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50-1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才会卷土重来。

    话筒刺耳的嘶叫中断一切交头接耳,金主任一一确认运动员是否到场。

    叶绍瑶用地上的残雪随意捏了个球,他们等不到首都的第二冬。

    等所有程序走完,他们就将登上身后的大巴,从基地直奔机场。

    “要出发啦。”容翡打开终于回归的手机,镜头将每名运动员都扫了一遍,最后落在叶绍瑶的身上。

    她调转镜头:“这位选手,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叶绍瑶只以为是合照,拿出经典剪刀手,瞪着眼睛等快门按下。

    跳动的数字撞进眼帘。

    “这是录像?”她问。

    “嗯,记录我的第三次奥运之旅。”

    三次奥运,从十八岁到二十好几。

    H省幼儿组女单选手容翡。

    首都市星未来俱乐部女单运动员容翡。

    华夏双人滑选手,世青赛冠军,世锦赛银牌,索契冬奥会第四名。

    她的头衔有很多,但并不够。

    容翡说,她还想拿到所有花滑运动员一生都梦想得到的金牌。

    所以她一直站在冰场上,潮水退却,和张晨旭成为双人滑又一棵常青树。

    叶绍瑶对着镜头,开朗地介绍:“她叫容翡,我的好友兼前辈,也是很多小选手的前前辈。”

    容翡停止她的超级加辈:“我问的是你的心情。”

    她强调“你”这个字。

    叶绍瑶和她差不了几岁,却还是第一次登上奥运舞台。

    “期待、担心,还有难以言喻的激动。”

    “你的语文那么好,就说这些?”

    “就这些,”叶绍瑶说,“等我完成比赛,再下回分解。”

    他们又一次走上通向飞机的廊桥。

    曲曲折折,和来时路一样。

    “季林越,看看我的镜头。”

    她也是有家伙事的。

    古董般的老相机很有些年岁,一晃眼,年纪比国家二队的小朋友们还要老。

    运行也缓慢,画面和现实像走在两条履带,叶绍瑶尽收眼底,仿佛看见两个世界。

    季林越也以为只是简单的照相,僵硬地提起嘴角。

    叶绍瑶示意他动一动:“我在拍videoblog,容翡说油管很流行这个。”

    视频日志能在网络井喷式爆发,一定有它的原因。

    数年后的他们会再翻开相册,音容在畔的年轻身影总比凝结的相片要有生机得多。

    “现在是首都时间2018年1月9日八点二十分,天气多云。”她灵活转动镜头,把自己和身边的季林越都框住。

    她侧头小声问:“外面有多冷?”

    “零下九摄氏度。”

    叶绍瑶接话:“现在室外气温零下九摄氏度,但廊桥内四季如春。”

    预报员二号应和:“空气湿度百分之三十,好多天没有下雪。”

    “那么请问季林越选手,第一次出征奥运会的心情如何?”

    “这不应该是赛后采访的话题吗?”

    视频中的女生对他的不配合表示谴责,嬉闹间,两人都跌出画面,视频只剩下一段杂乱的画外音。

    “我就这个时候采访,你就这个时候说。”

    “期待、担心,和无法形容的自豪。”

    “比我的问题还简短。”

    “剩下的以后再说。”

    第154章 该不该理解为,这是热爱生活呢?

    距离平昌冬奥会开幕还有一个月。

    容翡和张晨旭在附近的冰场包了两周冰,本意是找个清静的地方训练。

    但比赛场馆开始赛前最后一次浇冰,连同B馆也不开放,华夏运动员只能陆陆续续过来抱大腿。

    卡着八点来到冰场,他们享受了众人的夹道欢迎。

    “谢谢容总,谢谢张总!”

    彼此熟悉,很快又吵成一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50-160(第7/21页)

    “秦森河,你的后内结环四周还没练出来?听说R国那位已经收集三种四周了。”

    “栗桐,你的3A不也没练出来。”

    “我的2A又高又远,不比你的3A次次存。”

    “那你也没有3A。”

    男单和女单选手最能打成一片,从互相检查跳跃开始,指导演变成钻牛角尖。

    叶绍瑶饶有兴味看着,回想当年十二冬,两人还是生人勿近的模样。

    她觉得稀奇,转头问向季林越:“他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季林越头也不抬,只说不知道。

    “人家以前是一个省队的,和你们一样,也是青梅竹马。”容翡刚结束一串步法,越过旁人滑过来。

    只是秦森河少年时就集齐五种三周跳,看似是和陈束晰同期的运动员。

    而栗桐前几年才攻下高级三周,得以进入到女单第一梯队。

    她继续说:“不过他们是纯冤家,没你们这么如胶似漆。”

    “如胶似漆不是这么用的……”

    “你就当作是吧。”

    容翡早就看不惯眼前的小年轻,平时训练牵着手搂着腰就算了,连休息也要在一块。

    知道他们几个关系不错,网友经常把她和张晨旭调侃成叶/季的对照组。

    显得她的搭档兼前男友很不解风情。

    冰场在商业圈,平时人来人往,K国也正是放寒假的时候,哪哪都吵吵嚷嚷。

    在岸北常驻的冯蒹葭请假赶过来,陪同自己爱徒的第一次冬奥旅程。

    叶绍瑶并没有发现现场的异样,直到头顶挨了一记抚摸。

    “冯教练,好巧啊。”

    视线一路向下,定睛在胸口,胸前挂着教练员通行证。

    这真不是个好开头。

    “是挺巧,滑协怎么就把通行证寄给我了呢。”冯蒹葭低头看。

    通行证上印着五花八门的蓝色图案,右上角有平昌冬奥的LOGO,是他们的专属标志。

    “事先声明,我去年邀请过您的。”叶绍瑶举手撇清。

    在登记运动员信息时,原则上可以填写一位陪同教练,她在这一栏停留许久。

    滑冰学校不缺她的师父,但同样,他们也不缺学生。

    和格林教练商量后,叶绍瑶把名额留给了冯蒹葭,想让她重温奥运赛场。

    但对方义正言辞拒绝,说二月要带着孩子去旅游。

    “教练,您不会真报了旅行团?”

