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角味——是荣国府洗衣房用的"固本皂"。
"公子买鱼吗?"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凑上来,手里的鲈鱼还在甩尾,鱼鳞溅出的水花打在宝玉的鞋上,"这鱼是今早刚打的,给心上人做汤最好。"少年的眼睛很亮,眼角的痣与茗烟的位置相同,说话时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那里藏着的,是柄与卫若兰同款的短刀。
黛玉在旁边的布摊前,看着块水绿色的杭绸,料子的薄厚正适合做夏天的夹袄。摊主是个瘸腿的老汉,算账时用的算盘,珠子是用通灵宝玉的碎片做的,最上面的那颗珠,赫然是宝玉摔碎的那半块上的"莫失莫忘"。"姑娘好眼光,"老汉的声音沙哑,"这布是从苏州运来的,和...和金陵织造府的料子一样。"
突然,渔市的入口传来喧哗。几个穿官服的人正在搜查渔船,为首的校尉腰间的令牌,刻着的不是舟山卫的记号,是北境玄衣卫的"狼"字标。
宝玉迅速将黛玉拽到鱼摊后,看见校尉的靴底沾着的不是海泥,是金陵城外的红泥,与柳大人马靴上的相同。
"查什么呢?"张大爷不知何时站在旁边,手里的鱼叉横在胸前,月牙疤在晨光中泛着红,"我们沈家门的渔民,都是良民。"校尉的目光扫过张大爷的手,突然冷笑:"北境的逃犯,手上都有你这样的疤。"他的刀突然出鞘,刀光在鱼摊的鱼鳞上反射,晃得人睁不开眼。
少年突然将鱼筐砸向校尉,鲈鱼在官服上乱蹦。"快跑!"他拽着宝玉和黛玉往渔市深处跑,张大爷的鱼叉同时飞向校尉的马,惊马扬起的前蹄踢翻了旁边的货摊,腌鱼的卤汁溅了官服们一身,散发出刺鼻的咸腥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穿过七拐八弯的小巷,少年在间挂着"海味铺"幌子的门前停下。铺子的门板上,刻着的不是海产名称,是荣国府暗卫的暗号:"三鱼两虾",对应着"速往码头"。少年推开后门,里面的地窖里,堆满的不是咸鱼,是北境的"引火石",与寒山寺地宫的完全相同。
"我是茗烟。"少年扯下头上的草帽,露出的头发里,藏着根红绳,与梨香院井台的那截系在一起,"老太太怕你们出事,让我跟着张大爷,在舟山接应。"他从怀里掏出的,是宝玉去年送他的那枚旧玉佩,上面的刻痕里,卡着张极小的字条:"王嬷嬷是北静王的人"。
地窖的石板下,藏着的不是金银,是荣国府在江南的产业账册。宝玉翻开最近的一页,上面记着"普陀山寺庙,香油钱三千两",旁边用小字标着"实为玄衣卫军饷"。
账册的最后一页,贴着张剪报,是金陵城的布告,上面画着的逃犯画像,正是张大爷的模样,罪名是"通北境"。
第三折 佛堂暗语藏机锋
普陀山的普济寺在云雾中像座琉璃塔。黛玉的披风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领口的银线沾着的不是海沙,是寺庙前的香灰,与金陵栖霞寺的香灰成分相同。宝玉扶着她踏上佛堂的台阶,青石板上的凹痕里,卡着的不是香烛泪,是极小的铜屑,与北境玄衣卫短刀上的铜锈一致。
佛堂里的老和尚正在敲木鱼,木鱼的声音比寻常寺庙的更沉,像是空心的。他抬头看见黛玉时,眼睛里闪过丝异样,念珠在指间转动的速度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