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的打算,毕竟那是他的亲舅父和亲表哥。若是他知道肖平的念头是要让程家父子付出最严重的代价,他肯定会吃惊。
肖平问:“之前他们在赣南搜寻什么呢?”
陈鹏有点惊讶:“这件事你都知道了。不过,我也不会瞒你。他们在赣南,乃是搜寻一块秘地。他们抓了天师的妹妹和一个书生——书生应该就是你父亲。估计在找寻秘地的过程中,他们二人能发挥关键作用。不过在中途的时候,二人都被人救走了。至于秘地到底是什么,他们二人在找寻秘地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大概只有你父亲和逃掉的
马贼的首领最清楚。天师的妹妹被下了药,已经记不得当时的情形。我们掌握的唯一信息是,那处秘地大概与宁王有关。”
肖平诧异道:“宁王?”
提到宁王,人们瞬间想到的便是朱宸濠,这是整个江西甚至整个大明,百姓都十分熟悉的人,街头巷陌的戏文中都有他的出现。
这里不得不提到明朝的宗藩问题。从洪武三年实行分封制开始,朱元璋的儿子开始被封为亲王,孙子被封为郡王。整个明朝,实封就藩的亲王多达四十八位。
早在洪武九年,山西平遥县学训导叶伯巨就上疏指出这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80-90(第3/14页)
制度的潜在危机,其中提到:“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叶伯巨的忠告被明太祖视为离间骨肉,朱元璋将其下狱致死。但事情的发展却如叶伯巨所预言,只是没有等到“数世之后”,燕王朱棣便起兵南下夺取了皇位。
有第一个朱棣,便有人想做第二个。
第一任宁王朱权是明太祖第十七子。他最初就藩于漠北喜峰口外,封地广阔,为当时巨镇,统领边军八万,兵车六千,所属蒙古朵颜三卫骑兵十分骁勇。他曾统帅属下多次与蒙古军队交战,时有“燕王善谋,宁王善战”之说。朱棣南下时,宁王是主力,朱棣许之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不过明成祖没有践诺。宁王请徙苏杭,明成祖没有允许,让他在福建、四川、湖广和山东的一处地方选择。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宁王徙封南昌。
明成祖登记后,害怕自己做的事重演,开始限制各王府。宁王到了南昌后,待遇大降,宁王一系颇有怨言。等到第四任宁王朱宸濠上位后,他便造反了。一开始,他的声势还不错,可是四十三天后,就被大儒王阳明率兵所擒。当时在位的正德皇帝对他先放后抓,贬为庶人,最后将其诛杀。
如今,距离宁王被杀已经五十三年之久,什么事情可能与他有关且牵连到自己的父亲和天师府呢?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肖平根本无法想明白。
陈鹏看到肖平和曾芸芸隐隐有些不安,道:“你们的安全不用担心。千户所那边已经决定,每天都会派驻兵士在附近警戒,白鹭洲书院那里的安全也没有问题。既然马贼得罪了天师府和蓝家,天师府和蓝家自然会打招呼安排妥当。案子不结,派驻的兵士不会撤。”
肖平点点头,但心中却计较:还是要嘱咐芸芸和阿丰警觉一些,不能完全指望别人。
说完这些,陈鹏看了看女扮男装的曾芸芸,道:“今日我来此,除了替府衙通报一些情况外,还有一件事情请曾小友帮忙。”
曾芸芸问:“衙门的事情,我如何帮得上呢?”
