这对楚延琛来说,已经是达到了初期的目标,剩下的事,他不需要再插手,他们如今要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子谋》 130-140(第5/21页)
便是及早回京。
“嗯,怀瑾,你是不是身子又不舒服了?”赵清婉敏锐地察觉到楚延琛腕间的脉象不对,她皱了皱眉头。
“问题不大,不过是受了些许风寒罢了。”楚延琛不着痕迹地避开话题,“你回来得这般匆忙,定然是累了,先去梳洗一番,休息休息。”
听得楚延琛这提醒,赵清婉忽而觉得一股困意涌了上来,她不由自主得打了个呵欠。
她本是要顺着楚延琛的话意去梳洗休息,只是不知怎么的,脑中又浮起了些许杂乱的思绪,她拧了拧眉头,突然开口问道:“怀瑾,京中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别哄我。”
她的目光直勾勾地看着楚延琛,一脸严肃地道:“秉德已经好一些日子没有给我写信了,我让人递送回去的消息,他一直没回,这在过往是不会发生的。”
楚延琛面上神情不变,只是手中略微僵硬,他想了想,简略地道:“京中一切正常,至于太子殿下并未给你回信,或许是因为太子殿下先前病了一场。”
“病了?秉德什么时候病的,我怎么都不知道?父皇……父皇瞒着我做什么?”赵清婉心思一转,便就反应过来,她沉沉地问了一句。
楚延琛回握住赵清婉的手,安抚地道:“我想陛下是考虑到你远在江南道,要处理的事比较多。他不想让你平白担心。”
“太子殿下的身子,目前正在恢复中。”楚延琛笑着继续道。
赵清婉面上神色不佳,她沉默片刻,而后抬眸看向楚延琛,道:“怀瑾,南城的事,你处理的怎么样了?若是可以的话,我想和你尽早回京中去。”
“我的性子,父皇了解,若不是情况确实凶险,他不会瞒着我。秉德也一样,他若是不想让我担心,那么这书信他定然是会回的。而如今他不回,那便说明他此时是无力回我的书信。”赵清婉似乎是担心楚延琛不愿意回,因此她又添了一句,“况且大夫也说过,这江南道的气候并不适合你休养,如今天气是越发冷了,咱们还是尽早回去吧。”
楚延琛叹了一口气,对赵清婉的提议,他并没有反驳,思忖少许,他点了点头,轻声道:“好,你容我再梳理一番,而后咱们就尽快回京。”
赵清婉面上绽出一抹笑,楚延琛心中也是略有不安,京中的消息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他心生疑惑。
只是他先前和赵清婉所说的太子殿下的身子正在恢复中,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并未有哄骗的意思。
这大概算是一个好消息吧。只是不知道隐藏在这好消息之下的其他消息又是如何的?
遥远的京都里,宁惠帝沉默地看着桌前的书信折子,他的眉头慢慢地拧了起来。
好一会儿,他缓缓地叹了一口气,看向殿中坐着的另一个老者,沉声道:“看来这些年,朕果然是太过纵容谢家了,也让秉德与谢家走得太近了。”
坐在一旁的老者面容刚毅,眉宇间与常旭有几分肖似。这便是常旭的父亲常奎,也是宁惠帝的发小心腹。
常奎坐在椅子上,将手中的书信折子放置到一旁上,叹息道:“殿下秉性纯良,重情重义。谢家还是有几个不错的苗子。”
宁惠帝听着这话,他轻笑一声,道:“你说的可是谢嘉安。文卿倒确实是一个好孩子,可为栋梁之臣。”
“倒也不知那老狐狸是如何养孩子的?谢小大人同谢老狐狸倒是完全不一样。”常奎话里对谢相爷的称呼并不客气,只是宁惠帝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不曾呵斥半句。
“或许正是自己缺少的,才更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拥有这般美德吧。”宁惠帝眉眼里涌上一抹笑意,“秉德同文卿的交情也好,文卿的性子,待在秉德身边,做一名辅佐大臣,倒也是可以的。”
宁惠帝并未等常奎开口,便就继续感慨地道:“皇后那儿,朕也好交代,若不然让谢相爷退下,只怕皇后会伤心,那毕竟是她的父亲。”
常奎看了一眼宁惠帝,他的心中涌起一抹说不清意味的好笑,宁惠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矛盾的人,看着狠心,却又温情,放在心上的人,他总是会回护一二,但是遇到了苍生大事,却又大公无私。
“陛下,皇后娘娘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她定然是会明白您的苦心的。况且,谢家也确实是逾矩了。”
宁惠帝的眼中透出一抹浅淡的寒意,他低头看着手边的折子,而后抿了抿唇,道:“有成,你说谢卿到底是如何盘算的?”
