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户司主事看工司主事也顺眼了。

    能给他挣来财政预算的。

    他看得都顺眼。

    一笔牛羊交易的税款,以及连带的收益。

    加上水泥作坊的税。

    这就够户司主事高兴的。

    八月份的账目刚收起来,九月份就来了。

    九月秋收,昌河州今年田税明显比往年多。

    一个良种麦田,一个棉花增加。

    再者本地耕地也有增加,对比往年来说,收上来的田税增加了两成。

    而是田地增加,亩产增加的好处。

    如果说这样的田税,已经让户司主事高兴了。

    那筹备已久的畜牧司,着实给他大惊喜。

    那么多兔皮,那么多貂皮,还有其他各色皮货加起来,让今年的财政,直接上升了三成。

    养殖行业好啊。

    这可太好了。

    等到明年,这些税收只会更多。

    以后谁还敢说,昌河州只靠田税过活?

    今时不同往日了!

    户司主事解释半天,最后道:“那今年知道,今年的财政收入到底是多少吗?”

    大家肯定不知道啊。

    不过身为各司主事,数字也不会瞒着大家。

    等对方比了个数。

    刑司主事道:“是去年的四倍?!”

    开什么玩笑!

    但仔细想想,又不是不可能。

    前两年纪大人扶持了那么多项目。

    基本是在今年有了成果。

    一件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如今却真的成了。

    “好啊,昌河州真的在发展。”

    要说纪大人来了之后,那是一年比一年忙。

    可本地的发展,也是一年比一年的好。

    纪楚翻完账本,长舒一口气。

    太好了。

    各项努力,终于见了成效。

    虽说不能以税收论本地的发展,可在这账册上,确实能看出昌河州情况。

    对于昌河州官吏们来说,颇有些两年忙碌,终于开花结果之感。

    有些人当了十几二十年的官,也没有如今这般成就啊。

    说的就是一直没吭声的晁同知和杜通判。

    今年各处都在忙。

    纪楚在广宁卫,岐州两头跑。

    故而昌河州大部分事情,尤其是本地治安巡防,皆是晁同知跟李师爷在忙。

    杜通判则履行职责,监督各司的情况。

    以前忙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两人也翻着账目,像是翻着自己的“战果”。

    晁同知还有点不好意思。

    说战果,似乎有点夸张,可他已经多少年,没做出过成绩了。

    这两年的经验,还真是非同一般。

    跟着纪大人做事,确实不一样。

    杜通判何尝不感慨,在听说他即将升迁的小道消息时,更是觉得这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纪楚也从京城那得到消息,说杜通判任期满了,明年就会离任,并且是高升。

    这是看他表情,看来这事多半是真的。

    也有同僚直接问了这话,正好这会高兴,多讲几句也没什么。

    杜通判委婉道:“还未确定,不过就算能升迁,也是纪大人帮忙。”

    纪楚怎么能接这话,李师爷连忙道:“都是杜通判辛苦,朝廷那边都记着呢。”

    要说辛苦,那整个昌河州的官员,谁不辛苦啊。

    这是不是说明,他们也有机会?

    不少同僚满面红光,难免兴奋起来。

    但说起升迁,谁都没有纪大人升迁快。

    他如今可是两地知州,东北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40-150(第7/34页)

    督,妥妥正四品官员。

    他们就不求这样的升迁速度了,能跟着沾沾光即可。

    没看杜通判那边,对纪大人的敬佩早就溢于言表。

    众人闲聊片刻,又看完九月份的账目。

    今年大部分税收,差不多也截止了。

    说完挣钱的事,就要说如何花钱。

    户司主事立刻坐直身子。

    方才他有多兴奋,这会就有多紧张。

    纪大人挣钱厉害。

    可他花钱同样厉害啊!

    今年除了各地官吏月俸之外,最大的支出便是给穷苦人家修火炕,甚至连岐州也包括在内。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眼看又到年底,纪大人想做什么?

    纪楚朝他笑笑,直接道:“给本地一岁以下的小孩供应羊奶。”

    “今年本地也有不少羊,羊奶应该是能供应,不用给太多,保证人人都有即可。”

    说得简单,可做起来很难啊!

    “还有军户家眷,购置兔肉送过去。”

    剩下的由李师爷去说的,早就定好的扶济,必须进行到底。

    要说昌河州发展迅速,不少百姓都从中得利。

    但难免有孤寡病残,错过这些机会,并非他们不想去做,只是身体不允许罢了。

    以前顾不到就算了,现在税收增加,必然要照顾到众人,否则辛辛苦苦发展税收也没什么用。

    冬日长的地方怎么了,就因为这地方冬天长,官府才要帮助他们。

    除了这些之外,本地必要的道路同样要修。

    从明年开始,本地流放犯人从开荒变为修路的。

    昌河州商贸越来越多,不修路肯定不成。

    纪大人“花钱如流水”,户司主事脸色变了又变,心疼得要命,最后只能答应。

    说到最后一项的时候。

    纪楚开口道:“给昌河州所有官吏,都发年终奖金,购置年货的预算增加三成。”

    年终奖!

