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60-27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好了,现在可以睁开眼睛了。”林清源没有回答,却让她自己看。

    “芍药花环?都老夫老妻了,还弄这些做什么?怪难为情的。”她看了镜子里的自己,头上果真戴了东西,又抬手摸了摸,有些不好意思道。

    “老夫老妻怎么了?时光会流逝不假,但我们的爱情却可以天长地久。”

    “至于说容颜易老,我才不管那些呢,你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最好的妻子。”林清源搂着她,说着最热切真诚不过的情话。

    “是啊,我们的爱情天长地久。”她笑了笑,靠在他身上,但眼里也闪过一丝悲伤,只是转瞬即逝,并没让他发现。

    夫妻两人依偎在一起,就像过去的许多年一样,显得温馨而美好。

    第262章

    越是尊贵的孩子,往往越不容易存活。

    外面春暖花开,刘元出了月子,逐渐振作起来,大汉和匈奴有关良马和武器的谈判也取得了一个令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仿佛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林清源也坚信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的,所以他以更饱满的情绪和精力投入了生活之中。

    他依旧是体贴的丈夫,为妻子画眉挽发,刘元也笑着接受他的体贴,但也不忘提醒他政务要紧,特别是这会儿汉匈两国缔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60-270(第3/17页)

    合约的关键时刻。

    还有他们的女儿,远嫁草原的女儿,他们也该为她准备一些回礼和书信了。

    这一点,林清源深以为然,他和妻子细细商量,并尽心筹办。

    不过东西和书信还是其次,他觉得,自己应该亲自和这次匈奴使团的领头人谈一谈。

    好在这次的匈奴使臣他也认识,正是老熟人,左大将呼衍氏。

    只是双方的身份有些敏感,私下会面也着实不妥。

    谨慎起见,林清源先跟刘盈报备了一声,言说自己和妻子有些礼物要转交匈奴使团,所以想与对方见个面。

    姐姐和姐夫担心外甥女,要跟亲家一方嘱咐几句,那刘盈自然没有不允的。

    而且他也相信,林清源是有分寸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都是最清楚不过的。

    也因此,刘盈很大方的同意了林清源的请求,还吩咐人备了东西当见面礼。

    林清源在典客府为匈奴使团准备的院落里见到左大将呼衍氏时,他正在厅堂中,并伏在案台前写着什么。

    “左大将,希望我没有打扰到你。”门开着,但林清源还是秉承了礼节为先的规矩,抬手敲了敲门。

    “怎么会?太傅早已让人递过拜贴了,倒是我,没有亲迎,还望不要怪罪啊。”左大将呼衍氏把笔放下,起身站起去迎他。

    “汉匈两国是亲家,你又是来走亲戚的,我又哪里会怪罪呢?”林清源则是笑了笑,直接抬脚进来了。

    “陛下让我带了些礼物,请笑纳吧。”说着,他示意侍从把东西抬进房间。

    “太傅今日来,不只是为了给我送礼的吧。”左大将呼衍氏一看这架势,有些好奇道。

    “都说是亲家了,那我今日自然是来拉家常吧,左大将,介意陪我出去走走吗?”林清源发出了邀请。

    “你们汉人有句话,叫‘客随主便’,那我自然是不能拒绝的。”左大将呼衍氏笑了笑,如此道。

    “那就请吧。”林清源抬了抬手道。

    两人结伴同行,出了院落,一起走在花园里,而他们双方的侍从则远远的坠在了后面。

    诚然典客府是接待各国外宾的地方,各处院落都不算小,在房间里谈话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林清源可不想被人探听到什么,这才会邀请他到花园里散步的。

    就算灌木丛里有藏人的可能,但机率也大大小于房间内,特别是典客府里还有湖泊,在开阔的湖边,则更不容易被人窥探谈话内容。

    所以林清源一路领着他在花园里转悠,看似闲游,但目的地却也明确的很。

    在路上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切切实实跟对方拉起家常来。

    “刚才左大将是在写信给家人吗?”林清源问道。

    “是啊,我出门已经好几个月了,也该给家里报报平安了。”

