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有你要找的药。”

    此话正合谢汐楼的心意,她本就是要来这个地方:“咱们进去瞧瞧。”

    济世堂与其他拥挤的医馆不同,步入后只能看到一个小药童在柜台上摆弄药材。看到二人走进,他扬声喊道:“东家,有客人!”

    “来了!”声音中气十足,浑厚有力,从不远处传来。

    谢汐楼环顾四周,没瞧见病人和郎中,也没看到喊话的人,只看到一条可供三四人并排经过的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两门,门外都站着衣着体面的侍女。

    片刻后,一中年男人穿过通道快步走到二人身边,裙摆沾染着不少药材碎屑。

    “贵人是要买药还是看病?”

    谢汐楼开门见山:“听闻济世堂有一汤药可永葆青春,名唤回春汤。可是真的?”

    济世堂东家笑容不减,目光扫过谢汐楼的帷帽,又扫过一旁鸢尾的衣着,恍然大悟道:“贵人可是琰王府的人?”

    谢汐楼今日特意选了件最普通的素衣,穿在身上与寻常百姓并无二异,头上依旧带着遮挡阳光的帷帽,倒是能被这东家一眼认出。

    谢汐楼不否认也不承认:“掌柜怎么称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60-70(第3/15页)

    “贵人叫我阮奇便好。早听闻琰王妃出行喜戴帷帽,加之贵人身边侍女佩剑上有琰王府的标志,故有此猜测。”

    “你既猜到我是琰王府的人,何不回答我的问题?”

    阮奇愣了一瞬,脸上满是歉意:“回春汤却有延缓衰老之效,但若说它永葆青春却有些夸张,想必是过去服用回春汤的贵人们口口相传,生了些误会。”

    他的语气谦逊,字里行间却都是回春汤的神奇。

    谢汐楼不理会这些废话,单刀直入:“今日可能买到回春汤?”

    “贵人有所不知,回春汤药材珍贵,一个月也只能熬出几碗,现下医馆中确实没有。不若这样,待药材补齐,在下遣人送去琰王府,可好?”

    谢汐楼叹了口气,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也只能这样了。”她微微侧身看向一旁的鸢尾,“你刚刚不是说头有些痛?既然来了医馆,不如顺便瞧瞧。”

    鸢尾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揉了揉太阳穴,装出几分病弱模样:“今日起床后,便有些不适,顺道瞧瞧也好。”

    阮奇看了鸢尾一眼,欠了欠身子:“既如此,二位请随我来。”

    阮奇引着二人进了一间敞开的诊室,绕过丝制屏风,可看到一白发老翁,正在提笔写着什么东西。老翁听到声响,抬头看着几人,笑容温和:“是哪位要瞧病?”

    谢汐楼伸出手推了一把鸢尾:“是她。”

    鸢尾顺从地坐下,将手腕搁在脉枕上,郎中抬眼看向二人,目光中赶人的意思明显。谢汐楼乐颠颠向外走,到门口时问阮奇:“我还从未来过这么大的医馆,能带我到处看看吗?”

    “这……”

    见他犹豫,谢汐楼又补了一句:“总不能婢女看诊,我站在门口等着吧?我见你从后院赶来,衣脚上又沾着药材碎屑,想必后院是晾晒药材的地方。可否带我去转转?”

    阮奇终是答应了她的要求:“贵人这边请。”

    济世堂的后院格外宽敞,院中没有多余的装饰,地面密密麻麻布着晾晒的药材。正房前搭了个棚子,棚下有几个药童蹲坐在角落,正用药捻子磨药,另一侧一排药炉冒着热气,另守着几个药童,紧盯着陶罐中沸腾的药汤。

    谢汐楼装出一副新奇的模样,笑着打趣:“济世堂果然是东市最有名望的医馆,这白首乌都像甘草似的,随意铺在地上。”

    “都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谢汐楼叹了口气:“以前在家乡的时候,邻里间有不少采药人,每日天不亮进山采药,日落方才归家。有时忙活一天采到的都是些不值钱的药材,有时甚至没有回家的机会……华京采药人也是这般?”

    阮奇不知道她为何突然提起这个,迟疑道:“医馆中的草药确从城外采药人手中收购而来,但不知采药人是什么时候采的……想来应当与贵人的家乡,差不太多吧。”

    谢汐楼扫过地上的药材,不乏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几样堆积成小山,怎么看怎么奇怪。

    这若都是采药人采的,怕不是偷了谁的药园子吧?

