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却躲在店里。
陈管事一冒头,就被薅住了胳膊:“这就是宋家的管事,大伙莫叫他溜了!”
陈管事连忙高声安抚:“我不溜,我便是来瞧瞧大伙,看看怎么回事。”
众人听他这般说,好歹放开了手脚。
陈管事狼狈地正一正领子,对方才最为激动嚷着要赔钱的男子询问:“张大官人,方才说我家饭菜不干净,何出此言呐?”
不用张官人说,另有一家仆神色愤愤替他作答:“我家阿郎一向身体康健,却从昨日晨起就腹痛,大夫说是吃了不干净吃食患了痢症。”
张官人附和:“我睡前可只吃了你们家酒菜。”
“怎么会呢,莫不是客人近来着了寒凉,这才偶发腹痛?我们家饭食,各位也是吃惯了的……”
“一人还说偶发,我们这么些人都在这儿,难道还是诓你不成?”
陈管事捏着汗,心说他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激动的客人直接拨开他,冲进后院:“干不干净的,一瞧便知!”
谁料才进厨房,一股腥味便冲得前头的几人一个趔趄。
“唔,什么味儿啊!”
“好腥气!莫不是这里边的鱼虾?”
张大官人素来身强体壮,一脚就将角落里的大缸踹翻,里头的鱼虾泄了一地,遭此横劫,虾子没精采地随意扭了几下便没了动静,鱼也躺在砖地上,鱼嘴一开一合。
按说正常的活鱼虾,即便离了水,也有一段活蹦乱跳的力气,这些鱼虾着实古怪。
众人仔细一看,那虾不是正常的青黑,虾身都泛白了,鱼身上也格外黏腻。
“这,这甚么臭鱼烂虾,竟也敢卖我们!”
有人自家便是养鲤的,认了出来:“这是西陇村的病鱼病虾!”
“好哇,病鱼虾也敢叫客人吃,让你们掌柜出来给个交代!”
陈管事茫茫然辩解:“这怎么会是病鱼病虾,我们早晨买回来还好好的……”
他止住了话头,想起来那朱贩子,每日天不亮就来了,他清点货物时,只能瞧见篓子里鱼虾是活的。
虽然最后此事以将那贩病鱼虾的朱贩子扭送官府,判了刑罚结束,可宋家酒楼在人们眼里也成了贪图便宜给客人吃坏饭食的黑店,许多老客人都不再去了,生意一落千丈。
倒是虞记因为离得近又口味好,因此多了一波客人,便包括那张官人。
第35章 第35章崧菜蹄膀
八月一过,天气越发冷了,天黑得早,附近住户也便睡得早,往往虞记打烊时,路面伸手不见五指。
虞蘅叫阿柳两人也别回郑家宅子了,就在店后暂且跟她们挤挤睡。
“我瞧隔壁茶叶店娘子挂了转租牌子,待我过阵问问价钱几何。”
如今店里十几张桌椅,多数时候是坐不开的,后来的客人要么拼桌,要么只能排队等着,客人们时有抱怨。
虞蘅本来想辟个窗口卖那些从食小食,又苦于人手不够,拖了这些时日,便偶然听见徐娘子想搬家的消息,若能一道买下来,便再好不过了,若主人家不愿意卖,再想旁的法子。
设想得好好的,眼下却在分配住房上出现了分歧。
阿盼非要和她睡一屋。
虞蘅有些嫌弃:“你睡觉不老实。”
阿柳得意洋洋看她一眼,还没说话,就听见虞蘅又道:“阿柳也磨牙,还是阿玲和我挤一屋。”
阿玲受宠若惊地抱着新做厚褥子搬了过来。
其实虞蘅也有旁的考量,阿盼跟阿柳这两个,大是非上倒是出奇一致,或许住得近些,便不会炮仗对上火药似了?
