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完这话没过多久便去了。

    之后事态的发展,果真如她老人家所言。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康熙看向胤礽:“先封乡君,事成之后再论。”

    胤礽目的达到,也没坚持,听康熙又说:“此事已了,你也该收收心回南书房观政了。”

    圣旨在年前颁下,石家人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得头晕眼花,其中也包括石静本人。

    她制药的事,石家压根儿没几个人关注。就是她身边服侍的,也只知道她每天都去小书房,一关就是多半天。至于在做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皇上去年得了疟病,尽管对外保密,石家人还是听说了,后来又听说太子正带着洋人炮制可以治疟病的药。

    这些皇宫秘闻,京城的权贵圈不过是左耳听右耳冒,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看个热闹。

    即便有掺和的心,也没那个本事。

    石家也一样。

    刚有耳闻的时候,老太爷还道:“听说广厦一所那边制药不顺,原料买回来了,药却做不出来,让太子很是恼火。”

    又叹息:“可惜咱们石家是行伍出身,没人懂医药,不然还能帮上太子的忙,在皇上面前露个脸。”

    谁知这话才说出去没多久,石家当真有人帮上了太子的忙。虽然没在皇上面前露脸,却给家中的两个女孩子搏了封号回来。

    初封便是乡君。

    有资格在未嫁之时封乡君的,通常都是国公家的嫡长女。而石家只有一个伯爵的爵位,显然不够格。石家被册封的两个姑娘,石青和石争是嫡非长,也不是继承爵位的二老爷的女儿,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她们。

    可圣旨里说得明白,石静炮制新药于朝廷有大功,福泽万民,考虑到她明年即将嫁进宫,成为太子妃,故将封号转给她的两个妹妹。

    “这也能转?”送走天使,石家二老爷忍不住问。

    老太爷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掌珠明年就要嫁进宫成为太子妃了,要这封号有什么用,可给青儿和争儿就不一样了,将来她们议亲都容易些,也能嫁得更好。皇上肯为石家破例,那是看重咱们家掌珠!”

    二夫人捏紧了手里的帕子,面上仍旧笑吟吟地给石静三姐妹道喜。

    宝珠看了二夫人一眼,知道这时候不能摆脸,可她就是笑不出来。

    石家一共三个嫡出的姑娘,大堂姐明年嫁进宫就是太子妃,石青和石争都是乡君,只她一个什么也没有。

    本来她才是家里最受宠的姑娘,结果一道圣旨颁下来,她反而成了最落魄的那一个。

    长姐就不说了,谁让祖母偏心只带了她进宫呢,不招人喜欢也被内定了太子妃。

    石青和石争凭什么越过去压在她头上?

    一想到石青和石争两个小可怜因为这道圣旨,将来可能比自己嫁得好,宝珠就气得想哭。

    别说笑着祝贺,她没当场哭出来,都算教养好了。

    老太爷看向宝珠,知道她心里难受,也没为难,转而问石静:“掌珠啊,你还懂药理?”

    石静含笑回答:“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时候,跟着太医院的黄院政学了几年。”

    铺垫早已做好,有黄院政在前头挡着,她可以自由发挥,并不畏惧任何质疑。

    虽然做足了准备,可她并不想出风头,所以才将青蒿粉私下拿给胤礽,帮他渡过难关。

    哪知道他非但不肯居功,还替她请功,将功劳巧妙地转移到她

    的两妹妹身上,替她们请了封。

    本朝女子的封号要么是父亲给的,要么是丈夫给的,根本没有类似的先例,不怪二叔要问那一句,

    祖父所说的破例,大约只有胤礽才能说动皇上。

    她承了他的情。

    封号是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封号加持,不管是现在的二房,还是即将到来的后母,都不敢轻易磋磨她的两个妹妹了。

