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气。

    第66章

    青连近来有些担心陆润之。

    自那日从宋府回来,得知宋瑶去了江南,归期未定,青连本以为他们大人会伤心一段时间,却没想到他跟没事人一样,晚上正常吃饭睡觉,第二天一早着了朝服去上朝,晚上很晚才从官署回来。

    新官上任,且大人是男子,自然是有许多事要忙,只是日日如此,从早上五更天,忙到晚上卯时才从官署出来,正常人哪里吃得消。

    眼瞧着大人一日比一日消瘦,深紫色的官服日渐宽松,整个人愈发地沉默寡言,青连无比担心,却也不知如何劝导,有次他刚在大人面前提起宋瑶的名字,就被他冷漠的眼神吓得闭了嘴。

    若是真的放下了,怎么会连提都不让提?

    青连不知道大人怎么想的,只觉得现在大人与以前越来越不像了。

    有次过了卯时,青连去官署接他,等了许久,他们大人才从官署出来,着深色紫袍,身后两个大臣小心翼翼地跟着,大人面无表情,眼神冷得如同淬了寒冰。

    那两个大臣不断地赔不是,直到点头哈腰地将大人送到马车上。

    当时,青连被他身上的气势吓到,隐隐觉得陆丞相当时也没有公子骇人。

    大人颇得圣上赏识,也很努力,越来越越像话本里描述的,喜怒不形于色的权臣,朝中再也没有敢看轻他的官员。

    只是青连却觉得,大人越来越孤寂,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竟无一人可以说话的。

    有次休沐,大人淋了些雨,第二日发了高烧,不得不告假。

    圣上得知后,派了太医前来诊治。

    太医说:“陆大人忧思过虑,积劳成疾。”

    圣上以为大人忧国忧民,大为感动,赏赐了许多珍贵药材,要大人好好将养身体。

    但是青连知道,大人并不是为朝政优思,他经常在办公之余,摩挲着腕部的手镯发呆。

    如今大人做了官,还是圣上身边的红人,真贵宝物接二连三的赏赐到府中,他腕上的手镯与圣上赏赐的物品相比,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大人却日日戴着那手镯。

    青连识得,那手镯是宋家家主给大人的,大人没有还回去。

    大人发烧了,吃了药,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嘴唇微动,不知道在呢喃什么。

    青连凑近一听,他说的是,“宋瑶……”

    青连不懂,既如此放不下,为何不去找她呢-

    朝廷规定,各州府大臣每年需要回京述职两次,一次定于六月,成为年中述职,一次定于腊月,称作年终述职,便于管理。

    据说是中书令陆大人的建议,各州府大臣十分不解,只觉压力巨大,这半年述职一次,分明没有给她们任何喘息的时间,只得埋头苦干,若没有任何政绩,怕是要被圣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骂。

    这陆大人倒是会折腾人啊。

    这不,又到了年中述职的时候,扬州城的郑大人舟车劳顿,终于赶到了京城,相比对其它州府官员愁眉苦脸,她倒是笑呵呵的。

    没办法,政绩好,有的汇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果不其然,郑大人因为治理有方,州府经济状况较好,百姓安居乐业,获得了圣上的表扬,并成为了各大州府的楷模,取得了年中之星。

    而其它州府则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郑大人独处风头,表面谦逊低调,心里乐开了花。

    述职结束后,她捧着圣上赏赐的黄色锦旗,准备回驿站休息,却不料迎头碰到了一位传话的官差。

    那官差道:“郑大人且慢,我们陆大人请您一叙。”

    陆大人?

    中书令陆大人,他找她干嘛?

    郑大人在心里琢磨着,回想起方才她述职的时候,这位陆大人端坐在圣上左侧,容色倾城,却不敢叫人多看一眼。她清楚地记得这位陆大人在她述职的时候,只问了一个问题。

    “哪个行业短短时间推动了扬州城的繁盛?”

