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百官在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激动起来。

    有人来整治杨国忠那个逆贼了吗?

    是不是有人要来弄死他了?

    杨国忠必须死!

    萧嵩上战场的血性被这个恶心的杨国忠给勾起来了。

    他不再藏于他人身后,好看的胡子要气得劈叉,他甚至撸了撸袖子。

    杨国忠,让他去天幕里提枪杀了他!

    【这是个地方官,他看着自己的百姓一个个饿死,不再沉默。他一封奏折,送去了朝廷,将水患严重程度以及损失和死亡人数如实上报。他可以被降职,可以被革职,但他不能看到百姓置身危难而置之不理,他不能用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来保全自己。】

    【可这份奏折甚至没能到李隆基的手里,它被杨国忠扣下了。杨国忠不仅扣下了这奏折,还把这个地方官给治了罪。自此,不仅朝廷无人敢说话,连地方官,都只敢怒不敢言了。】

    [啊啊啊啊,杀了杨国忠!]

    [我气昏了头。]

    [那么多人才啊,那么多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能落一个好下场啊。]

    [那个世道把好人没有好报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历史,在史册上是寥寥几个字,但实际上,这是无数鲜活人命堆出来的,背后是奸臣当道,是皇帝昏聩,是朝廷不作为。]

    李隆基陷入了沉默。

    他被天幕的话代入到了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敢谏言的情境中去。

    那实在是整个朝廷的悲哀啊。

    百官的愤怒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这样的愤怒让他们不再保持着面前圣人的仪态。

    “无人敢说话,这还是大唐吗?”

    “我大唐儿郎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不是天幕上的孬种。”

    “杨国忠,我记住他了。”

    “天幕结束就上谏,请求陛下杀死杨国忠!”

    “我附议,带我一个,联名上书。”

    “联我的名,我也加入!”

    一些义愤填膺的话飘进李隆基的耳朵里,打破了他为大唐走下坡路而惆怅的心情。

    他的臣子们,都很活泼……

    朝廷无一人敢说话的场景,想必不会重现了。

    他觉得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不敢说话的。

    他们什么不敢说,什么不敢骂?

    李隆基摇头,预感到了天幕结束后,得为成批的奏折掉一波头发的场面了。

    心疼头发的同时,他还带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欣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第5/32页)

    这才是朝廷应有的模样啊。

    【杨国忠塞了大臣的嘴,但有一个人的嘴他塞不住,那就是高力士。】

    【也是在这场洪灾的时间段里,李隆基跟高力士有段交心的对话。准确的说,只有高力士一个人想交心。】

    【是李隆基先开的口:“淫雨不已,卿可尽言。”高力士斟酌了很久,最终把在肚子里酝酿多年的话吐露出来:“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

    【尽管高力士说了一句,臣何敢言,但他想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出来了。宰相杨国忠有了权力之后,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言外之意,这宰相弄虚作假,他不行。】

    【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边太久了,谁好谁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当时张说下狱的时候,是高力士帮忙带话,李隆基才得以回心转意。而现在,同样都是宰相,高力士这样小心谨慎一辈子的人甚至直言不讳说出了杨国忠的不好。讲道理,李隆基他的贴身宦官都提醒到这个地步了,李隆基该听懂了吧?】

    【史书上没说李隆基听懂还是没听懂,史书只说了一句:“上默然。”有时候沉默反而是最有力的回答。】

    [啊啊啊啊,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李隆基他什么都懂?!]

    [我好生气啊,李隆基他就是不想管。]

    [怪不得刚刚博主说李隆基他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李隆基是觉得,换宰相太麻烦,还不如就这样过下去,反正李林甫当年也这样,不也当了十九年宰相吗?再有十九年,李隆基早死了吧。]

    [让我心寒的不是朝廷有奸臣,而是皇帝清楚知道他是奸臣,但依旧没有作为。]

    [李隆基是想给自己儿子留个烂摊子?]

    [李亨那么对他都是轻的!]

    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看着李隆基,像是面前的陛下,从不是他们认识的那个陛下一样。

    皇帝知道一切,知道宰相以权谋私,闭塞言路,排斥异己,也知道自己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甚至知道那些忠心的臣子死于奸臣之手。

    但皇帝所做的,仅仅是默然?

