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寒冬腊月,这腥臭气却铺天盖地,无法被遮掩,就算纸镇不曾明说,谢汐楼也隐约猜到洞内情况的可怖。她并不多说,灵活绕过纸镇的身子,顺便夺过他手中的火折子,第一个走进山洞。

    饶是她做足了心理准备,抬眼的一瞬间还是被吓了一跳。

    山洞中的情形,比她所见过的任何一个案发现场都要震撼。无数具尸体散落在在山洞中,有的已成白骨,有的骨头上尚附着有皮肉,有的刚死没多久,因天寒地冻,兼之无野兽经过啃食,尚能看出人形。

    谢汐楼站在尸骨堆前,嘴唇发白,脑海中闪过四个字,人间炼狱。

    陆回抽走她手中的火折子,越过她到尸骨堆前蹲下。纸镇递去帕子,陆回垫在手中翻看尸身和覆盖在尸身上的衣裳。

    谢汐楼晃了晃脑袋,拍了拍两颊,强迫清醒,而后走到陆回身旁,随他一道查看现场。

    白骨上盖着的衣服历经岁月,脆弱不堪,轻轻翻动几下,便化为碎布,随尘土落了满地。衣服里藏的物件失去支撑,坠落声清脆,都是些随身携带的小玩意,有成色普通的玉坠子,有铜板,还有些小木偶小零件。

    谢汐楼用树枝拨弄着,突然瞧见了个熟悉的物件。她将树枝丢到一旁,用手捡起,用衣摆擦去表面脏污。

    这物件周身满是铜绿色,几乎无法辨别原本的模样,一侧似齿状,因铜锈粘连在一起,像是把铜梳。谢汐楼心中一动,捡了块石头,将梳子上的铜锈磨去一些,终于勉强露出梳子原本的模样。

    她的手指抚过边角上凹凸刻字,又送到火折子旁,借着火光瞧了半晌,终于确认是个“芹”字。

    心中的猜想被证实,谢汐楼叹了口气:“李全找到了。”

    离开益州时,叶芹儿将一把刻着“全”字的铜梳交予陆回,说是她与夫君李全一人一把,李全随身携带的那把梳子上刻得正是叶芹儿的名字,单字“芹”。

    那时她以为李全是个负心汉,攀上高门便踹了糟糠妻,本不愿意答应这请求,但被陆回接下。后来在梧州,见到了“李全”,心中隐约意识到事情似乎与她所想的不同。

    她猜到真正的李全或许已不在人世,却没想到是以这么一个方式确认。

    陆回自然记得那把铜梳,如今瞧见另一半,心中亦是唏嘘。他站起身,吩咐后面跟着的人:“将此处严加看守,将仵作请来,查验清楚这些人的死因和死亡时间。”话音落下,他似想起什么,嘱咐道,“来得时候小心些,别露了踪迹。另派人在山中大面积搜寻,就说本王今日在山中闲逛,丢了要紧的物件。”

    谢汐楼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你要效仿姜太公钓鱼?”

    陆回颔首:“若能钓到,也算意外之喜。”他转头看向李全的尸体,“待案件了结,将这尸体和两把梳子,一起送回益州,让他们夫妻二人团聚。”

    “夫妻二人阴阳两隔,如何能算团聚……”谢汐楼幽幽叹气,不太赞同他的安排,“其实不告诉她真相,让她一直心存念想,也好。”

    “告诉她结果,才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若让她一直如行尸走肉般苦等,与直接杀了她又有什么分别?”陆回瞥她一眼,“有些事,总要面对。”

    谢汐楼不再多说。

    她将手中的铜梳交到一旁的大理寺官员的手中,带着心头不散的阴云,挪到山洞的另一个角落,去“面对”那几具死了没多久的尸体。

    尸体肿胀腐烂,周身布满绿斑,身下留有尸水,伴着刺鼻恶臭,闻之令人作呕。谢汐楼胃中翻腾,强忍着靠近。

    她的视线在几具尸体上一扫而过,终于将一滩又一滩的血肉分割清楚,是三具并排而放、堆积在一起的尸体,至少死了两三个月,因山洞干燥阴寒,才维持了今日这般模样。

    谢汐楼站在尸体前,眯着眼睛瞧,神色阴沉。

    “孟溪和穆元,都在其中。”陆回走到她身旁,声音平静,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00-110(第7/14页)

    事。

    谢汐楼叹气,按压住心中的哀意,指着中间的那具:“这该是穆元。他身上的这件衣服我见过,正是在白鹿寺初见时所穿。那日一别,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面。”