陈鹏苦笑道:“可不是衙门的事情这么简单,而是朝廷的事。”随后,陈鹏告诉了肖平和曾芸芸原因。
大明一直禁绝通商,与海外诸国往来不多。经常来大明的,多是高丽(朝鲜)、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等藩属国的使臣。不过在万历皇帝登基时,西方的英吉利国有一位亲王专门送来了贺礼,后来他又来信请求送其女儿来大明游学。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首辅张居正居然同意了。
按照计划,这位亲王的女儿应该在天津卫下船去京师。谁料到他们竟然中途更改了行程,直接于福建下船,而且没有北上,反而奔着江西而来,昨日竟然到了吉安。
人来了,并不可怕,麻烦的是整个吉安府没人听得懂这些人的话。别说吉安,哪怕是京师朝廷专设的四夷馆,也只有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缅甸、八百(兰纳)九馆可通语言。能通晓英吉利语的,少之又少。
陈鹏道:“肖平你之前不是说曾芸芸曾经和金发蓝眼的洋人打过交道吗?如今,我们也不指望曾小友能与洋人说得上话,只要大体能让我们明白洋人的意思就行。府衙已经派人到南昌请示巡抚大人。到时候,洋人自然会被接走。只是这几日,要辛苦曾小友。”
肖平看了看曾芸芸,想听听她的意见。曾芸芸直接点头答应了:“没问题。”
她很好奇现在的英国人到底是什么情况,索性接触一下。
看到曾芸芸答应,陈鹏大喜。他本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没想到曾芸芸如此爽快。
在明朝,无论朝廷还是地方,无论士大夫还是寻常百姓,都是瞧不起洋人的,并不愿意与其多沟通。对于一个西洋女人,他们更是觉得麻烦。不过这人来大明,是张居正批准的。大家揣摩不清楚张居正的心思,并不敢怠慢。
陈鹏没有对曾芸芸报有太大的期望,他觉得期望太大很不现实。毕竟语言不通。但是,只要曾芸芸能与英吉利国亲王的女儿做到简单的沟通,知道她大概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就可以。一旦有收获,府衙可以先于巡抚衙门报到朝廷。这是一个在知府面前露脸的机会,更是帮知府解决难题的良机,陈鹏不愿错过。
陈鹏想,只要曾芸芸能做到与西洋女人对上线,探知她一点想法,他就不会亏待肖平与曾芸芸。毕竟,二人早已有功在前,他已有奖赏二人的念头,很愿意锦上添花。
第83章 星期五不吃鱼远来的英吉利郡主……
第二天一早,府衙便派人来接曾芸芸。
曾芸芸照例是着男装,坐上了二人小轿前去。肖平已经耽误了一日的功课,曾芸芸便没有让他陪着。
曾芸芸到了之后,有人将她径直送到了府衙后面的一处院落。看院落的布置,应该是府衙专门接待尊贵客人用的。
院子里的几个仆人表情都怪怪的。看到又接了人进来,都悄悄议论。一人道:“最近三天的第七个人了。猜猜多久会被大洋马赶出去?我赌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另一个道:“这个少年这么俊,也许洋女人喜欢呢?我赌半个时辰。赌注是春香楼叫个姑娘。谁输谁掏银子。”
曾芸芸走到门前,看到了屋子里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翻看一本山水册子的少女。
她上身穿着一件天鹅绒紧身礼服,方领、低肩,带着蕾丝花边,袖子和假袖装填着垫料,显得十分饱满。成双的珍珠链垂在领口。她下身穿着宽大的带着后拖裙裾的鲸骨裙,愈发显得腰身十分狭小。呈网状的珠宝装饰的透明翼饰竖起在她的脑后,波纹状的染色假发被梳理后罩以网饰,同样缀有珍珠串链。
少女拥有大大的眼睛、高耸的鼻梁和莹白的皮肤,薄薄的嘴唇略微上翘,搭配着服饰,久违的异国风情铺面而来。
发现光被遮挡住,少女抬起头,长长的睫毛眨了眨。她没有起身,坐在那里同样盯着曾芸芸看。
“你……是……谁?”过了片刻,少女道。她的汉话明显吃力,但发言还算准确。
曾芸芸看了看四周,下人都离得很远,她便走到少女进前,用英语道:“来自英吉利的少女,我是明朝的百姓,叫曾芸芸。”
少女的眼睛立即瞪得很大,充满了惊喜,同样用英语道:“你的英语竟然这么好。真的难以想象,你竟然是一个外国人,而且生活在遥远的东方。这里真的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曾芸芸道:“没有你想得那么夸张。我只是小时候在英国生活过两年罢了。”这是曾芸芸想到的唯一能够解释得清楚自己英语为什么这么好的谎言。
少女道:“怪不得。我叫爱丽娜,我的父亲是格兰特亲王。”
曾芸芸道:“那我
应该称你为爱丽娜郡主了。”
爱丽娜道:“不,我们是朋友,你就称呼我的名字吧,就像我称呼你的名字一样,曾。”
曾芸芸笑道:“好。不过我要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80-90(第4/14页)
正一点的是,我的名字是芸芸,而不是曾。曾是我的姓。”
爱丽娜道:“你的坦率赢得了我的好感。我来你们这个国度已经不少日子了,但你是第一个告诉我这一点的人。看来,我把你当作朋友并没有错。”
她对曾芸芸有最初的好感,是因为曾芸芸向她投来的注视,并没有瞧不起,反而带着一丝欣赏。与之相反,她之前接触的所有大明人,甚至包括一些下人,哪怕对她很恭敬,但依然掩饰不掉眼神中的轻蔑。她清楚,在强大而辽阔的大明帝国面前,英吉利偏弱也太小。如今她得到了曾芸芸的尊重,再结合曾芸芸的言语,这种好感进一步增强。
曾芸芸道:“冒昧地问一句,你信仰什么哪一种教派,天主教还是你们的国教?”
