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黄文发听宁绍明说,要放弃酒店后厨的高薪工作回老家这事之后,脑子懵懵的。

    虽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黄文发一直无法理解兄弟这一点,他这兄弟怎么总跟个女人一样,发现孩子受点委屈就接受不了,难受得像是他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一样。

    孩子是由亲爷爷奶奶带着,老人又没虐待孩子,受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哪个当家长的不偏心?差不多过得去就得了!

    现在的孩子过得再不好,能有他们小时候艰难?

    他觉得兄弟这回真的是本末倒置了,男人不就应该在外面打拼,多挣点钱吗?

    多挣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分隔两地怎么了?现在谁家不是这样?

    黄文发看向宁绍明身边的赵如月,赵如月正在吃水果。

    那些水果,全是宁绍明洗干净,该剥皮的剥皮,该切的切成小块,放盘子里让她用叉子插着吃的。

    这兄弟媳妇,成天事多娇气得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什么大小姐,也就宁绍明受得了她。

    赵如月注意到黄文发的目光看向自己,用头发丝思考都知道他在想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20-30(第3/13页)

    她翻个白眼瞪过去:“看什么看!你不会以为是我闹着要回去,他才非要回去吧?”

    第23章

    “除了你,还能有谁劝得动他回去?难不成是我啊?”黄文发跟赵如月也是发小,他俩小时候调皮犯贱招惹她,经常被她揍得嗷嗷叫。

    互相之间熟得很,说话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放狗屁!”赵如月毫不客气地怼回去,“少冤枉人,这回看在小丽的面子上,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要是在小时候,她一脚就踹过去了。

    但是现在大家都结婚了,关系再好也得注意分寸。

    宁绍明看兄弟误会了,赶忙解释:“这事真是我自己的想法,小月听我的。”

    黄文发一脸嫌弃:“得了吧,还她听你的,你就是那个什么……后厨四川来的那个靓仔说的,那个什么来着?哦对,耙耳朵!”

    “什么耙耳朵!就算是耙耳朵又怎么了!”不等宁绍明继续解释,赵如月已经为自己老公出头,“鹏城人都说,男人听老婆的话,会发达!”

    黄文发的老婆吴丽坐他身边,猛地扑过去按住他:“小月,不用顾着我面子,我帮你把他按住,你收拾一顿他个嘴欠的!”

    “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黄文发大声抱怨,“你看看人家夫妻俩,多团结!”

    吴丽:“就你这嘴,谁能跟你团结得起来!”

    他们夫妻俩打打闹闹,旁边两个也不去劝。

    认识这么久,都知道他们夫妻俩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谁去劝谁倒霉,让他俩闹一会儿也就停了。

    确认宁绍明辞职的决定真的不会更改,黄文发也不好再多说多劝。

    只能尊重兄弟的决定,做好以后没有熟人在后厨帮忙的心理准备。

    他们已不是年轻气盛的少年人,不会意气用事地说什么兄弟走自己也跟着走,毕竟现在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得更多地为自己的家庭考虑。

    这个工作比在工厂里轻松,工资高、福利待遇好。

    只凭这些,就算在做菜上再没天分,只能一直做打荷的活,他也得坚持下去。

    “别的都好说,只是房子又要重新找了。”黄文发有点发愁。

    这房子采光不太好,但位置是真好。

    离公交站、商场、超市、步行街、菜市场、医院都很近,步行都能到,去黄文发和吴丽上班的地方,乘公交车去也不算远。

    房子看起来旧是旧点,实际保持得还是很不错的。

    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房租贵,合租比较划算,单一家租的话,花费的房租,对他们这种只在睡觉时间和难得的休息时间,才待在家的人来说,有点划不来。

    宁绍明心里挺过意不去,就说:“改天我帮你问问房东,看看他在附近有没有空着的单间。”

    “别的不说,单间肯定有啊,”赵如月说,“就怕你们嫌晦气,不想租。”

    “你的意思是……”宁绍明跟赵如月对了个眼神,明白了她在说哪间。

    黄文发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你们俩别打哑谜啊!”

