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颜兀术被送回上京来修养身体,众人都过来探望过他,毕竟是为了大金打仗搞成了这副模样,在大家眼里,现在的兀术多少算是因公负伤的英雄人物。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憋屈,根本不是打仗打伤的,而是气出的病来。
西路军一直无法攻破太原已经令上京颇有微词,燕云东路军又传来作战不利的消息,加起来在金国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宋国虽富,军队却孱弱不堪,连战马都没有,前线究竟是怎么输的?”尚书令完颜宗磐主动提起了战事,神色颇有几分不满,“我大金三十万铁骑,居然连城都破不了,二太子在太原已耽搁了几个月之久,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出现这样的战果,难道不是前线的将领对敌人的判断产生失误了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没有能打垮敌人,宗望和娄室做的不够好。”
没想到完颜宗磐竟然将矛头指向了威望很高的二太子和娄室,朝堂上的声音豁然一清,与娄室交好的宗翰为其辩驳说道:“燕云历来有天险可守,易守难攻,而且又是宋国皇帝曾经驻守过的地方,必然被倾注了全国的资源,攻下这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很正常。”
宗翰说着瞥向理直气壮站出来的宗磐,“娄室将军打仗,有什么可质疑的。”
那是大金的战神,出道至今未曾一败。
周围的宗室们纷纷点头,表示宗磐应该再等等看。完颜宗磐的胡子吹了起来,瞪起眼睛,“就算娄室大军攻打燕地有理由耗费时间,可宗望的西路军总没有吧。打了这么久,朝廷都快发不起军饷了,他有交出什么好看的战报吗?”
他的目的本来就为了弹劾宗望,娄室只是顺带上的。完颜宗磐身为现任皇帝吴乞买的嫡长子,对皇帝宝座当然很有想法,而身为太祖皇帝阿骨打的儿子中最有威望也有兵权的宗望与他天然便是两个派系。
^^^
虽然皇帝吴乞买前段时间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将谙班勃极烈的位子册封给了完颜斜也,但是这位五叔眼看着身体不好,说不定哪天就嗝屁了,到时候储君的争夺还得在现任皇帝与阿骨打诸子之间产生。
如此,宗望既然当了西路元帅主战,宗磐就要当个主和派,而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宋国的军队战力不明,我们应当停一停,将这些问题摸清楚了,再决定攻宋的战术。”
“尚书令大人所言有理,臣以为如今的大宋官家与往日皆有不同,她所任命的官员和将领也是曾经的大宋皇帝不曾重用过的人,确实应该将这些人的底细都调查清楚,做到知己知彼。”中书令韩企先说道,他不是因为站队宗磐而这么说,仅仅因为他发现大金的战局陷入了困境,这是以前所不曾发生过的。说明大宋内部一定产生了某种变化,他认为此时不能一味强取,应当智取。
太祖在时,将‘以议和而辅战’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韩企先觉得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姬凶残[宋朝]》 70-80(第5/19页)
时也该用上议和的手段了。
主和派也是有区别的,真正从国事出发的主和派是那种‘先议和,猥琐发育,然后将敌人一棍子打死!’,这是韩企先这类人的主张。
还有一种主和派,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不管对不对,反正议和就对。’,这种很容易变成投降派,不管国家怎么样,反正不准打仗花钱,影响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就算国破了,自己还能转投对家重新当大官。大宋的主和派多为此类。
韩企先是燕京人,世代显贵,金灭辽后,他就应招来到了上京做官,为女真人服务。大多汉臣在宗亲当中总会表现得自己很中立,不会偏向谁,而他们又很会做实事治国,导致完颜家的宗室们对汉臣尤其是像韩企先这样世家出身的汉臣意见十分看重。
想不到韩企先会倒向主和派,朝堂上的宗室们神色各异,如今的金国朝堂主和与主战同样泾渭分明,和阿骨打在世时可不再相同。
宗磐的谏言看起来和韩企先的十分一致,不由令人怀疑是否韩企先这样的臣子已经选队伍站了。原本中立的宗室们顿时闭紧了嘴巴。
果然,被宗磐拉出来批判的宗望一系立刻有人站出来驳斥了,正是回上京修养来的完颜兀术,只见他怒视宗磐,“二哥一人在西北拖住了大宋的全部精锐兵力,种家军、折家军、杨家军都在西北!还有西北常年设置的各大厢军!你是瞎了狗眼看不见,还是装傻充楞?”
