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本不懂。”这一接话,昨日晚间那事仿佛就过去了,柳乐心里虽还没过去,可这时候也顾不上想它,只管连连摇头,“我从没学过,没那个见识,当不起。”

    “我不过也是才学着做。”予翀微笑道,“其一,我不知自己学得好不好,做得对不对,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就再好不过了;其二,我还有别的事,怕能在这上头花费的工夫不够,也确实需要你帮忙料理。”

    “并非我不肯为殿下分忧,可是这件事,要我出谋划策只怕反弄坏了。我想殿下必有几位幕友,定能想出高明法子,委给他们岂不是更妥当?”

    “确实已有人在照管,但我想不可全部交给他人,还是咱们自己熟悉才好。”予翀仍笑着,鼓励的目光看着柳乐。

    “殿下太高看了,我真的不行,并非推却。”柳乐说,“这实在是关系万千百姓的大事。殿下想,我连京城都不曾出过,对晋地那边根本不熟悉,怎知如何行事?”

    予翀答:“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并不是立即要你接手的意思。即便将来熟悉了,各样事也有专人管,如遇大事,咱们还要一起商量。现下,你可以先看看这些东西,心里有个底,这样往后无论是谁办、怎样办,至少没人敢糊弄你。”

    柳乐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月光干掉前夫上位后》 40-50(第3/15页)

    动了一些:“殿下既信赖,我先看看,若实在不懂……”

    “我就知道没选错人。”予翀笑着说,“不懂不怕,我找人教你。做了王妃,担子可不轻呐。”

    柳乐看他一眼,不知他是到底是玩笑还是正经。

    予翀忽地问:“若将来去封地,你舍得离开父母?”

    柳乐没答。婚前,便听太皇太后说过,只要她在世,定不放予翀离开京城。以后的事,柳乐没想过那么远,才成亲几日而已,她先前甚至想,自己这王妃不定能做多久呢。

    “暂且不必想那么远。”予翀也这样说,“二老若肯跟咱们一起去当然好,不然的话,我们来回多跑几趟,一路游山玩水不也很有趣?”

    柳乐依然不作声。予翀又笑呵呵道:“等闲了我会带你去玩玩,你自己亲眼看过,才能知道。如今只让你看这些账目,未免无聊。我先给你说个大概,省得你瞧我这个王爷不事稼穑,只知坐享其成。——前两年我不是病着?为了使我尽快病愈,太皇太后做主,减了封地上三分之一租税,算是个行善祈福的意思。”

    柳乐已经认真在听,连连赞同:“太皇太后这个法子好。百姓们兴旺,心中念着你的好,比去庙里烧香舍钱还更灵验。”想了想她又问,“果真免到佃户头上了么?”

    “问得是。”予翀笑道,“自然不许有人拿了大块的地再分租给人,只他一个落好处。现在封地上的事由罗驰罗巡抚总管着,他倒是个认真的人,有他在,能确保是佃户得益。当然,也不能只倚靠一二人,须有一套完整办法——”他向那堆书册点点头,“这里面有管理田亩赋税的律法条例,你看了就知,这些东西都是罗巡抚制定的。究竟执行如何,起初,我也不放心,咱们成亲前,我往那边去了一趟,事先派人暗中探察,走访了百十余户,竟没遇到一人抱怨不公。后来我听说罗巡抚在各县都设了公堂,专理田地上的案子,凡有纠纷皆可来此上诉,凡有诉状,每一件必会细细过问,若查明是实,必严惩,还要问责里正等人,所以争田争地之事渐渐也就少了。

    “若到处都是这样的父母官多好。”柳乐叹道,“种田的人手上有几个进益,慢慢也能买几亩自己的田地,或有本钱做点小买卖,多出的地又可租给别人种。——如今你刚好便去了这项,未免有点儿过河拆桥,不若再延一两年?”

    予翀一口应允:“我告诉他们颁下去,再延三年。以后的事情再说,若这两年看着好,一直这样下去也未尝不可。

    “如今总数就按减去三分之一计算,收来的这笔银钱拿出一半,其中少部分留着防备灾荒,剩下的都花销在开山辟路、修渠建桥等事上——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柳乐不住点头,“这些该多做,还有开医馆、办学堂……”

    予翀笑了:“果然你有主意。这些事罗大人倒也在办,只是不能一下子全部完备,如今已有个雏形,后面逐渐增补。你有想法,不管与我商量或与罗大人商量皆可,你可以直接写信给他。”

    柳乐感到不好意思,忙说:“罗大人真是位好官,既然他都想到了,就依他的办吧,你接着说。”

    予翀道:“还有就是兵士们的粮饷,除去这些,剩下便是王府的私用了,大约还有总数七分之一的银子。如你所说,有一些幕友为我办事,另外那边也照这里建了一座府邸,各样都现成的,故也有家下人要养着,要留些银钱。这么算下来,差不多有总数十分之一,供你我与这一院子人的全部花用。”

    说到此处,他停下,手指向另一摞册子:“那么这件事你可要答应我了吧,权当是为将来做准备。”

    “又是什么?”柳乐不由问道。

    第43章 增加什么人口,是小娃娃,还是王爷立侧妃?