    宁绍明告诉黄文发:“她说的是卢秋英和孙洪光之前租的那间,那两个人犯事进去,房东已经把他们的房子收回来,不租给他们了。

    房子里的东西被我砸坏,房东扣了他们的房租和押金当赔偿,正打算用那些赔偿给那间屋子换几样新家具。”

    “有新家具,那倒是挺不错的,”黄文发也去过那间房,“就是面积小了点,采光也不如我们这间。”

    吴丽不想搬到陌生的片区,去别的地方租房,又要费劲重新跟不知好坏的新房东打交道。

    她说:“我觉得那房子挺好,人家房东的房子,只是租给卢秋英他们俩住,又不是给他们了,怕什么晦气,租谁的房子都是租,换了别的地方难道就很好?

    这个房子只是上一任租客犯了事,换另一家,万一以前房子里死过人,我们也不知道啊!”

    黄文发若有所思地点头:“这话有道理。”

    “这事宜早不宜迟,我明天就去帮你们问问房东?”赵如月放下叉子,“反正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你们最好早点定下来,免得房东租出去了。”

    宁绍明附和道:“对,最好过年回家前就定下来,要不过年后来鹏城打工的人多,找房子租的人也多,到时候合适的房子不好找不说,没准房租还要涨。”

    吴丽看向赵如月:“那麻烦你了小月。”

    *

    赵如月去找陆发的时候,陆发听她说,他们夫妻俩过完年就不来了,觉得十分可惜,还反复劝了好几次。

    甚至提出给他们免费住现在租的房子,可赵如月回老家的心十分坚定,陆发劝不动只好作罢。

    不过之前宁绍明交的三个月租金,还有以前交的押金,陆发说什么都要现在就退给她。

    赵如月也不矫情地跟他客气了,一个月房租六百,分到两家人头上,每家三百,三个月的房租加上退回来的押金,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呢。

    先前陆发带着家人跟周家一起,正式去给赵如月夫妻俩道谢的时候,没提房租的事。

    他原本是想减免一部分房租,又怕赵如月和宁绍明两个老实人觉得不好意思,会拒绝这个提议。

    于是想着等三个月以后,他们交房租的时候再和他们提这个事,以后他们租多久就给他们减免一半房租多久,彻底还上人情,没想到他们年后就不来了。

    陆发感觉十分遗憾,心里琢磨着,要从其他地方补上。

    “你们回老家有没有想过做什么营生?”陆发斟酌了一会儿,问赵如月,“不会回去还继续种地吧?种地可挣不了多少钱,又辛苦得很。”

    他知道高家给了他们夫妻俩一笔赔偿款,但不知道具体金额。

    他跟以前赵如月认为的那样,以为顶多给个三五万的,这点钱想多花两年都得特别节省地花。

    陆发就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彻底把欠他们夫妻的人情还上,要不心里总惦记这事。

    赵如月听话听音,完全没料到来这一趟竟然还有这样的惊喜。

    她意识到,房东可能是想给他们介绍一个,他们在老家也能做的小生意。

    赵如月试探着说:“我们还没想好,不过我家绍明有手艺,回去后可能先摆个摊试试水,要是生意不错,就开个小店。”

    她说话的时候注意着陆发的神色,发现他听完自己的话,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

    立刻补充道:“他擅长厨房里的活计,我不太擅长,可能我也自己弄个小摊摆摆,卖点小商品。”

    “这就对啦,做点小生意,就算挣得不多,也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好,”这下陆发觉得自己能帮上忙,神色好多了。

    他笑着说:“我家和周家有好几个开工厂的亲戚,你们要是没有合适的货源,可以去他厂子里批发,我介绍过去的人,不管拿多少货,他都一定给你们最低的出厂价,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20-30(第4/13页)

    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我可以先带你们过去看看。”

    赵如月压制住激动的心情说道:“那太好了,多谢你帮忙牵线,到时候我让绍明早几天辞工,等进了一月份,人家厂里不那么忙,再跟你去看看,可以吗?”

