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既然他们兄妹两个都商量好了,赵如月就顺势应下:“好,那我先帮你们把钱收起来?”
两个孩子再次点头。
宁时秋把钱交给妈妈后,放心地带着妹妹跑出去快乐消费了。
之前他藏着这些钱,总担心被人发现,爸爸妈妈不在,那么多钱被大人发现的话,肯定要上交给奶奶。
他知道这钱到了奶奶手上,就不是他和妹妹的钱了。
奶奶虽然有时候确实很疼他,但她可不会跟妈妈一样,允许小孩子拥有那么多钱。
爸爸妈妈回来之前,奶奶还悄悄问过他,今年的压岁钱给谁,要不要给她帮忙收着。
他说给爸爸,奶奶才没再问。
两个孩子今天可以跑出去玩,大人们却得在家待着,等住得近的亲戚家的孩子上门拜年,说清闲也清闲,只要应付一下来拜年的孩子就就行。
不过家里其他人亲戚少,很快应付完都出去串门了,赵如月还得继续在家待着。
因为她娘家人多孩子也多,早上到中午陆陆续续都有小孩子来拜年。
好在她家族里的长辈早就规定了,近亲的孩子给多少他们不管,堂表亲的孩子,统一给一块钱,不给大家添负担,她应付起来也轻松。
像邻居家没有亲戚关系的孩子,就只给三毛两毛的,然后再给孩子抓点糖果饼干塞兜里。
也就是像他们家和吴丽黄文发夫这样,大人之间关系特别好,才会给对方家孩子一块钱。
赵如月看着两个孩子出门,回来刚在火盆边坐下,对门同族堂弟赵鸿利家的两个孩子来了。
她看看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按说她们家在自家对面,应该早上就来的。
看两个孩子没说话就羞得满脸通红,走进来好一会儿都没吭声。
赵如月也不为难她们,直接拿出两个准备好的红包,塞进姐妹俩手里:“怎么这时候才来?是家里出什么事耽搁了吗?我早早就准备好你们的红包,就等着你们上门了,快拿着收好,可别让你们爸爸见到。”
让她那个堂弟见到,保准抢走买酒喝。
谁知听到她的话,两个孩子捏着红包,显得更局促了,吉利的话,含在嘴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赵如月一看,觉得真的很不对劲。
往年这两个孩子来她这里拜年,再害羞也不会表现得这样。
她看两个孩子实在不自在,就转移了话题,问道:“你们外婆的病好些了吗?你们妈妈昨天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思莲小声回答:“我妈妈昨天上午回来的,说外婆的病还没好,她说初二去外婆家还要多待几天照顾外婆。”
“这样啊,你妈妈这会儿在做什么?怎么不见她出门玩?”
“我妈一大早吃过早饭就出门了,不知道去哪里。”赵思莲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往自己家那边看。
赵如月就觉得自己没准才对了。
她看不惯堂弟那行径,当即一手一个,拉着她们坐下,往她们手里塞吃的:“小秋带小夏出去玩了,那兄妹俩,今天中午肯定在街上买东西吃,不回家吃午饭了,你们多吃点,别着急回家,在我这里多玩一会儿,跟我聊聊天。”
她那个堂弟要是真等着孩子拿压岁钱回去,肯定心虚不敢来她家。
姐妹俩一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还是时不时就往家那边看。
直到发现她们爸爸没过来叫她们回家,才放松下下来,吃到好吃的零食,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
等两个孩子没那么防备,赵如月才又重新问她们怎么现在才来,往年她们因为就住在对面,是来得最早的。
她们妈妈也不会一大早就出门,不在家等人上门拜年。
赵鸿利有打老婆的前科,要是真出什么事,她也好去找族里的长辈管管。
赵思莲到底年纪小,比较单纯,在堂姑这里得到了一点温暖,就卸下了心防。
赵如月一问,什么都跟她说了。
“我爸天天喝酒,昨天吃年夜饭的时候,大伯说晚上十二点要准时放鞭炮,管着他不许他喝,他才没喝酒,谁知道晚上放完鞭炮,有人叫他去玩牌,他就去了,天蒙蒙亮才回来。”
“早上有人来家里拜年,他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50-60(第7/15页)
不来,来拜年的人就走了,等到他起床,人家又来拜年,他竟然说他没钱包红包,让别人随便吃点糖意思意思一下就赶紧走,别耽误他吃饭。”
赵思莲说着都想哭:“太丢人了,我去别人家里拜年,别人家大人给我红包,结果我爸一分不给别人家孩子,还把别人家孩子轰走,我妈也不在家,我都没脸出去见人了,今早他也没给小秋和小夏红包,还好意思叫我来你这里拜年……”
赵如月眉头不自觉皱起,问道:“你知道昨晚是谁叫你爸去哪里玩牌吗?”
