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显就是出了大事。
第32章 被敌国质子盯上了03防人之心……
用过早饭,佟歆先去看母亲,又吩咐几名管事婆子,把这两日人情往来的礼送了。
忙完日常事务,佟歆才想起阿五还没有下落。
府上管事说老爷和公子一早就走了,佟歆隐约觉得有几分奇怪。兄长鼻梁受了伤,按说该休养几日才是,怎么一大早就去上值了?
就算是要打听阿五的事情,也不用兄长亲自出面吧。
兴许是有别的差事,同歆只是疑惑了一瞬,就没再纠结。继续去母亲跟前侍奉汤药。
佟世光娶的贵妾姓柳,柳家本身不算显赫,但柳氏本人给太后当了十五年的掌事大宫女。
天玺帝与佟世光政见多有不和,佟世光又不愿将正相之位拱手让给赵甄,就搭上了太后这条线。
太后正好也想在前朝能有个人,但又不愿直接联姻,免得被人说太后干政,惹儿子怀疑。就让掌事宫女做了佟世光的妾室。
柳氏偶尔能进宫向太后请安,会给太后带一些前朝的消息。
太后倒不担心别的,就怕天玺帝阳奉阴违,对太后娘家不好。
太后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只想保全娘家和三个孩子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30-40(第3/16页)
荣华富贵。天玺帝不用她操心,平日经常见着。安王从小就爱惹事儿,太后最不放心他,惠宁公主如今看似幸福,但太后觉得陈启那人有点窝囊,配不上自家女儿,少不得也要照看几分。
作为太后的掌事大宫女,柳氏嫁入佟家后,虽要恪守规矩,但也不能太伏小做低,免得丢了太后的颜面。
佟家上下也都对她维持着几分恭敬,虽然人家从前只是伺候人的宫女,但那可是太后最得力的心腹之一,不说太后这个靠山,就她自己的手段和本事,也不是好对付的。
佟璋从前跟佟歆讲过这其中的道理,佟歆无论如何对这位庶母恭敬不起来,只能保持距离,井水不犯河水也就是了。
但今日柳氏却主动到正院来,闲话似的和她说起家里的事情,又关心夫人的病情。
话题绕了一大圈,柳氏才状似不经意地问:“我隐约听人说,府上丢了个奴才?”
这事儿自然瞒不住,佟歆颔首,“是马厩的一个马夫。”
“此人的卖
身契在姑娘这儿吗?“柳氏问。
佟歆摇头,“他不是买来的奴才,是捡的,没有卖身契。”
柳氏“哦”了声,“如今京城看似太平,殊不知南方前些年水患不断,不少流民往京城来,这些人都是穷急了的,也没规矩,收他们做奴才,主家不但落不着好,还容易丢失财物。前段时间,礼部周大人家就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周夫人好心收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侍弄花草,那孩子连花种子都偷,到现在下落不明。”
佟歆抿唇,姨娘这是在说她让来路不明的人回来当奴仆不妥。
“姨娘说的是,其实我心里也有些打鼓,就怕阿五偷盗财物,昨日还专门让人搜查了他住的屋子,他连这个月的五百月钱都没带走,与他同住之人的财物也是分文未少。可见他不是贪财之人。”
柳氏一笑,“姑娘能想到这一层就好,只是也非所有人都为了财物,万一是为旁的更重要的东西呢。”
佟歆蹙眉,“还能有什么?姨娘损失了什么不妨直说。”
柳氏笑道:“我都没见过那人,能损失什么。”前天佟璋回来,脸上包着纱布,听说是被人打断了鼻梁,过一会儿太医登门亲自为他治伤,可见此事与皇室有关。
太后就怕安王惹事儿,便让人打听了下,果真是安王打的。
既和安王有关,柳氏定然要关注,又让人和佟璋身边的小厮打听,原是为那佟姑娘捡回来的马夫。
柳氏早就知道此事,但一直没管,佟歆虽有几分任性,但还不至于跟个马夫勾搭在一起。
谁料被安王注意到了,安王之前对佟歆有意,时不时往佟家跑,她和老爷、公子都看出来了。
但佟世光没看上安王,且不说安王本人游手好闲,不是可靠之人,就安王这个身份,万一哪天太后不在了,天玺帝不可能还像如今这样纵着他,正好天玺帝也看不上佟家,到时候一起收拾,谁都讨不着好。
佟世光不想被安王连累,也不想连累安王,所以婉拒了安王的美意。
这种事柳氏无权干涉,只能在太后知情后劝劝她老人家。
好在安王爱面子,没和太后说。
但安王似乎还是不经意地在关注佟歆,连她与车夫说笑几句都能被他发现。
至于安王把这事儿告诉佟璋,是好意提醒还是故意羞辱,柳氏自然觉得是前者,可安王那张嘴好意提醒也不会说的多好听,佟璋听出别的意思恼羞成怒也很正常。
柳氏不想安王和佟家闹得不愉快,那样太后也会为难。
归根到底是那马夫的问题,柳氏正想劝佟歆,又撞上马夫下落不明,柳氏就更有话说了。
“不是我危言耸听,但这两年朝中多少人盯着老爷的相位,万一派人来陷害老爷、公子甚至姑娘,神不知鬼不觉的,等咱们察觉就已经晚了。”柳氏道。
佟歆听到这儿,若有所思地蹙起眉,心跳的有些快,她只是单纯,并不傻。朝中倾轧她多少有几分耳闻,父亲如今面临的局面她也听兄长讲过不少。
若真因自己一时大意,影响到父亲。可如何是好?
