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日就因伤势太重,丢了命。”

    “我们嫌晦气,不想给他下葬,就让拓跋慎的人去料理。”

    “这事儿怎么不报?!”陈启怒道,心说如果当时就上报,兴许他那时就察觉到蹊跷了。

    这二人心虚地低下头,讷讷不敢吱声。

    大理寺看出还有隐情,就让人上刑继续拷问。

    那日安王和几个朋友恶作剧,不想让天玺帝知道,就收买他俩把另外两名随从支开。

    “小的们就拉着他俩喝酒,还去了赌场,他俩输得精光,我们怕赢家让我们还钱,就赶紧跑了。”

    没想到第二日只回来了一个,又过两日,另一个浑身是伤的被抬回来。

    他俩还以为是赢家打的,就没敢上报,毕竟追究起来他俩也有责任,不仅天玺帝要罚他们,安王也饶不了他们。

    陈启气得拍桌子,“蠢啊,你们也不想想,你们把人家随从害死了,拓跋慎都不追究?就算拓跋慎不知情,跟你们一起去赌场的另一人就这么算了?”

    “小的想着燕国是我们手下败将,拓跋慎又是来做质子的,自然不敢生事……”

    陈启:“……”安王估计也这么想的,现在倒好,人家就利用了这点。

    次日早朝结束,京城步兵统领周彻面圣,京城九门从昨日到现在未发现疑似拓跋慎的人出入,京城内各街巷也搜查过了,没有找到拓跋慎,也没人看到过拓跋慎及其随从。

    拓跋慎八成是在开始搜查前就已离开京城。

    “陛下,要不要命周围府县进行排查?”周彻问。

    韩昼摇头,“先不用找了。去查拓跋慎的另一名随从,或许他还在京城。”

    如果是他,他会留下一人盯着京城动向,方便联络。

    周彻领命,从陈启那里要到了随从的画像。

    众人的思路还是从街上的流浪汉和乞丐查起,一天下来没有任何消息。

    与此同时,韩昼已经看了陈启送上来的供词,那两名被派去监视拓跋慎的随从暂时关押起来,等着定罪。

    这件事安王和他那群狐朋狗友也脱不了干系,韩昼把安王叫来一顿臭骂,“那天是谁出的主意?”

    “是……是臣弟。”把被灌醉的拓跋慎丢到郊外本来是永平侯世子的主意,但要是没有自己点头,他们也不敢这么干。既然出了事儿,韩昭也不想推卸责任,就担到了自己身上。

    正这时,太后来了。

    太后听人说皇帝在紫宸殿对小儿子大发雷霆,在这之前小儿子也没敢来自己这儿求情,可见事情不小。立刻赶来救场。

    “昭儿又闯什么祸了?让皇帝发这么大脾气?”太后见韩昭低着头一副心虚的样子,就缓和语气问韩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30-40(第5/16页)

    。

    韩昼哼了一声,朝韩昭抬抬下巴,“让他说。”

    韩昭就把自己捉弄拓跋慎以及导致的后果说了。

    太后:“……”

    太后有一瞬间也觉得这小儿子是真能添乱,但她本能地为小儿子找补,“这也不能全怪昭儿,那佟家姑娘也是,什么人都往家带。”

    韩昼:“人家是出于善意,昭儿呢……”

    太后:“……”

    “而且就算没有佟姑娘,昭儿把拓跋慎扔到冰天雪地里,万一人死了怎么办?”韩昼道,也正因如此,他没怪佟歆,毕竟如果佟歆不救拓跋慎,后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燕国把质子送到大夏,大夏却把人给弄死了,这不是给了燕国出兵的理由吗?

    如今大夏北边驻军减少,谁赢谁输还真难说。

    太后和韩昭闻言,也多少意识到了几分事情的严重性。

    韩昭甚至在想,多亏了佟歆,否则这责任就要他一人承担了。

    太后则道:“哀家早就说,你父皇的政令不可废,咱们还是要多留些兵马以防万一。”

    长子从小读圣贤之书长大,一心要做仁主,登基以来推翻了许多先帝朝的政令。太后有心想劝,但朝堂上文臣都向着皇帝,连佟世光反对都没用,她这个太后说话就更不顶用了。

    今日话赶话到了这儿,太后便提了一句。

    没想到皇帝闻言深以为然地点头,“母后说的是,从前是朕轻敌了。”

    天玺帝认错太快,太后和安王都有些意外。

    太后又开始担心长子把事情想的太严重,就劝道:“这件事也未必有多严重的后果,拓跋慎就算真逃回燕国又如何?”

