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棉衣送给对方的,又到底是谁收了对方的衣物。
查来查去,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在这种互相猜忌,自家是不是有对方内鬼的情况下,广宁卫邓将军又提出需求,想购买上好的战马。
可说是献给皇上。
实际上却不好说。
春日一来,也是马匹繁育的时候,这点大家心知肚明。
“他们要战马,必然是为了繁育,好养一批好马出来。不能送他们种马!让他们培育出好马,回头打我们怎么办?!”
“人家都说是送给平临国皇帝的,你怎么这样多疑?”
“你就不怕他们打过来?!”
“好笑,打的又不是我们部落,不是你们没事就去打谷草,把人家惹恼了?”
“如果占了那边的土地,咱们的子孙后代就不用放羊了。”
“为什么不放,你们部落祖上汉人居多,所以不喜欢游牧,可我们部落喜欢,我们就喜欢在草原上驰骋。”
双方吵起来没完,要不是有中立地在中间劝架,肯定早就打起来了啊。
眼看草原各部争论不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30-140(第3/34页)
一直没说话的岐国梁国两国先开口了。
“我们这也有上好的马匹啊,平临国要买的话,可以来我们这买。”
“不过我们不要银子,要你们的火墙施工队。”
这话传到州城衙门,李师爷心道:“请君入瓮,不就成了。”
其他地方官吏埋头苦干的时候。
听到这个消息,还有点疑惑。
怎么好端端的,要用战马换火墙施工?
是不是发生了他们知道的事啊。
确实是他们不知道的,但也确实跟他们有关。
纪大人在给你们挣月俸!
工司主事跟户司主事看着下属们,眼神颇有些怜爱,幸好你们不清楚原因啊,否则就会像我们一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可问题来了。
这不是用战马来换火墙施工。
难道要用马匹再换成钱?
两位主事认真算算,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本地消化不了那么多好马,估计还要回京城去买卖。
谁料还是李师爷点醒他们。
“哪有那么麻烦,他们两个国王可以用战马换火墙,其他人呢?”
“其他人肯定要付金银的。”
“咱们不仅有火墙,还有火炕,只要他们有银子,施工队就会一直做下去。”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
战马不过是个诱饵而已,真正的大头在后面的!
这样也行?!
好像真行。
施工队一出去,既能赚回设计的钱,还给水泥找了额外的销路。
不仅如此,连出去做事的工匠们,估计都能靠这事发财。
至于本地官吏们的月俸,更是手到擒来啊。
大人还真是给他们想了个好办法!
这下不用发愁发不起月俸了!
户司主事差点哭出来。
还是知州大人体谅他。
天知道他已经辗转反侧好多日了。
哎,梦里都是下属们讨薪的画面啊。
在工司主事跟户司主事全力配合下,祝耘带着的施工队很快出发。
他们要出国赚钱了!能挣多少是多少!
有了这个开始之后,之前一直烧钱的养殖场终于传来好消息。
第一批兔子也已经养成,开始见回头钱了。
毕竟是精心饲养的兔子,不管是肉质还是皮毛,都远超野生兔。
那油光水滑的皮毛,让前来购置皮货的商人都称奇:“收了这么多年的货,还是头一次见这么柔软的兔子皮,已经不能算下等货了。”
“养殖的就是不一样啊。”
“就是太小了,做成一件衣裳,至少需要上百张,你们有吗。”
有吗!
肯定有啊。
这就是养殖的好处。
不仅质量稳定,而且数量也稳定。
只要客人想要,他们就有,无非就是扩大规模而已。
这不比等着上山打猎快多了?
那猎户也只用抓山上的最活泼的公兔用来繁育即可,任务轻松,银钱也比之前多。
有些熟悉动物习性的年轻猎户,甚至可以直接去当兽医,兔子跟水貂的状态如何,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养殖行当发展到这里,基本已经成功了。
武掌柜跟皮货王家,看着客人满意的表情,以及一口气签下的大订单,长长舒口气。
对方还道:“你说年底之前,还有一批货?一共多少,我全都包下。”
好货永远不缺买家。
这么颜色皮毛都均匀的皮货,再请最好的织娘,一定能做出极好的皮衣,卖出普通人想象不出的高价。
对于这点,两位商户却是没答应的。
只找一个买家,岂不是生死存亡都在这位身上。
如今的目的,是要打出他们昌河州皮货的名头才是。
武掌柜更是笑道:“这就是好货了?若你看到我们养的水貂,岂不是要银子塞到我们的荷包里。”
养的水貂?
这位买家眼前一亮。
貂皮大衣的价格,跟兔皮相比,更是两回事啊!
“让我去开开眼?”