“是国兵叔来叫我爸去他家玩。”
又是这个梁国兵,昨晚上跟他一伙的方伟亮也来找宁绍明兄弟三个了。
宁绍明有了警惕心,没去,也劝他大哥二哥别去。
但是他们没把宁绍明的话听进去,两个人都去玩了。
分家的时候,他们分到手的那点钱,昨晚不会输光了吧?
第55章
赵如月把两个小姑娘留在自己家,吃零食水果和她在烤火盆里放的红薯。
下午宁时秋和宁时夏在外面玩够了回家,四个小孩又一起在这里玩起来。
期间赵如月看到堂弟赵鸿利在门口转悠了好几圈,看起来很想进来,又不太敢,估计是怕被她骂。
有一次他估计做好了心里准备,想进来找两个孩子了。
却遇到宁绍明恰好回来,两人寒暄了几句,宁绍明就问他昨晚是不是去梁国兵家玩牌了。
赵鸿利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整话,宁绍明一看就知道他估计输了不少,还劝他以后别去了,挣了钱休整休整房子。
他家那房子也没比赵如月大姐夫那个刚娶傻子老婆的堂弟好多少,要不是年轻的时候,长得又那么几分人样,八成也娶不上媳妇儿。
结果娶了媳妇儿也不珍惜。
当然这些话宁绍明没傻愣愣地当着人家的面直说,宁绍明跟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对门邻居,也知道劝他没用。
他只是看赵鸿利一直在自己家门口溜达,还往自己家里看,觉得不太对劲才过来随便说几句。
赵鸿利不耐烦被人唠叨,他说几句这人就会走了。
果不其然,宁绍明刚跟他说到在家种地不挣钱,让他也跟着去打工,赵鸿利立马找借口溜。
宁绍明进屋后,正要跟赵如月说,却看到赵鸿利的两个孩子都在这里。
赵如月背着两个孩子,悄悄把赵鸿利把过年的钱全输光,连给孩子红包的钱都不剩下的事,告诉了宁绍明。
他才恍然大悟:“赵鸿利现在可真不是个东西,小时候他也挺正常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那两个孩子也是可怜,让她们在家吃午饭吧,我现在去做点好的?”
赵如月说:“不用,过年哪个孩子还愿意吃饭吃菜,都更乐意吃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对了,昨晚你大哥二哥都去梁国兵家玩牌了,你问过他们有没有输钱了吗?”
说到这个宁绍明就无奈:“我二哥输钱了,二嫂正跟他闹呢,只是两口子爱面子,没让人知道,他俩吵架吓到丹洁了,丹洁躲起来悄悄哭,被我发现了,我才知道的。”
“不过我大哥……”宁绍明语气更无奈了,“他昨晚赢了点钱,正得意着呢,我跟他聊了几句,他听不进去,说他又不傻,肯定知道见好就收,不会让自己吃亏,现在他这样子,连我爸妈都管不住他,更别说我这个当弟弟的,以后远着些吧。”
赵如月不相信什么见好就收,但她也管不了别人,只能捂紧自家的钱。
一直到傍晚快要吃晚饭了,赵思莲和赵思葵的妈妈冬兰回来,过来找孩子,赵如月才让姐妹俩跟她走。
赵如月也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进去洗手,准备吃饭。
宁绍明烧了热水,倒在盆里给他们兑成温水,正要给孩子洗手。
突然听到叮叮哐哐的好几声砸东西的声音。
家里家里其他人一下子都从厨房里端着碗跑出来了。
王海燕抹了一把嘴上的油说道:“我听到外面动静那么大声,还以为是你们俩闹起来了。”
赵如月:“大嫂你这耳朵可不太灵啊,是外面的动静。”
王海燕一脸兴奋八卦的样子:“我得出去看看,听动静离我们家挺近,可别把我们家门口插的香给撞到了。”
其他人没说话,但看也是想看热闹的神情,一个个连碗都没放下,端着就跟在王海燕身后跑到门口去了,连老两口也不例外。
赵如月跟宁绍明对视一眼,也跟了出去。
走到外面才发现,是对门赵鸿利家闹出来的动静。
赵鸿利的老婆脸上顶着个巴掌印,跑到了门口站着低头抹着泪。
她哭着说:“那是孩子们的……”
“你给老子闭嘴!”