    她当时毕恭毕敬地回答:“布行兴起。”

    彼时,她身上穿的里衣,就是出自宋氏布行,不得不说,挺舒服的嘞。

    郑大人复盘了一下自己回答的内容和神态,确保没有任何纰漏,才松了口气。

    也不知堂堂中书令找自己这么一个小小地方官是什么事儿?她可听说如今宰相之位空缺,这位陆大人可是最有竞争力的人选,可不能把人得罪了。

    郑大人一路上把陆大人可能问她的问题全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才安心了许多,等见到到了陆大人,还是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陆大人从众多公文中抬起头,命人给她上了茶,还请她坐下。

    郑大人诚惶诚恐,“不知陆大人唤臣来是有何要事?”

    “只是想仔细听一听郑大人如何短短时间恢复扬州城的繁荣,以便总结经验,普及到其它州府。”陆大人如是道。

    郑大人为官多年,也是老油条了,将此时陆大人问的问题和述职时的问题联系到一起,这么一拉通,陆大人不就是想听听她们扬州城的布行是如何发展的吗?

    送分题。

    郑大人将提前准备好的答案倒背如流,主要歌颂了永昌布行和宋氏布行先富,带动其它布行后富,进而带动了扬州城的经济发展。

    陆大人听着,似乎非常感兴趣,连手里的公文都放下了,等她说罢,他又接着问道:“那宋氏布行具体是如何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拯救那个反派(女尊)》 60-70(第9/17页)

    陆大人,这个问题出的可就有些偏了,她一介文官,如何懂得做生意上的事情。

    不过好在郑大人是个什么事都要准备万全的性子,述职前把一切大大小小的问题准备了厚厚一沓,扬州城大大小小的事儿,哪怕是城西的早茶铺为何倒闭她都一清二楚,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倒也不难。

    于是郑大人又歌颂了一番宋氏布行的智慧,两个问题回答完,郑大人口干舌燥,自认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只是陆大人听完,怎么神色不太对劲呢?

    最后,陆大人摆摆手,“多谢郑大人解惑,郑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快快回去休息吧。”

    郑大人:“应该的,陆大人,臣告退。”

    走到门口时,郑大人悄悄回头瞥了一眼,她怎么觉着,陆大人似乎有些……落寞?

    大概是高处不胜寒吧。

    更何况他还是一介男子。

    算了,她一个吃米的,操心人家吃燕窝的干嘛,回去继续干,还有半年后的年终述职呢。

    郑大人本想将此时抛之脑后,脑袋又灵光一闪,敏感地察觉到陆大人恐怕与宋氏布行有什么联系,下去得好好查查,以免日后便被问到。

    第67章

    郑大人回去立刻命人打听陆大人和宋氏布行的关系,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可把她吓了一大跳,那宋氏布行年轻有为的少当家宋瑶正是陆大人的前妻!

    这事儿京

    城的人都知道,也就郑大人从扬州远道而来,孤陋寡闻。

    郑大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唏嘘过后,慢慢咂摸了一会儿。

    这事儿不对劲啊。

    不是说陆大人平步青云后,主动抛弃妻主,她瞧着方才陆大人那神色不大像啊,虽说陆大人喜怒不形于色,掩藏得很好,但是郑大人还是从他细小甚微的表情和动作中品出了一抹不寻常。

    郑大人有一颗上进的心,打定注意回去以后多多关注宋瑶,免得日后回京述职,被陆大人旁敲侧击。

    回到扬州城后,郑大人先差人去打听了宋瑶的近况。

    据来汇报的下属说,宋氏布行在宋瑶的带领下,在一众江南纺织业中杀出重围,成为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商业头脑无人能及,令人叹服,且品性高洁,极讲义气,待人温和,许多人都想结交。

    郑大人斥道:“净说些废话,说点她的私生活上的事。”

    私生活?

    下属看向郑大人的眼神有些古怪,但还是汇报道:“宋老板唯有房中三位小侍。”

    郑大人又问道:“那蓝颜知己有没有?”

    下属道:“永昌布行桑老板算是,此外,宋老板似乎极为喜爱茶楼沈公子的琴。”

    郑大人有些担忧,“五个……这是不是有点多啊。”

    下属:“……”

    大人,您忘了您后院六位侍君了吗?