    “这是咱们家的家政。”予翀答,露出一丝笑,“如何,你先把咱们这座王府管起来?别再说你当不起,你定能比我做得更好。以后一应银钱出入都由你做主,不管在哪里用了,不必问我。”

    这回柳乐并非措手不及了,可她不得不疑心予翀究竟是什么意思,依旧摇头:“殿下太高看我了,我没做过,做不来。”

    “谁生来就会?不必顾虑。”予翀仍是笑,“我把家底都交给你了,你还推,可显得不厚道了。这些是王府里的总账,能看见的人不多,王府的收入花销全在上面,你有工夫时可先瞅瞅,若有不明白,或者还想看其它细账,就找这个人——”他随意翻开账本,手指着上面一个印章,“这个胥增百是总账房,账上的事情,你叫他进来问。其余大小事,都找内务总管。”

    柳乐见难以推辞,又想起太皇太后的话,便道:“上次太皇太后说要添些人,殿下看……”

    “太皇太后说要我听你的。”予翀笑道,“你看要添做什么的人,告诉总管,让他先去挑,挑好了带进来给你看。说是从哪处荐来的,你都不必理会,反正,只有你瞧着好了才留下。”

    柳乐想,本来王妃该是个达官显贵家的女儿,嫁过来时就会带不少人,不像她,只有一个巧莺。太皇太后是一番好意,怕她在王府感到势单力薄,可她其实并无心培养自己的“势力”,顶好是先熟悉了府里这些人,只要他们不至于背后骂她,就已经很好了。

    于是她说:“眼下这些人,似乎也够了,要不然,以后需要了再说?”

    予翀点点头:“都由你。不是要一两日就如何,时日还长着呢,慢慢看吧,现在这些人不合适了也能换。”

    他已向外走去,又在门口立住说:“不必顾虑,要做什么,只管大手大脚放开去做。银子如何用全凭你做主,你看看前头,若有要改的尽管改,只是不要太过省俭,若一文不取,一分不花,未免有负皇恩。”他带几分揶揄地笑着。

    予翀走后,柳乐望着桌上的册子,到底没忍住,先去把他所说记录封地岁入的那一摞翻开。

    翻了一翻,她看明白王爷的封田有五十万倾,近二三年虽不是十分风调雨顺,但也没有大饥大馁,减去三分之一后,每年纳的钱粮约合三百三十余万两。数字之庞大令柳乐一惊——倘若刚才知道是这个数,她恐怕不敢轻易接话。

    账册中间夹着不少罗驰给予翀的公函书信,信上的日期都是最近这半年的,从内容的确看出罗驰办事严谨,心系百姓;同时,柳乐也看见了予翀做王爷的一面:他的病刚好不久,就急着把前面耽搁的事情一一落实——都是利于百姓的事。这一来可比他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管用,柳乐对他一下子改观了许多。

    她也读了田亩赋税条例,读了好几遍,心中细细一想,对罗驰钦佩不已。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学问实在浅薄得很,若不经好几个月的学习,别说挑毛病了,根本连和罗巡抚对面讨论都谈不上。

    柳乐半含惭愧地把面前的书册放入柜中锁好,又打开王府的账目来看。

    这本厚厚的账册是予翀封为晋王时开立的,如今记到第五年。这五年的账目按年份分开,又合成一个大簿册;纸张是上好的桑皮纸,装订得整整齐齐。柳乐先翻到本年的,看了几眼。

    账目分“进”、“缴”等类,一条一条列得十分工整清晰,涉及的数目最起码也是几百两。每列下面都有胥增百的印章,在所有进项和大宗支出后,另还印着“予翀”二字。柳乐认出这正是上次予翀给她看过的那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白月光干掉前夫上位后》 40-50(第4/15页)

    玉章,她不肯要,但予翀还是让人送了来,她那时不知该做什么用,就放进了梳妆匣的小抽屉里。

    柳乐从前没见过这种专业的记账,边看边琢磨,不一会儿也就瞧出些名堂。她发现从立账头一年起就有笔三十万的款项,此后每年增加几千的利钱,到今年已变为三十二万——这笔钱一直没挪过窝。

