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20-130(第1/19页)

    第121章 凤凰涅槃14走马灯

    谢汐楼循声望去,看到来人有些吃惊,竟是沈城霁。

    故地遇故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沈将军,好巧。”

    沈城霁手指轻搭在唇边,示意她噤声,谢汐楼向四周望去,果然瞧见一旁百姓在听到“将军”二字后,好奇打探的目光。

    沈城霁指指一旁人少处,谢汐楼微微点头,正要随他往一旁走,蓦然想起什么,回身望去,目光穿过熙攘人群百盏花灯,正巧与陆回对上。

    陆回站在原地,手中握着刚买到的糖葫芦,冲她含笑点头,谢汐楼放下心来,转身随沈城霁离开。

    谢汐楼跟着沈城霁走到十几步开外的地方,避让开围着欣赏走马灯的人群,寻了个安静的角落站定。

    四周无人遮挡,风将杂乱的气息吹拂走,只留下了一缕淡淡的酒气。谢汐楼看着沈城霁:“你喝酒了?”

    “嗯,陪着祖父喝了几杯。”沈城霁指着那个走马灯,突然道,“认出那盏灯了吗?”

    谢汐楼心突地一跳,险些以为沈城霁认出了她的身份,正绞尽脑汁思索如何应对时,便听到他接着往下说:“去年上元节后,陛下寻了工匠为这八面镶金琉璃罩走马灯绘了新的灯罩,每一面都是一个小故事,合起来便是家妹的一生。”

    家妹的一生?!这走马灯话绘的是她的故事?!

    谢汐楼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身边的沈城霁已经开始如数家珍般为她讲解每一幅彩绘,像是与好友分享他记忆中最为珍视的宝藏。

    从沈惊鸿一岁在北境蹒跚学步,到回华京沈府爬树……直到最后一幅彩绘时,沈城霁停住了声音。

    走马灯还在旋转,中心处的火光经琉璃罩子折射,射向四面八方,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如梦似幻。

    见沈城霁久久未开口,谢汐楼侧头看向他:“怎么了?”

    光影掠过沈城霁的脸,融化了他眉宇棱角里的凌厉,添了几分温柔惆怅,他望着远处的走马灯,叹了口气:“这幅图,我却是不知了。如今想来,我对妹妹雪奴亏欠良多,几乎错过了她的大半生。我自诩好兄长,妹妹去世三年,对她的记忆已然模糊,到如今还能记得的,也只剩几个零散的瞬间了。”

    曾经以为会铭记一生的人,终究是没敌过时间,轮廓和色彩在记忆中逐渐泛黄褪色,再没有重新鲜艳的一日。

    谢汐楼目光重新转向走马灯,半晌轻声道:“这最后一幅图,是在宫中,时间是明德皇后离开皇宫去青岩书院前。那日她与温平公主在后宫中嬉闹,明德皇后闯入思政殿的院子,却没想到思政殿里有人,似是先帝和——”

    谢汐楼顿住,表情逐渐疑惑僵硬。

    她看着灯罩上画的几个人,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盯着反复确认。

    与先帝在思政殿中说话的人怎么会是陆既安呢?那日先帝与一个人在思政殿中说话不假,她闯入不该去的地方也不假,但从远处走来,助她脱离困境的那人才是陆既安,她断无可能记错啊!

    沈城霁不知她为何突然停住,试探着往下说:“先帝和当今陛下在思政殿里说话,被明德皇后撞见?”

    谢汐楼回过神来,迟疑着点头:“对,只是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说来也奇怪,那时明德皇后月末十二三岁,为何这幅图会排在这个位置。”

    沈城霁不以为意:“或许是工匠绘制时出了差错吧。看来雪奴确实很信任你,连这种事都会告诉你。”

    谢汐楼干笑缓解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

    谢汐楼帮他解了困惑,礼尚往来,沈城霁再次劝道:“我说,你真的要嫁给陆回?他实在非良配,你可考虑清楚了,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怎么又绕到这件事上了?谢汐楼失笑:“感情一事如人饮水,冷暖只有我自己知晓。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提醒,我会记住的。”她转身向陆回的方向望去,“放心,他若待我不好,我定会转身离开,不会流连分毫。”

    “与那地方沾上关系,可不是你想甩开便能甩开的。”沈城霁循着谢汐楼目光的方向,看着陆回,唇角有嘲意,“那地方就是个金碧辉煌的大牢,用权力做诱饵,困住一个又一个人。你当他不想出去?他没有一刻不想出去,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逃到哪去?怕是只有死亡可以摆脱这一切了吧。”

    沈城霁说得直白又难听,谢汐楼只能低声反驳:“总会找到办法的。”

    她的声音比夜风还要凉还要轻,夹在鼎沸人声中,几不可闻,不知是想说服沈城霁,还是说服自己。

    本就不是多么亲近的关系,不过是念在沈惊鸿的面子上多说几句,此刻见她坚持,沈城霁也不多说,转了话题:“吃奴可还好?”