    “只是我们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我只能用别族的语言书写。”

    “好在我家里的女儿们对汉人的文化很感兴趣,虽然她们还写不太全,但读一读书信还是没问题的。”左大将呼衍氏回答道。

    “女儿们?左大将有很多女儿吗?”林清源有些好奇道。

    “八个,我有八个女儿,第五个特别难管教。”他比划了一下。

    “这孩子不比她其他的姐妹都有母亲疼爱,她的母亲死的很早,我作为父亲,也就难免多宠爱了些,结果就娇惯的不成样子了。”

    提起自己的女儿,左大将呼衍氏的口气也变得宠溺又无奈。

    “女儿家就该娇养,何况这孩子也确实让人怜爱。”林清源附和了一句。

    刚才他听对方这话就知道,这人家里铁定不是一夫一妻,而是有很多阏氏,也就是妻子的。

    不过他也无意冒犯,左右这婚姻观不同也不是什么大事,只尊重就是了。

    “怜爱是真,可头疼也是真,也不知道将来哪个臭小子得了去,倒叫我省心了。”左大将呼衍氏开玩笑道。

    “省心?不不不,左大将,你这是想多了。”

    “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是说你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感情越多,将来也就越关注她过得好不好。”

    “特别是女儿,毕竟,在每个老父亲眼里,要娶走自己心肝宝贝的家伙,都是不讨喜的臭小子。”林清源打趣道。

    “所以,太傅这是想念小翁主了吗?”左大将呼衍氏看了他一眼。

    “无时无刻,嫣儿离开我和她母亲快十个月了,我们都很想她,非常想。”

    “尤其是在我妻子才失了腹中孩儿的时候,我很期望她能回家来。”

    “那样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互相关心体谅着对方,或许这样,能够更快的走出悲伤。”话到此处,林清源的情绪有些沉重。

    “……长公主的事,我也有所耳闻,太傅节哀吧。”左大将呼衍氏见他如此,不由得出声安慰道。

    刘元小产的事,在瞒住内情后,到底还是要公布出来的,不然时辰到了,她又哪能生个孩儿出来?

    也因此,这朝堂内外都是知道了的,不是没人猜到里头有猫腻,但是说实话,这又不干外人的事,他们便是想掺和也掺和不来。

    大多数人的态度其实就和左大将呼衍氏一样,对其怜悯可惜,甚至于安抚劝慰,至于旁的,也做不了什么。

    “劳你挂念了,”林清源也如以往应付别人那样,应付他一句。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越是尊贵的孩子,似乎就越是七灾八难的,汉宫里如此,你们匈奴王庭也是如此,冒顿大单于膝下子嗣也不丰。”

    “所以我很担心嫣儿和她腹中孩儿的安危。”林清源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正题。

    而彼时,他们两个也已经来到了位于典客府东南角的湖泊边,金色的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周围是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之景,但他们谈论的话题却有些压抑。

    “太傅,我保证,绝没有人敢伤害小翁主和她腹中的孩儿,如若有,那大单于和左贤王一定会扒了那人的皮!”

    他的话,是在担心女儿,也是在质疑匈奴王庭的安危,左大将呼衍氏不得不做出回应,而且必须是正面且郑重的回应。

    “我当然相信大单于和我的女婿,但是有一点我们也必须承认,拥有王族血脉和王权继承的孩子,总是比其他普通的孩子,多灾多难。”

    “不过我坚信,嫣儿腹中的王子一定会平安降生。”这句话,他笃定的很。

    “太傅?”左大将呼衍氏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是王子?”

