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姜幼安清楚知道这点,当然,她从未想让东宫上下跟她一起犯险。

    信一写完,她便将墨迹未干的信纸递到叶晋手中:“表兄且仔细看看孤这封信。”

    话落,姜幼安伏案继续写第二封密函。

    另一厢,叶晋在看清信上的内容后神色逐渐好转,末了,双眼更是冒出精光:“殿下这是想请君入瓮?”

    姜幼安眼尾微扬,颔首:“没错,贼人中计最好,若不中计,孤也只是费些笔墨。”

    信函上特意提起萧皓等人欺压百姓被杖责二十捉回长安下狱之事,摆明了就是写给东兴侯看。

    若东兴侯要救人,那姜幼安便正好能来一出瓮中捉鳖;若他不救,那么此事便是埋在东兴侯麾下将领心中的一颗种子。

    此种名曰“离心”,一旦种下,迟早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既是这样,叶晋自然没有异议,当即将信函叠起收进袖笼道:“臣明白,待雪一停,臣便命人将信送去官驿。”

    姜幼安淡笑,这才将写好的第二封密函交给他道:“此函走暗桩,尽快送到父皇手中。”

    叶晋应是。

    次日午后,天上的雪刚刚下得小些他便去了老驿卒房中问下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死遁后他疯了》 90-100(第3/14页)

    进城的路。

    此时雪已经下了两天,山上积雪太厚,山路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雪崩丧命,老驿卒思索片刻便决定亲自为叶晋带路。

    他虽然瘸了腿,但他生在原县长在原县,参过军打过仗,又在官驿做了二十年的驿卒,再没有人比他更熟悉附近的山路。

    躺在病榻上的青年不愿让祖父冒险。

    可他身上的伤口尚未愈合,下床走两步路都会渗血,实在无法给太子殿下的人带路,便也只一而再再而三地拉着祖父道:“爷爷,是孙儿不孝,您,您一定要平安回来……”

    老驿卒点点头,侧着身子用拄着拐杖的那只手用力拍拍孙子手背:“放心吧,爷爷这是给太子殿下办差,哪敢办砸?”

    将人平安带进城再将人平安带回来,这才称得上叫“办好差事”。

    约莫一刻钟后,老驿卒和叶晋离开驿馆进城的消息传到姜幼安耳中。

    彼时她正在喂“咿呀咿呀”挥舞拳头的小家伙吃药,闻言不禁怔了一瞬,表兄竟亲自去了……

    她心中担忧,不由抬眸看向锦月,锦月却意外出了神,眼睛直直凝向窗外。

    “去多久了?”姜幼安敛神问外头的暗卫。

    “回殿下,约莫有半柱香时间。”

    “知道了,退下吧。”

    “是。”

    门外响起轻微的脚步声。

    暗卫离开后,姜幼安将药碗交给三娘让她继续喂小家伙,这小家伙很乖,虽然喝下苦药时会咧开嘴巴想哭嚎,但只要将蜜糖往他嘴巴边上沾沾,他一舔,舔到些许甜味便会立刻转哭为笑。

    听着小家伙“咯咯”的笑声,姜幼安下榻走到出神的锦月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随孤出来。”

    锦月一惊,顿时回神,脚步仓皇的随殿下走出客房。

    这会儿雪很小,细细碎碎的像盐

    一样融进雪白地面,锦月却无心欣赏雪景,甫一出门便径直向姜幼安请罪:“殿下,奴在殿下面前失仪,请殿下责罚——”

    说着竟还要下跪。

    姜幼安见状一把扶住她手臂,叹气:“孤不是要治你的罪。”

    锦月锦盘从小与姜幼安一起长大,她知道,当初母亲收养她们进宫是想让她们与她作伴。

    但……高处不胜寒。

    她是父皇和母后的孩子,成为太子是她与生俱来的责任,但锦月和锦盘不是,她们应当拥有自己的人生,她们不必跟她一样困在皇宫。

    这般想着,她索性直白道:“阿月,宫中有旧例,宫女年过二十五便可出宫,你若也对表兄有意,便向他透了个信儿,让他安安分分的等着你。”

    谁知锦月一听却慌了,连忙垂首躬身请罪:“殿下,阿月不敢,阿月对叶指挥使绝无非分之想!”