    她与穆元算不得多熟络,如今也只记得他为了弟弟,甘愿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替弟弟赴死赎罪的事。那日她强行替他脱罪,为他保住性命,如今却还是亲眼见证他的死亡,目送他的离去。

    陆回淡淡道:“上个月那和尚已被斩首,如今二人地下若能相见,终于可以兄弟相认,也算是个好事。”

    “……”

    山洞内再无可施展拳脚的地方,陆回和谢汐楼离开山洞,重新回到山林中。走出洞口时,风止雹子停,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是老天爷给的指引,只为让他们发现这山中被掩藏多年的冤屈。

    谢汐楼快行几步,远离那山洞后深深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方才将鼻腔中的恶臭散去,心中的沉闷哀

    伤也渐渐被山间清风吹散。

    她回忆着刚刚见到的场景,僵掉的思绪重新转动,忍不住分析道:“刚刚那三具尸体,估摸着都是今年八九月份死的。除了孟溪和穆元,还有一具不辨身份。这意味着,今年新入山的学子,或是转院的学子中,至少还有一个是假货。”

    陆回点头:“能被换身份的,全部都出身贫寒,家中无背景,易被灭门而无人伸冤。符合这种条件的学子并不多,这人并不难寻,寻到后便算是此事的实证。”

    谢汐楼幽幽叹气:“穆元恰好是符合他们要求的人选,父母早亡,在多地游学,无亲无友。若不是碰到今年书院开山门时间拉长,兴许他不会为此送命……”谢汐楼突然想到什么,心中一跳,忙不迭道,“你可有安排人去益州,将叶芹儿保护起来?她算是条漏网之鱼,若被发现,也逃不过一个被杀的下场。”

    “离开益州时,我已做了安排,不用担心。”

    谢汐楼舒了口气:“那就好。”她转了转眼睛,似乎察觉到陆回心情不错,好奇道,“就算寻到了新的证据,堂堂大理寺卿,经手命案无数,怎至于这般愉悦?”

    陆回唇角勾起,眉眼舒展,眼神是难得的柔和:“查了多年的案子有了突破,掩盖真相的幕布终于掀除了冰山一角。无辜枉死者终被发现,沉冤终要等到昭雪一日,难道不值得高兴吗?更何况,寻到了这些学子的去向,你也无需继续留在这深山中,可随我一道返京,我如何能不高兴呢?”

    第106章 青岩书院21守株待兔

    陆回说得没错,她来青岩书院便是为了寻找学子被替换的真相,找到消失学子的下落。如今人已找到,再无更多她可以做的事,确实可以与陆回同回华京。

    明明一个多时辰前还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难过,如今却替换成柳暗花明的欣喜,世间事还真是奇妙得紧。

    谢汐楼拍了下脑袋,突然想起被她遗忘很久的平安符:“那日我去穆元的房间,找到了个平安符。靠着这平安符的制式,兴许能找到‘假穆元’的家乡,确认他的身份。待我回去便将那平安符给你,希望能有些用。”

    “一定有用。”

    刚刚在山洞中光线昏暗,陆回瞧不清楚,如今站在山林中,方才看清谢汐楼被雹子砸过的额角泛着青黄色。陆回再次牵起她冰凉的手:“走吧,先回去上药再说。”

    ……

    这日之后没多久,青岩书院又变了模样。

    原本山中只有学子和夫子长住,前些日子出了命案,琰王殿下带着大理寺的人驻扎进山。又过了些日子,公主殿下又带着禁军入山,准备替天子经筵日讲。结果这才没过几日,学生们惊觉,书院中又多了不少人,似乎是琰王府的人。

    学生们四处打听,方从卜算院的小神棍们处得知,今日进山的这群人,是来替琰王殿下找东西的。

    琰王殿下前几日在山中游玩,不慎将一个玉扳指落在山林中,听说这玉扳指是未来的王妃娘娘送给琰王殿下的定情信物,琰王殿下很是珍视,丢在山林中后,大发雷霆,立刻召集琰王府府卫入山,搜山寻找。

    这事听起来很离谱,但苦主是琰王殿下,又似乎很合情合理。

    他本就常做些常人无法理解的疯癫事,带人搜青岩书院于他而言算不得出格,奇就奇在,一向对朝中势力入山同仇敌忾的四位掌院,这次却哑了嗓子,不是闭关便是生病,无一人对此事给出合理解释。

    一时间,青岩书院中各种声音层出不穷,愈传愈邪乎,如书院中死了两人,其中一人还是太后的侄子,陛下很是不满,要将青岩书院收为皇家私塾;又如朝中有声音请求收回青岩书院的特殊待遇,要求所有学子如常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掌院们如今的避之不见并非逃避,而是在抗议。