“请啊。”
“不过先说好,只是让你看看,还没到收获的时间。”
这话一出,买家更是抓心挠肝。
等从养貂作坊出来,他算是服了。
要说一件好的貂皮大衣,一定要颜色毛发的都很均匀,做出来的衣服才好看。
就像前些年极贵的那一件,就是用貂手掌最柔软的皮毛制成,用了上千只貂,才做成那一件衣服。
现在这武掌柜皮货王家养殖出来的水貂,根本不用那么麻烦。
不仅成本大大降低,质量也在往上走。
这人死乞白赖地求着要签下水貂订单,提前给定金他也愿意。
可惜武掌柜他们根本不理。
水貂还未养成,不是最好的状态,他们心里也没底。
而且这价格明显还能往上提。
这种情况下,必然不能直接卖出去啊。
买皮货的商人,只好带着四百兔皮离开,随后安慰自己:“可以了,这已经捡漏了,等年底过来,肯定不是这个价了。”
原本兔皮质量不一样,还能压压价,现在质量这般好,想要好货的商人,肯定上赶着过来。
到时候这地方的人意识到价格低了,肯定会往上涨。
要说昌河州真是好地方。
漫山遍野的动植物就不说了,土地还这样肥沃。
除了冬天冷之外,没别的不好。
现在种上棉花,冷的问题都能克服。
说不定这地方,还能发展起来?
“我真是傻,忘了这地方的知州是纪楚。”
要是发展不起来,那才奇怪啊。
商人一走,在兔子养殖作坊的武掌柜,皮货王家,饲养员,兽医。
再加上常驻在这里的畜牧司官吏,全都激动得吼起来。
“四百张皮子!卖了十二两银子!”
折合下来,一张处理好的兔皮,竟然能卖到三十文。
这对本地的物价来说,已经很高了。
等到兔肉再卖出去,这批兔子的价值,基本能在一百文一只。
价格比之往年,可要高出不少。
往年一张兔皮的价格,不过十文左右,还要看其品相如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30-140(第4/34页)
这些皮货,基本用于帽子领子,所以卖不上价格。
比较了解兔子价格的张灵灵也道:“浙东一代富裕,一整只兔子基本在一百一十文。”
“越偏僻的地方,价格越便宜。”
昌河州多偏,自然不用多说的。
往年十文左右的一张皮子。
今年直接卖到三十文。
难怪在场的众人如此兴奋。
兔子的繁殖能力,以及他们养殖场的规模。
每年繁育出几千兔子不成问题。
但兔皮赚的银钱还是小事。
最重要的,证明了养殖这条路可行。
因为大家都知道兔子养殖,纯粹是大家为了保险起见,养了个便宜的做保底。
作为本地五大皮货商人之二,这十二两银子,自然不至于让他们兴奋成这样。
接下来的水貂才是重点!
“知道一张上等的水貂皮,能卖多少银子吗?”
其他人摇头。
懂行的人低声道:“一张水貂皮,至少这个数。”
三十两?!
一张就要三十两?
做一件衣裳,至少需要八只水貂。
加起来,便是二百四十两!
这才是武掌柜跟皮货王家高兴的原因!
而外面其他皮货商人,早就闻风而动。
他们也要搞养殖!
马上就要搞!
除了这些皮货商人高兴之外,户司主事同样暗暗兴奋。
太好了!
有回头钱了!
他们衙门,好像不用那么穷了!
户司主事没想到,火炕施工队出国赚钱,以及养殖行当盈利,只是个开始而已。
经过一两年的发展,他们昌河州终于迎来发展的大爆发。
第132章
最先发现这件事的, 竟然也是皮货商会的商人们。
都说商户们嗅觉最为灵敏,这点果然没错。
他们想得也简单
吃不到头一茬的利润,那他们就吃第二茬的!
不就是开养殖作坊吗, 立刻行动。
至于兽医跟饲养员,这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工种怎么找?
刚开始为这事发愁, 就有人说:“主家, 这还愁什么,您忘了州学吗?”
众人立刻看向州学方向。
对啊!
那边的畜牧专业, 已经开设近一年了吧?
从去年,纪大人确定要帮皮货商户改行的时候, 这州学就有了畜牧专业。
要说里面的学生都没意见,那也不可能。
换个学风浓厚之地,阻力肯定不小。
可他们昌河州学风不浓啊,没人抱着老夫子的书本不松手。
而且渔猎本就是他们这里的老本行,去州学学习如何养殖,如何当兽医, 则非常契合本地情况。
学政又是个想做出政绩的, 加上薛明成得了纪楚的信件, 把浙江一带的霸道养殖户几乎都给弄来了。
所以他们这里的畜牧学科,既不缺学生, 也不缺老师, 发展得非常迅速。
一年的时间, 虽说学得不精, 可上手没问题, 比普通人厉害多了。
于是皮货商会的老板们,一窝蜂地往州学跑。
他们没想到,另外一个行当的人, 比他们动作更多。
那就是以老孙家为首的猎户们。
猎户们直接道:“论动物习性,我们更熟啊,我们也能养。”
这话确实没错,甚至是纪楚早就有过的想法。
可养殖行业初期成本高,还容易赔钱,猎户们则大多家底单薄,实在赔不起。
所以选的是皮货商会的人去做。
现在摸索出养殖规律,猎户们自然跟上。
皮货养殖,这个行业不光在平临国潜力巨大,在国外诸如岐国梁国同样有着巨大的市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