“梨汤温在灶上,你们睡前喝一碗再漱口。”虞蘅睡前叮嘱。
这几日喉咙干痒痒的,走在街上也都能听见旁人惊天动地的咳声。
道路上还好,坐在封闭店内环境,就不大卫生了。
为了避免咳嗽时飞沫四溅,影响食欲,还有传染疾病的风险,虞蘅炖了梨汤,这会子差不多了,便端出来。
凡是进店的客人,都会先奉上一碗梨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美食经营录》 30-40(第7/16页)
:“客人先喝盏热梨汤,润润嗓,炖了有半个时辰,汤都稠了,梨肉也软乎。”
秋天的梨子本就好吃,直接吃,皮薄多汁,脆甜脆甜的,切小块与百合皂米炖汤,喝下去,从嗓子眼安抚到了胃里,全身都暖乎乎,也不怎么想咳了。
这点子成本比起酒菜的利钱来不值几个,干脆免费赠给客人。
蔡良站在门口,打量着店招牌,感慨一笑。
如同他预想的那般,虞记的生意非常好,带动得周边铺子都热闹起来。
阿玲不认得他,见蔡良站在门口徘徊不进,便主动招呼:“老丈何不进来用盏饮子坐坐?”
自从那次被打劫后,蔡良与手下的小黄门便收敛了许多,只做寻常百姓打扮。
他进店,拣了个靠墙清静些的小桌坐下:“你们家可有什么好酒好菜推荐?”
阿玲依样报了几个菜名,都是近来卖得好的。
见这位衣着简素的老者独个点了一角清酒,又要了菘菜猪蹄、豆干腊肉、香辣雉鸡,便已价钱不菲,阿玲好意提醒道:“若是老丈一人吃,这些尽够了。”
蔡良抬眼笑看阿玲,一脸的实心眼,不禁打趣道:“你这小娘子,莫不是看我付不起银钱,好心阻拦?”
阿玲脸微红。
又点了清汤萝卜,蔡良将菜单子递还阿玲:“便先这些吧。”
等待上菜的功夫,蔡良喝口饮子,转而打量起店内布置。
店里装潢简单,质朴的白墙木桌椅,天冷了,门口铺了深色地衣,两面墙上都有挂画,都不是名贵画,看起来像是店家随笔,工笔橙黄橘绿、淡淡水墨村居,风格大不统一,昭显主人的随心所欲,竟然有种杂糅美。
周遭热闹的喝酒声冲淡了外头风声萧萧,后面传来铁铲和锅底碰撞清脆乒乓声,光是听着就能想象出厨房里热火朝天的动静。
蔡良回想起方才看过的菜单,也是新奇,竟不以蒸炸煮烩等烹调方式来分类,而是每道菜以二十文为尺界,其下又按荤素分类。
蔡良越琢磨越觉得这法子好。
此前他编撰《汴梁食单》,先入为主地按着当下酒家惯常的分类方式,粗简将酒菜分成了煎、炸、煮、烤、炖、焖、烩、炒等八大类,可越往下写,越觉得乱糟糟。
街头市井十文钱的肉饼如何能与樊楼价值十金的炙羊肉相比?既对不起烧饼的价钱,也对不起炙羊肉的庖厨。
若按此小娘子的法子,先以价钱贵贱区别,在同等价格下,再分荤素、五味,再做比较,岂不公平公正得多?
矛盾了几天,思绪豁然开朗,蔡良此时已没了喝酒吃饭心思,一心只想赶紧回去从头修改,可饭食已经端上来了。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坛子还没揭开,先有股子香气使劲往鼻子里钻。
先上来清汤萝卜,说是清汤,却并非白水煮,而是撇去油花浮沫的鸡汤,就跟后世上汤白菜一个意思。
当然虞蘅没有国宴大厨的手艺,能将鸡汤吊得清澈如水,但一眼瞧过去,也是清清亮亮的,煮到半透明的萝卜丝窝在汤里,白玉翡翠般漂亮。
蔡良先用勺舀一口汤喝,嗯,萝卜入了味,汁水丰足,甜!
剩下几道,也都各有各好。
崧菜炖蹄膀占据了桌上主心骨位置,奶白汤上飘着点嫩葱,蹄花炖得筋烂骨酥,里面加点豆子与菘菜,用羹勺去舀,都已经烂糊了,舌头一抿就化,崧菜也沾了肉味,鲜浓得很。
再次吃上虞蘅做的豕肉菜,还是下等的蹄膀,蔡良仍忍不住感慨,竟有人能将豕肉煨得这般好味……
雉鸡经快火明油,香气呛辣浓郁,色泽也红艳艳的好看,吃起来还有花椒的麻。
香豆干筋筋软,没甚么卤味儿,腊肉被煸出肥油,只用点葱爆香,连盐都不用放了。
蔡良原以为足足四道菜,自己定是吃不完的,但吃进嘴里才发现其实分量并不很多,不知怎么,摆在那盘子里时就觉得好看,看着也多。
他与从前吃过的脚店比较,发现虞记的盘底微微凸起,盘沿尤其浅,与别家不大一样,或许是这个缘故。
这小娘子……蔡良失笑摇摇头。
倒不是说虞记偷工减料,毕竟定价还要与庖厨的手艺、背后花费的心思与功夫有关。
看别桌客人,多半都是下酒吃,吃得很悠闲满足,自己却弃酒加饭,吃得肚皮滚圆。
蔡良吃好了,冲阿玲招招手,示意结账。
阿玲嘴上功夫一般,算账却很利索。
蔡良瞥见她在纸上写些奇怪的圈画,一下便将酒菜钱给算了出来,不由得好奇:“这是你自己想出来法子?”
