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左相笑着饮下烈酒,颤颤巍巍走进玉屏,苍老的手抚摸上锦绣山河,可惜美景永恒地纂刻在青玉之上,不复存在。
他数十年不敢忘灭国之辱,不敢忘庆军踏入国土后的血流成河、尸骸遍野之景
他更不敢忘记璇玑公主自知身份败露,跪在冷砖上,临终托孤,“国师是我糊涂,没能替楚国复仇,更是爱上了仇人。我罪孽深重也难逃一死,本无颜再见国师。但还请国师看在我儿乃是最后的楚国血脉上,救他一命。送他出宫,不要让他再踏入纷争之地,也不要让他如我一样为仇恨而活。”
璇玑公主的孩子,乃是楚国的最后一脉,更是他复国的希望。
他绝不能允许殿下有失,所以他赶在庆帝之前,狸猫换太子,保住了殿下一命。
新仇旧恨夜夜点燃他的心,左相碾碎掌心中的佛珠,细细齑粉从掌中落下,“殿下放心,老臣不惜此命也定会将你送上皇位,兴复楚国!”
“这一天殿下和老臣都等了太久了”
左相府中暗流涌动,而另外一边城墙之上,姜时愿和慕朝亦在僵持焦灼,彼此试探。
“事已至此,你还有何话可说。”姜时愿看着慕朝,“难怪你对曾经的过往避而不谈,难怪你从始至终都在用别人的面相和身份而活。是因为庆国绝无你的容身之处,陛下更不会容许身上共同流着楚国和庆国皇室的血脉存活在这个世上。”
暗色之中的慕朝眸色沉沉,再瞧不出半点风流神色,他浑然变了一个人,俯瞰着脚下如棋盘铺展开的京城。正如姜时愿所说,千门万户,却无他容身之地,他失色地笑了笑,赞许道:“小姐果然聪慧看破了我的身份,不错,庆帝是我的父皇,柒美人则是我的母妃。”
“小姐,你可知我的前半生?东躲西藏、居无定所。”
“为了活命,我逼不得已学会秘术,窃取他人的面容和身份。”慕朝倾身向前,凛冽夜风拂过他的脸颊,“世人皆叹千人面有万般变幻、神出鬼没,却不知他本人极厌这个身份。如果可以正大光明地活在这美好的盛世之中,谁又愿抛弃姓氏,苟活在腌臜阴暗中呢?”
“如今身份被看破,我倒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慕朝眉间松动,甚是舒朗地笑了笑。
姜时愿看着他落寞的背影藏着难以言说的孤寂,“慕朝你曾说过会告诉我你所有的过往,只要我想听。这句承诺,可还作数?”
“自然,我说过,只要小姐感兴趣。”慕朝就着冰冷的石阶坐下,身旁还余着一人的空位,姜时愿走向他,撩起衣裙,慢慢坐了下来,与他不可思议的目光相对,听着他颤着声,“小姐为何还愿意与我坐在一起?我曾以为小姐会厌弃我、害怕我,视我如祸国之人”
姜时愿不知如何作答,她确实曾害怕眼前来路不明的慕朝,更是对他的真实身份而忌惮惶恐
可是一个人的身份真假与否,又能决定的了什么呢?
敢问世人,哪人心中不藏秘密,哪个人又不是披着‘假面’而活。
她总是忌惮着他们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却疏忽了看清他们的真心。
谢循是如此,慕朝也是如此。
她熟知的慕朝是会颠覆社稷、让万民流离失所之人吗?
姜时愿眼下能明确地给出答案,“我不相信你会这样的人。我认识的慕朝心性单纯善良,甚至还总是会偷偷的害羞脸红,不是吗?”
她笑靥如花,温声道,“慕朝,作为朋友,我想了解你所有的过往。”
慕朝喜极而泣,脸深埋在臂窝之中,闷闷地应出“好”。
“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左相是如何救下的你?”
“我也是听乳娘提过当年之事。”
“乳娘?”