    他默许了一切?

    【李隆基放任一切,他知道自己老了。李隆基都知道自己老了,安禄山能不知道吗?我们之前说,安禄山为了讨好李隆基,对他说:“我只知道皇帝是什么,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李隆基死了,李亨肯定登基,按照李亨跟安禄山结的仇,李亨不会放过他的。所以,这也是安禄山想反的一个原因。】

    【把话说回杨国忠告状,他跟李隆基说了这么大一通,李隆基他听了吗?他半信半疑。但此时他对安禄山的信任还是占大部分的。杨国忠那没想到李隆基在安禄山这件事上那么死心眼子,他竭力要求李隆基把安禄山召进长安,安禄山要是敢来,那说明安禄山是没问题的,他要是不敢来,赶紧杀了他!】

    【这其实就是一场博弈了,站在当时安禄山的角度,这是一场有关生死的博弈。很明显,李隆基无缘无故的召见,就是一场鸿门宴,而去或者不去,就是一场豪赌。】

    【安禄山的选择是什么呢?他选择了去。】

    【首先还是因为,安禄山虽然有了谋反的心,但是还没有做好谋反的准备,冒冒失失就起兵谋反,大概率是要嗝屁的。其次就是,安禄山把李隆基给摸透了。他料定李隆基不会杀了他,所以他在赌,他赌李隆基叫他去长安,只是为了检验他的忠诚度。】

    【所以安禄山日夜兼程地去了,他到长安甚至都没有梳洗,直接去找正在泡澡的李隆基了。他上去就是一个五体投地,抱着李隆基的腿开始大哭:“我本来是个胡人,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全仰仗的是陛下的宠爱啊,谁能想到因为陛下的宠爱,惹得杨国忠嫉妒我,我觉得我没有几天的活头了!”】

    【因为安禄山赶来见他,还当着他的面把杨国忠说他坏话的事情给挑明了,所以李隆基是放心与尴尬并存。放心的是,原来安禄山还是他的好臣子,好大儿,他没有反叛的心,尴尬的是,自己跟杨国忠偷偷密谋的事情被安禄山猜出来了。】

    【冤枉了一个好人,李隆基很愧疚。于是李隆基提出了补偿,又给了安禄山非常多的钱。但此时,钱已经不能满足安禄山的胃口了,他要的是更多的,能帮助他谋反的东西。刚才不是说了吗,安禄山觉得自己还不具备谋反的实力,所以他要要点东西,增添自己的实力。】

    【借助李隆基的愧疚,安禄山提出自己想要兼领闲厩和陇右群牧使。这个官是负责整个大唐的马场的,也就是说,安禄山有了行军打仗必须有的坐骑。在坐稳了这个官后,安禄山就把几千匹战马弄到自己的管辖的范阳了。】

    【按理说,来了长安一趟,钱有了,马也有了,安禄山该满足了吧?不,安禄山还不满足。打仗光有马可不行,还需要领兵的将士。他手底下是有一批属下,但是对他都没什么忠诚度,他得拉拢人心,让这些人为他所用。】

    【所以安禄山又开口了。】

    [他开口了,他又开口了。]

    [安禄山带着他的血盆大口走来了。]

    [有时候我真的想知道李隆基的脑子是装的是什么?刚刚说他什么都懂还是抬举他了吧?安禄山要马场管理权就应该用所察觉的呀。]

    [马那么重要,李隆基他不知道?]

    [吐血三升,很想锤死李隆基。]

    [越听越生气。]

    [真的生气,之前不知道那么多细节的时候,我还不至于这么气愤。]

    “他这回想要提拔自己手底的官员?”