    “因为天命如此。”林清源笑了笑,神神秘秘道。

    “……倘若真是位王子,那我想大单于和左贤王一定会高兴坏了。”左大将呼衍氏抿了抿嘴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因为林清源说的没错,匈奴王族确实子嗣不丰,特别是男嗣,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60-270(第4/17页)

    是有正统继承权的男嗣。

    “那么,就先让我这个外公为孩子送上一份贺礼吧,我打算给他起个名字。”林清源抬了抬下巴。

    “可是太傅,王子的名字,一般是由大祭司占卜,而大单于决定的。”左大将呼衍氏觉得有点为难。

    “我要说的,正是他们占卜决定后的结果,你可以等孩子的名字出来后,再告诉他们我取得是什么。”林清源挑了挑眉。

    “……”,这一刻,神秘再一次侵袭了左大将呼衍氏的脑子,他想起了有关林清源这个人,流传在匈奴王庭的传说,他是带着神异在身上的奇人。

    当时一听,只觉得虚无缥缈,现在看他这笃定的样子,他倒莫名的有了敬畏之心。

    “那,太傅请讲吧。”他没了刚才的随意,倒显出许多恭敬来。

    林清源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了两个字,然后又很快恢复了和他之间的距离。

    “除了孩子的名字之外,我还想拜托你带些礼物和回信给嫣儿,请告诉她,我和她母亲都很好,不用担心,我们只盼着她早日诞下麟儿,一家欢乐。”林清源如此道。

    “太傅这是……不打算把长公主的事,告诉小翁主吗?”左大将呼衍氏有些迟疑。

    “女子怀胎十月,本就辛苦,也容易胡思乱想,既然如今事情已经了了,那又何必告诉她,惹她为之烦忧呢?”

    林清源这意思就是默认了对方的话,不打算把家里的事告诉女儿了。

    “太傅这个当爹的都考虑周全了,那我这个外人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左大将呼衍氏其实也很赞同他的做法。

    毕竟,小翁主这会儿怀着他们匈奴未来的王孙,也确实是不容有失的,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两人就此达成一致,又谈论了些草原上家长里短的趣事,并约好什么时候把送给小嫣然的礼物和书信给他送来后,林清源就离开了这里。

    数日后,匈奴使团踏*上了回程的路,带着他们和汉宫达成的盟约协议,以及一对父母对女儿和女儿腹中外孙的殷切期盼,返回了草原之上。

    车队浩浩荡荡离开了长安,彼时,林清源和刘元正站在城墙上望着。

    “先生,你说我们将来能有机会再见见嫣儿和外孙吗?”刘元靠在他身上,轻声问道。

    “会有那么一天的,我跟你保证,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让咱们的嫣儿带着小外孙一起回来省亲的。”林清源搂紧了妻子,郑重许诺道。

    “我信你。”她听到这儿,总算安心了,但眼底却是浓重的化不开的悲伤,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会做到这点,可她担心的是,自己看不到那一天。

    林清源因不知内情,所以也不知她的担忧,只觉得她近来很没有安全感,便想方设法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着她,哪怕这会让他更累。

    渐渐的,刘元也觉得自己不能再悲春伤秋的荒废光阴了,她必须为他,为女儿,为自己在乎的那些人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最后的年月里,不至拖累他们。

    她开始振作起来,把宫务再次抓到了手里,她佩戴了自己母亲吕太后的首饰,但却不是那彰显权力和霸气的龙纹金钗,而是为了守护家人而存在的玉镯。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来自她大汉公主的骄傲,也是她作为吕后女儿的底气,更是代表了她自己的心意。

    比起权力,刘元显然更爱自己的家人,她不是吕雉,也成不了吕雉,但在某种意义上,她们又是极度相似的。

    这不止是因为她们血脉相连,更是因为她们都有自己要守护的人存在。

    也因为她的振作,窦漪房的日子变得越发难过,这倒不是说刘元在吃穿用度上亏待了对方,她还不至于用这种手段。

    只是物质上的充盈并不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特别是这会儿无论是刘元,还是林清源,甚至是刘盈,窦漪房的丈夫,都不在愿意与其好好沟通的时候。

    那种精神上的压迫和冷暴力,足以让窦漪房的情绪变得一天比一天暴躁。

    可她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本能够借助自己和刘盈的孩子们缓和气氛的。

    可惜的是,现在小刘启不属于她,甚至对她敬而远之,而小刘武又还太小,不能给她什么实质上的帮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