    提起吃奴,谢汐楼不自觉扬起笑容,双眸中全是温柔:“可好了,胖了不少,成了王府里的霸王。这些日子看上了膳房捉老鼠的狸花猫,整日里追着人家到处跑。”

    沈城霁也笑起来:“真是个小没出息的,哪有半分国公府猫的气势?”

    二人又聊了几句,沈城霁被陆回的目光盯得浑身难受,准备告辞:“按理说,你算雪奴的好友,你和陆回的婚仪我该去讨一杯喜酒喝才是,但最近祖父身体越发不好,夜里总是惊醒,每顿饭也用不了多少,那日我未必能到。今日既然遇到,便提前祝你们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谢汐楼赶忙问:“可请过御医?”

    沈城霁点头:“太医院的御医们都来过,年前也延请了杨院使过府,都说是思虑过甚,油尽灯枯,若好好将养,还能过个一年半载。”

    谢汐楼呆住:“怎么会这样?我上次去时,还没有这般严重……”

    “自雪奴走后,祖父心中似乎藏着什么事,这事他不说,我也不能问。或许每个人到这个年纪,都会如此吧。”沈城霁不愿多说此事,指着陆回的方向,“那人等你很久了,快过去吧。祖父时常念叨着吃奴,改日可带着吃奴来沈国公府。”

    说完,他拍了拍谢汐楼的肩膀,转身离开。谢汐楼盯着他的背影,直到他彻底遁入人群,还站在原处没有动作。

    “和兄长相见不该高兴才是,怎的又哭丧着脸?”

    谢汐楼回过神来,陆回不知何时已走到她的身边,她将刚刚的事说与陆回听,末了眼神中有掩饰不了的哀伤:“我幼时在沈国公府中时,是祖父亲自教养我的。我的功夫是他亲自带着我练的,我的字画是他亲自请的名儒教导。我与他呆在一起的时间,比阿爹和阿娘可久多了……如今他久病缠身,性命垂危,我却不能光明正大陪在他的身边……是我不孝……”

    陆回沉默,不知该如何安慰,也不知该不该安慰,只能不痛不痒地道:“沈国公可比你想的要坚强得多,他若能放下心结,定会痊愈的。”

    “是啊,若是能知道这心结是什么就好了。”

    谢汐楼长长叹息,一转眼,终于瞧见了那串被举了很久的糖葫芦,视线往下挪,举着糖葫芦的手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寒风中,已然发红,谢汐楼心疼不已,赶忙接过糖葫芦:“你傻呀,问店家要张纸包着就是了,何必一直举着呢?”

    陆回毫不在意被冻红的手,笑得温柔:“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20-130(第2/19页)

    用纸包着,定不如现在这般好看。”

    谢汐楼扑哧一声笑出声,只觉得这人往日不是挺聪明伶利的,今日怎这般傻得可爱。她正准备咬下第一个糖葫芦,顿了下动作,将糖葫芦举到陆回嘴边:“奖励你吃第一个。”

    陆回摇摇头,将糖葫芦推回到谢汐楼的唇边:“我不喜欢这甜腻的玩意儿,你先吃。”

    谢汐楼不勉强,刚将第一颗糖葫芦咬下,眼前突然暗了下来,陆回弯腰靠近,挡住她眼前所有花灯的光,让她的眼眸中只有他一个人的倒影。

    他凑近她的唇,张口衔住她口中的那颗糖葫芦,咬下半颗,动作果断却温柔,带着几分莫名的缠绵。

    嘴唇触碰间,山楂的酸和冰糖的甜逐渐蔓延扩散,嘴唇的软和冰糖的硬交融如一体,带来新的战栗。谢汐楼仰着头,双眸亮如银河碎星,脸颊绯红如七月的石榴花。

    她囫囵着将剩下半颗糖球吞下,小声道:“还有这许多,你何必抢这一颗?”

