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大夫可说还有多少时日可活?”

    李林甫心中有口畅快之气呼了出来。

    这口气像是上辈子的一样。

    那被掘开的棺木,被扒开的紫袍,被污蔑的通敌叛国的罪名将他死后的尸体都死死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一幕幕都像石头堵在他心间。

    而现在,这石头消失了。

    李林甫听见了自己的声音:“活不过七日了。”

    是的,他早知杨国忠活不了多久,但他依旧把杨国忠带到了大殿上来。

    他要让杨国忠看着众人升迁而他被死死捻进泥土,看见他李林甫官是肱股之臣而他杨国忠只能是个地痞流氓。

    他要让杨国忠经历人生大悲大喜之后再带着绝望死过去。

    杨国忠哪里是他杀的呢?杀了杨国忠的是安禄山,是杨国忠自己的贪婪。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那地痞杨钊,从来没有。

    李隆基听了这话,完全放下心来。

    而杨国忠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偌大的京城里,甚至连投进湖的石子都算不上。

    这一池水,连涟漪都没泛起。

    京郊,杨国忠躺在臭泥地里。

    他拼尽全力来京城一趟,经历了好一番大悲大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20-130(第3/23页)

    最后还是被扔出了京城。

    宦官们是有眼力见的,一直把杨国忠弄到了城郊无人处才丢下他。

    杨国忠像是被抬着的一袋没有生命的沙包,被宦官合力甩了出去。

    杨国忠只觉得心肺被震地生疼。

    将他丢出去后,宦官们用帕子擦擦手。

    他们往杨国忠的身上狠狠啐了两口,用脚泄愤般踢了又踢。

    “晦气东西。”

    “陛下仁慈,不去找你,放你一条生路,你巴巴地上赶着来领罪了。”

    “自己是什么东西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走不上十八皇子妃的路子,钻营到这儿来了。”

    “李公竟也是你能使唤的?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睁开眼看看吧,世道变啦!”

    “啐!”

    宦官们看着杨国忠如烂肉躺在臭泥地,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渐行渐远的谩骂声让杨国忠缓缓睁开眼睛。

    他慢慢笑了起来,这声音越来越大。

    他开始叫嚷:“我是宰相!我妹妹是贵妃,皇贵妃!”

    “我是天子宠臣,我权势滔天!”

    “我不是杨钊,我是杨国忠!”

    “我……咳咳咳……”

    嘶吼声让他牵动了伤处,他觉得肺管里的血在往上涌,慢慢从他的口鼻溢出。

    “我是宰相,我是杨国忠……”

    杨国忠不断说话,血沫倒流回他的喉咙,有不断有新的血溢出。

    慢慢浓烈的血腥味让杨国忠感觉到生命在不断流逝。

    他终于害怕了。

    他想爬起身来,他想去找个大夫给自己瞧瞧病。

    不是已经看过了吗?大夫不是说,那都是跌打损伤,那不是小病吗?

    怎么会这样?

    杨国忠试图用胳膊支撑起自己,但他一动,浑身就是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他又想翻个身,但这动作压到了他的内脏,鲜血流的更欢快了。

    杨国忠彻底害怕了,他开始发抖。

    “有人吗?有没有人,我是宰相!快来救我,谁能救我,我赏谁黄金万两,救救我!”

    可这里是荒无人烟的京郊。

    也没有人会管也一个地痞流氓的生死。

    杨国忠就这样,死在了臭泥地了。

    离他梦寐以求的长安,也仅仅不到十里的距离-

    睢阳。

    张巡在这里已经当了约莫半月的父母官儿了。

    睢阳百姓善良淳朴,尤其是门口守卫柳三,见到他回回问好,那军姿站得相当挺拔。

    张巡总觉得自己很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治理睢阳也是得心应手。

    这日,有一人扣响了太守府的大门。

    这人络塞胡须,手拿一杆红缨长枪,肩上背着的,是一把看着就有几十斤沉的弓箭。

    他一身粗麻布衣,风尘仆仆。

    此人看着并非是个寻常人。

    守门的侍卫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去找太守张巡了。

    张巡本是不以为意:“有人求见?可有说是何姓名?”

    侍卫一拍脑袋。

    坏了,忘记问名字了!

    他找补着,为张巡描述那人的妆容。

    随着侍卫的描述,张巡脑海之中慢慢出现了一人的身影。

    他原本是坐着的,后来激动地站起身来。

    会七十二路枪法,精通骑射的,除了那人,没有旁人!

    张巡甚至没有听完侍卫的话,快步往太守府门前走过去。

    侍卫嘀咕:“果然是有身份啊,太守都不让接引过来,自己亲自去迎了。”

    太守府门前,仅仅一门槛之隔。

    那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听到了脚步,转身。

    二人视线就这样隔空交汇。

    赶路人爽快地笑了,他双手抱拳行礼,朗声道:“在下南霁云,久闻张太守贤名,特来入太守麾下!太守可唤我南八。”

    南八,南八。

    这一辈子,张巡在睢阳,又等来了铁骨铮铮的南霁云!

