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株待兔?你的住处周围早布下天罗地网,就等你按耐不住出洞。”

    板车上的石头散落一地,谢汐楼捡起一块比她脑袋还要大的石块,掂了一下便放在地上,意味深长:“捡这么大这么丑的石头做盆景,师先生的品味果然了得。”她拍了拍手上的尘土,“你多想些借口,到大理寺的牢中慢慢讲。听说大理寺大狱有上百种搓磨人的法子,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多想些故事,到时候念给自己听,日子能好过些。”

    师进瘫软了身子,像是浑身骨头都被抽走似的,被大理寺的人架着离开。

    纸镇正准备离开,看到谢汐楼站在原地没有要一起走的意思,顿住脚步:“谢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谢汐楼抠了抠耳朵,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又不是三岁小童,何需人送?”

    “山中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危险,你若出了什么事,殿下定会要我的命。”

    “四处都是守卫,就算我打不过,难道他们是摆设?”谢汐楼摆摆手,“你去忙你的吧,我还有些事要做。”

    纸镇见她坚持,不再多说,转身随队伍一起离开。等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谢汐楼沿着另一条路,向山顶爬去。

    青岩书院四座学院,卜算院建在最高处,临近山顶的位置。越过卜算院,再爬一刻钟,便能站上山巅处的观星台。

    此时天还未黑,天上无星,观星台亦无人,谢汐楼沿着观星台继续向北侧悬崖走,绕过一个比人高的日晷,走进一座无门的小院子。

    小院子四周围着篱笆,院中有一四角木亭,亭顶有薄薄落雪,与黄色瓦片相得益彰。亭中摆着茶案,上有茶具。茶案旁立着个风炉,炉上有茶釜,在寒风中冒着腾腾热气。

    玄参坐在茶案旁,银色头发被木制发簪松散束起,姿态闲适。他瞧见谢汐楼,笑起来:“早起鸟儿叫了三声,我便知今日有贵客到。你来得巧,这水正三沸,可分茶汤。”

    谢汐楼走到另一侧坐下,瞧见茶案上早就准备好的两只茶盏,打趣道:“不是我来得巧,是你算得好。”

    玄参含笑不语,用瓢分茶汤。琥珀色的茶汤坠入碗中,茶香四溢,谢汐楼抿了一口,叹道:“许久不曾尝过这味道了。”

    “这顾渚紫笋如今已不是贡茶,百姓亦可尝。”

    谢汐楼怔住:“不是贡茶了?”

    “陛下说,好茶当与万民共享,若束之高阁,仅皇家可用,着实可惜。是以去年年初,便取缔了贡茶一说。”

    谢汐楼嘴角抽搐:“他惯不喜茶,倒是想了个好由头。不过此事于茶农有利,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茶盏中茶汤渐凉,玄参端起来一口气喝了,叹道:“先苦后甘,有人喜,有人厌。本是个人喜好,如今倒成了彰显身份的风雅事。”他将空茶盏掷到一旁的雪中,嘀嘀咕咕,“要我品,还不如那山巅雪水来得畅快。”

    谢汐楼抿了抿唇:“畅快自在人心。”

    玄参奇道:“你既知畅快自在人心,还来寻我做甚?明德皇后浴火而亡,你涅槃重生,何必要执着于往事?如今海晏河清,国泰民安,新帝有治国之才,天下等这盛世已久,你便在这盛世下,将往事放下,自在逍遥,不好吗?”

    第107章 青岩书院(完)华京见

    谢汐楼挑眉,只觉得玄参这话听着甚是熟悉,与陆回劝她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玄参直白地劝她放弃前尘往事,陆回字里行间都劝她三思而后行。

    她盯着对面的玄参,收敛起脸上的笑意:“所以你们都知道那事的主谋是谁。”

    她的语气说不上温和,玄参却也不生气,笑容不减:“玄门之人,知道也不能说,说了也不能说尽。今日你寻我若是为了此事,那便请回吧。”

    谢汐楼坐在原处没有动作。

    天色又暗沉几分,风炉中的火光四散迸出,在亭中人身上镀了一层金红色的光。玄参的笑容在这火光下忽明忽暗,染上几分高深莫测。

    又或许,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

    谢汐楼垂下眼睛,盯着面前的茶盏,不再看他:“说‘放下’容易,不过上齿和下唇碰一下,但真的能放下吗?今时今日我可以轻易说出‘放下’,可一年后呢,十年后呢?若十年后,我日日活在悔恨中,怨恨今日说‘放下’的自己,我是否还能有将一切重新捡起的勇气?我是否还有为自己报仇的机会?”

