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40-50(第1/25页)

    第41章 秋天吃羊肉

    ◎单方面的定情信物◎

    “我的天哪!”朱明简直要呼天抢地了。

    “流光,再过几日,你就要与辽国使臣蹴鞠比赛了。与太子说好了的,今天领着禁军队预演一番。”

    “这会子,离约定时间不到半个时辰了。你不进宫,还在这儿磨蹭什么呢?”

    “急什么?”谢临川走进枣王家金银铺,懒懒往圈椅上一坐。

    “从这御街南段出去,打马便到宫门,耽误不了事儿。”

    朱明嘀咕:“那也得早去。总不能让太子殿下等咱们吧。”

    太子虽然宽仁谦和,也是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胆子再大,能越过他去?

    朱明望一眼四周,只觉陈列的金的、银的、玉的首饰,看得人眼花缭乱。

    “你说你,平时也不上这金银铺子来,偏今日来。”

    谢临川早不理他了,对旁边躬身立着的人招招手。

    那人便捧着一个木匣子,点头哈腰地过来了,殷勤地道:

    “世子爷,按照您的要求,用了十足的金子。”

    把那木匣子缓缓打开,一片璀璨金光直刺人眼。

    横亘其中的,是一支杏花缀珍珠金步摇。柄部纤细,扭骨弧线,恰似纤弱的花枝。

    柄头两朵五瓣杏花,一全绽、一微开,皆由镂空金丝缠成,极为繁复绮丽。点点花蕊,竟是以细碎宝石缀成的。

    两根金流苏上,悬了几颗珍珠,疏疏错落着,使得金步摇的华重宝气之中,添了几分清贵。

    朱明是个中行家,眼前一亮:“哟,这步摇好生精致。”

    想明白其中关窍门,就挤眉弄眼,笑得不坏好意:

    “啧啧,你小子,也还是懂嘛。女人啊,就喜欢这些金啊银啊的东西,东西一送,准成事儿!”

    谢临川微微一笑,对朱明的话不置可否。

    把木匣子一收,他对店主道:“去东平王府领赏!”大步流星出了门去,一脚蹬上了马。

    ——

    “吁——”杏花饭馆外,王蕙娘吁停马车,对屋中喊,“虎子,快出来搬肉!”

    江清澜正在给团团扎辫子,闻言,也牵着小姑娘出去看。

    只见王蕙娘、虎子各自抬着一只脚,把一大坨黑咕隆咚、连毛带皮的东西搬了下来。

    原来,是一只黑山羊。

    应该是才杀了不久,血淋淋的。丝丝血水还要顺着羊脚往下滴,让虎子一抬手,又给流回去了。

    江清澜眼睛像被火燎了似的,忙别过脸去不看,又把团团两眼捂住。

    王蕙娘笑她:“知道你有这敢吃不敢看的毛病。快边儿上去吧,我与虎子、月娘分好了肉,再来叫你。”

    说罢,抬着羊,进了屋去。

    虽然说起来有点儿矫情,但也没法子——江清澜实在克服不了。

    她一个现代都市丽人,在超市里买分装好的鸡鸭鱼肉,早成了习惯。到这里来,被迫要见些血淋淋的东西,甚至活杀现宰。

    有一次,王蕙娘要杀鸡,让她抓住鸡脚。

    哪知,脖子一挨上刀,鸡就拼命挣扎。那场面,惨烈极了,把她吓得脚耙手软,撂挑子跑了。

    也不知王蕙娘后来如何杀的。

    此时,团团倒胆子大,把江清澜手甩开:“我要去看分羊肉!”径直往后院儿去。

    江清澜便守在前边儿,为柜台上斜插的桂花枝换了水,再把明天的菜单写出来——

    特别推荐菜:孜然羊腿串、红烧羊拐、胡萝卜手抓羊排饭。

    自前日上了秋日菜单,供应的饭食一并更新,食客们越发来得殷勤。

    白胡椒猪肚炖老鸡这种,到不了天黑就卖光了。后来的客人着急上火,埋怨道:“江娘子,你怎不多做些?”