    众说纷纭,讫无定论,一时间竟不知哪个是真的。

    谢汐楼听着这些说法,只觉得分外逗趣。

    前几日在林中找到尸体后,陆回又从华京调了些人,热热闹闹地搜山,力保书院中每一个活物,甚至是树洞里正在冬眠的松鼠,都能知道此事。

    搜山前,陆回派了堂木去与几位掌院通过气,掌院们知晓此事利害,就算心有不满,也未曾反对。

    陆回还要在山中呆几日,谢汐楼便陪着他,每日去文史院盯梢,想看那人何时会按耐不住,寻找机会去山洞中毁尸灭迹。

    谢汐楼盯了两日,终于在一个傍晚,众人向膳堂奔走之时,等到那个逆人群而上的身影。

    那人装作要回住处,自文史院一路上行,到半路拐了个弯,直奔东边的藏书楼而去。他边走边向四周探看,异常谨慎,生怕有人发现。谢汐楼远远跟着,配合如鬼魅般的轻功,勉强藏住踪迹。

    那人走进藏书楼附近的院落,钻入一间堆放杂物的屋子,片刻后推出一个板车,飞快步入山林中。

    板车轧雪而行,留下车轮印。那人走走停停,一路捡拾不少大石块,搬到板车上。偶尔遇到“找玉佩”的琰王府侍卫,询问他在做什么,他只说要捡些石头回去做盆景。

    巡视的人早被授意,并不追问,离开时特意避开他要去的地方,向另一个方向走,避免引起他的警觉。

    谢汐楼继续尾随,瞧着他一路走一路捡,板车越来越重,推起来愈加费力,走得越发的慢。到山洞口时,车轮陷入雪与泥的陷阱,推了半天都没没能推动分毫。

    眼见他忙活半晌未能脱困,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做之际,谢汐楼笑嘻嘻凑上去:“师先生,我来帮你啊!”

    师进吓了一大跳,脚下一歪,摔落泥中,衣裳瞬间污秽不堪。他的脸上满是慌张,结结巴巴道:“你怎么在这?”

    谢汐楼耸耸肩,一脸无辜相:“我说我是路过的,你信吗?”

    “你到底是谁!?”

    谢汐楼弯下腰,撑着膝盖,凑到离他一臂的距离,冲着他笑。她的脸苍白无血色,双目直愣愣盯着他,微微启唇露出牙齿,笑得分外阴森:“我是孟溪啊,溪水的溪,师先生不记得了吗?”

    师进脸上的血色在瞬间褪去,瞧着比谢汐楼还要羸弱:“你怎么可能是孟溪!他早就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00-110(第8/14页)

    谢汐楼指指山洞的方向:“师先生,那山洞好冷啊……我好怕啊,你来陪我可好?”

    “啊!!”

    尖叫声刺破云霄,谢汐楼皱着眉头捂住耳朵退后几步,只感觉那声音直入脑仁,嗡嗡乱响,头痛得紧。

    山洞深处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片刻后纸镇从内里探出头,看到是谢汐楼,咬牙切齿:“这戏该是我演才对,你怎么抢去了?”

    谢汐楼揉着耳朵:“这怪你啊,为什么不多看着点外面?他车子陷在泥潭中,半天都拔不出来。我若不现身帮他,顺便抓个现行,他直接跑了怎么办?”

    纸镇嘟嘟囔囔:“我正准备出来,就被你截胡了。”他挥挥手,“还愣着做什么,把他绑起来啊!”

    大理寺众人将师进从泥潭中拎起,用麻绳捆住他的手腕,动作颇为粗暴。师进魂魄似被抽走,在他们手中如同一个泥人儿,没有任何反抗,任凭他们摆弄。

    他像是被定住,对发生的一切犹自不敢置信,渐渐的,思绪转动四肢缓和,开始发抖,沙哑道:“你们为何会在这里……”

    纸镇刚被谢汐楼抢了乐子,正心情不好,闻言冷嗤道:“你会不知我们为何在这里?我们一大群人,等你好几天了,生怕你不来。”

    寒风凌厉,师进额头却布满汗珠,顺着额角向下流。他哆哆嗦嗦道:“我就是来捡石头,路过此地,你们抓我做什么!”这话仿佛让他瞬间清醒,想出新的理由,梗着脖子扬声道,“我就是捡石头捡累了,来这山洞中歇息的,你们抓我做什么!”

    纸镇乐了:“你当我们在这儿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