阿玲腼腆一笑:“这是我们小娘子教的。”
蔡良感慨:“你们娘子可在?我也算是她旧识了,何不出来一见?”
阿玲听说眼前的老丈与自家蘅娘子认得,不由更敬重几分,当下便进去叫虞蘅。
虞蘅在里边,听说有位儒者气很足的老先生要见自个,便猜到是蔡良。
要见这位太后跟前权宦,不好太随意,虞蘅解了围裙,又理正发髻。
“蔡老,又见你。”虞蘅上前正正经经一福。
蔡良连声阻拦:“哎呀,受不得,小娘子才是我恩人,怎好意思受小娘子礼。”
虞蘅仍旧坚持施完礼。
这位不仅是权宦,还助她良多,很受得这一拜。
寒暄三两句,虞蘅亲自为蔡良斟酒,蔡良笑道:“小娘子手艺越发好了,主意也妙,我来这吃一顿饭,受启发良多。”
虞蘅不解,蔡良才将自己正编撰《汴梁食单》一事与那菜单子给他的启发托出。
“依我看,小娘子手艺在同价脚店中可排前茅,若要正经评比,一举夺魁也说不定。”
听他夸那菜单子,虞蘅实事求是地笑道:“我实在懒,这样省事而已。”
对手艺的夸赞,却是微笑默认受了:“蔡老瞧我这小店,经营得可还行?”
“已是比之前好太多。”
像蔡良这样的权宦,也会为自己置办一些产业,等告老出宫以后,还能得几个养老钱。
如今的虞记,之前在他宫内一老朋友名下,他用城西的两间铺子换了这处,不想令一间生意一般的脚店重焕生机。
虞蘅轻吁:“如此,也不算辱没了您的心意。”
说着谦虚的话儿,脸上却没多少谦逊神色,眉眼弯弯带着点藏不住的得意神气。
蔡良看她就像看自家孙女,面上含了极慈蔼笑意,对于小娘子并不温婉这事,也不在意。
得意又如何,小娘子家,便是这样才鲜活啊。
看多了宫闱中端庄得体的宫妃,蔡良觉得,很该有这么点鲜活在眼前,日子才不会过得死水一般。
与虞蘅说话,方才因祭拜旧人产生的感慨散去了许多。
临走,虞蘅让蔡良带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美食经营录》 30-40(第8/16页)
些酱菜糟鱼走,届时不当值时,可与膳使宫女几个银子,叫她们帮忙炒盘肉或蒸一蒸,也很入得口,有味儿。
“这糟鱼新腌不久,骨头都酥了,鱼鲜气却还没去,蒸来吃正好,再过段时日,酒气就上来了,那时候,香煎也好,炖肉也好,有股子酒香。”
虞蘅说得,自己都有些馋了,腌出来她还没吃上呢。
那日见那卖鱼的老丈可怜,这么冷的天只穿一件单衣,幸好有斗笠跟蓑衣挡一挡,鱼篓里全是巴掌大的小河鱼,多半是鲫鱼,偶尔有几条鳜鱼,肉少,刺多,没人买,虞蘅便将剩下的包圆了,给了对方五十个钱。
拿回家炖了汤,浓白鲜美得很,一人喝了两大碗,到底吃不完。
虞蘅便将这些鱼去鳞剥皮又晒干,用酒糟跟盐腌了。
听她说得,蔡良也很有食欲,恨不得立刻回去尝尝。
他在宫里不能饮酒,吃这个也算是解了酒瘾。
若非回宫路途有些久,蔡良都想多带些回去,给当初与他换铺子那老太监,叫他羡慕自个儿,得了份好差事。
第36章 第36章茶鸡子
过不几日,隔壁开始有牙人与租客上门相看铺面,来来去去几波,都没有谈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