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李隆基心里苦,他是真的害怕啊。

    现在好了,不承认他害怕妖怪,他就像个不明事理的昏君一般。

    承认自己害怕,那确实……非常没有做皇帝的面子。

    李隆基准备把锅甩出去。

    天幕说了,世界上是没有妖怪和鬼的存在的。

    那东都闹妖怪是因为什么?谁在搞鬼?

    是不是有刁民想要谋害朕?!

    李林甫更着急了。

    天幕怎么卡在了这里,说话啊,张开嘴巴说话啊?

    他究竟说了什么?能让陛下转变心意,不喜欢张九龄,而更喜欢他呢?

    【张九龄和裴耀卿迈着大步,昂首挺胸离开了。李林甫假装随着他们两个人一起走,实际上装作一瘸一拐的模样,走的很慢。】

    【李林甫边走边嘀咕:“东都和西都都是陛下的,陛下往返于两个皇宫之间,就像是往返在自己的两个家中一样。从这个家回到那个家去,哪里需要选择时候才能出发。”】

    【在李林甫一瘸一拐的时候,李隆基就知道他有什么话要讲,没想到他除了张九龄这个只会跟他对着干,惹他心烦的宰相之外,还有李林甫这样体谅他的宰相!李林甫这嘀咕可以说是嘀咕到了李隆基的心坎上了。于是李隆基伸手把李林甫召回来问:“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林甫不仅把刚刚说的话重复说了一便,还提出了扰民的解决办法。李林甫说:“如果在路上耽误了百姓收庄稼,免除他们的赋税以表补偿就好了,陛下想回自己的家还需要问别人的建议吗?我建议,陛下现在就给相关的部门下命令,明天就回家!”】

    【于是在李隆基对张九龄逐渐不满的时候,李林甫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逐渐攀升了起来。张九龄脾气臭说话不好听,还总是要跟他对着干,但李林甫就不一样了,李林甫脾气好,说话好听,还愿意事事顺着他,他喜欢李林甫。】

    李林甫沉默了。

    感觉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样子。

    天幕所说的“口蜜腹剑”原来是这个意思。

    天幕没冤枉他。

    但在现在局势已经变了,陛下对这种甜言蜜语的戒备心相当之高。

    且不仅仅于此,朝廷之上那么多虎视眈眈的谏官,等着抓陛下的错处,他们不仅要抓陛下的错处,他们还要抓朝臣的错误。

    他们那么多双眼睛天天擦的雪亮,没什么事就在找那些“妖言惑众”试图迷惑陛下的害群之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真的像天幕说的那样做,那就是把自己的小辫子露出来等着别人薅。

    李林甫转头看了一眼宇文融。

    就比如这个看起来脑子不灵光的二傻子,就在等着他犯错。

    李林甫表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心里却在深深叹息。

    知道了怎么得陛下欢心又有什么用。

    顺着陛下的心意说话,这招在天幕里有用,在现实里可一点用都没有啊。

    宇文融的视线简直黏在的李林甫的身上。

    他的意思相当明显了,说啊,你按照天幕的话说给陛下听,哄陛下开心啊。

    你敢说我就干谏死你。

    李隆基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林甫,感觉不错很好。

    给出解决办法,还能让他早早离开洛阳回到长安,谁愿意跟那群妖怪待在一起。

    李林甫真会说话啊。

    “东都和西都都是陛下的。”

    “往返于陛下的两个家中。”

    是啊,都是他的。

    不仅仅长安和洛阳都是他的,这整个天下都是他李隆基的!

    李隆基甚至对李林甫放下了几分心防,只觉的面前乖巧老实的臣子甚好。

    说话好听,事办的也漂亮。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可惜道理谁都懂,但是大家都爱听好听的话。]

    [李隆基能是“大家”吗?他是皇帝啊,大家爱听,他不能听啊。]

    [李林甫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闭塞言路的。]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闭塞言路的。”

    这话把又有几分飘的李隆基给扯下来了。

    李隆基想邦邦给自己两拳。

    你冷静一点,安史之乱啊,你忘啦?

    你怎么敢飘的啊?

    李隆基想想自己如果一步步踏上天幕所说的轨迹,会招致怎样的骂名,他瞬间清醒了。

    天幕的话简直提神醒脑。

    他后怕看了眼李林甫,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幸好有天幕的提醒,不然他该走在犯错的边缘了。

    至于怕妖怪怕鬼……

    李隆基往后坐了坐,被自己的大龙椅包围的感觉相当有安全感。

    他胆子很大!

    从今天起,他,李隆基,就不再怕鬼了!

    天幕说的,世界上本没有鬼。

    他相信天幕。

    或许真的是有人在搞鬼呢?

    谁是从这个回京时间中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呢?

    李林甫!

    李隆基的屁股又往自己的大龙椅后挪了挪,看着李林甫的眼神也带着几分质疑。

    或许也有一种可能,是他自己想回长安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第9/31页)

    李隆基惴惴不安开始考虑自己一手策划回京事件的可能性。

    李隆基心虚又正直。

    心虚的是,长安确实更舒适一些,他贪图享乐还真说不定。

    正直的是,他在谴责这样的行为,他可以拿砖头,把天幕里的那个李隆基一板砖敲死。

    张九龄本也不确定陛下的态度。

    若陛下日后依旧如天幕所说的一般公私不分,他依然会选择上谏。

    他的每一次谏言,都没有考虑过保全自己的这个可能性。

    更何况他已经知道大唐于安史之乱彻底没落,他身为宰相,就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张九龄往高位上的李隆基看去,只见李隆基目光灼灼,质疑地看着李林甫,完全没有一丝被蛊惑的样子。

    张九龄满意了。

    陛下如此,他应当放心了。

    【刚刚我们说的这件事,只是李林甫扳倒张九龄的第一个机会。很快,他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这个时间被称为牛仙客事件。】

    此时远在边境的河西节度使牛仙客猛地抬头,看向了天幕。

    什么牛仙客事件,天幕说的那个牛仙客是他吗?