常奎并未回答,他知道宁惠帝心中其实是有答案的,如此问出,不过是随口一提,他不需要自己认真揣摩,一个帝王,不会希望有一个精明到能够摸清他任何一个想法的臣子。
“说来,公主殿下,平定了南蛮叛乱,如今可是宁朝百姓口中的女战神,大家伙都欢喜着呢。这些日子,臣呐,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对公主殿下的称颂。”常奎脸上露出一抹笑,他生得威严,但是这笑起来后,却莫名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显得平易近人。
听着常奎的话,宁惠帝的眼中溢出浓浓的笑意,唇角是抑制不住的欢喜,眉目间的愁绪登时间都散了开去,只是出口的话语却还是带着些许无奈。
“皎皎也是胡闹,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她居然敢带兵夜袭。”宁惠帝摇了摇头,“杨熙那老小子也是,朕让他去护着皎皎,他倒好,居然随着皎皎胡闹,一起上战场。”
“那战场厮杀,是儿戏吗?皎皎打小就没见过这般情景,也不知道有没有吓着?”宁惠帝说到这儿,他的话语里的语调不由得一软,透出了浓烈的担忧,那只是一名父亲的忧虑。
常奎抬眸,扫了一眼宁惠帝,却是知道宁惠帝口中是这般说的,可是那心底定然是欢喜的。毕竟公主殿下这一番举动,极是替陛下长脸。
“公主殿下的那一位驸马”常奎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心思挺灵巧的。听闻与公主殿下是琴瑟和鸣。”
宁惠帝沉默片刻,眼中的笑意慢慢淡去,好一会儿,他才缓声道:“怀瑾呐,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有心计,有能力,更是懂得把握分寸对皎皎,无论是不是逢场作戏,但是至少哄得皎皎欢喜。”
“那楚家”常奎试探性地问出一句。
“再看看,”宁惠帝淡然说道,“皎皎回来还有一些时间,让谢家同楚家先斗一斗。”
“是,陛下。”常奎低下头,应了一句。
宁惠帝突然起身走了下来,他走到常奎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常奎的肩膀,开口道:“有成,陪朕走走。”
“是。”常奎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随后便就跟随者宁惠帝,不疾不徐地走了出去。
殿外是夕光普照,青石板上的积雪早就被清扫地干干净净了,徒留下一地的清冷。宁惠帝徐徐走着,他面上的神情一片漠然,而身后跟着常奎,以及常年服侍他的大太监高进。
宁惠帝沿着长廊走着,看着宫中的一花一木,感慨地道:“一眨眼,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朕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有成的时候,有成可是结结实实地打了朕一顿呢。”
常奎听到这句话,面上浮现一抹赫然,他低下头,小声道:“那时,是臣失礼了,冒犯了陛下。”
宁惠帝摆摆手,笑着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子谋》 130-140(第6/21页)
:“也是这一顿打,咱们才熟悉起来,不打不相识嘛。朕记得,后来,都是你替朕出头的。”
“臣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是要护着陛下。”常奎自然地接上这么一句。
宁惠帝回头看了一眼常奎,他缓缓叹了一口气,轻声道:“若不是你不肯,朕当初便就想着让皎皎嫁给你家小儿的。”
常奎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对于宁惠帝说出的这一句话,似乎是波澜不惊,当然若是忽略了他眼中偶有飘忽的神色的话,便就看不出什么了。
常奎拱手一礼,道:“陛下言重了,小儿愚钝不堪,实在不是公主殿下的良配。”
宁惠帝知道常奎的性子便是如此的谨慎,听着对方的话,他无奈地道:“你哪,就是太谨慎了。”
“呈德如何愚钝不堪了?朕看着很是机敏,便是皎皎脾气倔,当年死活就是与呈德对不上眼,可惜了”宁惠帝长叹一声,平静地道,“若是将皎皎嫁于呈德,朕如今也不会这般为难。”
常奎默不作声地跟着宁惠帝,半晌之后才轻叹一声,道:“殿下是天之骄女,呈德着实是配不得殿下。楚延琛,臣虽然心中不愿承认,但却也是不得不说,这人,着实是独得老天爷的厚爱。”
宁惠帝想了想,他幽幽叹了一声:“是呢,楚延琛千好万好,唯一一点的不好便是他的出身。六大世家之首的楚家,曾几何时,世人是知楚家,却不知皇家。但是,若不是这般身份,他又如何能够有资格娶了朕的掌上明珠呢?”
常奎知道宁惠帝这般反复提到楚家,定然是心中有了想法,他不啃一声地跟着宁惠帝往前走。
不过一会儿工夫,便就走到东宫。殿外的宫娥内侍本是要行礼,却让宁惠帝摆手制止了,宁惠帝往前走了两步,还未入殿,便听得殿内传来的断断续续的话语声。
宁惠帝停了一下脚步,便就转身绕到了殿外靠近寝宫的窗子处,他轻手轻脚地停在那儿,常奎同身边的高公公相对一眼,两人识趣地往后退了两步,拉开距离,以免听得不该听的东西。
殿下传出的声音,略带着些许虚弱,不用多猜,便也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声音。
太子殿下披着外裳坐在椅子上,他的手中握着笔,苍白消瘦的身子令他看起来异常憔悴,手上无力,写了两个字便只能虚软地放了下来。
“殿下,你身子还未痊愈,还是需要好好休息的。”身旁的一位看着机灵的内侍躬身一礼,劝说道。
太子殿下放下笔,伸手揉了揉发疼的额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内侍,轻声道:“孤将给皇姐的回信写完,便就去休息。”
他低头看着手边的一叠书信,看着书信上熟悉的字迹,太子殿下唇边不由得露出一抹笑,道:“皇姐打了个女战神的称号呢,这些日子孤都未曾给皇姐回信,皇姐怕是要着急了。往年,入冬以后,皇姐最是怕孤生病,那眼神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