爱丽娜道:“国教。我是女王的忠实拥护者。”
曾芸芸点了点头,又问:“我来这里,还带了一些任务,就是要弄清楚你来大明王朝的目的。你是为了经商还是传教?”
爱丽娜摇摇头,道:“都不是。其实我来这里,是要散心。我的父亲想让我嫁给一个酒鬼,哪怕他是亲王,我也不愿意答应。所以,我就找机会跑出来了。”
曾芸芸问:“如果只是为了散心,你有很多地方可去。为什么来大明?哪怕来到大明,为什么到这里,而不是京城?”
爱丽娜道:“我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对这个遥远的国度始终充满向往,觉得这里很神秘,很有魅力。因为我是逃出来的,我坐的船到了福建,就差点被我父亲派的人追上了。我只好在那里登陆,然后一路闲逛,来到这里。我是要去京城好好地看一下的,但我父亲的人现在肯定在京城等我,我要等一等再过去。”
第一眼见面时的好感在爱丽娜心中一点点发酵,她忍不住问:“芸芸,我可以相信你吗?”
曾芸芸点点头,道:“当然。”
爱丽娜道:“其实给你们国家的很多文件,都是我伪造的——我偷取了我父亲的印信。你不会让人把我抓起来,送我回英吉利吧?”
曾芸芸道:“不会。我很欣慰,你能够信任我。我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爱丽娜道:“谢谢你,芸芸。”
曾芸芸看到爱丽娜身边没有其他人,问:“你不可能一个人来这里的吧?”
爱丽娜道:“我带了十名侍卫,路上遇到海盗,死掉两个。余下的八个,六个住在另一处院落,余下的两个和我住在一起。”
曾芸芸环顾了屋子,发现只有一个大床,忍不住问:“打地铺?哦,就是住在地上?”
爱丽娜不好意思地道:“床很大,挤一挤就可以了。”
曾芸芸联想了一下画风,想:西方人这么早就如此开放吗?她问:“现在他们去哪里了?”
爱丽娜道:“被我派出去买礼物了。我还没有去拜会这里的长官。”
闲聊了一会,曾芸芸忍不住问:“你认识莎士比亚吗?”
爱丽娜不解道:“哪个莎士比亚?”
曾芸芸突然想到,莎士比亚虽然生活在这个时期,但是目前才九岁,还在一所文法学校里读书,距离他开始创作戏剧还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爱丽娜是不可能听说过他的。她忙解释道:“这是一位故人的儿子,住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
爱丽娜正色道:“我回到国内一定派人查访,有他的消息之后,我会给你来信。”
曾芸芸道:“不用刻意。哪怕查访到他,也尽量不要影响他的生活。”
爱丽娜道:“我明白,你们大明人讲究做好事不留名。如果他需要,我会帮助他,而且不会透露你的姓名。”
曾芸芸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她才好,总不能说“如果你帮过头了,你们国家会失去大量宝贵的文学作品”吧?
这时,外面传来了皮靴踏在地上的声音,爱丽娜道:“我的侍卫回来了。”
曾芸芸抬眼一看,来的两个人身着高领上衣和膨大的短裤,头发盘在一起,虽然都佩剑,但分明是两名少女。她立即明白二人为何可以和主人睡在一起了。
曾芸芸看了看二人采购的礼品,全是一些花纹精美的瓷器。这些瓷器虽然纹路绚烂,但是细细一看,就能发现都有瑕疵,很明显都是次品。
曾芸芸道:“这些东西在外国可能比较值钱,但在这里,并不是特别贵重。”
爱丽娜道:“那送什么比较好?”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