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白潋的生活又恢复如寻常一般。
她日复一日地养护地里的波棱,琢磨怎么让它们长得更好。
与此同时,她也没忘了薄荷叶和葫芦。
这薄荷叶,是白潋在夏末的时候从河边移植过来的,如今秋天到了,它也成熟了。
白潋把它的种子给收集了,存了起来。
至于那葫芦,白潋到底还是在院子里种上了。
如果果子熟不了,大不了春季的时候再给种一次。
伏棂发现,白潋对于农学一途,学得很快,越到后面的时候,自己也只有了一个翻成大白话的用途。
很多时候,倒是她自己不懂,要请教白潋。
大约过去了四十来天,波棱熟了。
白潋蹲在地头,粗布裙摆扫过泥土,她摸出镰刀,手腕轻转,贴着土皮“唰唰”割起来,波棱叶子堆成小山,沾着的泥土潮乎乎的。
忙活大半天,几个大竹筐装得满满当当。
急急忙忙回了家,白潋挑了最鲜嫩的两把,洗净切了,烧一锅开水焯透,撒上粗盐和辣子,就着窝窝头吃得满足。
剩下的波棱,她把一部分仔细捆成小把,趁着日头没落,挨家挨户送去。
“王婶,尝尝新菜!”白潋跨进门槛,把菜轻轻搁在灶台边,“波斯来的玩意儿,比咱的灰灰菜水灵!”
王婶没见过这种菜,拿着直称奇。
李飞扬今天正巧在家,平时她都和王柱子一起上镇杀猪去,李飞扬拉着她的手往袖口里塞烤红薯,“你这妮子!”
拐个弯到村尾,白潋又敲响村长和张铁家的门。
在家的秀娥好奇地摸着波棱的叶子直念叨,“这菜软乎,闻着就香,我还没吃过呢。”
村长见了她就问她家还有米没有,装了一袋米叫她带回去,白潋见他家水缸快见底,撸起袖子从井里打了两桶水,把缸灌得满满当当。
张家是张铁招呼的她,白潋在地里种波棱的时候,他早就瞧见了,也问过几嘴,当时还没放在心上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熟了能吃了。
两个人随便唠了几句,说起孙小娘,三婆婆就回来了,白潋咳嗽两声,说自己着急就先走了。
白潋又回了家提了两小篮给伏家,陈络问她要不要进去坐坐,白潋拒绝了,“改天我再来。”
趁天还有点亮色,她得赶紧捆好剩下的,明早送到镇上卖。
送完菜回家,白潋把剩下的波棱仔细捆好。
她急忙忙烧水,洗去浑身上下的粘腻,又把衣裳给洗了,才安心睡去。
这波棱现在只自己有,拿到集市上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不过,这菜一旦卖出去,其他人肯定有办法收集波棱种,这样就不是自己一家的了。
过个一两年,能卖的价钱定然比现在低。
她特意留了一片地的用来收新的波棱种子。
等波棱抽薹开花,花谢结籽,用手轻搓能掉粒的时候,趁晴日迅速割下整株,倒挂屋檐风干。
几天后铺了个小席子在地上,取木杵轻敲秆茎,籽实便落。
细筛去杂,簸箕扬净,就留下了新鲜的波棱种。
因此想收波棱种,这倒不难。
对于王家三家人,白潋倒没有瞒着的意思,不然她也不会把波棱菜送给她们。
第二天,白潋驾着牛车,把收拾好的波棱送到了镇上,自她上次卖构棘果和果干,已经有不少人认得她。
现在她又出现在这摆摊,不少眼熟她的凑上来,问她是不是要继续卖那个构棘果干了。
白潋摇摇头,从牛车上搬下好几个大竹筐,“今天的是新鲜玩意,大家伙肯定没吃过。我昨天吃了一份,又鲜又香!”
她拿出一份举着,指着说,“这种菜是外来的,叫波棱,可好吃了!”
围观的人凑近,咽了咽口水,“这菜看着水灵,可咋做啊?总不能生啃吧?”
白潋比划翻炒的动作,大声说道,“这波棱菜炒腊肉最是下饭,先把腊肉煸出油,再下波棱菜快炒,撒把蒜末和小米辣,出锅前淋点香醋,酸辣开胃得很!”