    如今的燕国国君拓跋安是拓跋慎的堂叔,他之所以把拓跋慎送到大夏来,一是舍不得自己儿子,二也是忌惮拓跋慎,毕竟当年就有传闻说是拓跋安害死了堂兄,拓跋慎又才五岁,燕德宗才从选了宗室中血缘最近的侄子继承皇位。

    “说不定他回去也是死路一条。”太后道:“拓跋安未必容得下他。”

    “若他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带回去,拓跋安自然容不下他,甚至还有可能乖乖把人送回大夏。但这点咱们能想到,拓跋慎一定也能想到。”韩昼道。

    太后和韩昭都疑惑地看向他,心说那他还跑什么?

    “他一定会带一个有用的消息回去。”韩昼道:“要么他这段时间已经探听到了有用的消息,要么就干脆编一个。”

    韩昼可太了解拓跋慎这样的人了,撒谎对他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只要给他一点点机会,他都会抓住,从而以求逆转大局。

    而且从原剧情拓跋慎能统领燕军来看,就知道他对付他那堂叔不在话下。

    韩昼倒也考虑过借拓跋安的手除掉拓跋慎,但在原主记忆里,拓跋安也不是善茬。

    倒不如先让拓跋慎回去和他堂叔斗,大夏这边正好做点准备。

    太后皱眉打量长子,总觉得他有哪里

    和从前不一样了,让她不好再为小儿子开脱,只能换了个说法,“皇帝运筹帷幄,此事虽险,却不至于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哀家这段时间看紧昭儿,不让他给你添乱就是。”

    太后还算识趣,韩昼微笑,“既然如此,就拜托母后费心了。昭儿今年也十七了,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若他真能收敛心性,明年朕定然给他选个德才兼备的王妃。”

    之前太后就提过要给韩昭选王妃,天玺帝一直拖着。实在是韩昭太不着调了。

    这回天玺帝主动提起,太后很是高兴,立刻看向韩昭,“听见没?就要有家室的人了,可不能再像小孩一样胡闹,以后该学着给你皇兄帮忙才是。”

    韩昭忙应是,又眼巴巴地看韩昼,“皇兄,也别只看德和才,我喜欢长得漂亮的,眼睛大……”

    后半句话被太后和韩昼二人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韩昼让韩昭跟着太后回寿安殿去,太后又不免对小儿子千叮万嘱一番,以后不许这样胡闹,也少跟那些纨绔混在一起,近墨者黑,越来越不像话了。

    韩昭乖乖应着,又忍不住和母后嘀咕:“皇兄越来越有天子威严了。”

    “是啊,连哀家在他跟前气场都弱了几分。”太后叹道:“好在你皇兄不是刚愎自用之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长子虽然不似从前温和顺从,但太后反而更放心了,这才像是她和武宗的儿子。

    第34章 被敌国质子盯上了05并不重要……

    自从知道阿五可能是拓跋慎后,佟家上下又仔细搜查了一遍,和拓跋慎接触过的人,也都被细细审问过,确认阿五从未往佟世光书房附近去过,佟家人才稍稍松口气。

    佟歆亲自审问负责马厩的仆人,把他和阿五的每一句对话都记录下来,交给佟世光。

    佟世光见女儿如此,生出几分欣慰。

    佟歆翻开仆人的供词,“女儿理了下阿五每日的时间安排,这几日去拉饲料,来回只用了两刻钟。从咱们府上到卖饲料的地方,来回也的确只需要这么多时间,而到驿馆,至少也要大半个时辰。”

    佟世光刚想说女儿不必再操心此事,听她慢条斯理的分析起来,又忍不住跟着思索,“这么说,这几日他就是去了卖饲料的地方。”

    佟歆颔首,“也就是说,他经常隔好几天不回驿馆,但他怎么能确定驿馆那边不被发现呢?女儿便想,会不会和阿五传递消息的人,就在卖饲料的地方。”