    他怎么会扯到这两尊大神的政治斗争里啊?

    牛仙客带着几分惶恐。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张公和李公斗法,他会不会在他们的斗法里,被波及到连渣都不剩下啊?

    【牛仙客原本是边陲小吏,他工作勤勤恳恳,十分认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萧嵩的提拔,做到了河西节度使的位置,再后来,他被调任到朔方之后,接他班的新任河西节度使因为他的政绩,对他大加赞扬,写了长长的奏折呈给李隆基,里面全是夸牛仙客的话。】

    萧嵩摸着自己的大胡子,想起了牛仙客的为人,点点头。

    他的大胡子跟着他的脑袋一起抖。

    这是个有才之人,可堪重用。

    李隆基认认真真在笔记上写:牛—仙—客—

    先不管他是怎么参与到李林甫和张九龄的斗争之中,工作勤恳干出政绩,就是好官儿。

    萧嵩点头了呢,他看着了。

    【接任牛仙客位置的节度使本想着,牛仙客是平级调动,没有升职,想必政绩也是平平无奇。可他打开牛仙客留下的仓库,下巴差点合不上。先不说成堆的粮食够吃好几年,光是排列整齐的大量兵器就把他看傻了眼。有这样的政绩,这简直就是大唐的楷模啊,于是他一纸奏章送去了长安,把牛仙客的政绩完完整整告诉了李隆基。】

    【李隆基高兴坏了。其他边关的节度使天天跟他哭穷,带兵打仗的就没有一个不跟他说自己十分困难的。谁不困难,他也困难啊。一次两次拨款这没什么,总拨款这简直就像是在割他的肉。牛仙客不一样啊,他用着和其他节度使一样的物资,却能把自己的地方治理的如此之好,这简直是众人的榜样。】

    【李隆基也不傻,不会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他亲自派人到河西去看了。这一看更是吓了一跳,牛仙客干出的政绩完全比写出来的还要多,军事财政两手抓,牛仙客这是奇才啊。】

    【于是李隆基准备给牛仙客一些奖赏。】

    [这不是挺正常的嘛。]

    [是啊,难道张九龄反对了吗。]

    [有这样的人才当然要好好用啦。]

    天幕的一番话让李隆基热血沸腾的。

    军事财政两手抓的人才啊,这到哪去找。

    你说说这天幕,知道他缺人才,闻着味就给他送来了。

    经过天幕的讲述,李隆基对这个牛仙客更是满意了。

    他在笔记上标注重点符号,准备等天幕结束,就派人去瞧瞧此人如何。

    【说到牛仙客,值得提一嘴的是,和籴法是他提出来并进行推行的。李隆基之所以要长安和洛阳两地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运输粮食实在是一件耗费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情,所以长安时有饥荒。但牛仙客提出的和籴法彻底解决了长安的饥荒问题,江淮漕运的运输负荷也因此大大减轻。】

    李隆基站起来了。

    他听到了什么?他耳朵没坏吧?

    “彻底解决了长安的饥荒问题。”

    长安的饥荒问题是可以被彻底解决的?!

    李隆基简直想尖叫。

    可惜牛仙客现在远在河西,他如果就在这大殿,他一定要当场拥抱他!

    牛仙客要是解决了粮食问题,他就不用去洛阳了。

    那么洛阳不管是闹鬼还是闹妖怪,都不会再把他吓着了!

    此时的牛仙客在李隆基心里宛若一身正气的天神降临,这就是被派来解救他的吧?

    一直把自己缩在大大龙椅里的李隆基敢做出来了。

    一直放在他心口,坠的他心慌的粮食短缺问题,即将被解决了。

    他刚知道洛阳皇宫可能有妖怪,困恼于下次饥荒还是要去洛阳,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

    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李隆基高兴极了。

    和籴法好啊!

    他当即挥手招来人去找牛仙客。

    “让牛仙客进京面圣!我得问问这个和籴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办法。”

    远在河西的牛仙客心快蹦出嗓子眼了。

    这是吓的。

    他的确在勤勤恳恳搞政绩,但是现在,河西的仓库里没有成堆的米,没有排列整齐的兵器。

    而且这个和籴法究竟是个什么法啊?

    怎么会解决长安粮食短缺的问题呢?

    现在的牛仙客只觉得脑袋空空。

    知识呢,有关和籴法的知识呢,这不是他想出来的吗,知识怎么不进脑子啊?

    有没有灵光一闪,给他闪一下子。

    牛仙客在确定此时脑袋的确想不出任何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办法之后,虔诚看着天幕,许愿。

    但愿陛下不会听风就是雨,让他现在就搞一个和籴法出来。

    第74章 (视频) 高傲如张九龄,他低头了

    【牛仙客做出了这样厉害的政绩, 简直能当众人的表率。李隆基当即就表示,赏,一定要赏。他准备给牛仙客什么样的奖赏呢, 他打算让牛仙客当个尚书。】

    【张九龄拒绝了。张九龄认为尚书这个职位自从唐朝开始,就只有那些担任过宰相,或者是德高望重, 贤名远播的人来坐, 牛仙客是个小吏出身, 且刚刚做出政绩, 还是崭露头角的阶段,甚至朝堂之上许多人都还不认识牛仙客,他哪里能坐稳尚书的位置呢。】

    [张九龄这么说, 也有道理。]

    [李隆基想给赏赐, 也不是不行。]

    [各退一步不好嘛,不给那么高的赏赐不就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