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没有什么难的,她无非就是不愿罢了。陆听澜顿了顿,慢慢地松开她起身,疏淡地道:“就依你说的。”
气氛突地凝滞,荣茵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两人又安静下来。
门帘被掀起,陈妈妈和琴书取了饭菜来,正要一一摆在桌上,陆听澜却撩袍起身,理了理衣襟,似乎要走。
陈妈妈惊讶:“七老爷,您还没用饭呢?”
“突然想起书房还有事,撤下去吧。”陆听澜回头看了眼,荣茵也望过来,怔怔地看着他。他淡淡地笑了,说道:“晚上别等我了,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完。”
待门帘子又被掀起放下,荣茵才迟钝地站起身追了几步,她看出陆听澜不高兴了,可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她走回桌边坐下,龙井虾仁、五宝鲜蔬、莲子羹……全是他爱吃的清淡菜色。
陈妈妈和琴书在旁一脸无措地看着她,她抿抿唇,吩咐琴书:“装起来给七爷送到书房去。”
第74章 除服除服
松香院宋妈妈打了热水进屋,带了一身的冷气,哆嗦着道:“外面又在刮风了,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
陆老夫人拿起多宝架上的皇历翻看:“到日子了,哪有不冷的。”想到什么停了一瞬,问道:“我记得莺时好像差不多是这个时候进府的,是不是快到她除服的日子了?”
宋妈妈把热水倒进铜盆里,试了试水温有些烫,又加了点冷水进去,见合适了才端了过来让陆老夫人泡脚,笑着回道:“奴婢记得好像是下第一场雪就进了府的,算下来左右不过半个月了。”
陆老夫人闻言细细思量了会儿,唤青竹进来,让她去看看陆听澜在何处,好一会儿青竹才回禀说在前院书房。
宋妈妈眨了眨眼:“您有什么急事要找七老爷?派丫鬟请他过来不就行了,天黑还刮着风,您何必亲自走一趟。”
陆老夫人摇头,提脚示意宋妈妈拿来帕子擦干水渍:“他事情多别耽搁了,我也有许久没去书房看他了,你去把羊角灯点上,随我走一趟。”
琴书拎着食盒从书房退出来,迎面撞上陆老夫人和提着灯笼的宋妈妈,连忙屈身行礼。陆老夫人认出她是荣茵陪嫁过来的
贴身丫鬟,问道:“你拎着食盒要到哪去?”
“回太夫人,这是七夫人叫奴婢给七老爷送来的晚膳,七老爷说不饿,让奴婢拿走。”琴书老实答到。
陆老夫人皱眉,儿子忙起来时常顾不上吃饭,她让宋妈妈接过食盒,自己亲自送进去,看着他吃。
陆听澜听到通传来到明间,陆老夫人正坐在一旁指挥着宋妈妈摆膳,仔细一看正是琴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满城》 70-80(第5/13页)
拿走的那些,他无奈地笑了笑:“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睡?”
“没睡才知道你竟又忙得顾不上吃饭,快趁热吃了吧。”陆老夫人没好气地道。
陆听澜拿起玉箸慢慢吃起来,晚上不宜进食过多,他吃了几口就停了,拿过香茶漱了口,等小厮进来收拾干净后才道:“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陆老夫人沉默片刻,说起了二房庶子陆文瑜刚出生的孩子:“没几日也要办满月酒了,刘氏的娘家也要派人来,府里又有得热闹了。那孩子你还没见过吧?生下来就很乖巧,生产那日文瑜还特地从府衙告了假回来守着,是个姐儿,把他高兴坏了,当即就取了名叫玥姐儿。”
这件事陆听澜知道,洗三那日荣茵跟陈妈妈商量送什么礼时他就在场。
墙角高几上开得正盛的十丈珠帘隐隐散发着清香,陆老夫人见他只是笑并不接话,叹了口气:“又是一年菊花黄,不知不觉的莺时也快除服了,你看……”
陆听澜撇浮沫的手顿住,将茶盏放在桌几上,好一会儿才道:“母亲,儿子并未打算纳她为妾。”
“这是为何?”陆老夫人疑惑,当初分明说好了的,临了怎么就变卦了?转而又担心起来,“外头不少人都盯着,你可要想清楚。”
此时槅扇外有人靠近,随即响起了陈冲的声音:“七爷,宋先生有事找您。”听声音似乎还很急。
陆听澜低头理了理衣袖:“母亲,这件事您就不要过问了,我自有安排。”
夜已深,陆老夫人不死心还想等他过来问清楚,坐了好一会儿,见书房灯火通明,几名幕僚进进出出地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便不打算等了,宋妈妈又打了灯笼扶她起身。
穿过抄手游廊站在青砖甬道上就能看到踏雪居的院门,陆老夫人站在原地远远地看了眼,对着宋妈妈道:“你说老七不愿纳妾是不是荣氏的意思?”