    郑大人睨了一眼,看到下属如同便秘的表情,“你什么表情啊,有话直说。”

    下属:“属下无话可说。”

    郑大人:“说!”

    下属犹豫,“大人,据属下观察,宋老板喜欢的是男子。”

    郑大人:“……滚出去。”

    下属:“是。”

    郑大人不光十分有上进心,还是个行动派,择日便送了拜帖与宋瑶。

    接到郑大人的拜帖,宋瑶面露疑惑,堂堂州刺史掌管扬州城,找她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做什么?她只是一介平平无奇遵纪守法按时纳税的富商罢了。

    州刺史邀约,算是给了极大的脸面,宋瑶揣着拜帖赴约,好巧不巧,郑大人选的地方正是她所经营的茶楼。

    宋瑶早于约定时刻一刻来到茶楼,谁料郑大人比她还先到。

    “宋老板,这里。”郑大人在桌子前招呼道。

    宋瑶便看到一位笑得乐呵,微微富态,面若观音的女子,笑着朝她招手,想必就是郑大人。

    郑大人着了便衣,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脸,笑容和善,叫人不由得生出亲近之意。

    宋瑶躬身作揖,“草民见过郑大人。”

    在宋瑶打量郑大人的时候,郑大人也在观察她,难怪能让陆大人念念不忘,但若相貌来说,也只能她能与陆大人相配了。

    郑大人笑道:“宋老板不必多礼,今天我着便衣,便不是什么郑大人,早已听闻宋老板大名,故来结交。”

    人家当官说的是客套话,哪里能当真,宋瑶同样也客气道:“郑大人抬举草民了。”

    郑大人:“来来来,宋老板,坐。”

    宋瑶:“多谢郑大人。”

    两人一番客套寒暄。

    郑大人才切入正题,“听闻这家茶楼也是宋老板旗下的产业?”

    宋瑶边思索着郑大人的意图,边回答道:“前茶楼老板家里遇到了些难处,继续用银子,我倒是挺喜欢这茶楼,便买了下来,还是按照以往的风格经营。”

    “宋老板心善。”郑大人夸了一句,顿了下,道:“比起以前说书的,如今喝茶听琴倒是添了几分雅兴,这曲高山流水弹得不错。”

    宋瑶不知她意图何在,不轻易接话,只附和道:“的确如此。”

    若是其她人听到自己这番话,必定会认为她对那个琴师有兴趣,再将琴师叫过来,宋瑶不知是不懂还是不接她的话茬,竟没了下文。

    莫不是在保护着琴师?

    郑大人接着问道:“那弹琴的是你的人?”

    她这话问的含糊,有多重含义。

    宋瑶笑了笑,道:“是我雇的人罢了。”

    郑大人:“可把他叫过来?”

    宋瑶笑道:“他性子比较冷,若是不过来,大人莫怪。”

    郑大人哈哈一笑,“我岂是如此小气之人。”

    宋瑶便差了小二去叫沈竹过来。

    沈竹以为宋瑶叫他有什么事,便放下古琴,随小二去见宋瑶,却看到她对面坐了个人,衣着华贵。

    沈竹心中了然,这一日终究是到来了。

    “宋老板。”沈竹低声道。

    宋瑶给沈竹介绍,“沈竹,这位是郑大人。”

    沈竹依顺道:“见过郑大人。”

    郑大人点了点头,“为何戴着面纱?”

    沈竹未答。

    宋瑶看了他一眼,接话道:“听琴就好,何必在意相貌。”

    沈竹看了她一眼。

    郑大人喝了口茶,“把面纱摘下我看看。”

    宋瑶的目光落在郑大人身上,碰巧视线在空中与她相碰,便笑了笑,对沈竹道:“把面纱摘下吧。”

    “是。”沈竹抬手摘下了面纱,露出了面纱下面清丽的小脸,那张脸上未施粉黛,五官算不上绝色,却很耐看,带着一丝独属于江南的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