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转行?转行那样简单吗?至少也要三五年吧。”

    散布这些谣言, 自然是为了独揽货源。

    虽然不能隔绝所有人,但隔绝大部分同行,贾货商就满意了。

    还有些不相信的,自己跑来昌河州看情况。

    回去之后就学贾货商,把昌河州皮货贬低得一无是处。

    时间一长,那昌河州的皮货商人自然越来越少。

    别说古代,就算现代也有大量的信息壁垒。

    这些人就是靠着信息差来获利。

    所以到如今九月下旬了,来购买皮货的货商们,全都统一口径,一齐压价。

    昌河州的养殖行当知道这些事。

    可他们专心养殖已经够费劲的了,毕竟都是头一年。

    即便是武掌柜跟皮货王家也没心情管这些。

    能养好再说啊。

    再者,他们还有纪大人做后盾,怕这些做什么。

    这价格压的,本地兔毛价钱骤降。

    所以有了棉衣配兔毛的搭配。

    还好兔子养殖成本不算高,各家养殖户并未亏钱。

    不过兔皮归兔皮。

    另一样东西,却是不同的。

    那就是水貂。

    水貂养殖成本高,皮子价格也高。

    而贾货商等人的真正想法,就是通过这种做法,把水貂皮价格强压下去。

    年初那会说,一张水貂皮就要三十两银子。

    可看着武掌柜家的水貂品质,正常情况下,卖到五十两不成问题的。

    贾货商等人不想出这个钱,就把谣言越散越远。

    原因调查清楚之后,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衙门捕头立刻出去办差,很快就把等着皮货降价的贾货商一行直接抓捕。

    速度之快,让本地养殖行当的老板们都没反应过来。

    要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担心没几天,事情就解决了呀。

    就跟当年转行一样。

    皮货行当两三万人,都在担心棉花出现后,以后的生计。

    现在棉花也有了,他们生计也有着落,也是纪大人提前的规划。

    现在看看,棉花配兔毛,那可是正合适。

    他们这地方好,人也好。

    还有人跟武掌柜他们打听:“纪大人不是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40-150(第5/34页)

    忙吗,昌河州那么多事,他怎么发现不对劲的啊。”

    “说是发现兔毛价格极低,就发现问题了,让手下连夜去查的。”

    只看一个价格,就知道出问题?

    也就纪大人了。

    可现在罪魁祸首抓到了,皮子还是没卖出去啊。

    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却是老神在在。

    现在整个昌河州,多数养殖户都在养兔子,这也是兔毛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

    养水貂的也有,可他们都是今年才养,根本收不了皮子。

    所以整个昌河州里,也就他们家有质量最上乘的水貂皮。

    “有这样的好东西,还怕卖不出去?简直是笑话。”

    “这东西压在手里,也不能贱卖。”

    “就是,再说畜牧司的大人说,他们已经在联系其他地方的皮货商人,让咱们放心。”

    这种情况下,武掌柜跟皮货王家,简直不要太轻松。

    好东西在手,还有官府帮忙,还怕什么啊。

    只怕养殖规模太小,东西不够卖!

    再者,他们自己也有人脉关系,做这行业几十年了,还没个路子吗?

    以前是腾不出手,现在水貂皮出来,肯定立刻联系大家啊。

    被关起来的贾货商他们还觉得委屈。

    不就是散播两句,那些人不信不就行了,至于抓人吗。

    反正做买卖就这样,你骗骗我,我瞒瞒你,不都是这样。

    何必抓人啊!

    但此刻的昌河州监牢里,已经蹲了不少商贩。

    皆是最近一段时间,想趁着这里人多事多,过来浑水摸鱼。

    贾货商看着他们,下意识道:“你们?你们怎么被抓的?”

    “恶意倒卖牛羊。”

    “强行把这里的物资运走。”

    “破坏粮食价格,还有棉花价格。”

    啊?!

    都被抓了?!

    旁边捕快路过,冷声道:“你们还想钻空子?纪大人跟晁同知都说了,人越多,越容易出事,早就提防你们了。”

    那么大宗的买卖,真当随随便便就能成的?

    骗子小偷都聚过来了,甚至还有匪贼想要捞一笔。

    可这沿途的守备军,纪大人都打过招呼,想要抢东西?做梦呢。

    更有晁同知暗中坐镇,否则不会这般顺利。

    昌河州这边差役捕快士兵等人,更是日夜巡逻。

    你们以为,这么顺畅的交易,怎么进行的?

    都是有人在背后保障啊。

    所以这贾货商的事情,很快就能查清楚,还能快速做出补救。

    因为人家昌河州不是头一回处理这种事,经验十足啊。

    贾货商脸色变了又变。

    这是踢到铁板了。

    “那我们会被怎么处罚啊。”

    “留在这里开荒!”

    开荒?!

    然后呢?

