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说句毫不夸张的,即便昌河州皮货行当两三万人一起做这生意,也填不满平临国的需求量。

    谁让他们地多人多,喜欢皮货的百姓不在少数。

    只是对晚了一步的皮货商人们来说,那就不太妙了。

    这种情况下,要么送自家子弟过去学习,要么出高价抢技术人员啊。

    张灵灵一日之内,收到好几封邀约,都是请她去自家养殖场帮忙的。

    她本就会养兔子,这一年里,还学了如何养水貂,如此全面的人才,哪家都抢着要。

    甚至有人拿出毕生本事,直接许诺道:“只要盈利了,不仅给你分成,还帮忙找我远房亲戚,给你要个特赦!”

    张灵灵还是罪犯家属的身份,这点很多人都没忘。

    可人家根本就不搭理。

    因为州学学政那边,已经提前申请赦免了。

    州学很缺她这种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就等着请她去官学当夫子呢。

    还用得着你去求特赦?

    人家的本事,还用得着多说?!

    看这一件事,就知道皮货老板们有多着急了。

    着急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知道这个能挣钱!

    眼看人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年底之前就能卖水貂皮,能不羡慕吗。

    原本因为棉花要萎靡的皮货行当,瞬间又走出不同的路。

    从去年开始有多惆怅,现在就多有干劲。

    对于这件事,本地人对纪楚的感官更好。

    他虽是内地来的,却没有一味地让人种地。

    而是把本地的老手艺都传下来,这对本地人来说意义更加不同。

    这种情绪让他们对外来投奔的佃户们态度更好了。

    本就是个极包容的地方,现在更是有意思,每次过节,一个地方有好几个风俗也不奇怪。

    到了三月初三,各地百姓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过节,给昌河州添了别样的风采。

    百姓们过节,衙门该办差还是办差。

    户司畜牧司整理了一份名单,都是申请开设养殖场的文书。

    养殖场自然不能随便开,毕竟这东西污染大,要远离人群,还要防止疫病等等。

    畜牧司主事道:“去年怎么劝,大家都不敢开,今年却不一样了。”

    去年只有武掌柜他们,开了两个养殖场。

    今年单是申请,就有二十份,这还是经过筛选,态度比较端正,正儿八经想开的。

    殊不知筛选下去的名单,都快上百份了。

    “这是好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30-140(第5/34页)

    。”纪楚一边说一遍看,让李师爷再审一遍。

    要说开养殖作坊,一个是租用官方的土地,再者购买各种材料。

    这都是衙门的营收。

    尤其租地,让户司主事已经高兴许久了,有了租金进账,还怕下半年发不起月俸吗?!

    肯定不会啊!

    他们踊跃办作坊的最直接好处,这不就来了。

    户司主事还经常去郊外看麦田跟棉花田。

    虽然距离收获还很远。

    可至少有个念想。

    因为从去年开始,昌河州陆陆续续来了一两万人。

    这一两万人,除了一部分罪犯之外,其他的都是各地佃户。

    佃户们最显著的特征,肯定是会种田啊。

    经过他们开耕的土地,那是实打实的精耕细作。

    开荒的时候也格外卖力。

    至今也就半年时间,本地已经增加田地一万多亩。

    放到之前,昌河州耕地面积不减少,户司主事都要谢天谢地。

    现在直接增加了这样多,而且大有继续增长下去的趋势,他能不高兴吗。

    这也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没想到在这种偏远之地,还能捞到如此功绩,也算他幸运。

    怪不得知道纪大人要来昌河州当知州,自己又是他的下属时,同乡同僚会表示羡慕。

    没办法,谁让他运气好!有这样的上司啊。

    漳兴四年一开年,这才三月份,就有这么多的好消息,让户司主事走路都是不一样的。

    等到三月中旬,养殖作坊陆陆续续开设起来,租金也收到财政里,户司主事已经彻底成为纪大人的跟屁虫。

    纪楚看得想笑,干脆道:“你最近去过官学没。”

    没有啊。

    官学怎么了。

    纪楚把学政递来的文书给他看。

    昌河州发展得快,事情也多,差事一件接着一件。

    种植养殖发展得都很顺畅。

    没想到学校那边,同样有了结果。

    昌河州州学的畜牧学科变得极为火热,甚至有外地学生跑过来想学手艺。

    可惜的是,这州学对本地学生象征性收点银子。

    但外地的学子过来,学费就不便宜了。

    即便这样,也拦不住大家的学习热情。

    现在谁还不知道,昌河州的养殖行当已经发展起来。

    从这里拿收皮货的买家,谁不夸他们的皮子好。

    这种情况下,来学习的人自然多了。

    同时,也证明一件事。

    纪楚都松口气道:“有这部分学费收入,户司就不用给州学拨钱了。”

    换句话说。

    随着养殖行业的真正火热。

    他们本地州学都能自负盈亏啊。

    当然,经科以及下面私塾还是要拨钱的,可畜牧学科已经可以撒手。

    户司主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看了又看,终于大笑道:“太好了!”

    又少了一笔支出!

    喊完之后,户司主事又觉得自己行为不雅,只好轻咳:“咱们账目上为数不多的银子都拿去办正事了,好不容易有租金维持日常开销,现在少了个花钱的房,实在是太好了。”

    纪楚跟李师爷忍不住笑。

    户司主事,只是换了个方法说太好了!