    姜幼安闻言凝眉,忽地明白了什么,原来锦月竟是因身份才拒表兄于千里之外。

    不过既然知道症结所在,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叶晋和老驿卒在原县县城待了两日才回来,他率先来见姜幼安禀报在原县所办诸多事宜。

    两人议完正事,姜幼安才低声将锦月所忧之事告诉他,又在叶晋离开膳堂前沉声提醒:“照宫规,宫女二十五之后便能出宫,我可不会太早放人。”

    “表兄,你若当真认准锦月,至少还要再等六年。”

    叶晋闻言不由轻嘶了声,眉心紧蹙,眼角却因终于明白锦月心意而抑制不住地漾起笑:“殿下这是替阿月考验我?”

    姜幼安不置可否,唇边牵起一抹淡笑。

    叶晋了然,顿时正经起来朝天起誓:“太子殿下,臣已经等阿月五年了,再等六年也没什么了不起。”

    姜幼安见状却略显嫌弃地朝他挥了挥手:“好了好了,不必在我面前起誓,你快去见见阿月吧,她担心你回不来可是担心的两晚都没睡好。”

    叶晋:“是,臣告退。”话落,就见他没维持几息的正经神色瞬间变成了担忧。

    姜幼安看着表兄着急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出声,下一瞬却又蓦地止住,她好像……忽然有些想萧伍了。

    第93章

    “望太子万莫悔改”

    腊月二十八,雪停之后艳阳高照积雪消融,水珠顺着屋檐缓缓滴落,不多时,又见硕大雪块“咣咣铛铛”地砸向地面。

    驿馆厢房,小皇孙正“咯咯”笑着跟自家娘亲玩,听见声响,小皇孙瞬间被吸引,两只拳头虽还紧紧扒着姜幼安的手指,但乌溜溜的眼睛却已经忽闪忽闪地望向窗外。

    而当暗卫再次将屋檐上厚厚的积雪推落地面,他竟莫名挥舞起拳头,口中咿咿呀呀,一会儿看看自家娘亲一会儿又奋力探着脑袋往襁褓外蹿。

    姜幼安被小家伙逗得发笑:“想出去玩呀?”

    她轻声哄着走到窗前,下一刻,小家伙果然安静下来,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起对面屋檐上的雪和站在屋檐上推雪的人。

    姜幼安的眼神不禁变得更加温柔,轻轻晃起小家伙的拳头:“等你长大一些就让你去玩好不好?”

    小家伙仿佛听懂了,听见这话忽然收回视线扭头看向自家娘亲“咯咯”笑了起来。

    锦盘就在这时轻敲房门走了进来:“殿下,行李都搬进马车了。”

    “嗯。”姜幼安闻声敛神,凤眸微垂:“吩咐下去,午后启程。”

    锦盘拱手抱拳:“是。”

    *

    今日一早老驿卒便驾着驴车带孙女进县城去采买年货了。

    临近黄昏,祖孙两人带着满满一大车菜肉粮食回来,却发现原本挤满人的驿馆忽然空了,驿馆内外的积雪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看来太子已经走了。

    老驿卒攥紧绳子勒停驴车,望着空荡荡的院子五感杂陈:“盼丫头,快去柴房看看。”

    那群畜生这段时日一直关押在柴房,太子虽然允诺会将他们带回长安,可没有亲眼看见那群畜生从这片土地上消失,老驿卒始终无法安心。

    “欸!”小姑娘应声,跳下马车飞快跑去柴房。

    可当她穿过膳堂靠近柴房时脚步却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坏人欺辱她伤害爷爷哥哥的画面仍历历在目,万一太子殿下没把那些人带走……

    念头闪过,她脸色忽白,整个人瞬间谨慎起来,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挪到柴房窗外,轻轻戳破窗纸往里瞧。

    老驿卒这会儿也穿过膳堂跟了过来,见状心中一紧,二话不说便转进厨房拿起菜刀!

    若那群畜生还在,他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绝不会再让那群畜生欺负盼丫头!

    这时孙女激动的声音却忽然响起——“没有!爷爷!他们不在柴房!太子殿下真把他们抓走了!”

    闻言,老驿卒紧握菜刀的手一松,可他浑浊双眼里的愤怒却并未消退,太子带走那群畜生就一定会定他们的罪吗?即便定罪,那群畜生身后的家族又岂会善罢甘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死遁后他疯了》 90-100(第4/14页)

    ?

