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70章 海屿风烟隐机锋

正文 第270章 海屿风烟隐机锋(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一折 竹院初安闻潮信

    舟山沈家门的竹院,是张大爷特意收拾出来的旧宅。院墙是用本地的毛竹扎的,阳光透过竹缝洒在青石板上,映出细碎的光斑,像极了潇湘馆的竹影。

    宝玉亲手给院里的新竹浇了水,竹梢的露水落在他手背上,凉意里带着股咸腥——是海风特有的味道,与金陵的井水截然不同。

    黛玉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捧着本旧诗集,书页的边缘已经泛黄,是张大爷从仓库里翻出来的,扉页上的藏书印模糊不清,隐约能看出"海客"二字。

    她的藕荷色披风搭在椅背上,紫鹃正用软布擦拭上面的海沙,布纹擦过银线绣的水波纹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船舱里的私语。

    "姑娘,喝口茶吧。"紫鹃端来的青瓷碗里,飘着几片嫩绿的茶叶,是舟山本地的"普陀佛茶",茶汤里的热气袅袅升起,在黛玉眼前凝成淡淡的雾,让她想起离开金陵前夜,贾母祠堂里的香雾,也是这样朦胧了前路。

    院门外传来张大爷的脚步声,他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的海鱼还在蹦跳,银鳞在阳光下闪着光。"宝二爷,林姑娘,今晚尝尝鲜。"他的月牙疤在笑时显得格外深,"这是沈家门最好的带鱼,用酒糟蒸着吃,解腻。"他放下鱼的瞬间,宝玉瞥见他袖口的补丁,针脚与荣国府马夫的补丁手法相同,都是"十字绣"。

    竹院的后门通向片小小的滩涂,退潮时能捡到贝壳。黛玉和宝玉沿着滩涂散步,浪花漫过脚踝的清凉里,藏着细小的沙粒,钻进鞋里硌得人发痒。"你看这贝壳的纹路。"黛玉捡起块扇形的贝壳,壳上的螺旋纹竟与北境布防图上的城防图有几分相似,"像不像老太太留的那半张地图?"

    宝玉接过贝壳对着夕阳看,壳内的珠光映出的,是黛玉被风吹乱的鬓发,几缕青丝贴在脸颊,沾着的细沙像极了她常抹的珍珠粉。"等安定下来,我给你用贝壳做个钗子。"他的指尖划过她的脸颊,触到的泪痕还没干透——是昨夜梦见贾母时落的泪。

    暮色渐浓时,竹院的灯亮了起来。张大爷的老伴王嬷嬷端来的酒糟带鱼,香气里混着股熟悉的甜香,是用金陵运来的桂花糖酿的。

    王嬷嬷的手在端盘子时微微发抖,袖口露出的银镯子,与袭人丢失的那只款式相同,只是镯子内侧的刻字被磨平了,隐约能看出"花"字的轮廓。

    "嬷嬷的镯子真好看。"黛玉的目光落在镯子上,王嬷嬷的手突然缩回袖中,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是...是年轻时买的,不值钱。"她转身去厨房时,裙角扫过门槛,落下的不是海沙,是几粒金陵特有的胭脂米,与王夫人给袭人赏的那批相同。

    夜深时,潮声在院墙外起伏。宝玉躺在西厢房的竹床上,听见黛玉在东厢房咳嗽,紫鹃的低语混着药罐的咕嘟声,从窗缝里钻进来。

    他起身走到院里,看见竹院的后门虚掩着,门外的石板路上,有串新鲜的脚印,鞋码与张大爷的一模一样,却朝着海边的方向——这个时辰,海边只有巡逻的兵丁。

    第二折 渔市风波识人心

    沈家门的渔市在晨光中像幅流动的画。挑着鱼筐的渔家女,吆喝着"新鲜的鲳鱼",竹筐边缘的水渍里,漂着片极小的丝绸,是黛玉披风上的料子,昨夜晾在院里被风吹走的。

    宝玉弯腰捡起丝绸时,指尖触到的鱼腥味里,混着股熟悉的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