纵使她对父亲有怨气,却也不想因自己害了父亲,害了佟家。
柳氏见她沉思不语,就知她听进去了,就起身说要去看看孩子。
柳氏进门后生了一个女儿,今年才两岁,正是离不开娘的时候。
佟璋脸上有伤,韩昼问完话,顺便给他批了个假,让他回府多休养几日。
他刚回家,佟歆就来了。
佟璋还以为妹妹是为阿五的事情而来,有些头疼地道:“今日朝中出了点事,回头再和你说。”
“无妨,”佟歆温声道:“我来只是想看看兄长的伤势如何,刚让人从药堂买了些外敷的伤药。”
佟璋看了眼丫鬟放在桌上的伤药,又抬眼看看妹妹。有些疑惑,她昨晚不是还很急吗?今日怎么又不提阿五了?
陛下倒是没有怪妹妹,但是以免拓跋慎只是暂时躲避,风头过了又回来找佟歆。还是要给佟歆讲一讲事情的严重性,若她听不进去,只能暂时找几个可靠之人盯着她。
佟璋就让佟歆坐下,摸了下还过着纱布的鼻梁,“歆儿啊,为兄今日顶着伤面见圣上,你可知道为了何事?”
佟歆摇头,有些担忧地问:“是父亲出什么事儿了吗?”
佟璋道:“差一点,咱们家就要出事了。”他就把阿五此人的蹊跷以及拓跋慎消失之事和佟歆讲了。
佟歆听到兄长的怀疑后,一个劲摇头,声音有些颤抖,“不可能不可能,阿五怎么会是燕国人呢?”
“怎么不会?燕国和咱们大夏人的长相又没太大区别。”佟璋道:“此事已经有七八分可以确定了,因为陛下让人问了安王,就在你捡到阿五的前一日,安王和几位世家公子邀拓跋慎喝酒,把他灌醉后扔在了郊外。”
佟璋说了个位置,佟歆一怔,这个位置离她捡到拓跋慎的位置不远。
“想必是有人把他当醉汉,抢了他身上的财物。”佟璋道。
“那他的记忆……”佟歆不自觉绞紧了手帕。
“这个说不好,有可能是他装的,有可能头几日确实没了记忆,但可以确定的是,昨日他逃跑,应是已经恢复了记忆。”佟璋道:“否则不会那边有人冒充拓跋慎的事儿刚出,这边他就跑了。”
“可他在佟家,是怎么知道驿馆消息的?”佟歆问。
“还在查,驿馆那边定然是有他的同伙。”佟璋道。
他见妹妹被吓住了,就安慰她,“还好我们察觉的及时,就算他真从咱们家探听到了有用的消息,也还有补救的机会。”
佟歆沉默良久,方轻声道:“对不起,是我大意了。”
“没事儿,要怪就怪那拓跋慎阴险狡诈,竟利用你的善良。”佟璋微笑,说完又语重心长叮嘱妹妹,“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父亲身份特殊,不仅燕国想探听咱们府上的消息,就连朝廷里有些人也可能打着这个主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30-40(第4/16页)
佟歆颔首,“我明白了,下次一定小心。”
佟璋十分欣慰,他就说,妹妹不是钻牛角尖儿的人。
佟歆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但她打心底里仍不愿相信阿五一直在骗自己。
这一晚,佟歆躺在床上辗转许久,想这一个多月来阿五的一言一行,其实两人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但阿五那双眼睛让她印象深刻,那日自己要去姨妈家玩,阿五赶车送她,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馒头递过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很亮,“这个好吃,给你吃。”