    祖父也会看在封号的份儿上,多看顾她们几分。

    想起上回见面的不欢而散,石静决定等到上元节的时候给宫里递帖子,主动去见胤礽,当面向他道谢。

    哪知道还没等到上元节,他们又见面了。

    “长姐,后天就是年三十了,阿玛还没回来,看来是赶不上了。”石青一边挑着过年穿的衣裳首饰,一边惆怅道。

    石争则抱着阿玛派人送来的最后一封家书,坐在炕上啪嗒啪嗒掉眼泪。

    她还在额娘的肚子里,阿玛便去了很远的地方做官,直到额娘病逝,她才见过阿玛一面。

    只怪自己那时候太小,都不记得阿玛长什么样了。

    就连额娘的面容,也在她心里化成了一道模糊的影子。

    她不认得几个字,却把这封家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只盼着阿玛回家过年的时候能多看她几眼,能够伸手抱抱她。

    石静让石青把石争过年的衣裳一并选好,叮嘱她:“尽量选得鲜亮些。”

    她这边松了口,阿玛多半会带黎百玉一起回来过年。两个妹妹穿得鲜亮些、乖巧些更讨喜。

    不是她怕了谁,而是阿玛要将黎百玉扶正的话,她的两个妹妹少不得要在后母的手底下讨生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总不会错。

    尤其是石争,她年纪最小,在家里住的时间也最长。

    如果能与黎百玉友好相处,石静并不想摆出宅斗那一套。

    安排好石青这边,石静将眼睛红红的石争抱在膝头,温声安慰:“福州到京城的路很远,路上耽搁了也是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30-40(第9/30页)

    的,阿玛年三十回不来,过了年也能见到。他这次回来就不会走了,往后天天都在家。”

    石争乖巧点头,又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回头问石静:“长姐,你说阿玛带回来的姨娘会喜欢我吗?”

    原来在担心这个。石静摸了摸她的头,先纠正石争:“阿玛带回来的那个女人不是姨娘,可别喊错了,到时候你们喊她……”

    该喊什么好呢,石静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称呼。

    说话间,有小丫鬟跑进来禀报:“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大老爷回来了!”

    这么快,昨天不是还没到通州吗,怎么今天人都到家了!

    每次阿玛回来,都会在通州的驿站住一宿,第二天先进宫给皇上请安,然后才能回家。

    石静赶紧让人给石青和石争换衣裳,然后领着她们去了老太爷居住的正院。

    阿玛回家的第一站就是那里,给祖父请过安,说过话,才回长房。

    每回她们都等不得阿玛回来,迫不及待地去正院接人,可这一回却被堵在了正院的大门口。

    正院的管事拦着她们,点头哈腰说:“太子跟着大老爷一起来了,大老爷说新人婚前见面不好,特意吩咐奴才拦着点姑娘们。”

    今年过年晚,过了年距离大婚只有三个多月了,按照时下的风俗,确实不应该再见面。

    石静没有为难正院的管事,却把蔫吧下来的两个妹妹往前一推:“我回去等着,你带她们过去总行吧?”

    明年与太子大婚的人是她,又不是她的两个妹妹。

    两个小的闻言立刻支棱起来,目光灼灼地看向正院管事。

    管事犹豫地看了石青一眼,石青会意,后退一步,指着眼圈红红的石争说:“我也回去等着,你带四姑娘进去。”

    她过年就十一岁了,有外男在场也该避嫌。

    石争回头,不安地看向石静。这时从里头走出来一个丫鬟,笑吟吟对几人说:“老太爷让三位姑娘进去。”

    “……”

    于是石静带着两个妹妹,跟着那个丫鬟去了正堂。给胤礽行礼时,听他幽幽道:“掌珠不想见我,我便厚着脸皮来见你了。”

    这里又不是皇宫,没人见过他们青梅竹马时的样子,听见他喊她的乳名,都能被惊到,更何况他说的那些轻浮的话了。

    他不要脸,她还要呢。石静权当没听见,仍旧带着两个妹妹给家中长辈行礼。

    她的祖父果然被震惊到了,震惊过后可能还有点害怕,连声问胤礽何出此言。

    胤礽看石静一眼,哼笑:“去给荣宪贺喜那日,我邀掌珠上元节进宫看花灯,她说没时间,当面拒绝了。”