    陆回理直气壮:“我不喜甜腻。”

    “那你还吃。”

    “这颗刚刚好。”陆回顿了下,又补了一句,“对我来说,这颗甜得刚刚好。”

    ……

    灯会后,陆回重新忙碌起来。二人婚期逼近,谢汐楼也很忙,谢家人从梧州赶到华京  ,她既要安顿谢家人,又要同宫中人一起准备婚仪相关的流程。

    二人各忙各的,接连几日只有晚上能见面,聊的也多是公事,越发有老夫老妻的感觉。

    二月初一,不宜外出,陆回因着公务不得不去到临近城镇,忙完后已是傍晚,赶回华京城已是来不及,干脆去了镇中唯一一家客栈,准备凑合一夜。

    一行五人,要了并排着的五间房,陆回入住中间一间,其余人分别住在两侧。

    几人入住后便睡下,未留人职守,到子时,屋顶瓦片被踩的哗啦哗啦响,有一蒙面人趁着夜色翻入客栈,直入中间那间屋子,落地轻巧,几乎未发出声响。

    床上被褥隆起,像是有人睡得深沉,竟丝毫没察觉到有人靠近。蒙面人未多想,抽出刀便向被子上砍去,直到发觉刀下软绵,没有任何阻力,这才惊觉上了当。

    须臾片刻,两人从梁上翻下,房门被推开,门外人带着烛台走入,瞬间照亮黑漆漆的屋子。蒙面人顿感不妙,挥刀欲自戕,被靠得最近的堂木一击劈在麻穴上。蒙面人半边身子瞬间酸麻,刀落在地上,发出的响声在夜里格外悠长。

    堂木欺身而上,正要拉下蒙面人的面巾,卸下他的下巴,却还是晚了一步。蒙面人咬碎后槽牙中藏着的毒丸,瞬后倒在地上,七窍流血,气绝而亡。

    陆回看着眼前的一切,眼底没有什么波澜,声音中似有倦意:“扔出去吧。”

    “是。”

    两人抬着尸体从房中离开,堂木凑上前轻声道:“自从知晓您在查青岩书院替学案后,周鸿之小动作不断,如今是越发大胆了。”

    陆回轻笑:“赵氏如今在我手中,此为铁证一环。他既已知晓,要不杀了赵氏,要不杀了我。他和周天曜的命都捏在我手中,若不大胆些,难道束手就擒?”

    “这倒也是。”

    陆回按了按太阳穴:“今日之事莫要告诉王妃。”

    堂木一愣,旋即点头:“是。”

    第122章 凤凰涅槃15大婚

    二月初七,宜嫁娶,是司天监为琰王大婚选定的吉日。

    一大早,谢汐楼便被宫中的尚宫们从床上挖起来,在被折腾中神志逐渐清醒。

    昨日下午她被梧州谢家长辈拉着念叨了半日,她打断几次都没能打断成功,心中念着埋在树底下的那个“谢汐楼”,强忍着没与他们起争执,认认真真最后一次扮演谢家的孝女,以至于晚上入眠时,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脑海中一会儿是谢家人,一会儿是宫中的尚宫,念叨来念叨去讲的都是些她不喜欢听的东西,堪比噩梦。

    此时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除了疲惫没有多余的心绪,只觉得皇家婚仪流程太过繁琐,不像是夫妻二人的喜事,倒像是向天下人彰显皇家尊贵的仪式。

    若有可能,她更愿意与陆回两人,到山野间溪水旁,以天为证以地为媒,在花草树木清风溪流的祝福下,结为夫妻。

    梳妆完成后,谢父带着谢汐楼祭拜宗庙先祖,到黄昏时分,宅子门前热闹起来,是陆回来接亲了。谢汐楼在侍女尚宫的搀扶下,举着扇子缓缓走出屋子,将脸颊遮住,在陆回念第三首却扇诗后,方将扇子放下。

    她终于瞧见了她要嫁之人。

    对面的人着衮冕之服,轩然霞举,龙章凤姿,若不是眉宇间的笑意无法掩藏,添了几分平易近人的温和气质,真如清冷谪仙一般。

    谢汐楼望着她,心中终于有了几分真实感,清晨时的平静淡然荡然无存,喜悦之情将她完全围住,眼中心里只剩陆回,再无其他。

    她竟然要嫁给心悦之人了。

    这一次,再没有权利的制衡,没有阴谋诡计,所求所愿,所期所望,只有他们二人的长厢厮守。

    谢汐楼脸颊上的霞色如初升旭日,双眸中尽是羞涩之意,心思全飞到陆回身上,飘飘欲仙,在尚宫们的搀扶引领下完成繁琐礼仪,与陆回一同离开谢宅。

    谢宅门前聚集了不少人,陆回翻身上马在前,谢汐楼登厌翟车在后,不少百姓在道路两旁看热闹,惧于陆回的名声不敢靠近,琰王府数十个仆役跟在队伍一旁,笑着向围观群众分发喜饼,引得大家一路跟随,欢呼祝福声不断,格外真切。

    按照古礼,亲王成亲,该去宫中奉礼于长辈,但太皇太后不喜繁琐礼仪,加之疼爱幼子,只让琰王夫妇次日入宫奉礼便可。

    仪仗队伍自谢宅出发,越走跟随的人越多,到王府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