    玄参幽幽叹息。

    谢汐楼抿了抿唇,将一切甩到脑后,扬起一个明媚笑容:“不过,我今日来并不是为了此事,而是想问你,我是否有善终。”

    这下玄参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何意?”

    谢汐楼挠挠头:“我若无善终,那便早做准备,不连累他人;若有善终,便好好谋划,给自己留点挥霍的金银财帛。”

    “……你其实想问的是,是否会连累陆回吧?”

    “是。他活得也难,没必要为我搭上性命。”

    玄参望着面前的少女,脑海中闪过陆回的脸。

    前两日陆回也曾来寻过他,问过类似的问题。那是二人认识这么多年来,陆回第一次请他占卜,问未来。

    偏巧那日他闲来无事,还真为两人算了一卦。

    这俩孩子生来尊贵,瞧着像是蜜罐里泡着的甜杏子,咬开一看,竟是上了黄釉的山楂和苦瓜,一个苦一个酸。

    玄门之人不可透露天机,那日他没同陆回透露分毫,但今夜还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00-110(第9/14页)

    心软了,不忍看到对面那孩子澄澈的眼,闪过失望的神色。

    他指着小院不远处无边的黑:“那处是悬崖,瞧着是死路一条,但若有光亮,便能看到地上有一条藤蔓,可通往山下的一个台子。我时常在那里闭关,风景很是不错。你若有空闲,天明时来寻我,我带你下去看看。”

    谢汐楼似懂非懂,却心知这已是玄参能说的全部。她站起身规规矩矩行了个礼:“学生谢掌院指点,待到春暖花开时,定再来讨一杯茶。”

    ……

    大理寺将师进抓住后,秘密带回华京。文史院学子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师先生突然消失不见,他的所有课由裴掌院代授。

    自裴掌院被逼着“病好”,出关授课后,每日都阴沉着脸,文史院众人纵心有千万个疑问,却无人敢开口问。一时间,师进去了哪里,竟成了文史院私下里公开讨论的秘密。

    师进失踪后没两日,琰王殿下珍贵的定情信物扳指便找到了,琰王府的人陆续撤出书院。又过了几日,有消息说两名文史院学子的案子已经查清,杀死第一个人的是第二名死者薛瑾瑜,而杀死薛瑾瑜的是一个鲁班院的学子,曾被薛瑾瑜欺辱多年。

    薛瑾瑜的恶行众人皆知,一时间书院中议论声纷纷,无法按压。甚至有鲁班院学子制作大小风鸢,将薛瑾瑜的罪行书于风鸢两翼,在藏书楼顶端放飞,飞向书院各个角落。

    讨论声愈演愈烈,渐渐有了失控的势头。

    又是几日后,裴掌院在授课时,大理寺的官员闯入课堂,在众目睽睽下带走一名学子。

    那人是今岁刚进入学院的学子,出身贫困,也曾受薛瑾瑜的欺辱。

    大理寺的人走到他的面前,还未说什么,那人便湿了裤子,在众人惊讶疑惑的目光中,被押解着离开课堂。

    裴掌院端坐前方,自始至终没有抬头,仿佛没看到屋中发生的一切。

    这之后,大理寺的官员陆续撤出青岩书院,只留了一小队人在鲁班院中,看守那个极有可能是杀人凶手的人。

    山中变故频发,饶是再迟钝,也察觉到这风雨欲来之势。往日热闹活力的书院,如今气氛大改,沉闷压抑,学子们不敢高声语,唯恐这灾祸蔓延到自身。

    书院里再无谢汐楼和陆回需要留下的理由,二人准备启程返回华京。临行之前,谢汐楼来到陆亦宁的住处寻她。

    陆亦宁知晓二人今日离开,正准备出门相送,瞧见谢汐楼来,笑道:“你我倒是心有灵犀。我正准备去寻你,你便来了。”她引着她到屋内坐下,为她倒了杯茶,“皇婶今日走,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这称呼让谢汐楼愣了一秒,生出几分羞涩之意,慌忙摆手:“可别打趣我了。今日来寻你,是为了一件正事。”

    陆亦宁瞧着她的动作神情,恍惚一瞬,只觉得和记忆中那人怎能这般相似。她闭了下眼,再睁开时重新展出笑意:“可是和青岩书院的事相关?”