    江清澜只好赔笑:“抱歉抱歉,咱后院儿的锅只有那般大,装不了再多了。”

    “不过,贵客请放心,铁匠铺子已在替咱们打新的大锅啦。”

    客人只好怀着怨念走了。

    然而,比猪肚鸡更火爆的,是羊肉。当时,江清澜并没有把“孜然焦炙羊肉”的竹牌挂出来,许多人却主动来问。

    江清澜知道,历史上宋人极爱羊肉,甚至差点儿把羊吃绝。

    “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1],“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2],这些写羊肉的诗,在宋代文学中比比皆是。

    苏轼调任惠州时囊中羞涩,购入价廉的羊脊骨烹制,就有了流行至今的羊蝎子这道菜。

    既然客户有需求,店家如何不应?

    王蕙娘立刻去乡下买羊,先收一只来看看品质,如果反响好,再直接从货源地大量订购。

    江清澜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打起帘子要往后院去。不曾想,张月娘正提着篮子出来,二人迎头碰上。

    张月娘道:“娘子,早些时候,对面何家的春姐儿来过。说是买粥,却送了这么一堆萝卜。”

    江清澜一看,竹篮里,白萝卜装得满满当当,个个成人拳头大小。

    根须上沾着些泥,青青缨子上却还挂着浑圆的露珠。

    看来,这萝卜是方从地里拔的。

    她奇道:“哟,这么大一篮子,春姐儿提得动?”

    张月娘细声解释:“她跟她妹妹抬着来的,两个人累得满头大汗。”

    “我瞧着,篮子底下有些划痕。恐怕是姐妹两个抬不动,拖着走了一段路。”

    “我留她们吃盏饮子再走,春姐儿只说,家里小弟弟睡着了,她们才出来的。得赶紧回去,免得他拉了尿、沤了屁股。”

    江清澜心知,何家小弟弟才几个月大,日常是春姐儿两姐妹在照管。而这白萝卜,是何家夫妇还她卤鸡腿的情。

    思索间,余光瞥见张月娘眉头微蹙,似乎很是忧郁。江清澜便知,她是由婴儿拉尿这些琐事,联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对一位母亲来说,没有比失去孩子更痛苦的事了。

    月娘……实在太可怜了。

    江清澜心中不忍,更不愿见张月娘沉溺于悲伤情绪中,便岔开话题:

    “咱们的羊汤用什么配着炖,我正犯愁呢。这白萝卜来得正好,你快把它们切了,我马上来炖。”

    说罢,迅速系上围裙,扎起攀膊。

    其实,今天第一次买羊、吃羊肉,为着响应食客的需求之外,江清澜也另有一重打算。

    购入杏花饭馆两间铺子,加上后面那块地皮,花了将近千两银子,但仍很划算。

    尤其那地皮,是原来的主家生了重病,他女儿把地贱卖了,与父亲治病。

    江清澜准备把地皮上的破屋子拆了,重建新院子。

    这些日子,王蕙娘四处找人,便要开工了。日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40-50(第2/25页)

    她们且得忙碌一阵。就先用这羊,吃一顿开工饭。

    时近卯时初,晚市的人还没来,午市早已结束,最是清闲。

    江清澜的羊肉大餐准备得差不多了。

    便把腰上的围裙解了,在一边轻轻抖了下,挂在木架子上,招呼众人吃饭。

    要说羊肉这等鲜美之物,各地有各地的吃法。

    西北人爱烤,燕都人爱涮,川渝人则喜冬至喝羊肉汤,寓意一冬都不冷。

    如今,他们有一整头羊,索性来了个大杂烩。

    羊肉串是不可少的。

    瘦、肥间杂的羊肉,一块块地穿在竹签子上,在小炭火上不停翻转。

    烤得滋滋的,又冒油来又冒烟。

    适时地撒上一把孜然,让每块肉均匀地蘸满。

    红烧羊拐裹满枣红色的酱汁里,实在诱人。

    这道菜要做成,可不容易。

    要由冰糖、姜片、酱油、川椒与茱萸炒制酱汁,以白胡椒、陈皮、大葱等增香,再加白酒,经由小火慢炖。

    足足一个时辰,才算大功告成。

    成品颜色鲜亮不说,每一根拐筋都吸饱了汤汁,炖得软糯入味儿、Q弹可爱。

    而中间那一锅羊汤,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是用来涮最嫩的羊肉,以及各色羊杂的。

    香气四处乱溢,若非是在院子里搭的锅,铁会把人香得打喷嚏。

    江清澜招呼大家:“快坐啊,这羊*肉得趁热吃!”