    不过他们两个心里也认同。

    说起来,前知州刘大人在的时候,其实本地财政还没那么紧张。

    当时就穷,刘大人还特意跟他说过这事。

    本想着纪楚接手之后,本地情况会好点。

    没想到这第二年,本地的财政情况分毫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差了!

    也就是借着他的威信,否则换了谁,都不敢这样大刀阔斧地办差。

    对此,纪楚心里无比感激。

    无论是眼前的户司主事,还是帮他瞒着挪用月俸的官吏,纪楚都是感激的。

    若不是足够的信任,事情不会这般顺利。

    私下里李师爷却道:“也是您之前的政绩,给了大家信心。”

    还记得没来昌河州的时候,本地人就对他充满信心。

    当时既是压力,但也是动力。

    如今也是这般。

    纪楚夜以继日办差,为的不就是回报大家的信任,不仅是官吏们想要升迁的信任,还是百姓们想要过更好生活的信任。

    他都要稳稳接住,稳稳地把这本就肥沃的地方建设好。

    哎,说了那么多,也只是刚见回头钱而已啊!

    纪楚,李师爷,户司主事,齐齐叹气。

    给当地挣钱,实在是太难了。

    昌河州其他官吏百姓,还不知道昌河州的三位大佬在努力挣钱,只觉得他们四个好像越来越忙了。

    好像恨不得,昌河州立刻发展起来?

    真没那么容易啊。

    就在大家要劝一劝他们三个的时候。

    二月份刚刚成立的水泥作坊,竟然有了成果。

    二月初开始拨钱建的作坊。

    现在不过三月中旬。

    这就有成果了?!

    这样夸张?!

    纪楚愣了一下,最近要忙的事情多,他基本没过问水泥作坊的事。

    毕竟那里有祝亚以及乐薇,两人都有丰富的经验。

    工司主事同样大力支持。

    所以他知道这作坊办得肯定顺利,却没料想,顺利到这种地步。

    工司主事一脸兴奋:“还是纪夫人,还有祝亚兄弟厉害,水泥作坊需要的材料人工,他们都能安排妥当,还能以最短的时间凑齐物件。”

    可以说,只要有银子,这些事在他们面前,都不是问题。

    所以才能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把作坊建起来。

    在纪楚当卷王的时候,身边人也在当卷王。

    估计是知道他的压力,所以想尽快做好这一切,好让他放心。

    等纪楚李师爷等人去往水泥作坊时,乐薇正在组织人搬水泥,第一批水泥没有多少,却是能看到东西了。

    祝亚则在改进设备,希望设备以最大效率运行。

    工司主事就差说一句。

    大人!

    早点办水泥作坊多好啊!

    您手底下有这样的人才!怎么不早点用!

    纪楚一眼就看出他的想法,李师爷也是如此,直接回道:“去年办了作坊又如何,造出来的水泥没人买,那怎么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30-140(第6/34页)

    工司主事挠头,话是这么说,但其他地方都有水泥作坊,就他这里没有,显得很呆啊。

    算了,不管那些。

    反正如今他们的水泥作坊是成立了。

    而且已经有养殖作坊在预定。

    虽然看起来,他们要的数量并不算多。

    但总会好起来的吧?

    一定会盈利吧。

    工司主事是少数知道这作坊怎么建起来的,也是少数知道户司主事顶住多大的压力。

    所以提到盈利,他难免心虚。

    只考虑要建作坊,没考虑买家,确实是他的问题。

    或许再等等?

    等天气快冷的时候,肯定就有人买了。

    今年肯定有建火炕的。

    只是建火炕的时候,肯定要下半年。

    到时候怎么给本地官吏发月俸?

    工司主事越想越心虚,好在纪夫人跟祝亚正好走过来。

    陶乐薇还有些惊讶:“相公你怎么来了。”

    “这才是头一批,还在进行最后的实验。”

    本打算成功了,再找相公过来的。

    祝亚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虽然着急,却也要精益求精,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工司主事再次心虚。

    是他亲自去报告的,好像确实着急了点。

    纪楚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多说,只道:“已经到最后阶段了吗,实在厉害。”

    “是,这是附近州府里,效率最好,做出水泥质量最好的作坊。”乐薇说着,看向祝亚。

    祝亚祝大秀才也满脸兴奋:“大人,既然要做,咱们肯定做最好。”

    祝亚祝耘两兄弟,平日也被大家称为祝大秀才跟祝二秀才,他说出这话,也是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肯定啊。

    去年造火炕的时候,他们去外地买水泥,随手帮了几个忙,那边便如获至宝。

    现在自己建水泥作坊,肯定要建成附近最先进。

    纪楚跟水泥作坊也打了不少交道,看到做出来的成品,就知道这不一般。

    只要后续再加强一下设备,估计能媲美曲夏州的水泥厂了。

    媲美曲夏州。

    如今是个极高的赞誉。

    祝亚都忍不住笑。

    纪大人喜欢就好!

    他们是放松了,可工司主事已经琢磨过来。

    除开养殖作坊要水泥之外,其他的地方,好像真的不用?

    等他绞尽脑汁思索后,忍不住道:“火墙施工队!”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