    “盼丫头……”老驿卒抬眸望向厨房门口满脸欣喜的孙女,眼中的愤怒渐渐化为悲凉,那悲凉之上却又溢满慈爱,良久,他一瘸一拐地走到孙女跟前,弯腰拍了拍她的肩膀,忍下叹息道:“走,咱们去找你兄长。”

    太子将那群畜生抓去长安了,不管将来如何,至少今年他能和孙子孙女在一起平平安安的过年……

    青年仍卧病在床,他方才便听见祖父和妹妹驾着驴车回来了,这会儿见两人进屋找他,脸上更是溢满喜色:“妹妹快来,桌上是太子殿下让锦月姑娘送来给你的药膏,说是这东西能让你的伤不留疤痕。”

    小姑娘到底才十一岁,孩子心性,一听太子殿下竟给她留下去疤药膏,心情顿时更加雀跃:“真的?”

    青年笑笑:“当然是真的,兄长何时骗过你?”

    话落,他又看向祖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来,眼神坚毅道:“这是太子殿下写给赵大人的手谕,爷爷,孙儿想带您和妹妹去甘州。”

    其实青年很久以前就有去边关参军的想法,只是爷爷年迈不愿离开原县,妹妹又太过年幼,他放心不下亲人安危,这才一直守在驿馆。

    但经此一事,青年终于明白,若想保护亲人,他必须要一步步往上爬,要爬到足够高的位置才能有能力与那些畜生抗衡。

    老驿卒闻言没有作声。

    他低头看向自己缺了半截的腿,当初不愿让孙子参军是不想让孙子落得跟自己一个下场,更不想让孙子像他爹那样马革裹尸,最后竟还要背负污名。

    可太子来驿馆那日清晨,为了保护孙女,孙子别无他法,竟只能在给那群畜生准备的早饭里下砒霜,若非太子来得及时,只怕他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好。”

    不知过了多久,老驿卒终于抬起头看向孙子,点头答应一家人北上:“但太子所留手谕最好不要用。”

    思及当年恩怨,老人敲了敲拐杖提醒孙子:“咱们位卑言轻,莫要掺和那些贵人们的恩怨……”

    青年默然,须臾,他将太子手谕又放回怀中,道:“孙儿明白了。”

    *

    正月初七,东宫车辇驶出延洲,入雍州境内。

    延洲共有八县,自原县始,姜幼安每到一县皆会在当地官驿停留一日。

    这一日或宣见县官或亲赴县衙,她丝毫不曾遮掩自己身份。

    然而即便如此,姜幼安“以已诱敌”的计划却并不成功,数日来,东宫上下严阵以待,却连惹人烦的“苍蝇”都没见到。

    这日傍晚,车辇驶进官驿后叶晋吩咐手下暗卫继续保持戒备。

    二楼厢房,姜幼安凤眸轻垂,临窗而立,片刻后却对锦月道:“传令叶晋,今夜只留半数暗卫值守。”

    锦月闻言不禁担忧:“殿下不可,万一敌人趁今夜防守薄弱偷袭,那该如何是好?”

    姜幼安低笑:“若是如此,求之不得。”

    锦月微怔,好在很快便想明白殿下用意,连忙躬身应

    是,跑下楼去向叶晋传话。

    可惜,姜幼安费心设好圈套,今夜却还是没等到东兴侯,反而在半夜时分等来父皇派来接她回长安的天子亲卫左卫。

    而跟左卫一起来雍州的还有跟在父皇身边二十余载忠心耿耿的刘喜。

    分别快三载,刘喜公公在官驿后院借着昏黄看清太子殿下比从前更加俊俏的面容,霎时间热泪盈眶,他嘴里不住念叨着“殿下您好像又长高了些”、“殿下您怎么瘦了”这些肺腑之言,一时竟连圣旨都忘了宣。

    后来还是左卫指挥使提醒,他才恍然想起此事,急忙打开一旁的檀木锦盒从中拿出圣旨来,神色却莫名有些悻悻:“殿下,圣上特允您站着接旨。”

    “嗯,宣吧。”

    姜幼安神色淡淡,话落却忽然想起什么,凤眸一眯,上上下下打量起刘喜和左卫指挥使:“慢着,父皇莫非又要诓孤?”

    刘喜闻言讪笑,一边展开圣旨一边默不作声地往后退了半步:“殿下莫误会,圣上都是为您好啊,只是得知小皇孙平安降世,圣上龙心大悦,昨日早朝时一不小心就将这消息透露了出去,不想却引起群臣激愤……”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