    荒地充作官田,以后分给当地百姓。

    姓贾的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可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而且还未翻出风浪,就被按住。

    昌河州,真不是他们能来撒野的地方。

    漳兴四年九月二十二。

    没了这些捣乱的奸商,正儿八经的皮货商人们陆陆续续到了。

    “原来姓贾的皮货,是这里来的。”

    “武掌柜联系我的时候,我还奇怪呢,说你们昌河州不是改种棉花了吗,怎么还有那么多皮货。”

    “都是这些人在造谣。”

    还有些皮货商人,则是照例来收货,他们跟昌河州合作很久了,前几个月在外地跑生意,根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不过这些人看到武掌柜皮货王家的水貂皮后,全都发出一样的感叹。

    “极品皮子!绝对是极品!”

    “这毛色,这均匀度,是好皮子,还很完整。”

    “这么好物件,你们藏到现在?”

    武掌柜他们笑:“没有藏,这刚做好。做好之前就给你们写信了啊。”

    众人连连称赞,还问了之前的谣言:“不是说,你们都转行了,有棉花之后,皮货买卖不好做吧。”

    “这就是我们转的行。”皮货王家直接道,“改做养殖,所以水貂皮量大管饱。”

    了解完昌河州的情况,过来买货的皮货商们算是服气。

    昌河州今年确实与众不同,大家都以为,他们会直接改种棉花,毕竟棉花也是好东西。

    原本老手艺不仅没丢,还精进了。

    外面都说什么,他们改行种棉花,原来是假的。

    那造谣的人也已经抓进去了。

    武家的小伙计有点着急。

    怎么大家都在闲聊,半点都不提买货的事啊。

    兔子皮好说,本地都在消化。

    可水貂皮贵啊,昌河州也好,岐州也好,就连草原部落,都买不了多少。

    只能买到内地才行。

    可武掌柜,皮货王家,跟这些收货商人的聊天一直持续到吃过晚饭,谁都不提收货,更别提出价了。

    这下王家小伙计也着急。

    还是两家管事的,把小伙计们都拉住:“着什么急,那么多人,谁会谈买卖?”

    啊?

    那什么时候谈?

    正说着,只见一个原本“喝醉”了的货商,小跑着过来:“你们掌柜的呢,我们家要买水貂,快让他出个价吧。”

    怎么回事啊。

    小伙计刚把人领到掌柜书房,又看到其他货商偷偷摸摸过来,同样是私下谈买卖。

    白日里,不是大家不想谈。

    而是怕出价不合适,被其他人挤下去。

    还不如私下里慢慢商议,大家也好谈条件。

    武掌柜他们根本不着急,自然是看出大家的想法。

    越是这样,他们的养殖作坊越好。

    果然,一整晚。

    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全都没闲着。

    书房里谈生意的买家络绎不绝,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爽快。

    这些事,衙门自然是不管。

    该怎么谈就怎么谈,买卖达成,好好交税即可。

    不过武掌柜私下里跟李师爷透了底。

    一张水貂皮,卖了四十八两!

    比想象中的三十两,还多了十八两!

    这还是武掌柜他们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40-150(第6/34页)

    了实惠价呢。

    去年养了四五百只水貂,今年卖了三百九十张皮子,单这笔生意,就有七千两的进项!

    七千两啊。

    不枉他们两年来的努力。

    这改行改的,值!

    就算这样,来收货的皮货商人们,也是美滋滋离开,而且走得非常迅速。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好货一定能卖出高价。

    全都是极品皮子,那些有钱人还不抢疯了。

    昌河州皮货行当同样为此高兴。

    他们一点也不嫉妒武掌柜皮货王家先赚钱。

    更不在意,兔皮买卖赚得不多。

    因为大家都看到希望了啊,说明转行转得成功,更说明他们昌河州的养殖行当成了。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赶紧加盖养殖作坊,他们也开始养水貂啊。

    有些地方的鹿园甚至都建起来了。

    以后平临国的好皮货,都要看他们昌河州的。

    不过整个昌河州里,最开心的还属户司主事。

    纪楚都发现了,户司主事格外高兴,就连汇报工作的时候,都忍不住笑出声。

    九月二十八,月底正是各司汇报差事的时候。

    从今年年初,户司主事的眉头都没松下来过,

    “大人,您看看这个月的税收!”

    李师爷以及其他各司主事都看过来。

    户数主事笑的,是不是有点太夸张啊。

    吏司主事道:“知道你高兴,但也不至于这样啊,每年九月税收都很不错的。”

    “是啊,九月收田税,至于这么高兴?”

    各司主事明明知道户司高兴的原因,就是故意不说,让户司主事都有点急。

    纪楚那边已经把账册翻出来认真查看。

    其实从八月份开始,昌河州的账目已经很好看了。

    那四百万的货物交换,就给本地带来不少商税。

    不止如此,还有那么多人的衣食住行,给本地大小酒楼更是带来不少买卖。

    单是这些,就不用发愁本地官吏们的月俸了。

    直到这个时候,工司主事最是开怀,他总算没有连累大家!

    而那会的昌河州百姓,手里已经开始有余钱,该买水泥修火炕的,都在修火炕。

    加上昌河州水泥作坊声名远扬,还有不少人跑过来买水泥。

    就连广宁卫那边同样在买,今年不用打仗,省下来不少军费,用这些军费修补卫所房屋,以及加固卫所城墙。

    有了这部分收入后,昌河州水泥厂直接扭亏为盈。

    还是和平好啊。

    和平不用打仗,这些东西就能用来建设,还有大宗交易。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