“这个奴婢说不准。”宋妈妈犹豫半晌,将头埋得更低,“七夫人年纪轻又生得貌美,七老爷疼爱些也是正常的。”说完又抬眼看了看陆老夫人,神色凝重也不知是否听进去了。
荣茵等到亥时,陆听澜也没回来,上次他生气不回房还是回门的时候呢。荣茵盯着松油灯出神,陈妈妈端了热水进来道:“夫人夜深了,您先歇息吧”
荣茵缓慢地点头,其实夫妻也不是要天天睡在一起的,那些个姨娘通房多的老爷们,回正房的日子一个月也没几天。
想起自己回荣府省亲的时候,离了七爷竟然就睡不好了,刚开始也没有这样的。荣茵觉得自己是被陆听澜惯坏了,而她却还不自知,他今日生气,自己才大梦初醒。他早晚是要纳妾的,很可能不止一个两个,到时候自己也要这般夜夜守着烛火等么?
那也太可悲了。这么多年,希望被戳破时的痛苦自己难道还没受够么,早该习惯了一个人才是,如今为何又要生出妄念呢。谁都会抛下自己的,只要不寄希望于他人,就不会不甘心,就能坦然处之。
贪心不起,方能断灭嗔心;断灭嗔心,才能度一切苦厄。荣茵下定决心,吹了灯,径直上了床榻。
很快就到了琴心出门子的时候,她是丫鬟不能从镇国公府出嫁,荣茵就让陈妈妈在胡同里赁了一个小宅子,她今日就要去宅子里备嫁了。
琴心跪在地上给荣茵磕头,哭着道:“奴婢舍不得夫人,要不奴婢还是不嫁了,奴婢放心不下您一个人……”
她十岁就去了栖梧堂,这么多年都跟在荣茵身边,骤然要分开,心里万般不舍。
荣茵也很是感慨,琴心跟在自己身边吃了很多苦,当初在道观,没有她自己说不定就扛不过来了,以后少了她在身边叽叽喳喳,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习惯。
她含着泪道:“说什么傻话,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想我了就进府来看看,若是苏先生欺负你,也要告诉我,有我给你做主。”
其他房的夫人都派了丫鬟过来添箱,陆老夫人身边的青竹也过来了,众人围在一起说话,热热闹闹的。到了时辰,琴心又跪下来给荣茵磕头。
琴书和琴棋做娘家人送她出门,要回门后才回来,踏雪居一下又变得安静了。她们是从二门出去的,荣茵送到二门外,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往回走。
再过几年琴书和琴棋也要出嫁,到时候留在她身边的就全是陆府的人了,她和荣府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少。
陈妈妈看出她心情不佳,开口说:“夫人,琴心就嫁给您的陪房,想见随时都能见的。不过您身边的大丫鬟就少了一个,您看是再从回事处选一个丫鬟进来还是找人牙子采买?”
荣茵摇了摇头,虽说人走茶凉,但她也不想那么快就找人顶替琴心的位置,她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
走了一段路,陈妈妈突然指着对面的庑廊道:“夫人您看,是端绣。”端绣身旁还有一个妇人,穿着绛红色的对襟长衫。“她身边那个好像是宛平有名的胡媒人,看来五夫人这是定下了,听说是工部侍郎李大人家的嫡女。”
男女双方相看时,只有双方都看中了才会遣媒婆上门提亲。这么快,前儿不是说还没找到满意的嘛?荣茵把心头的疑惑问了出来。
这事儿陈妈妈在私底下时曾听针线房的孙婆子提起过,她有个侄女在五房做活。“听说五夫人原本是还在犹豫的,想再多相看相看,是小将军突然同意了,五夫人怕他后面又反悔,才急着定下来的。”
荣茵又问:“知道定在什么时候吗?”
