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93章 破壁微光一线牵

正文 第293章 破壁微光一线牵(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咂嘴:"甜!比蜜还甜!"他看着黛玉,眼神里的认真让她心跳加速,"林妹妹,等过了年,咱们就成亲吧。"

    黛玉的手猛地一颤,勺子差点掉进锅里。她抬起头,撞进宝玉带着期盼的眼睛里,慌忙又低下头:"谁......谁要跟你成亲......"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脸颊却烫得能烙饼。

    宝玉却不放过她,蹲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我知道现在府里还不宽裕,成亲可能办不了太热闹。但我向你保证,以后定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一点委屈。"他的指尖有些粗糙,是这些日子奔波留下的痕迹,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黛玉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滴在手背上,烫得像火星。她等这句话,等了太久太久。从初见时的懵懂,到相处中的默契,再到这场风波中的相扶相持,他们的情意早已不是少年儿女的戏言,而是历经生死考验的坚定。

    "我愿意。"她哽咽着说,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异常清晰,"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只要你好好的。"

    宝玉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颤抖:"我会的,我一定会的。"炉火映着两个相拥的影子,像一幅温暖的画,画里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有风雨同舟的坚定,更有细水长流的期盼。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鸳鸯的声音:"宝二爷,林姑娘,老太太请你们去荣庆堂吃晚饭呢!"

    两人这才分开,脸上都带着不好意思的红。黛玉赶紧理了理鬓边的梅花簪,宝玉帮她擦了擦眼泪,相视而笑,像两个偷吃到糖的孩子。

    荣庆堂的灯亮得像白昼,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虽不如从前丰盛,却都是实打实的家常菜:炖羊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贾母坐在上首,看着宝玉和黛玉并肩走进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快坐下,就等你们了。"贾母往黛玉碗里夹了块羊肉,"多吃点,看这阵子瘦的,风一吹都能倒了。"她又往宝玉碗里夹了块,"你也多吃点,瞧这黑的,跟煤球似的。"

    众人都笑起来,屋里的气氛暖融融的,像炉子里的火。贾政坐在旁边,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这场劫难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权势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过了年,就把宝玉和黛玉的亲事办了吧。"贾母放下筷子,看着众人,"不用太铺张,简简单单的就好。只要孩子们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贾政点点头:"母亲说得是,我这就让人去选日子。"王夫人也笑着说:"我库房里还有些当年陪嫁的布料,正好给黛玉做嫁衣。"

    黛玉的脸又红了,低下头扒着饭,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宝玉看着她,心里像揣了块蜜,甜得发腻。他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难处,但只要能和黛玉在一起,有家人的陪伴,就什么都不怕了。

    晚饭后,宝玉送黛玉回潇湘馆。月光洒在雪地上,亮得像白天,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路过沁芳闸时,看见水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露出下面流动的活水,映着月光闪闪发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看,冰化了。"黛玉指着水面,声音里带着欣喜。宝玉握紧她的手:"是啊,春天快到了。"

    他们站在桥上,看着远处荣国府的灯火,像一颗颗温暖的星。寒风里带着腊梅的清香,是春天的味道。宝玉忽然觉得,这场风波虽然让荣国府褪去了繁华,却也洗去了浮躁,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亲情,爱情,还有在困境中愈发坚韧的人心。

    他和黛玉的故事,还很长。荣国府的故事,也还很长。就像这融化的冰,就像这待放的梅,纵然经历寒冬,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第七折 腊梅初绽待新春

    荣国府的腊月比往年更热闹些。虽没了从前的铺张,却多了些实在的暖意。下人们忙着扫尘、糊窗、蒸年糕,嘴里哼着自编的小调,把连日来的晦气都驱散了。

    宝玉和黛玉的亲事定在了正月十六,是贾母让人算的好日子。虽简单,却样样透着心意。王夫人把压箱底的云锦找了出来,是当年做新嫁娘时穿的,要给黛玉做嫁衣;贾母把那对珍藏多年的羊脂玉镯拿了出来,说是给孙媳妇的见面礼;连贾政都亲自写了婚书,笔锋虽不如从前凌厉,却多了几分温和。

    这天,宝玉陪着黛玉去给贾母请安。刚走到荣庆堂的月亮门,就看见鸳鸯正指挥着小厮往院里搬花盆。十几个花盆里都栽着腊梅,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金黄的花瓣在寒风里格外惹眼,暗香浮动。

    "老太太说,过年就得有花开才热闹。"鸳鸯笑着说,看见黛玉鬓边的梅花簪,"林姑娘这簪子真好看,跟这腊梅似的。"

    黛玉的脸微红,刚要说话,就听见贾母在屋里喊:"是宝玉和黛玉来了吗?快进来!"

    两人走进屋,看见贾母正和一个穿青布衫的老者说话,那老者背着个布包,像是个货郎。见他们进来,贾母笑道:"快来认认,这是苏州来的苏掌柜,你林妹妹家的老熟人了。"

    苏掌柜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宝二爷,林姑娘。小人是林府的旧仆,听说姑娘要成亲了,特意从苏州赶来,给姑娘送些嫁妆。"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些精致的苏绣,有百子图、鸳鸯戏水,针脚细得跟头发丝似的。

    "这是我家老爷当年特意让人绣的,说等姑娘成亲时用。"苏掌柜的声音带着哽咽,"可惜老爷太太都看不到了......"

    黛玉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抚摸着那些苏绣,上面还留着熟悉的气息,是江南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就是用这样的苏绣给她做肚兜,父亲在旁边看着,笑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替我谢谢苏伯伯。"黛玉的声音带着哭腔,"也替我给苏州的乡亲们问好。"

    苏掌柜点点头,又从包里拿出个小巧的紫檀木匣:"这是老爷的亲笔信,说等姑娘成亲那天再打开。"

    黛玉接过木匣,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住了父亲的温暖。宝玉看着她,心里酸酸的,轻轻拍着她的背,给她无声的安慰。

    贾母让鸳鸯给苏掌柜安排住处,又拉着黛玉的手说:"你看,你爹娘都在看着你呢,他们肯定希望你好好的。"黛玉点点头,眼泪却掉得更凶了。

    从荣庆堂出来,黛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宝玉陪着她在园子里慢慢走,走到沁芳闸边的山坡上,那里有几株野生的腊梅,开得正盛。

    "打开看看吧。"宝玉轻声说,指了指那个紫檀木匣。黛玉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里面是张泛黄的信纸,是父亲林如海的笔迹,只有短短几句话:"吾女黛玉,见字如面。愿你嫁得良人,一生安稳,如这江南的春水,虽有涟漪,终得平静。父字。"

    黛玉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宝玉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岳父大人说得对,我定会让你一生安稳。"

    黛玉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松柴香,心里渐渐平静下来。是啊,父亲母亲都希望她幸福,她不能总沉浸在悲伤里。她要好好的,要和宝玉好好的,这样才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母,对得起眼前这个把她捧在手心里的人。

    "宝玉,"黛玉转过身,脸上还带着泪痕,却笑了,"我们去给腊梅浇点水吧,看它们开得多好。"

    宝玉点点头,牵着她的手往山坡下的水井走去。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桠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腊梅的香气在风里浮动,像一首无声的歌谣,唱着冬日的宁静,也唱着即将到来的春天。

    他们的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像两条紧紧缠绕的线,再也分不开。远处传来下人们蒸年糕的吆喝声,混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充满希望。

    荣国府的冬天快要过去了,春天,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翻开崭新的一页。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m.ikbook.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