    官员们听到这话都很高兴。

    更不要说书吏跟差役了,他们家底没那么厚,肯定指着奖金改善生活啊。

    说起来。

    今年本地棉花不贵,兔毛不贵。

    加上羊肉,兔肉价格都比往年低,偏偏粮食还丰收了。

    现在再多了奖金,今年过年,肯定能采购更多年货吧?

    这不仅仅是奖金,更是他们辛苦一年的慰藉!

    看着同僚们的表情,户司主事只能答应。

    不就是给大家发奖金吗。

    那就发!

    辛苦一年,都要有点奖励!

    消息随着差役口口相传,很快传遍整个昌河州。

    岐州那边自然也没忘,同样带了他们。

    而今年昌河州跟岐州的冬日扶济,同样如期举行。

    以前的昌河州穷,就不说什么了。

    现在有了银钱,若不照顾老人小孩,那挣钱干嘛啊。

    不少人忽然意识到,纪大人带着他们拼命做事到底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本地百姓,本地官吏,既有盼头,也有好日子。

    他自漳兴二年过来。

    如今漳兴四年年底,总算把别人口中穷苦寒冷的昌河州改造成如今的模样。

    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屋里烧着火炕,出门穿着兔毛棉衣,厨房里放着堪称便宜的羊肉兔肉。

    这样的冬日跟往年比起来,太不一样了。

    同样都是过日子,如今的日子,可比之前好太多。

    怪不得他们昌河州越来越热闹,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之前带上广宁卫,也不过三十五万人,如今已经四三十万了。

    这种增速,放眼平临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说起广宁卫,纪楚他们又清点了一批物资,赶着早就预留的一万多头羊送到卫所。

    昌河州的和平离不开他们,今年秋收顺利,更是跟他们息息相关。

    纪楚又怎么会把他们忘了。

    眼看大雪已至。

    这种冷的天气,大家在卫所吃羊肉,烤烤火,岂不美哉?

    冬日里打仗是折磨。

    但冬日里吃锅子,那是妥妥的享受!

    纪楚也会为这样的享受,继续努力。

    现在的昌河州很繁华吗?

    也没有吧。

    还有隔壁的岐州,全都百废待兴呢。

    明年的昌河岐州,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内地百姓了。

    才四十三万人的昌河州,人口并不算多,这里足以容纳更多百姓!

    第143章

    平临国, 漳兴四年。

    十月二十。

    从昌河州回到淮州的一队人马,终于松口气。

    去的时候,拉着满车的货物。

    回来的时候, 赶着大批牛羊。

    又为了赶时间,路上只能快点走。

    其中一个叫刘新春的小伙计一直没说话, 东家以为他是累的, 开口道:“放心吧,马上就到家了, 好好放你们三天假。”

    三天?

    这话一出,周围伙计们瞬间傻眼。

    从八月初到现在, 三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马不停蹄地走。

    在昌河州有多忙,运这些牛羊有多累,东家都看在眼里的啊。

    “不是说,让我们休息八天吗,连着三个多月不休息, 这只休息三日?东家, 不合适吧。”

    眼看已经到老家了, 东家冷着脸道:“给你们加了月钱还不够吗,还想要休息,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伙计刘新春傻眼:“加月钱的时候, 没说过不准休息啊。”

    东家眼看货物已经卸下, 打量他们一圈:“按理说, 像你们这样的伙计, 就应该辞退了的,这是我人好,心善, 才让你们留下。”

    “满淮州问问,谁家给我们这样高的月钱?不想做就滚,淮州最不缺的就是人。”

    刚回到家乡松口气的伙计们,这下傻眼了。

    而东家已经让家仆把牛羊带走,羊直接卖了,牛则只要牛皮,然后拉到自家的工业作坊园里。

    一想到要大赚一笔,东家便无比高兴。

    至于这些伙计?

    走就走了。

    在昌河州那会儿,是迫不得已,才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钱,否则这人撂挑子就走,这怎么办嘛。

    那曲夏州的作坊老板,为了给纪楚捧场,还主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40-150(第8/34页)

    涨月钱。

    还真以为,都跟曲夏州一样,赚钱那么容易啊?

    曲夏州最近十年来,人口倒是多了,可他们位处边关,还有大片土地可用。

    再者还紧邻关外矿场,买矿也便宜的。

    人家能赚,难道他们淮州就能赚了?

    当伙计的,不要攀比,更不要想着逼迫东家涨月钱。

    就你们这样的伙计,谁敢用?

    一时间,忙前忙后的伙计们只得咬碎了牙,认了三日的休息。

    但休息结束,要去领月钱的时候,比原本说好的,还少了一些。

    问就是,扣了这几日的休息。

    不仅如此,还有路上的伙食加餐。

    “那加餐,是东家给加的啊。”

    “而且吃的都是死羊,卖不出去的那种。”

    那么多伙计,大家都没分到几口啊,能喝口羊汤都算不错的。

    这也要算钱吗。

    早点说的话,他们肯定会忍着不吃啊。

    几十个伙计面面相觑,耷拉着脑袋准备回家。

    只有刘新春道:“不行!”

    “必须把欠我们的工钱还过来!随意扣钱是不对的!”

    剩下的伙计刚开始有些迷茫,然后也跟着喊。

    必须把钱给他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