“你说什么!”竟敢当中辱骂自己,完颜宗磐立刻路齐了袖子朝完颜兀术走去,完颜家的这一代宗亲们都是从战场上厮杀过来的,各个壮硕如虎狼,撸起袖子瞪圆眼睛就能杀人那种。此时更年长的宗磐气势汹汹地朝兀术而去,周围宗室们都没反应过来。
金国的宗室还没有发展出劝架的传统。
倒是朝堂里的汉臣们着急得大眼瞪小眼,特别希望有人赶紧阻止这场争斗,诸位完颜们,你们没看见宗磐和四太子要自相残杀了吗?
“我问你是不是瞎了狗眼!我二哥在前线为大金攻打南朝,你在后面污蔑他,你安的什么心!”完颜兀术一看宗磐的架势,立刻也火大起来,撸袖子顶了上去。
眼看两人就要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汉臣当中的康文菽走出来,温文尔雅地向上方拱手:“陛下,宗磐大人与四太子所言各有各的道理,都有商榷的余地。既然问题已经提出来,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对宋国是战是和。两位大人一个是陛下您的孩子,一个是太祖皇帝的孩子,应当和睦相处啊。”
在一众不敢出言的汉臣当中,康文菽的发言一下子使他鹤立鸡群起来,尤其是这位年轻的礼部尚书举止谈吐在两个大打出手的完颜氏对比下,更凸显出温雅与睿智,坐在上首的吴乞买顿时皱起眉怒叱道:“要打架出去再打,这里是朕的朝堂!打打闹闹像什么样!”
被皇帝训斥的两人吹胡子瞪眼悻悻分开,分站两侧,显然梁子就此结下了。
吴乞买冰冷的视线从二人身上挪开,看向汉臣里勇于劝架的礼部尚书康文菽,“康卿你觉得宗磐的谏言如何?”
康文菽的形象一向是单薄而俊逸的,此时吴乞买谁都没问,专门提问他这个礼部尚书,显然令他十分受宠若惊,隽秀白皙的脸庞上露出诧异和无辜的表情宛如一朵白莲花,但他显然是有担当的,振袖拱手道:“我只是小小的礼部尚书,本不该在这样的大事上妄言,但陛下既然问我,我也只有实话实话。南朝的军力确实差劲,从先前两次南下时对方丝毫没能有效反击就印证了这点。”
众完颜氏的宗亲们纷纷点头,确实,宗翰的东路大军都安然来回四趟了。不怪大家都想南下,谁叫富庶的宋国这么弱呢。
“但此一时彼一时,就像韩大人说的那样,南朝的新官家和过往的官家性情大相径庭,做出的政略决策也全然不同了,”康文菽话锋一转,赞同了之前韩企先的观点,说着他向站在汉臣前列的中书令韩企先拱了拱手以示敬意,得到了韩企先赞赏鼓励目光的回应,继续说道,“过去南朝的教主道君皇帝宠幸的都是奸佞之辈,所以军队腐败衰弱,先后输给了辽国和我们大金。后登基的道君皇帝赵桓虽然任命了一些能打仗的官员,但赵桓本人胆小如鼠,所以最后还是主动向大金投降了。我们的大军得以掳获二圣,与这两位的无能脱不开关系,”
“但现在的赵官家是武德帝姬,她的名声大家都知道,非常暴躁冲动,在燕地时就强硬地与二太子作战。现在她当了南朝皇帝,强硬地举全国之力与我们死磕就成了必然结果。南朝毕竟富庶,人口众多,一旦举国对抗大金,对战局显然很不利。”
康文菽适时地露出了对南朝新官家的蔑视神色,让大家看清楚他是个坚定的传统文人,又道,“依照下臣的看法,我们应该暂时避其锋芒,不要在南朝皇帝势头最盛的时候出击。她毕竟是帝姬出身,就算天赋异禀勇猛异常,可到底没有经历过正统的教育,只要我们没有步步紧逼,让她自己在朝堂上胡乱施为,届时南朝自乱矣!”
康文菽的角度给金国朝堂的众人打开了新思路,对啊,武德帝姬她是个女人啊,而女人在宋国能学习到什么呢?反正肯定学不到治国平天下的知识,没人会教她们这些东西。
中书令韩企先赞同这个观点:“宋国的女子学习的知识大多在于如何相夫教子,而武德帝姬则更差些,她年纪很轻,十岁就巡抚燕云,根本没正经读过几本书。能登上皇帝宝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宋国的皇室被我们全数掳走,没有其他人选在。”
“哼!”听到这里,完颜兀术忍不住冷笑起来,“你们以为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大宋帝姬能接连挫败大金铁骑吗?你忘了挞懒和希尹都是死在她手里的吗!”