随后慕朝娓娓道来,他的乳娘前半生乃是楚国的镇北侯之女,清河群主。奈何国破家灭,一朝从天之骄女沦为俘虏 ,后被卖入供贵胄公子取乐消遣的清乐坊,受人欺辱,痛不欲生。幸得三年后,被左相救下,从此成为左相手中一员,只听他的调遣。
乳娘曾告诉慕朝,当年一封密信揭穿了圣眷独宠的柒美人的真面目,圣人闻之大怒,好在宫中早就暗布眼线,圣人的风吹草动皆会传到左相的耳朵下。
左相听闻事情败露,忙不迭赶来见了祁美人最后一面,临危受命,遂吩咐乳娘从百户中找来一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与祁美人的孩子调换,狸猫换太子,替他受死,从而瞒过帝王。
而乳娘则带着慕朝远走高飞。
逃出京城之后,乳娘为了让慕朝有保命之技,故将楚国皇室秘法——易容之术传于他。却没料到在逃亡途中,乳娘感染疫病,不治身亡,从此仅有慕朝一人存活于世。他依靠着易容才勉强活在庆国土壤上,他伪装过许多人,学子、富商甚至官员。
“我最后用的便是采花贼慕朝的身份,原以为这个身份能撑数年不被发现。却没想到真正的慕朝淹死在了护城河中,而我也因此被典狱盯上。”
慕朝的声音忽然沉了下来,“典狱紧咬着不放,我怀疑是不是谢循发现了什么。我听过谢循的威名,世人皆赞他为在世狄公、断案如神,因此我不得不谨慎小心,才逼不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与宿敌成婚后》 120-125(第5/9页)
已潜入谁都意想不到的皇陵。”
“原来是这样。”姜时愿也逐渐理清思绪,回想起和慕朝初见之时,“所以你是为了躲避谢循才选择躲在皇陵,只是你没想到那夜我会突然潜入南陵,发现了你。”
姜时愿蹙眉沉思,“那你和左相这二十年间,可有往来?”
“我和左相从无往来。”慕朝摇着头,“他从未找过我,我也从未寻过他。”
从无往来?不知为何,姜时愿听闻这话,心里莫名腾起一股说不明道不清的荒诞之感
慕朝额发垂下,略有落寞地应着声,“恩恩怨怨,纠缠不清。我痛恨庆帝亲手逼死了我的母妃,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想进宫为母报仇。但还请小姐信我,我亦怜悯世间万民,知晓他们的无辜,不愿他们再经历与我一样的悲欢离合、国仇家灭。”
“楚国灭国已是定局和过往,我不愿再看到刀光剑影、尸骸遍野。所以,我从未想过复国。”
此言,他发自肺腑,又顿了顿,“更何况庆国是你的故土,我怎么舍得让你流离失所。”
慕朝眸光真挚凝着姜时愿清丽的面容,伸手,在触及她的桃腮前,顿下,垂下眼眸也随之弯起手指,缩回难以启齿的爱意。
他很想说,他的爱意没有输给任何人。
但他也知,这些话令她为难
夜色渐深,谢循才方从左相府里离开,天气多变,下起烟雨,而他无心擒伞,孤身走在幽暗深邃的街巷中,眸色黯沉。
哪怕徒步走回典狱,谢循也依然没能想清楚心中疑云,陆观棋见谢循归来,忙不迭问道如何。
谢循摩挲着白玉棋子,视线紧锁在残局之上,边思边道,“七日之后,册封大典,左相恐怕会有动作,我们也需提前筹谋。”
谢循执掌典狱数年,早已分清哪些是他特意留给左相的眼线,哪些又是他暗中培养的心腹,又紧着递给陆观棋一个名册,“名册之中的皆是可信之人,你去安排。”
他接着分派他们职责,“一则,让他们严密打探左相近日的动态,事无巨细向我汇报。二则,寻人连夜出京,探听各方水师及军师动向,特别是有无兵变。三则,派探子潜入我所罗列的要员府邸,控其亲属、亲眷。”
“左相老奸巨猾、算无失计,特别是筹谋数十年定会给自己留有退路。”谢循想象着对面坐着的乃是与他对弈的左相,眼里藏着肃杀,落下的白子围住黑子四周,“还是得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向世人昭示他的罪行。”
“只是还有一事,我始终想不明白。”
谢循坐在支摘窗前,梨花簌簌而落,夜色渐退,记忆也随之倒退。
谢循二十余载的前半生历经波折,先是魑,再是魏国公,最后是沈浔。这三重身份,三段截然不同的经历皆是拜左相所赐。
如今想来,他的半生皆被左相困于迷境中,但随之也在自醒、挣扎、斗争。
在他仍是魑之时,便察觉天外天不过是个幌子,实则为暗河的附属,暗中搜寻孤儿和贱奴训练为杀手。
由此深挖,他查到了更为讥讽的事情,他的恩人——暗河阁主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阁主不仅以蛊操控众人,更有逆反之心。为了脱离桎梏,他找到了颇有权势的御史大夫沈煜合作,却没想到还是惨败于阁主。
失败令他再一次有了自醒?