    敢情是来给她告状的,说到最后还委屈上了。那天明明是他把自己丢下,拂袖而去,如今反过来倒打一耙。

    “太子勿怪,新婚之前不见面是规矩,掌珠最重规矩,并非有意拒绝。”见父亲朝女儿瞪眼,不等对方说话,石文炳已然接过话头。

    石静:还是亲爹靠谱。

    换成她祖父,肯定偏袒胤礽。保不齐摄于对方淫威,他说什么就答应什么。

    见胤礽胡搅蛮缠,石静无意久留,请安之后便要带着两个妹妹离开,又见石争眼巴巴盯着父亲,想了想还是留下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年掌珠一直在家中守孝,如今孝期已满,总该过两天快活日子。”石文炳端方守正,不像个将军,倒像是学堂里的夫子,胤礽了解他的为人,十分敬重这位岳父,所以被他不软不硬顶了回来,并不生气,还好脾气地解释给他听。

    石文炳闻言看向长女,目中满是歉疚,良久居然点了点头:“太子不拘一格,处处为小女着想,臣惭愧。”

    “那说好了,上元节我派了马车过来接人,石大人可要放行。”胤礽注意到石家长房最小的那个姑娘看着石文炳都要哭出来了,才意识到自己妨碍了人家父女团圆,起身告辞。

    石家众人赶忙相送,石文炳边走边说:“定不负太子美意。”

    胤礽心情好,回头看了一眼泪汪汪的石争,对石文炳说:“把两个小的也带上,与掌珠作伴。”

    这就是恩典了,石文炳代替两个小女儿谢恩。

    送走胤礽,回到长房,石静只看见了当初被父亲带走的那几个丫鬟忙前忙后地收拾箱笼,并没见到一个生面孔。

    难道……黎百玉没有跟来?

    第34章 不速客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没有看见黎百玉,石静不禁将目光落在两年多没见的父亲身上。只见他比两年前母亲刚去世时胖了一点,原本凹陷的脸颊圆润起来,也有了中年男人标配的将军肚。

    看来身边有人照顾,小日子过得不错。

    在石静打量石文炳之前,在正院的时候石文炳已经细细观察过她了。

    两年前那个苍白瘦削,处事不惊,却眼神淡漠的小姑娘不见了。那时候很多人说她做事颇有上位者的姿态,说话时的神情不像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倒是像极了已经故去的太皇太后。

    石文炳小时候跟着母亲进宫,有幸见过太皇太后,也觉得掌珠跟太皇太后有些像。

    两年后再见面,却觉得不是很像了。

    尤其刚才在太子面前,掌珠眸中居然闪过羞怯、着急和无可奈何。

    相比两年前,掌珠的气色明显好了很多。依然白到发光,丢在人群里找起来很容易,可那种白底子下面透出微微的粉,就像是珍珠表面的伴彩,连他也没见过。

    身形仍旧偏瘦,却瘦而不柴,窈窕挺拔,若是换上蒙古衣裙,更像是刚从草原来的会骑马的少女。

    就连那双在阳光下泛着灰蓝的眼睛,都显得比从前明亮了。

    他的掌珠长大了,有了自己心仪的人,石文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才应下太子不合礼数的邀请。

    “争儿,你不是最想阿玛了吗?怎么见到人反而要躲着?”石静把躲在后面的石争拉到身前,将她往父亲那边推了推。

    石争局促地低着头,嘴抿成一条线,大大的眼睛却盛满了泪水。

    石文炳见状,顾不得再想长女的事,走过去牵住了石争的手。感觉

    她的手冰凉冰凉的,索性弯腰将小女儿抱起来。

    “外头冷,咱们进屋说话。”说完抱着小女儿当先进了暖阁。

    石青此时也落下泪来,忙用帕子擦拭。石静则红了眼圈,带着石青跟在后面。

    “掌珠,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把青儿和争儿养得很好。”进屋坐定,石文炳把小女儿抱在怀里,任凭她的鼻涕眼泪糊了一身,只在她抽泣得声噎气堵时,拿了帕子给她擤鼻涕。

    一家团圆的喜悦过后,石静已然收拾好心情。她知道接下来父亲应该要说起黎百玉了,这才是正事,关乎长房今后的生活,她必须沉着应对。

    余光瞥见石青的帕子都哭湿了,石静把自己的帕子递给她,转头看着父亲笑了笑,主动问起黎百玉:“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