她话没说完,就被赵鸿利粗暴的怒吼声打断了,看来他也怕这事被人知道会很丢人。
吼完就想把他老婆往家里拽。
他老婆不敢进去,抱着门口的电线杆子不松手。
这时候赵鸿利的大哥和大嫂听到动静,也出来劝。
赵鸿利大哥骂了他几句,把他拽到自己家去,他老婆才敢进屋。
一场闹剧被中止,其他人端着碗跟邻居凑在一起议论纷纷,说今天有不少人,两口子在家吵架。
那些吵架的人家里,十家有九家是因为其中一个去玩牌输了。
赵如月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二嫂,就见二嫂的脸色,从刚刚看热闹的兴奋,变成了阴沉板着脸。
大嫂则是一脸得意的样子,看起来像是很想炫耀一下自家男人玩牌赢了,可周围的人都说自家输了,好在没输太多,她就没敢说。
只是回到饭桌上,当着自家人的面,免不了状似不经意,实则嘚瑟地炫一下,只是她想要遮掩却遮不住的得意谁都能看得出来。
黄秀华和宁达看不惯这样的事,他们打从心底不乐意自家人沾那些。
当即制止王海燕:“别在孩子面前说这些!玩牌是什么好事吗?”
王海燕看公公婆婆的脸色都不太好,下意识听从他们的话噤声了。
快吃完饭时,她忽然想起来,现在分家了,自己以后可以当家做主,不用再看公婆的脸色,凭什么他们不让说自己就要听他们的?
她突然就有了逆反心理,本来已经吃饱了打算下桌,这下也不走了,端着个空碗坐着又开始说。
不过王海燕也有一点心眼,不再说自家男人赢了,也一直没提赢了多少,担心老三家以后建房子钱不够来借钱。
只夸张地说某某老公赢了不少,某某某老公也是,还有谁谁谁,赢得更多。
黄秀华瞪了她好几次,甚至后来直接出声让她别说了,还被她呛回来。
赵如月在她又开始说这些时,就拽着宁绍明,带着孩子出门了。
大年初二赵如月回娘家,吃饭的时候遇到赵鸿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50-60(第8/15页)
两人不在同一桌,但是她坐的那一桌,也能听得到赵鸿利在兴高采烈地跟别人描述自己去玩牌的情形,叫别人也一起去玩。
不过初一那天见过不少夫妻吵架甚至打架,其他人都比较清醒,不像他那么容易上头。
只嘴上附和他几句,真让他们去的时候,他们也没去。
赵如月在娘家拜完年吃过饭,跟同样回娘家拜年的堂妹赵如玉,终于有了可以好好聊天的空闲时间。
一群从小一起玩耍,长大后又各自出嫁,有些一年也就见这么一次面的姐妹,围着烤火盆,问着各自的近况,时而又穿插一些身边的八卦,气氛很是热闹。
“如艳姐,听说姐夫家那个堂弟结婚了?娶的一个……傻子?”最后那个词压低了声音,但大家都听到了。
虽然只是丈夫堂弟娶傻子,但毕竟是自己婆家的事,每次被人问到这事,赵如艳也感觉有点丢脸。
一个家族里有人竟然娶个傻子,她总觉得别人会因此而看不起她婆家,觉得她嫁得不好。
“是啊,他那么大年纪,能娶上媳妇儿就不错了。”赵如艳含糊地应付了一句,正想转移话题,却见她大女儿抱着弟弟跑进来。
她正要骂女儿不知轻重,抱着弟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