    张九龄眉头越皱越紧。

    “或许是他的得力干将?但是人数多了,就太明显了,感觉陛下不会同意。”

    宇文融憨憨道。

    李林甫沉默不语,他总觉得陛下是会同意的,于皇帝而言,区区几个官吏的任免,就算是十几个,二十几个,也是挥手的事情。

    韩休目光沉沉:“如果是几十个,这些人在安史之乱必定会成为安禄山的左膀右臂,而安禄山也肯定如有三头六臂一般难以斩杀。”

    萧嵩道:“不,我觉得几十个,陛下一定会感觉出不对劲,安禄山大约没那个胆子。”

    【安禄山话说的很漂亮,他说,我的将士们很多都有军功,让陛下一个个写名字实在是累着陛下了,不如陛下给我空白的委任状,我替陛下把名字写上,陛下意下如何?】

    【李隆基能意下如何?他意下不能再满意了!安禄山那么多部下,他实在是不想知道那些人叫张三还是李四,于是在安禄山的暗示下,李隆基发出的将军委任状有五百张,中郎将的委任状更是高达两千张。这下,安禄山是彻底有了收买人心的资本了。】

    [五百?两千?李隆基他是不是疯了?一个国家能有五百个将军吗?]

    [啊啊啊,刀了李隆基,刀了李隆基!]

    [我以为安禄山不敢继续开口,没想到他不仅敢开口,他还敢开这么大的口,安禄山也疯了?]

    [这超出的我的认知,我觉得人至少不能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第6/32页)

    这样没脑子。]

    [李隆基真拿安禄山当亲儿子啊。]

    安禄山也震惊了。

    那傻缺皇帝真的给了他那么多的委任状?这天上就不是掉馅饼了,天上这是在下金子啊。

    天哪。

    安禄山嘴巴微张,像一头呆滞的肥鲶鱼。

    再次之前,皇帝对他的宠爱是个很虚的东西,他没什么感知,也不知道宠爱的程度。

    给钱,给权,给房子,历朝宠臣哪个没有呢?

    但现在,安禄山彻底明白了!

    肥鲶鱼完全通透了:蠢皇帝是真的爱我!

    长安之中,那古怪的感觉被安禄山抛之脑后,现在,他是认为自己是可以肆无忌惮跟皇帝提要求的存在了。

    笑容在肥鲶鱼的脸上挂着,怎么都赶不走。

    嘿嘿,蠢皇帝。

    这边,满朝文武瞠目惊舌。

    宇文融直接开口,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耳朵:“多少个人?天幕说多少个人?”

    大家都陷入了震惊,很显然,没有人回答他。

    但宇文融已经从所有人的表情里,确认自己的耳朵没坏了。

    “真是稀奇……”

    他感叹。

    “见所未见……”

    他又补充。

    宇文融的话就是大家想说的话,只是所有人被惊的不知如何开口。

    李隆基也傻了。

    他只知道天幕里的自己傻,却不知道天幕里的自己傻成这样。

    两千五百多份不加名字的委任状,说给就给了?

    也就是,那些寒窗苦读的人没有官做,但是跟着安禄山走的人,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杀人犯,只要讨得安禄山的欢心,就能从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一跃而成大唐的将军?

    这太扯了。

    把科举当玩笑,把朝廷当玩笑,把他这个皇帝的威严放在脚底践踏!

    但很显然,李隆基他的尊严要被继续践踏了。

    因为天幕还有话讲。

    【李隆基这回放跑了安禄山,他不仅根本不觉得此举是放虎归山,反而悠哉悠哉,亲自给安禄山践行,甚至解下自己的龙袍,披到了安禄山的肩头。】

    [不是,李隆基你傻波一吧??]

    [就离谱?安禄山给他灌迷魂汤了?]

    [安禄山是没本事打到长安的吧,都是李隆基作死。]

    【侥幸躲过一劫的安禄山丝毫没有惧怕的意思,他把得寸进尺四个字展示的淋漓尽致,甚至刻入骨髓。很快,他又给李隆基提要求了,血盆大口大大张开,里面满是贪婪的口水。】

    【这回他跟李隆基提出的请求,是用三十二个番将,来代替汉将。这三十二个番将跟安禄山穿一条裤衩子,偏偏李隆基认为安禄山这个提议,是在响应他任用胡人的政策,这是安禄山忠心的表现,是为他分忧解难的表现!】

    【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在这个请求之中昭然若揭。李隆基是什么反应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