    谢汐楼没注意到她的走神,微微点头,直入主题:“你也知晓书院中发生的两桩案子,皆由高门子弟

    欺凌出身市井的学子而起。你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陆亦宁没料到她是为此事而来,思索片刻道:“那日之后,我确实想过,是否该同四位掌院商议,若之后再有欺凌发生,直接将欺凌者驱逐出书院,不得再入山门。”

    谢汐楼摇头:“我认为此事当从源头制止。你可想过为何会发生这种事?”

    “出身高门的学子与出身市井的学子,所见所闻,所吃所用都不同,易分别抱团。如薛瑾瑜这般,自小被家中长辈捧着哄着,管束教养差些,便会觉得其他人都不如自己,只配如仆役般跪伏在他面前,听他差遣。这种念头非一日形成,亦非一日能纠正,如何能从源头制止?”

    谢汐楼依旧摇头:“我指的不是这个。你来几日,应当也发现了,如今的文史院,几乎全是官宦人家的孩子。这群孩子自启蒙起,便有名师授课,确实更易考入书院。可他们进入书院,真的是为了精进课业吗?就算青岩书院的夫子博士都是当世大儒,可家族为他们延请的先生也很厉害,何须来这清贫山中受苦?”

    陆亦宁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他们是为了那几个每年由书院举荐入朝为官的名额而来?”说完她似有疑虑,不怎么赞同,“这本就是同一件事。青岩书院岁试全凭真才实学,若高门学子比平民出身的学子成绩更高,拿到那几个名额也是应当的。”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谢汐楼意有所指,“如今你也瞧见了,薛瑾瑜只因薛家的背景,便能轻易获取夫子们的青睐,在岁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若以后都效此法,青岩书院建立的初衷就变了。高门学子联合起来,欺凌寒门学子,将他们逼得无法专心学问,便再不能与他们竞争。自此,书院每年送入朝中的几人,便被世家子弟垄断。就算有的人没能通过这个入朝做官,也赚了个人情,日后少不得能得些利益。我认为,这才是欺凌真正的源头。”

    她顿了顿,直直看着陆亦宁,神色中全是认真:“这事本与我无关,但我与这书院有些缘分,实在不想看到它变成这般模样。所以恳请公主殿下,设法推进取消‘由青岩书院举荐可直接入朝为官’的规定,让天下学子,无论世家还是平民,都只能通过科举入仕。世间事多有不公,但若能在此事上多几分公平,可暖天下学子的心。”

    陆亦宁定定看着她,神情颇为严肃:“你可曾想过,若这路子真的堵上,青岩书院便再不是天下书院之首了。”

    “青岩书院建立的初衷,是为天下有志之士、有才之士,提供一个可以潜心研究学问的地方,并不是为了争这第一。如今,也不过是让书院回归它该有的模样。”谢汐楼知陆亦宁心中的犹豫,又道,“当时太祖皇帝给了青岩书院特权,遭到朝臣们的反对,用了些时日才将此事促成,今日取消也非一日两日能成。我知殿下想通过代陛下经筵日讲,来让更多人正视女子做学问的事,需要借这‘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号,但殿下,两件事本是同源,可同进退。”

    “这是何意?”

    “男人瞧不起女人,高门瞧不起平民。”

    陆亦宁噗嗤一声笑出声,旋即笑容散去,只余悠长叹息:“这条路可真是不好走,也看不到尽头呐。”

    “但坚持走,总能走到尽头,不是吗?”

    阳光越过层层阴云,天空逐渐晴朗起来。院中的石桌上落了两只歇息的雀儿,蹦来蹦去甚是可爱。谢汐楼被叽叽喳喳的声音吸引着,转头向门外望去,心头阴郁散去几分,不自觉笑了起来。

    陆亦宁看着她转头掩唇轻笑的动作,再次生出几分恍惚之意。她忍了又忍,终是开口道:“你与我认识的一人很像。”

    谢汐楼转眸,笑容温和:“可是容貌像?”

    “不,不是容貌。”陆亦宁在心中回忆那人的长相,唇角笑容清浅而苦涩,“或许是动作神情吧,也可能是说话的方式。自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便不自觉将你与那人联系在一起。她也曾似你这般,耐心引导我,与我讲道理,只不过她说话时总是温温柔柔,不似你这般直爽。”

    谢汐楼垂下眼睫,轻笑:“你说的是明德皇后吧?”

    “你怎么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