    佟世光若有所思,“这么说,那日他去拉饲料,得知驿馆那边东窗事发,就直接跑了。”

    佟歆颔首,“若是还没找到拓跋慎的其他同伙,兴许可以去卖饲料的地方问问。”

    佟世光看着女儿那双平静而澄澈的眼眸,不由笑起来,“歆儿,你当真没让为父失望。”

    佟歆抿唇一笑,“这是我该做的。”身为大夏子民该做的。

    之前搜查拓跋慎同伙时,确实忽略了卖牲口饲料的地方。

    次日,佟世光提醒陈启,陈启立刻让人去查。果然,问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太后让韩昭这几日天天来宫里给她请安,陪她多说会儿话,以免他没事儿到处乱跑惹麻烦。

    安王老实答应了,既然要进宫,就不能只见太后,也该向兄嫂问安。

    然后他就发现,向来不喜欢舞刀弄枪的皇兄竟然去校场练习射箭了。

    韩昭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跑到校场,天玺帝正弯弓搭箭,旁边几名武将神情有些呆滞。

    是皇兄骑射功夫太差,让他们难堪了吗?

    皇兄也是,自己什么水平心里还没点儿数,想练习也该默默练,找这么多人围观不是丢人吗?

    但下一刻,弓弦拉满,箭矢裹挟着强劲的力道射向靶心。

    韩昭:“???”

    旁边响起常公公激动的声音,“陛下六射六中!”

    “是啊,陛下神射,我等拍马难及!”旁边有武将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 30-40(第6/16页)

    韩昭:“???”皇兄今日手感这么好吗?

    他刚想也跟着夸两句,就听旁边有人说:“陛下短短几日,进步神速!着实令臣等叹服!”

    韩昼笑道:“先帝在时,十分重视朕与弟弟们的骑射功夫,可惜朕常忙于案牍之间,疏于练习。”他说着看向有些呆愣的安王,“最近朕对骑射一道稍有所悟,竟比从前精进几分。”

    安王心说精进的可不止几分,但他嘴上赶紧夸道:“皇兄从前骑射功夫就不差,只是那时课业繁忙,皇兄身体文弱,如今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皇兄身体愈发康健,箭术自然就好了。”

    韩昼就笑着让安王并几名武将也来试试。

    “并非比试,诸位不必藏拙。”韩昼笑道:“你们身为武将,如今虽多年不领兵,但骑射功夫不该落下才是。”

    这意思就是让大家拿出最好的水平来。

    在场几名武将都是当年武宗在位时重用过的人,身上虽有战功,但如今不用打仗,这几人也都没什么实权,只偶尔操练京城的城防兵和宫中禁军。

    如今的掌管步兵统领衙门的周彻也在其中,他当年活捉燕国大将,靠战功从一名普通百户成了天子近臣。

    但因这两年练习骑射的机会不多,当年十分神勇的周彻都有些手生,第一箭竟然脱靶了。

    好在他很快找到了感觉,接下来也是连中五箭。

    其他几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一上来找不到感觉,需要适应一下。

    韩昼道;“诸位将领尚且如此,士兵可想而知,朕原以为让他们回家耕种,等朝廷需要打仗的时候再让他们上战场两不耽误,但现在看来,这不现实。战争不像是咱们在这里练习,脱靶就脱靶了,战争输一次就是成百上千的将士牺牲,这代价太大了。”

    武将们大多好战,就算他们本性不好战,但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希望多刷军功。

    陛下这意思是要重新招募士兵?操练起来?

    几名武将闻言,眼睛立刻亮了,纷纷表示是这个道理,有备无患,真的要打仗了,才不至于军心涣散,措手不及。

    但是韩昼也不想打草惊蛇,若让拓跋慎知道大夏在备战,或许就不会轻易发兵了。

    韩昼于是和几名武将商议,“正是春耕之时,此时招兵,影响百姓生计。不如诸位先对京城五大营进行操练,一个月后,朕要亲自检验操练的效果。”

    在场正好五人,一人负责一个大营。

    几人虽疑惑陛下的态度为何改变,但操练士兵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而且下月陛下亲自检阅,定然要比个高低,几名武将都打起精神要办好这项差事。

    操练士兵定然要换新的武器,给京城大营换过后,兵部武库正好打造一批新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