为何当朝御史大夫揭发暗河的密信迟迟抵达不至圣人的眼前,是不是说明京中另有高人,或者说阁主还有另一层掩藏的身份。那个身份位高权重,甚至远超于沈煜?。
可哪怕他想清了背后的谜题,却难以承受失败的代价。他被左相血滴蛊抹过记忆,再次受他蒙蔽,由魑变为魏国公。可惜左相依然不懂养虎为患的道理。
他,谢循,绝不是任人摆布之人。
自从再见左相的第一面开始、唤他义父时,谢循就再不能放下对他的猜疑。
棋盘乍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慢慢的,他再次察觉到了左相的和暗河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更甚怀疑暗河阁主就是左相。
沈氏灭门,姜家蒙冤,他皆想到其中定有左相的手笔。为了验证猜想,他放出沈氏余孤还存活于世的饵料,引出蛰伏深处的暗河,以身入局。
一场任谁也无法想到的变故,蛊毒发作,让谢循变成沈浔。
虽令他再次失去记忆,但却也彻底打乱左相的棋路,逃脱桎梏。
所以,因此变故,如今棋路的走势已不在左相的谋算之中。
下棋人与棋子位置相互调换,掌局者易主,而左相被困雾中仍未察觉。
三年后,沈氏旧案重提。他和阿愿赶赴洛州,也是在那时,他意外察觉到了慕朝的身份。
他的记忆恢复后,更是经祁钰点拨下终于想通左相的全部阴谋。
左相创立暗河筹谋多年就是推翻庆帝,将九五之尊的龙宫捧给柒美人之子,从而光明正大地兴复楚国。
所以没错的话
慕朝就是当年祁美人和圣人的孩子,也是左相效忠的殿下。
可经洛州之行后,谢循便格外留意慕朝的一举一动。所以,他十分确信慕朝和左相从无接触,也无书信来往。
这也便是谢循一直想不通的疑点。
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怎会数年对他唯一的君主不闻不问?
特别七日后,若没有流淌着楚国血脉的慕朝,左相如何借口发动政变及国战,又谈何复楚国?
第124章
陆观棋候一旁多时,只见谢循枯坐支摘窗前,一身月白袍素雅又孤寂,眼神紧锁
着棋盘上的墨玉棋子,黑白交锋,呈焦灼之势。
这是他鲜少看见谢循举棋不定,迟迟不敢落子。
典狱和左相之间必定有场腥风血雨,成王败寇,再所难免。
任谁都难知成败。
所以,陆观棋正欲福身退下之时,又多嘴问了一句,问道:“七日之后,左相许会挑起宫中事变,此事可要让姜司使知晓?”
谢循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如果是陆案吏该如何抉择,你会不会让陆不语知晓?”
“不会。”陆观棋斩钉截铁,“陆某愿为主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这场斗争绝对不会波及到阿弟。阿弟知道得越少,对他而言越是安全。陆某会寻个理由,尽早将他送离出京。”
谢循眼峰扫向窗外雨幕如织,薄情月光凄美哀绝,徒增伤感。
他既担忧棋盘上生死不明的对弈,又想起雨夜时和姜时愿的生死决裂,再不敢也不想隐藏欺瞒她
谢循不知如何抉择,指尖来回摩挲着墨玉棋子,又听陆观棋催促着“还请主君尽快作出决断,时间不多了。”闻言,他更甚有力地捻着棋子,墨玉彻底碎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