“俺家没腊肉咋办?”挤在后排的汉子挠着头问。
白潋眨眨眼,脑筋一动,又说,“那就试试波棱菜鸡蛋汤!把菜切成小段,再放个蛋,加水煮开后下菜,最后撒把葱花,连喝三碗都不够!”
她叫卖几声,人群骚动起来,有几个人已经开始摸铜钱。
白潋却不急,又举起半根波棱菜梗,“还有这菜梗,用盐腌出苦水,拌上辣椒油,就是爽口小菜!配着米粥吃,指不定比酱菜还香!”
话音未落,竹筐边已经排起长队。
没过几下,波棱卖了个一干二净。有人甚至问能不能预定明天的菜。
白潋摇摇头,“我们这菜,都是新鲜的,我昨天刚从地里摘的,可如今已经没了,我下次来得是下个月了。”
剩下的人遗憾地走了。
白潋蹲在牛车旁,数钱。
铜钱在掌心叮当响,串成六串多,每串一百文。
白潋赶回了村,径直去找伏棂,就在刚刚,她已经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打算再买两亩地,雇王丫帮她,这样种得多,收得多,卖得多。
这样可以尽早打开名气,以后就算她不卖菠菜了,卖别的寻常菜也有不少人来买。
白潋跑到伏家,问她这个主意怎么样。
伏棂用帕子给她擦汗,心中暗暗思量白潋说的这件事。其实白潋想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里人家》 16-20(第9/12页)
不错,可如果仅靠卖波棱攒口碑,挣得不算多,也不算稳,毕竟天底下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农民了。
但她又想,白潋种的菜和她吃过的其他家的相比,的确是要好吃不少。
伏棂用帕子拍拍白潋的脸,问,“倘若能找到一个酒楼专收你的菜,岂不更省事些?”
“确是如此,可镇上的酒楼,早有了它们自己的供货渠道,那些供菜的,都和酒楼有几分关系。况且镇上没几家酒楼。”这个办法,白潋之前就想过,可那时她才十岁多出头,老板们都把她当小孩看,谈生意也谈不成。
“原来如此。”伏棂若有所思,她心中也有了个主意。
这百福点心铺开了有将近五个月,她经营得很成功,每个月纯利有二十到三十两,生意特别好的一个月,甚至有将近四十两。
等她再过几个月,自己说不定可以考虑开一家酒楼。
只是开酒楼要花的钱,可比一家小商铺多得多,地契、建楼、装缮、工人伙计厨师和厨具桌椅,都是要钱的。
这些全都加起来,至少也得四百两。这事得从长计议,况且她应该不会选在乌镇开酒楼了。
乌镇只是个小镇子,沈念的本庄又在这里。她现在和沈念算是关系尚可的朋友,照她前几天和沈念的交谈来看,沈念估计也是想慢慢开些别的行当。
她得把酒楼开到大镇子去,最好在驿站或者集市旁,人来人往的。
可这样一来,本金只会多不会少。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伏棂揉了揉太阳穴,听白潋继续说要再买两亩地的事。
她是赞成的。
但白潋想买什么样的地,好田坏田还得她自己多多把关。
大虞朝,里正负责核实土地交易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督,记录交易信息以保证赋税征收和户籍、土地台账一致。
经批准后,买卖双方订立契约,注明土地位置、价格等,由公证人见证,再至官府备案纳税换“红契”。
伏棂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担心的就是,这陈平安是里正的儿子,就怕他趁机从中作梗。
白潋心想也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如果陈平安出来闹事,她可不会吃哑巴亏了。
第19章 真欠揍
白潋花了点时间打听消息, 很快就找到了两亩离家里还算近的田地。
村长虽然不像里正那样是个官,管不了签订登记一类的事,但他消息灵通。
不管是村里村外的, 只要有人想买地卖地,本村的村长都清楚得很。
在村长的牵线搭桥下,白潋和卖地的人见了面,双方谈得都比较愉快,最终谈妥了三贯六百文的价格。
原本白潋还以为起码要四贯呢, 但那人着急要钱, 想着三贯多能接受,便爽快地成交了。
接下来就是去找里正给签订契约。
找里正公证核实, 虽没有规定交什么中间钱, 但民间常以酒食、少量金钱作“谢仪”。
白潋和卖方都准备了一点,约好第二天一起过去。
第二天去的时候,伏棂去私塾的时间与之冲突了。
白潋特意说自己一个人去就够了,让伏棂放心。
因此伏棂没一起去, 她特意让陈络跟着白潋到里正家,若发生了冲突,多少能帮上些忙。
里正家青砖墙比其他人家的高出尺许,灰瓦花边。
白潋低头瞧, 连门槛都是雕花的。
“是谁?”里正听见敲门声, 出来开门, 见到是白潋, 白潋后边跟着一个姑娘,旁还有同村里的另一个人。
白潋身后的姑娘他在伏棂身边见过, 看来伏棂白潋两人关系确实好。
白潋和卖地的人一同向里正说明来意。
里正刚要应声,西屋传来踢翻凳子的声响。
陈平安趿拉着鞋冲出来, 看见白潋,眼神瞬间冷下来,“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倒腾地契,指不定藏着什么心眼子。”他斜睨向里正,“爹,您可别被几句好话哄过去,这文书得掰开了审!”