    “可以可以。”陆发乐呵呵地应下,“到时候你们提前一天跟我说就行。”

    第24章

    这天晚上,宁绍明下班回来,兜头就被这个完全没想过的惊喜砸晕了。

    他做出回老家这个打算的时候,确实想过回去后靠着手艺在老家混口饭吃。

    但完全没想到过走卖小商品这条路,毕竟拿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他有些不自信。

    “我们以前没做过这个,贸然去做真能成吗?万一亏本怎么办?”

    他上来就说丧气话,赵如月很想怼他。

    但看在他平时对自己那么好的份上先忍了:“没试过怎么知道做不成,亏就亏呗,在老家实在不行还能种地,再亏也饿不死。

    不过我知道你对这方面不擅长,以后你还是做你的餐饮,我来卖小商品。”

    宁绍明还是不太乐意:“那我们俩不是得分开?”

    他看别人做买卖,不管是摆摊还是开店,刚起步的时候都是夫妻档,一家子劲儿往一处使。

    “我又不跑外地去,怎么就是分开了?”赵如月觉得不怼一下这家伙真不行,“我们俩以前一个在厂里干活,一个在酒店干活,离那么远,也不见你这样,怎么一说老家就成没断奶的娃了?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断奶,离不开新‘娘’啊?”

    宁绍明听到后面没忍住笑出了声,抱住赵如月隔着被子,故意把头埋进她胸口:“我可不就是离不开么。”

    被怼还笑得那么灿烂,赵如月算是知道了,男人就是欠,以后该怼就不该忍着。

    她伸出一根食指,点住宁绍明的额头,把他推到床的另一边去:“你可给我消停点,现在我们俩都是负伤人员,那些少儿不宜的事,别说做,想都不许想!”

    宁绍明顺势躺下,侧头看向赵如月:“真决定了要卖小商品?家里不一定支持我们做小买卖,而且用家里的地方,我那些兄弟嫂子们肯定有意见,除非把这生意做成公中的生意,但你肯定不乐意。”

    赵如月说:“那当然,现在看起来是没正式分家,可你们兄弟三个已经各自成家了,按照老家的规矩,那就算三家人,混在一起,以后这事说不清楚。”

    “街上的店面不好找,近些年大家都知道做生意挣钱多,临街和靠近即使的房子人家都自己开店做小买卖了,没什么人转店铺,出租的也少。

    找不到合适的店面,又没法用家里的地方摆货,你可能真得去街上的集市摆小摊。“宁绍明真正担心的是这个。

    他也是出来城里之后才发现,他们老家有些现象奇怪得很。

    就说做生意这事,要是谁要是一上来就开店,并且成功站位脚跟挣到钱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人有本事,正经是个老板。

    要是谁一开始只是摆小摊,没个门面,绝大部分人面上笑呵呵叫他老板,背过身却会在暗地里议论人家,觉得摆摊真丢人现眼,能挣到钱也会被人看不起。

    在老家人,尤其住在街上的人眼中,一旦谁摆摊,就仿佛多了一个不能考公的人生污点似的,很离谱。

    提到谁摆摊挣钱,给家里添了什么好东西,有些人总会来一句:不就是个摆摊的,有什么出息,在街上摆摊,全家人的脸都让他丢完了。

    刚开始做生意就开门店,与摆摊后挣了钱,再开店之间,他们也要比较个高低。

    即使刚开始做生意就开店的那个人亏本,他们依然觉得,他就是比摆摊挣到钱再开店的人厉害、有面子。

    最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鄙视链,一直摆摊,挣了钱也不搞店面的人,成为了鄙视链的最底层。

    不过宁绍明见得多了,心里很清楚,许多维持这条鄙视链的人,说白了,就是装模作样的穷讲究,外加嫉妒人家能挣钱。

    宁绍明对此无法理解,但如果他们以后要长期待在老家,还要做老家人的生意,自家孩子也还要跟街上的小孩玩,有些事就不能别人硬顶着来。

    他原先打算,回去后在家里那块空着的宅基地上,先建一个小平房,自己买砖块和水泥,简单搭建,花不了几个钱。

    那个空宅基地暂时用不上,他们临时用一段时间,家里其他人不会有意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