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40-2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40-250(第1/16页)

    第241章

    其实你对匈奴人一直保持着警惕吧。

    林清源先给乌孙王子猎骄写了一封书信,里面写的内容虽残酷但理智。

    乌孙这次恐有灭国之危,但同样的,对于猎骄来说,是个机会,一个可以脱离匈奴王庭,回到母国的机会。

    林清源的意思是让猎骄好好把握住,并继续依附匈奴王庭,表达恭敬顺服之意,以求来日发展。

    他还明确指出,等汉匈联姻开始的时候,就是他回到母国积蓄力量的大好时机。

    届时即便冒顿大单于派人跟他一起回去,恐怕也无暇顾及太多。

    林清源写的已经足够明白,他也相信猎骄会自己处理好种种细节的。

    等信件书写完成,他又给张良看了,两相商议,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便找来张不疑,让其把这东西发出去。

    解决了这一件事,他们这才来处理周亚夫的事,经过简单的交流,最终定下了在三日后,在张良的府邸邀请周勃父子一起过府一叙。

    之所以连带着周勃一起,这也是为了不那么显眼,如果他们两个公卿大臣单独约见周亚夫这个少年郎,反而会引人注目,倒不如请周家父子两人,更符合身份。

    林清源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有时候大大方方的‘偶遇’反而比遮遮掩掩的‘刻意’要让人容易接受的多。

    就这样,三天后,周勃父子应邀而来,‘正巧’遇上了来拜访张良的林清源,然后以请教问题为由,周亚夫得以单独和对方见了一面。

    其实自从三年前汉匈联姻的事确定后,林清源就没有和周亚夫相处过了。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能见面,平素太学授课,师生交流还是正常的,只是他们很久不曾有过单独交谈了。

    而周亚夫也不在被允许去鸿台,所以这次在这儿看到林清源的时候,周亚夫在惊讶中还带着拘谨。

    林清源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不计较,只把他单独带到房间里,与其面对面的坐下。

    中间的案台上摆着酒菜,林清源拿起酒壶,倒了两杯酒,并把第一杯递给了周亚夫。

    “先生这是作甚?哪有长辈给晚辈倒酒的?这于理不合啊。”周亚夫没有接,而是抬手挡住了酒杯。

    “今儿个我们不论身份,更不提官职,就只像朋友那样说说话,好吗?”林清源别开了他的手,坚定的把酒杯递了过去。

    “……”,周亚夫没法子,只得伸手接了,但却并没有喝,而是放到了桌上,然后便沉默了下来。

    “亚夫,因为嫣儿的婚事,所以你心里怨我,是不是?”林清源也不生气,而是率先开口。

    “亚夫不敢。”周亚夫一惊,但随即又垂下眼帘,继续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但垂在袖中的双手却早已紧紧握了起来,指甲也掐住了手心。

    “是不敢,而不是不会,你果然还是怨我的。”

    “怨我这些年,给了你许多暗示,甚至是明示,人前人后也都把你当成一家人对待,可最后却还是碍于形势把女儿嫁给了别人。”

    “你一定觉得我这个当父亲的很没用吧,连自己唯一的骨肉都护不住。”

    林清源却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推测,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自嘲的意味。

    “是吗?亚夫,你是这么想的吗?不用担心,这里没别人,只我们两个,你尽可以说实话,说真心话,怨怼也好,仇恨也罢,我都听着呢。”

    “提前告诉你啊,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了,如果现在不说,那以后就算想说,我也不会听了。”

    但很快他就调整好心态,开始引导对方主动叙述,并不惜用了激将法的方式,看来今天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而这招也果然好用,周亚夫到底是年轻,沉不住气,还是开了口。

    “没错,我确实怨你恨你,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你没把嫣儿嫁给我,而是你为何要把她远嫁匈奴?”

    “先生,你不是一向最疼嫣儿的吗?怎么就宁愿她远走那草原荒漠,也不肯把她留在长安呢?”