    她将疑惑按压在心底,不再多问,东转转西看看,不时用手摸摸墙壁,将好奇写在脸上,立志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阮奇努力掩饰着愈加不耐烦的神色,催促道:“时间差不多了,府上的侍女应当看完病了,不如在下带贵人回去吧。”

    谢汐楼收回手,格外顺从:“也好,有劳阮掌柜了。”

    回到诊室门口时,正巧碰到药童拿着药房去后院配药,谢汐楼站在门口思索案情,耳边是郎中对鸢尾隐隐约约的嘱托。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情况,老夫便不再多言。阿福去帮你抓药了,回去后记得按时服用……”

    谢汐楼沉默片刻,越过木门走到大堂附近等候,不愿窥探他人的秘密。

    柜台旁的小童还在摆弄药材,谢汐楼靠近才发现,他手中拿着一本医书,对比着药材背诵药效。

    原是还未学成,只能在前面迎客。

    谢汐楼靠到旁边,听他背了一会儿,见四下无人,悄悄问他:“你们这里的药材,都是从哪里运来的呀?”

    小药童不明所以,老老实实回答:“每日午后,店中伙计会到城门处收药材,傍晚时返回。店中药材大多是那时从城门口运来的。”

    小药童年岁不大,回答的颇为童趣。谢汐楼忍住笑,继续道:“全部都是从门口运来的?”

    小药童摇摇头:“有一些是从家中运来的。”

    “家中?”

    “是呀,我们东家住的地方有个园子,里面种满了药材。店中贵些的药材大多是从那里带来的,他说这样能省钱。”

    谢汐楼压低声音,佯装惊讶:“我还以为你们都宿在店中。”

    “店中房间不多,每日只留几个人住在店中看管药材。”阮奇不知何时站到她的身后,像背后灵一般。他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阴寒诡谲,看得谢汐楼后背发凉,“药童年纪尚幼,贵人若还有什么问题,不如直接来问我,在下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63章

    婴儿哭12大宅子

    饶是谢汐楼自诩胆大,也被突然出现的阮奇吓了一大跳,险些摔倒。

    这人什么时候来的?她只顾着哄骗小药童,完全没注意这边的情形。

    她扶住一旁的柜子站稳,露出个单薄的笑:“阮掌柜哪里的话?我不过闲着无聊,和这少年聊几句罢了。”

    “哦?看来是在下误会姑娘了。”

    阮奇的目光紧紧锁在谢汐楼的身上,阴冷潮湿,像是阴沟里吐着信子的毒蛇。

    谢汐楼微微眯起双眼,在脑海中回忆陆回想要搞事时露出的疯癫阴森的目光,尽力模仿着,用力盯着阮奇:“我不过随口问几句药材的来处,阮掌柜为何这么大的反应?莫非——”她拉长声调,阴阳怪气,“这药材真有什么问题?”

    阮奇没有说话,屋内气氛诡异得可怕。远处通道有木门开合的声音传来,不多时鸢尾拎着几服药靠近,敏锐察觉到气氛的异样,手扶在腰间的剑上,随时准备出招。

    剑拔弩张间,阮奇发出轻笑:“贵人误会了,在下不过开个玩笑罢了。”他瞥了一眼鸢尾手中的药,淡淡道,“是在下的不是,惊扰了贵人,这药便就当作在下的赔礼吧。”

    阮奇递了个台阶,谢汐楼便踩着下了。

    “如此,多谢阮掌柜了。”

    阮奇将二人送出济世堂,站在门口直到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人群中后,方才转身回了医馆。

    在他没注意到的角落,谢汐楼带着鸢尾绕到济世堂后门,在四周转了几圈,在心中与刚刚瞧见的后院做比对。

    鸢尾不明所以:“可是有什么问题?”