    不仅是南霁云。

    在张巡任睢阳太守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多人来投奔睢阳太守。

    这些人有的是只身一人,有的是拖家带口。

    睢阳像是有什么感召一般,引这些人前仆后继往这座小城来。

    而投奔张巡之人,除了张巡与南霁云,一共三十六人。

    上一辈子死守睢阳,拒不投降的三十七个高级将领,又重新奔赴张巡麾下。

    而在张巡太守任职期满,调任都督的时候,这三十七人依旧跟随张巡。

    他们认的不是睢阳太守,他们认的,是睢阳张巡。

    自此,三十七猛将之名渐渐传了出去,他们在睢阳启航,不仅守卫睢阳,更深入边境,守卫整个大唐。

    这一世,他们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三十七猛将之威名不仅被大唐百姓记在了心上,更是永远刻在了历史之上-

    “陛下,臣想为手下几个将士求个官职。”

    “哦?几个将士?”

    “不多,不多,也就五百来个吧……”

    大殿上,是安禄山嬉皮笑脸的丑恶嘴脸。

    他在笑,李隆基也跟着一块笑。

    李隆基难得有这样的笑容。

    如沐春风一般,像是在看自己的亲儿子。

    安禄山感受到了这种亲儿子般的目光。

    他心里越发笃定天幕说的是对的。

    没错,正是这样的,看儿子一样的眼光!

    这样的视线让安禄山几乎就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宠臣了。

    原先来京城之前的忐忑不安与焦虑,就在李隆基和风细雨的声音中慢慢消失了。

    安禄山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他盘算着,不仅要把空白委任状拿到手,还要把战马搞回去。

    “你倒是真敢开口。”

    李隆基像是变了个人,不再用笑脸对安禄山了。

    原是想看看安禄山是否真的有了谋反之心,现在看来,天幕上的他与现在的他没有两样。

    都是一样的觊觎大唐江山,妄想着挑动战乱。

    “捆起来。”

    李隆基没半句废话。

    于是周围埋伏好的士兵蜂拥而上,将安禄山给牵制住了。

    安禄山傻眼了。

    现在李隆基有经验了,在安禄山叫唤冤屈之前就命人赌住了他的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20-130(第4/23页)

    李隆基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个大腹便便的逆贼。

    将士们也有眼力见,即刻就将安禄山扭送到了大牢。

    至于李隆基为何不现在杀了安禄山……

    万一杀了安禄山那个脏东西,天幕就消失了,那可如何是好?

    李隆基慎重稳妥,决定先把安禄山捆起来。

    想了想接下来出现的天幕,李隆基心情很好。

    他还得瞧瞧诗仙诗圣呢!

    距离上次天幕结束已经过去多日了。

    李隆基每日都得出来溜达溜达,这溜达啊,不看景色,就往天上看。

    好像天上能掉钱一样。

    高力士很焦心。

    陛下走路不看脚下,摔坏了可怎么办?

    李隆基不管这些,他边仰头边嘀咕:“怎么回事呢?天幕不是说了,那个视频啊很快就上传了,怎么还不传上来。”

    “快传啊,朕急着看呢。”

    自从知道天幕下次要讲的就是“诗仙”与“诗圣”之后,李隆基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

    已经上了年纪的李隆基像是守在电视机前,等午夜档偶像剧的小年轻人,抓耳挠腮。

    “陛下莫急,再等等,约莫就能等出来了。”

    “就是等不到天幕,那派出去寻李白的人也该有消息带回来了。”

    李隆基觉得高力士说的很是。

    他得问问去。

    就是寻不到,他多问问,也能给他们写紧迫感,让他们抓紧努力找李白。

    就在这时,天上重新积聚起阴云。

    熟悉的光晕又出现了。

    李隆基激动坏了。

    “是不是天幕来了?”

    【想必大家都听过诗仙李白的大名吧?】

    【余光中有一首诗,叫《寻李白》,里面有这样一段:“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隆基几乎破音:“快,上朝了,上朝了!让他们进宫,一起来看李白了!!”

    【今日我便带着大家寻一寻李白,但是在寻李白之前呢,我们先来找找诗圣杜甫。】

    李隆基真是人在宫中坐,馅儿饼从天上来。

    当真还有这好事。

    不仅诗仙能找到了,诗圣也不会缺席。

    李隆基激动啊。

    伴随诗圣实现于天幕上出现,他似乎看到了两人自时空之流缓缓走来,他们一手执一半的大唐,一个现实,一个浪漫。

    伴随二人的相聚,盛唐重归于完整。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本来想写三千字中午就能发出来,但是有点多,我就干脆全写完了。下午和晚上构思新剧情,如果顺利的话我尽量十二点那会再摸出来一更,不顺利就当我没说(遁走)

    第122章 这糟老头子是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舒缓的女声自云端传来, 声音空灵,伴随着丝竹乐音,恍如春风拂面。

    接着, 淅淅沥沥的雨声传来。

    先是微弱, 接着更大了些, 却并不扰人睡眠。

    凝神细听, 甚至还能分辨这雨滴落在何处。

    是屋檐上顺着瓦片滑落地上之雨,是掉进溪流随着涓涓流水东去之雨,是从树叶掉落在青苔石板路上之雨, 是能凝心安神催人安然入梦之雨。

    天幕之下, 文武百官闭目倾听。

    他们的精神难得有如此放松的时刻。

    陛下如今勤勉朝政,他们身为臣子,也不能懈怠了。

    随着陛下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为百姓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几乎所有人, 每日皆是带着一身疲惫睡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