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正文 第726章 沧州市肃宁县非遗-武术、捞纸、刻铜、段门枪、手推绣

正文 第726章 沧州市肃宁县非遗-武术、捞纸、刻铜、段门枪、手推绣(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沧州市盐山县非遗瑰宝:红木制作、马车制作、拔罐术与五世医家

    在沧州市盐山县这片文化沃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千年文明的记忆。其中,邵氏红木制作技艺、马车制作技艺、古法拔罐术与盐山五世医家四大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盐山文化的重要符号。

    一、邵氏红木制作技艺:宫廷风韵的现代传承

    历史渊源

    邵氏红木制作技艺传承自清代宫廷京作流派,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创始人邵桂岭作为京作红木技艺非遗传承人,将宫廷家具的严谨规制与民间工艺的灵动巧妙结合,形成“型、材、艺、韵”兼备的独特风格。2020年,该技艺被列入盐山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代表作多次荣获全国红木家具制作大赛金奖,成为北方红木文化的标杆。

    工艺特色

    邵氏红木严格遵循“一木一器”原则,选用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名贵木材,通过60余道工序打造家具。其核心技艺包括:

    榫卯结构:采用燕尾榫、粽角榫等传统技法,无需钉胶即可实现构件严丝合缝,确保家具历经百年仍稳固如初。

    雕刻工艺:融合浮雕、透雕、圆雕等技法,在椅背、裙板等部位雕刻松竹梅、缠枝莲等吉祥图案,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

    生漆工艺:以天然生漆反复髹涂,经“一漆三磨”工序形成温润如玉的包浆,既保护木材又彰显质感。

    文化价值

    邵氏红木不仅是实用家具,更是承载中华礼制文化的载体。其设计的“中和”系列书房家具,通过圈椅的弧度、案几的比例,暗合“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被故宫博物院专家誉为“活态的明清家具博物馆”。2024年举办的“中国京作家具非遗技艺体验周”,吸引数千名游客近距离感受红木文化的魅力。

    二、马车制作技艺:榫卯间的工匠精神

    历史传承

    盐山马车制作技艺可追溯至清代,以边务镇魏郭庄村魏氏家族为代表,历经三代传承。第六代传人魏玉才坚守“能不用钉子就不用钉子”的祖训,将60余道工序的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其作品被北京居庸关景区、贵州净心谷景区等20余个旅游基地收藏。

    制作工艺

    选材考究:专寻拆房老榆木,其木质坚硬、纹理美观,经自然风干三年后方可使用。

    结构创新:发明“双层辐条”车轮,通过内外两层辐条交叉固定,使承载力提升3倍。

    装饰艺术:收集全国近500块明清老花板,经打磨、刷漆后镶嵌于车厢,形成“一车一故事”的独特风格。

    现代转型

    面对农用车辆普及的冲击,魏玉才将传统技艺与文旅产业结合,创办河北骁腾马车制造有限公司。其设计的婚庆花轿融入led灯带与声控系统,既保留“龙凤呈祥”雕花,又增添现代浪漫元素,产品远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