    “这三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思考这是为什么,你是她的父亲,尽可以为她选择更好的儿郎。”

    “如果真的有人比我更优秀,而且获得了嫣儿倾心,那我也乐见她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并不一定要嫁给我,但她一定要快乐。”

    “可现在的结果却是汉匈联姻板上钉钉,不论她愿意喜欢与否,都要与其缔结这段婚姻。”

    “我不理解,真的不理解,而这种疑惑演变到最后,就化成了怨恨,真真切切的怨恨。”

    “我不禁在想,你是不是觉得把嫣儿远嫁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才会明明拥有让她嫁给太子殿下的选择时,仍旧坚持了让她远嫁。”

    “可理智又告诉我,你是不可能这么做的,但情感上失去喜欢的人的痛苦和迁怒,却不可抑制的让我坚持了自己的猜测。”

    “也因此,我越来越想不通,越来越痛苦,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

    他放开了限制,周亚夫也就豁了出去,将自己心里的疑惑怨怼,为难不解,通通说了出来,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且越说越上头,到后来,他甚至拿起酒杯一仰而尽,也不在掩饰自己的表情了。

    “看来你真的是对我怨念很深啊。”但林清源听了这许多堪称冒犯的话语,却并不生气,反而再度亲自为他倒了一杯酒。

    “是,那先生难道就没有什么要跟我解释的吗?!”

    真是酒壮怂人胆,这句话说的十分有理。

    只一杯下肚后,周亚夫不仅敢指责林清源了,还敢直接朝对方要交代了,一副不给个合适的理由就不罢休的模样,与最开始那副恭敬的态度简直大相径庭。

    “你想要我跟你怎么解释?比如这件事是有内情的,亦或者,我是有苦衷的,如果我真的给了你缘由,难道就能改变嫣儿远嫁的命运了吗?”

    “不能,你我都知道不能,汉匈联姻早已定下,就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反悔,那你又为何来责难我这个失去女儿的老父亲呢?”

    “我不是不伤心,也不是愿意让嫣儿远嫁,我也是没办法啊。”

    “其实你心里也清楚这点,可是怨恨蒙蔽了你的双眼,亦或者你觉得必须得有人为此负责。”

    “可你不敢责难皇帝,也不能指责你爹,那么最后,你就只好来质问我了,好像只有这样,就能掩盖你的无能一样。”

    仿佛是在说他,可又好像是在说自己,林清源的话语里除了戳破了周亚夫的逃避外,又何尝不是在反思自己呢?

    他身为小嫣然的亲生父亲,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远嫁,而不能将其留在身边,他又怎么会不伤心,不难过呢?

    可他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啊。

    不过,“我相信你不会一直无能为力,就跟我一样。”林清源话头一转。

    “留侯跟我说,你父亲曾跟他诉苦,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40-250(第2/16页)

    说起过你的前程,你有什么打算吗?有鉴于你也快加冠成年了。”他问起了他对未来的安排。

    “……”,周亚夫犹豫了一会儿后,“我想成为一名武将。”他这样说。

    “可你父亲却倾向于让你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文官。”林清源没说赞同,也没说反对,只是抛出了他父辈的设想。

    “他是他,我是我,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就是要成为一名武将,将来带兵征战沙场,为我大汉开疆扩土。”

    周亚夫这次也犹豫了,可时间明显比刚才短,而且神情也更加坚定。

    “可汉匈联姻一成,北方边境就会安稳下来,无仗可打,而不安分的南越也会因为我大汉的强盛而臣服,更是没有纷争,那你又有什么用武之地呢?”林清源却反问道。

    “能够安稳一时,却未必能够安稳一世,还是未雨绸缪,事先准备,这样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灾祸弄得手忙脚乱。”

    “至于边境的安危问题,南越国必然是臣服的,而匈奴人,恐怕不会因为这样一桩联姻就千年万年的消停下来,到时候,自有我一番用武之地。”

    周亚夫抬了抬下巴,有条不紊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错,你确实有长进,看来这三年也并没有荒废,反而让你看的越发清楚了。”林清源听到这儿,忍不住点了点头,赞许道。