    “自驾,”冯蒹葭顺着她的话说,“否则,我现在还被困济州岛。”

    实话说,这里的景致哪有比赛吸引人。

    K国为迎冬奥,向世界多地放开免签入境,一个小岛都是数十万百万计的旅客。

    容翡和张晨旭过来打了个招呼,继续和主教练讨论技术动作。

    叶绍瑶还待在这里,贴心地陪伴场上唯一非国家队人员。

    “别守着我,小季一直在等你呢,”冯蒹葭见她只傻站着,说,“我来验收你们的训练成果。”

    这几年,叶绍瑶和季林越不常回国比赛,为数不多的露面都在国际上,采访内容也稀缺。

    自奥运名单公示,有网友收集资料作奥运前瞻,发现两人近两年的比赛视频不过十来个,可以喻之为神秘。

    简单的短舞蹈合乐,他们把步法和其他技术动作串了一遍。

    “滑速比出去前好多了。”

    叶绍瑶点头。

    虽然有单人滑的功底在,但刚去格林组时,还是在速度练习上吃了不少苦头。

    甚至,他们的每项针对训练都是打破重来。

    放眼国际,人外不止有人,或许还有可以容纳万人的广场。

    眼前的冯蒹葭难得说了很多优点,从滑行夸到托举。

    叶绍瑶听得怪不适应。

    “领队还能说说同步性的毛病,您怎么全讲好话。”

    都这时候了,他们需要的是改进建议。

    “需要用暂停键才能挑出来的刺,我不会这么不容错。”

    磨合得再好也会有失误偏差,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那都不算问题。

    这居然是冯教练说出来的话。

    背过身,叶绍瑶和季林越偷偷讨论,是不是因为她家孩子终于熬过高考,才让一个严格的母亲对世界抱以宽容。

    不过冯教练的执教水平就摆在那里,他们的能力也显而易见。

    还有可以改进的瑕疵,但的确没有会标记符号的错误。

    连格林也说,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做到极致。

    ……

    华夏队员单方面认为,冰场和酒店附近没有好吃的店铺。

    即使有,那也是他们作为运动员碰不得的食物。

    队里一周一度的休息日,几辆小车在大街小巷乱逛,他们只想找个可以吃饭聚会的地方。

    但路似乎越走越偏。

    张晨旭握着方向盘,笑得无奈:“油箱还是满的,人已经出平昌郡了。”

    都说K国国土面积不大,今天才有确切的认知。

    容翡一脸嫌恶:“收收你的牙花子。”

    男人反而把嘴咧得更开,车内不出意外爆发了一次嘴仗。

    战争由容翡主导,嘴皮一碰,连他在同居时的坏毛病全吐露出来。

    张晨旭也不生气,理直气壮地点头,嘴里应得比谁都勤快。

    “我表演服上的水钻是贴上去的,你就爱一股脑扔洗衣机。”

    “我粘回去了。”

    “给我买一箱泡面,最后也全是你自己吃的。”

    “你说你要和蔬菜沙拉过二人世界。”

    他总有顶嘴的空间。

    容翡扭头不看他:“张晨旭,你真得太讨厌了。”

    这回男人不作声,只是收起笑容。

    这话可不兴乱说。

    叶绍瑶一直坐在后排,尴尬得不知该把目光往哪放,只好和季林越交流眼神。

    眼角都快长出皱纹的两个人,怎么能那么计较。

    车窗外重新热闹起来,击碎车内的冰雪气息。

    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叶绍瑶用手机检索不到。

    但他们已经出了江原道,这里应该是其他行政区的小乡镇。

    往旁看,过山车卧在山坡上,轨道时隐时现,像华夏传说中盘曲的龙。

    更远处,是一个摩天轮。

    汽车移动得太快,她分辨不清它究竟是在运作,还是在孤零零地停滞中。

    “季林越,把摩天轮拍下来,”她隔着车窗一指,“等咱们比了赛,来这里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50-160(第8/21页)

    前座的容翡有了动静,听季林越在口袋中翻着手机,对着游乐园拍了大概。

    她随口一问:“你们的小本本记了多少事啊?”

    叶绍瑶的那句“等比了赛”,她听过很多遍。

    冬奥后一定要去草原,一定要放纵吃喝,一定要去哪里实现什么愿望。

    总之,得把这些年亏欠的生活全部找回来。

    叶绍瑶自己也记不清,向季林越申请援助:“咱们记了多少了?”

    退出相机模式,打开备忘录,置顶的那条笔记已经需要划两次才能见底。

    “九十九件。”季林越回答。

    容翡无语凝噎,他们还真有所谓的“小本本”。

    该不该理解为,这是热爱生活呢。

    ……

    租用的商业冰场到期,比赛场馆正式开放试冰,所有运动员入住奥运村。

    领队在村里租了间会议室,将华夏团队的核心人员召集起来。

    事关训练、赛程和后勤保障。

    开赛在即,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开始工作,对每个项目的每名运动员都进行严格的兴奋剂监测。

    就在昨天,有欧洲短道速滑名将因被检测出某蛋白同化制剂物质含量超标,被逐出所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