    谢汐楼摇头:“没什么,回去吧。”

    回到琰王府时天色已暗,到门口时看到东张西望的纸镇。纸镇见到她松了口气,快步上前:“王爷和齐大人在书房里等你。”

    “齐大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60-70(第4/15页)

    “是大理寺中负责偷婴案的官员,名叫齐正。”

    “等我?”谢汐楼略有些疑惑,却也不多问,“带路吧。”

    陆回的外书房是整个琰王府中守卫最森严的地方,院外时时刻刻都有府卫站岗,院内另有暗卫藏在看不到的角落,时刻注意着周围风吹草动。

    纸镇带着谢汐楼进入院中,鸢尾则留在院外。

    院中无花无树,站在门口可将整座院落毫无遮掩收入眼底。

    堂木守在正房门口,见二人靠近,出声禀告,得了准许后,先一步推开书房的门。

    谢汐楼边走边在斜挎包里翻翻找找,掏出一个陶制的小猫。

    陶偶是她在东市的小摊上买的,做工粗糙,但胜在活灵活现,可爱有趣,只看着便让人心情愉悦。

    谢汐楼将小猫捏在手中,向屋内走去。

    书房内,陆回坐在桌子后,官服未褪,正在审阅文书,一个三十多岁目光锐利的男人站在一旁,向他说着案件的情况,正是堂木口中的齐正。

    二人听到声响,双双抬头看向门口的方向。

    谢汐楼被两人的目光盯着,莫名有些不自在。她将帷帽取下,与齐正见礼,齐正笑道:“早就听闻王妃足智多谋明察秋毫,在江南一带破获多起迷案,今日终于有机会见到。如今偷婴案有王妃的帮助,定很快就能告破!”

    “齐大人谬赞,不过是赚点赏金讨生活罢了。我与殿下尚未拜堂,你称呼我谢姑娘即可。”

    谢汐楼说的是真话,齐正却以为她在谦虚,二人你来我往互相吹捧了几句,陆回忍无可忍用指节敲击桌面打断。

    “说案子。”

    齐正笑意退散几分,严肃了神情:“差点忘了正事。下官按照王爷的吩咐,安排了兄弟们日夜蹲守济世堂,同时暗中走访。这家医馆除了东家阮奇,另有四个郎中和十三个小药童和两个打杂的伙计。医馆内每日会留几人宿在店内,其余人各自回家,次日天亮后返回医馆。”

    “阮奇是华京人吗?”谢汐楼问。

    “阮奇是一年多前来到华京的,此前他在各地游走,未曾在哪里定居超过一年。来华京后,他开了这家济世堂,当时也在卖回春汤,却一直没什么人买,直到半年前突然有了名气,引来城中权贵家的夫人小姐。”

    “突然有了名气?”谢汐楼疑惑,“可知这‘名气’从何处传出?”

    齐正摇头:“下官也觉得这点很可疑,多方调查后确认是从年初太后娘娘的圣寿宴上传出的,但具体是谁先提及,确是已不可追。”

    圣寿宴上汇集华京城中几乎所有的贵妇小姐,即使是大理寺,也不能将她们全部扣押一一询问,确实有些难办。

    谢汐楼也将今日的发现分享给二人:“我今日寻了个借口,在济世堂后院赚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密室地窖。为了避免疏漏,离开后我又绕着外墙走了一圈进行比对,大小相同,没有夹层。若偷婴案与济世堂有关,这些婴儿并没被藏在医馆之中。”

    齐正眉头紧皱:“殿下曾将谢姑娘的发现简略说与在下,在下有一事不明。既然怀疑济世堂与偷婴案有关联,为何不将医馆直接封锁,派人里里外外搜查,实在不行对那阮奇用刑,下关就不信他的嘴能比那烙铁硬!”

    齐正说得情绪激昂,很符合百姓对大理寺的残暴印象。

    谢汐楼瞥了一眼陆回,意味深长,而后才慢悠悠反驳了齐正的话:“抓阮奇容易,但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们藏在哪,不然如何定罪?你说回春汤里有男婴的血,证据呢?没有证据,阮奇大可推脱说里面的血腥气出自鸡血鸭血。”

    齐正犹自争辩:“先扣押,再细细搜查。若真是他做的,就算他一字不说,我们也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若我是阮正同党,你此刻抓了阮奇,我下一刻便将这些男婴杀害,丢到山间喂食猛兽。到时候口空无凭,抓了阮奇又如何?还不是白抓!甚至大理寺还会被盖上残暴的名声。”

    齐正面上愁云密布,终究没再反驳。

    谢汐楼说的他如何不知?只是他习惯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罢了。

    “这名声早就深入人心,有没有阮奇都没什么区别。”陆回声音平静,仿佛这只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大理寺名声凶残才会被人惧怕,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才会行事谨慎避免被抓到错处,有时候未必是件坏事。”

    谢汐楼抠抠耳朵,一度怀疑听错了,怎么感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