    “这都是先生教的好,其实,你也一直没有放松对匈奴的警惕吧。”后面这半句,周亚夫刻意压低了声音。

    “我只是想确保嫣儿过得好,如果匈奴人让她受了委屈,那我这个做父亲的,没理由不接她回来,并替她讨回公道。”林清源并未正面回答,而是从亲情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就更该当一名武将了,这样将来总有一天我可以亲自把嫣儿接回来!绝对!”周亚夫听到这儿,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他的心思,于是立刻表态要支持。

    “是的,总有一天,但不是现在,现在的我们只能忍耐,明白吗?”林清源看了他一眼,轻声教导着。

    “……是。”周亚夫很不甘心,但也清楚形势比人强,如今只能暗暗积蓄实力。

    “孺子可教也。”林清源看他听进去了,也比较欣慰的点了点头。

    自此,他们心照不宣的达成了一致。

    第242章

    以迎娶皇后的标准,准备黄金两万斤。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转眼就又是一年,彼时,匈奴和大月氏的战争也终于告一段落了。

    在这场争斗中,损失最大的无疑是夹在中间的乌孙,但不管怎么说,战火到底是平息了,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短期的而已。

    大月氏不会放弃争夺草原的霸权,而匈奴人更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染指自己的利益。

    至于乌孙,它正在夹缝中求生存,默默躲在角落里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并不敢跳出来做什么。

    好在匈奴人肯扶持乌孙,情况还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草原上的兵戈只是暂时止息,狼群之间的斗争也不会彻底结束,每个部族都在设法加强自己的实力。

    而对于此时的匈奴人来说,快速达成和南方汉朝的联姻,将这份血脉姻亲关系落到实处,无疑会使他们获得一位强有力的盟友,并大大加强自己的实力。

    而且新娘子的身份也实在是不一般,既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贵女,又倍得家中长辈的疼爱和宠溺,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匈奴作为夫家,所获得的嫁妆不会少。

    当然了,作为草原霸主的匈奴也不会吝啬聘礼就是了,否则岂不是让汉朝人看不起?这可不行,绝对不行。

    别看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风俗粗犷,但对于排场和面子的看重,却一点也不比汉朝人差呢。

    不过这次聘礼出的数额也确实巨大,容不得匈奴不重视,冒顿大单于更是频频询问准备的进程。

    他不问不行啊,谁让这会儿他自己没有大阏氏呢?

    若是普通的儿子要娶妻,那一应流程交给对方的母亲操持就是了。

    可偏偏这次要娶妻的是他的长子兼左贤王,也就是匈奴帝国的太子,实在身份不同,再加上结亲的另一方又是和匈奴旗鼓相当的汉朝。

    这两相叠加之下,也由不得冒顿大单于不多上心,多过问啊。

    这不,现下他就找来了自己的长子询问进程。

    匈奴王庭的王账内,冒顿大单于正坐在上首,稽粥王子则坐在他左下侧。

    “有关聘礼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冒顿端着金杯喝了一口马奶酒,然后问着儿子进程。

    “都差不多了,按照当初汉匈联姻定下的条文,以迎娶他们汉朝皇后的标准下聘。”

    “我大匈奴备下了黄金两万斤,另有骏马五千匹,肥牛一万头,羊两万只,西域各国以及附属部族进贡的奇珍异宝和珍贵皮毛一百车,还有奴隶三万人,大头就是这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其他小礼物,父单于还要听吗?”

    稽粥条理清晰的将准备的聘礼说了说,一些细枝末节,太过琐碎的,担心父亲听着烦,也就没有直言,而是贴心的询问了一句。

    “其他的你自己处理就行了,”冒顿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显然不在意那些小物件。

    “那些黄金珠宝,还有奴隶皮毛什么也就罢了,这牲畜是不是给的太多了?”

    “特别是我们的骏马,这可是五千匹好马啊,稽粥,你该不会还没娶阏氏呢,就打算胳膊肘往外拐了吧。”他在意的是这个。

    “怎么会呢?儿子永远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决定,也是因为知晓汉人的习俗。”稽粥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什么习俗?”冒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