她身边的丫鬟如月不由笑道:“我们姑娘怎么会吃这种……”
阿五察觉到了如月的不屑,低下头,有些无措地捧着手上的馒头。
佟歆忙用眼神制止婢女说下去,温声对阿五道:“我刚用过反了,这个你吃吧。”
“我已经吃了一个,这个给你吃。”阿五又把馒头递到她面前,“留着晚饭吃。”
佟歆哭笑不得,“真的不用,你留着吧,你每顿吃一个馒头不够的。要多吃点。”
阿五重重点头,然后喜滋滋把馒头塞回怀里,微弯的眼中是没有丝毫杂质的欢喜。
回想起这一幕,佟歆仍忍不住唇角上扬,可这一切或许都是假的,他只是想以此取得自己的信任。
佟歆鼻间有几分酸涩,但是她已经不是被骗了就可以哭鼻子的年纪。
当下要紧的是,怎样把损失降到最小。她又可以为此做什么呢?
第33章 被敌国质子盯上了04逃出京城……
韩昼这一夜也睡得很晚,一边等步兵统领衙门的消息,一边和宋皇后商议节省宫中开支的事儿。
宋宁熙这两日大致看了下宫中账目,天玺帝登基不到三年,先帝孝期刚过,目前宫里还没有其他妃嫔。
前几天赵甄等人才上奏请求皇帝充实后宫,绵延龙嗣。
幸好韩昼穿来的及时,否则宫里又要多一群人。
后宫多一位妃嫔,就要多花一份钱。
要是别的朝廷,韩昼倒也不在乎,白养着就是。但是如今大夏缺钱,过段时间还要打仗,宫里能省一点是一点。
宋宁熙打算放一些宫女内侍出去,教坊司的
乐师舞姬也放出去一些。帝后二人都不是好享乐的人,比起看乐舞,二人闲暇时更喜欢陪陪儿女。
但减省的前提是不能委屈太后太妃和宗室,武宗四十岁驾崩,留下六子五女,除了安王、定王、惠宁公主三个已经成年的出宫建府外,剩下的都在宫里养着,每人要用二三十个宫女内侍,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咱们贸然提出俭省开支,太后和弟妹们恐怕不满。”韩昼道:“不如再等几日。”
“等……?”宋宁熙不太明白陛下的意思,着急让她清点开支的不是他吗?
“等等拓跋慎那边的消息。”大夏朝上到皇族宗室,下到官员百姓,都太没有危机意识了。尤其武宗朝打了胜仗以后,朝廷上下还沉浸在扬眉吐气的喜悦中,根本没想到燕国还会卷土重来。
如果能通过拓跋慎这件事让众人意识到敌人的强大,也是件不错的事。
现在不确定拓跋慎是否离开京城,因此要搜查京城各个角落。以免此人又藏到了旁人家中。
与此同时,陈启和大理寺也正连夜提审驿馆众人。
冒充拓跋慎那人虽然自尽了,但他的身份还是要查个明白。
这倒不难查,天玺帝本就派了两个小厮跟着拓跋慎,拓跋慎本人还带了两名仆人来。
而冒充拓跋慎的,正是拓跋慎从燕国带来的仆人之一,另一人下落不明。陈启怀疑是和拓跋慎一起跑了。
按照大夏这边两名小厮的供词,这一个多月来,他们确定好几次见过拓跋慎本人,还跟他们说过几句话,吩咐他们到外面买东西之类。
也正因如此,他们一直没察觉平日在房中的会是另外一个人。
“拓跋慎带来的随从少了一个,你俩也不过问?”
“那人连着两日没露面,我俩正觉奇怪,想询问拓跋慎,一天早上就见那人浑身是伤的回来了。”
“我俩没细问,只知道他回来第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