    她在家时听母亲说过,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不能入多少、出多少,结余,方为过日子之法,何况谁都可能碰上艰难的时候,还得有一笔银子以备急需,或放在钱庄,或藏在箱底,非实在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拿出来,有了这笔钱,心里才踏实,晚上睡觉才得安稳。

    想来这笔“安心钱”数目多寡依各家情况而不同:无家无口的单身汉,三十两就足够存身一时,恢复元气;小生意人,要有三百两作本钱,方能重整旗鼓;大户人家恐怕得有三千两、三万两;而对王府,就是三十万两。

    看到王府也和母亲一样的办法,柳乐笑了,跳过这三十万及其利钱,更加起劲地研究账册。

    如予翀所说,王府收入约是封地整体收入的十分之一。按总数三百三十万算,差不多是三十万出头。此外,王爷在京里也有几处小产业,可得收益两三万。

    一年三十四、五万的进益,柳乐看来,简直一辈子都不可能花完,可她再向花费的地方瞄去,那才是类目繁多。

    王爷的衣冠鞋帽,一年预算是八千两,王妃的衣服首饰脂粉,同样也要八千两,王爷每月“零用”有一千两,王妃亦随此数目。也就是说,予翀和她两人每年要花掉四万,这还不算吃饭呢。

    王府厨房每年花费又是一万两,这些包括全部仆从和侍卫的饭食,若每个人都吃得好,柳乐想,倒也罢了。

    车马费一年五千两;上用银炭一年要用五千斤,木炭十万斤,合银三千两;各类香料五千两,如此等等总共有几十个名目。

    还有一个杂项,大约是些零零碎碎不值得单独列出的,一年也要一千二百两。

    各种人情礼同样是大头:王府结交的自然都是皇亲国戚,不比小百姓们互相走往,拎几包点心就够了。平日的宴请、红白喜事的贺礼奠仪算下来有四五千,逢到尊亲长上的大日子——譬如太皇太后的寿诞,仅置办寿礼一项就花去一万五。虽不是年年都过大寿,但还有太后、皇上等人,碰到哪个花费都不会少,一年花不完的也得给下一年备着,这一项每年预算是三万两。

    最近一笔较大的开支记下了四千三百两,用来配药。柳乐想:前两年他在病中,太皇太后说,他每日就是靠人参续命,如今不知他是不是还服人参,要不然也是龙肝凤髓做的灵丹妙药,不然怎要这许多银子?幸而他生在天底下最富贵的人家里,若是普通百姓,哪活得下来?

    不过他现在似乎健壮得很,怎么看也无需再吃药了。想到这里,柳乐的脸颊烧起来,这可不好意思去问予翀。那么姑且先按大致数计算,她在纸上记下一笔:每年医药需花费一万两。

    余者便是仆从、差人的月钱和衣裳了,唯有这项柳乐不嫌多——每个月,王府为上上下下的仆从发放月钱三百余两,外加每人每季四套衣裳,大管事和王爷的侍卫等有职之人薪银则要高出许多,一年下来,总数共四万两。

    柳乐边看边叹边记,最后合在一处:粗算下来,若无大事发生,平平常常过一年,整个王府的花销大约需要二十五万两银子。这是平常年间,今年另有两注大支出:一是王府修整,翻建花园花了二十九万,前院房屋修缮和器物换新又是三万;二是成亲,花了六万五千两。这便把前几年结余的、及予翀生病间少花了的钱全用去了。

    如今虽还好,绝不至入不敷出,但以后增加了人口,只怕要紧张。

    ——增加什么人口,是小娃娃,还是王爷立侧妃?柳乐脸一红,“没有的事。”嘴里嘟囔几声,好像只要她不乐意,就不会有小娃娃托生过来。至于他还想祸害谁家的姑娘——她啪地合上账册,往旁边一推——这天下都姓魏,他们家里的事,她管得了么,和她又有什么相干?

    可柳乐是个较真的人,事情一旦开了头,总想着做完它。何况她看也看了,心里也盘算了,发现自己还挺爱盘算:先前父亲只管教书,学堂里的收支调度都是母亲操持,她还是个小小丫头、才开蒙的时候,就喜欢站在桌边看母亲拨算盘,耳濡目染地学了算账,懂得些理家的法子,不过等她大了想自己上手试试时,又来了嫂子,当家的事交由嫂子,她做小姑的偶尔出出主意罢了,不好替嫂子做主;再后来去计家,钱财事务都叫董素娥揽着,连出主意都用不着她。如今,总算有机会给她——好比学厨多年,终于轮到自己掌勺了,又是一顿丰盛大宴——怎能怨她手痒痒?

    柳乐再次把账册翻开。若依她,这里头一半花费都能砍掉,可她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