荣茵的庶妹给小将军当妾室的事就不是什么秘密,陈妈妈猜测荣茵应该是为自家的姐妹担心,不过这事她还真不知道,摇头说道:“成亲怎么着也要等到年后了吧,李大人就这一个嫡女,想来会很重视的。”
李大人的嫡女,此前倒是从未听说过。荣茵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李小姐的秉性怎么样,妾室要在主母手底下讨生活,若主母秉性不好,日子就难过了。
次日,荣茵去给松香院给陆老夫人请安,二房庶子陆文瑜的夫人刘氏抱着满月没多久的玥姐儿也来了。
陆老夫人抱在怀里逗弄了一会儿,递给荣茵,让她也抱抱。荣茵小心翼翼地接过,她不怎么会抱,陆老夫人就在一旁指点她。
“你将她的头放在臂弯里,用手肘护住她的头颈,然后托住她的背腰,另一只手就托住她的腿……”
赵氏觉着好笑:“母亲您也太着急了些,七弟妹还年轻呢,以后做了母亲就是不会的也自然会了。” :
荣茵顿了顿,轻轻地笑了,若无其事地把孩子递还给陈氏。
陈氏接过去笑着道:“还要跟母亲说桩喜事儿,老大媳妇儿令仪又有喜了,刚过三个月。”
“这确实是喜事儿。”陆老夫人笑弯了眼,她老了,最想看见的就是府上人丁兴旺,儿孙绕膝。“伺候的婆子找好了吗?吃的东西可马虎不得。”
裴令仪坐在杌子上脸色通红:“找好了,是之前怀欢哥儿时伺候的婆子。”
陈氏也笑着道:“母亲您放心,有我照看呢,出不了差错。”眼神却不经意间往荣茵的方向扫了扫。
众人的目光也若有似无地朝荣茵看来,陆听澜身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满城》 70-80(第6/13页)
既无妾室也无通房,日日留宿在她房中,她嫁进来都五个月了,还没听说有喜呢。
又说笑了一阵,陆老夫人借口把荣茵留下,其他人就先回各自的院子。荣茵藏在衣袖下的手慢慢攥紧了,她大概猜到陆老夫人把自己留下是为了什么。
第75章 退缩退缩
陆老夫人无声地端详着荣茵,相处这些时日下来,平心而论她对荣茵是满意的,懂事乖巧不说,重要的还是儿子喜欢。自她嫁进来,老七几乎不夜不归宿了,以前动不动就在宫里的值
房留宿,自己还要整宿地担心他睡得不好吃得不好,如今有了照顾他的人,还心意相通夫妻和美,她也能放心了。
要是再有个孩子就更好了。陆老夫人在心里叹息一声,她是急着抱孙子,但也从未想过荣茵的身子有什么问题,可前几日无意听到别人提起荣茵的二姐姐嫁去齐府四年了都未有身孕,不免也担心起来。
她安抚地拍拍荣茵的手:“今日大夫要来给母亲请平安脉,母亲想着也顺手给你把把脉,你别多想。”
荣茵默了片刻,扯着嘴角点头,陆老夫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也是着急的,毕竟七爷是陆家嫡子,子嗣是重中之重。
屋里伺候的丫鬟都退下了,宋妈妈领着大夫进来,荣茵仔细一瞧,背着药箱躬身行礼的正是在船上见过的方清茂。陆老夫人与方清茂寒暄两句,待宋妈妈搬来烷桌,放好软枕才开始把脉。
几息之后,就见方清茂拱手笑道:“太夫人脉象平稳有力,脉位不浮不沉,脉律整齐,身体十分康健。”
陆老夫人听了笑开,拿手指了指荣茵道:“这位是七夫人,烦请你也给她看看。”
方清茂连头都未抬,躬身应是,按住荣茵搁在软枕上的手就开始号脉,几息之后又换了另一只手。左右手毕,又观了荣茵的气色和舌象,最后才道:“七夫人略有气虚之症,黄芪和石斛泡水有益气之效,平日可服用,其余无甚大碍,太夫人尽可放心。”
“那子嗣……”陆老夫人终于松了口气,但也忍不住问道。
方清茂笑了笑:“子嗣是早晚的事儿,若是着急我写张方子回头制成药丸后让家仆送来,都是些保养身子的,日常吃也无事。”
陆老夫人接过方子一看,果真都是些温补的药材,让宋妈妈拿出银子赏了,再送他出府。然后对着荣茵温和地道:“我就说没问题的,你也放下心来。”
二门外,方清茂眼见宋妈妈回转不见了身影,方七转八转地到前院书房去见了陆听澜。
“七爷放心,照您的吩咐禀了,太夫人未曾疑心。”
陆听澜将手中的书信扣在桌案上,问道:“你给夫人把脉,夫人脉象如何?”
之前在船上遇到刺客那次,方清茂就已经把过荣茵的脉象。荣茵的身子不是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