    张月娘约莫对身份之别很是介意,历来扭捏。其他几人却从来大方。

    团团大喇喇上前,一屁股坐满了一张小竹椅。

    她瞪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眼巴巴、嘴馋馋地觊觎着羊串、羊拐、羊肉、羊汤。

    “还有人吗?咱们可以开吃了吗?”

    虎子双手一拍,笑道:“哎哟,我闻着这羊肉味儿,都馋了一下午了!”

    打开竹笼屉上的小盖子,一排排白胖胖的羊肉饺子露出来。个个腆着“大肚子”,神气得很。

    她用筷子夹起一个,轻轻咬下个缺口。登时,一水儿混合着羊肉香、大葱香的汤汁冒了出来。

    又香又鲜,又软又烫!

    虎子一口就把饺子包进嘴里,囫囫囵囵地乱嚼。结果,被烫得嘶嘶直吹气。

    团团见状,哈哈大笑,自言自语道:“饺子先凉凉,我来尝尝这胡萝卜手抓羊排饭吧。”

    小铜锅盖子一揭,但见一粒粒米饭晶莹剔透,夹杂着黄、橙两色的萝卜长条。

    其中,还埋着无数根肉乎乎的小羊排。

    最妙的就是,这羊排是三层瘦肉里,夹着薄薄一溜的肥肉。

    吃起来既不绵柴,也不油腻。配着甜甜的萝卜、亮晶晶的米饭,着实是绝。

    虎子见团团已化身饕餮,干完了一碗羊排饭,也笑她:

    “笨丫头,你用大米饭把肚子填饱了,羊肉火锅放哪儿呢?”

    团团嘟嘟囔囔:“不怕不怕,我肚子大!”

    江清澜只想笑,回头一看,张月娘还在那儿别扭地站着呢。

    便拉她坐下,亲自给她夹个饺子,笑道:“这是你包的,快尝尝。”

    江清澜是南方人,不擅长面食,如今店里的面条、饺子这些,她一概都没管了。

    张月娘抿了抿唇,低声说句“谢谢”,把饺子默默吃了。

    但她总坐不住似的。才吃几口,又殷勤张罗,给大家一一倒了她做的蜂蜜柚子茶。

    说说笑笑间,有人吃饺子,有人吃羊排抓饭。

    唯有白萝卜炖的羊肉汤,人人都来了一碗,个顶个儿的吃了个饱。

    饭毕,大家七手八脚地收拾碗筷。

    团团吃饱了,好像又胖了一圈儿。她瘫在竹椅上,双眼迷离,头往下一点一点的。

    ——好家伙,这是吃饱喝足,又犯起懒来了。

    江清澜拍一拍她红苹果般的脸蛋,又叫来虎子:

    “方才咱们吃的白萝卜,是河对面春姐儿家送的。你俩舀一钵羊汤,送给他们去,也算我们投桃报李。”

    团团还迷糊着,用两只小胖手使劲儿擂了擂眼睛。

    闻言,她嘟囔道:

    “呀,羊肉多贵呀,白萝卜便宜,咱们这样做生意,岂不是亏大发了?”

    江清澜微微一笑,决心为两个孩子来次道德教育:

    “做生意么,有时候要算得清楚,有时候却要糊涂些。”

    “对上不谄,对下不骄,是为君子。”

    “春姐儿她们日子比我们难过些,却送来白萝卜,我们就不能不还礼。这份情意,不是钱多钱少算得清楚的。”

    但她话语间,并未提及自己送的鸡腿儿。

    这一番大道理,把团团听得迷迷瞪瞪的。

    虎子心中却十分清明。

    他手脚麻利,立刻舀了满满一钵带肉、带萝卜的羊汤。

    又用之前那竹篮子装着,把小胖团从竹椅上邀起来,二人出门、过桥去了。

    彼时,张月娘正在后边儿地里摘小葱,听了那番话,竟然怔怔发了一会儿呆。

    ……

    月上柳梢,千灯璀璨。

    临安城中,晚市最是热闹。不必说御街,便是斜街上,也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春波河里的乌篷船也载了客人,在微波粼粼的河水中悠悠驶过。

    杏花饭馆里,人声鼎沸。

    郎君们在说辽国使臣进京的事。三五小娘子们,摆谈着近来宫里的娘娘们流行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