陈络见状挡在白潋身前,笑道,“这话可就不知从何说起了,文书都按规矩备着呢。”
“规矩?”陈平安嗤笑打断,“我看是有人仗着和伏棂那小蹄子关系好,就想在村里横着走吧?”
白潋听他骂出“伏棂那小蹄子”时,眼尾猛地一挑。
陈络眼底冒火,就想踹他,却被白潋抬手拦住,把手上拎着的“谢仪”塞到了她手上,“帮我拿一下。”
伏棂一群人与这件事本不相干,她不想把伏棂的人也牵扯进来。
紧接着白潋走上前两步,啪啪就甩了陈平安两巴掌。
白潋的力气非比寻常,仅仅是打了两巴掌,陈平安的脸,立马肿得和猪头似的。
速度太快了,陈平安没反应过来,他被打懵了,愣在原地,“你你敢打我?”
“今天打的就是你的狗嘴。”白潋冷笑,也不拐弯抹角,“以前你替陈叔去征调,多报工日的事——”
她扫向里正骤然绷紧的脸,“要不要对簿?”
陈平安捂着脸,瞳孔骤缩,哎哟哎哟地叫着,一边叫一边怒极了似的想还手,“你你别乱攀扯!”
但一个天天不干活的,哪里比得上白潋的力气。
里正见白潋在自己这里动手,原本还生气,听了她的话后,只慌忙摆手,“小孩子口无遮拦,白姑娘别介意”
“陈少爷威风,平日里仗着是里正的儿子,在村里白吃白喝。张家的酒、李家的肉,哪样没尝过?自己农忙时躲在屋里睡大觉!给钱了吗你,还敢到处吠叫。这样也就算了,你如今还骂一个无辜的姑娘,真是不要脸。”
白潋眼神如刀,直直刺向陈平安。
“你胡说什么呢?”猪头陈平安梗着脖子,“我一个读书人”
里正脸色煞白,猛地转身扇了陈平安一耳光,“还不给白姑娘赔罪!”
陈平安的脸更肿了。
里正压低声音狠道,“不想被拖去县里打板子,就别乱说话!”
自己这儿子真是头猪,白潋是没什么背景,可伏棂不一样,她们现在交好,伏棂是什么人?里正虽然没完全摸透,但他也清楚不是好惹的!
他好歹是个里正,在官府上多少有点关系,乌镇的百福点心铺出了名后,他就向县衙里的主薄大人和里街的一众商人打听了一二,才知道这背后的人是伏棂。
除此之外,伏棂的气质也和旁人不一样。单是伏棂读过书就不简单,这十里八村,城里乡下的,有多少人能读上书的?
平安怎么想不开,偏要惹她们?
白潋看他们一唱一和的,心里很不高兴。但先办正事再说,她趁此机会让里正好好给批了契书。
至于那点小礼,估计他们也是看不上眼,既然如此,还不如不送了。
里正不想和伏棂的人过不去,连忙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