“四太子想岔了,臣没有否认武德帝姬打仗的本领,也没有小看她的意思,只是打仗有天赋可言,就像诸位大王与宗亲,天生就懂得打胜仗的本领,”韩企先为自己的观点辩驳,“但治理国家与打仗并不是一样的事情,智慧如太祖陛下,也在收纳辽地后广招贤臣,鼓励宗室们学习治国之策,由此可见政治智慧的重要性。”
韩企先的意思很直白,太祖皇帝和在座的各位都很会打仗,可还不是得招聘能治理国家的汉臣来帮忙,还不是要学习汉家文化才能治国。只是他嘴上得说的漂亮,夸赞都是太祖阿骨打的智慧。
他这么说,完颜兀术也没办法反驳,因为阿骨打从小就为他安排了汉人老师。
但他总感觉赵芫不是汉臣们口中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女子,他皱眉道:“武德帝姬巡抚燕云的时候,燕地的百姓无不推崇她。”
“应当是燕山府知府的功劳,”康文菽温和地说,“那知府郭孝友是宣和五年的探花郎,郭氏家族三朝宰相的故事我是听说过的。”
“有这样的家风,能治理好燕云便没有疑问了。”众人纷纷赞同这一点。
完颜兀术还是觉得有问题,可又找不到质疑的点,只好强硬坚持道:“大金已在攻宋上投入极多,现在议和退兵没有任何好处,士兵们的奖赏从哪里来。”
说的很有道理,女真人打仗一向靠的就是奖赏制度,现在没有从宋国身上咬下一口肉来,拿什么喂养底下奋死的勇士们?总不能从大家自个的兜里往外掏钱吧?他们可不愿意把吃进肚子的好处再吐出去。
于是究竟是战是和,金国朝堂就这个问题陷入了长久的拉锯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姬凶残[宋朝]》 70-80(第6/19页)
中。
康文菽因为在朝堂上与中书令韩企先和尚书令宗磐的意见相合,先后获得了两人的好感,韩企先觉得这人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礼部尚书的位置确实有几分见地在,私下里打听他的背景,有意交好。
康文菽准备的身份是辽国康氏的子弟,但康氏在辽的名声不显,韩企先打听完只知道确实有这么一支,不过他又不是为了查户口,知道康氏家族祖上乃商王朝的康叔就足够韩企先放心了。在他眼里,康文菽是千年世家的后人,又与自己同出自辽地,现在政治观点还一模一样,这样的人才不趁现在交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金国的朝堂里,汉臣也分派系,除了各自的完颜家宗室的靠山以外,还有出身地的区别,同出自一个地方的汉臣天然就互相有好感。随着金国大军南下侵宋,金国的朝堂上也逐渐出现了来自中原的汉臣。
就比如随着二圣一起被宗翰掳回来的汉臣们,此时不少都进入了金国的朝堂,今日的和战之争,有资格站在议事厅里的中原汉臣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啊!
奈何他们从中原过来的时间太短啦,还没人能*得到重视爬上高位,今日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本领,真是遗憾极了。
康文菽得到韩企先为首的汉臣递出来的橄榄枝,自是欣然接受,小团体一下子扩张了一倍不止。在此之前,他已经交好了许多人,只是那会儿大家都不带政治立场,现在所在的小团体则可以真正称之为党朋了。
最妙的事在于,小团体的主导者另有其人,康文菽混在其中不会引人注目,而且他向来表现出的特质就是长袖善舞爱交朋友,从宗室到汉臣,任谁都能说上两句和善的话,可以算是朵异常美丽的交际花or交际草。
在一起谈论了一段时间政见和学术上的问题后,韩企先就对康文菽表现出相识恨晚来,甚至在喝醉酒后捧着康文菽的手哭诉自己的女儿已经嫁给他人,否则一定和康氏结为秦晋之好……
康文菽实在俊朗,学富五车,出身又好,这时候大家都是讲究血统的,祖上当过大官的便和普通农人不一样,更别说祖上当过王爵的人。
完颜宗磐对这个在朝堂上符合自己政治需求的礼部尚书同样很欣赏,几次邀请他到自己的府邸上玩耍,听说韩企先后悔没能招康文菽当女婿,宗磐便起了心思。
他心底里看不上汉人,可大金国治理国家离不开这些人是真的,而他想要得到那个位置,也少不了汉臣的支持。他需要一个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的有极大潜力和利用价值汉臣代表,中书令韩企先太老,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老婆太多,都不如礼部尚书单身贵族来的妙。
时间进入十月,燕地依然没有传来漂亮的战报,朝堂上对于和战的争论于是愈发激烈起来。
这日,康文菽到完颜宗磐的府邸赴宴,在宴席上,宗磐便向他引荐了自己的女儿乌春,宗磐有九个女儿,这位乌春的生母本是女奴,养在主母的名下。
听到宗磐要给自己安排老婆,康文菽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道谢。
“听人说,你在教导合剌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