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永琏多孝顺,这是担心皇上路上滑倒。”
“你放心,已经有小太监去清理了。”皇后笑道,皇上要走的路,肯定不会有冰雪泥泞。
永琏:“……”
太后夸永琏,裕太妃赶紧跟上,纯嫔当然也要附和两句。
永琏心虚极了,转移话题,“皇玛嬷,我想在外间烧水的炉子上烤红薯和土豆。”
“你们刚刚在阿哥所没用早膳吗?”皇后问。
“用了,但儿子想尝尝烤红薯的味儿。”永琏道,天冷就馋烤红薯了,他本来还以为宫里没红薯呢,反正皇子份例里没有。
但上回他回长春宫,发现额娘的晚点里有一道蒸红薯。
额娘说这是百姓充饥用的,她带头节俭,就让小厨房把奶油松瓤卷换成了蒸红薯。
既然宫里有红薯,那就要让小伙伴们都吃上烤红薯。
“哀家听说,外面街上有烤红薯的小摊,烤红薯的香气飘得老远。”太后道:“哀家还从未尝过,不知是个什么味儿。”
永琏心说皇玛嬷真可怜,荔枝舍不得吃就算了,烤红薯也没吃过。
皇后本还有些迟疑,听太后说想吃,便让人去厨房取几个红薯来。
乾隆进屋时,红薯已经烤得差不多了。
几个小孩围着炉子,口水都要下来。
见汗阿玛来了,小家伙们赶紧行礼。
“给汗阿玛请安。”
每次这种时候,弘曕都要慢半拍,否则就会被侄子侄女带跑,跟着喊“汗阿玛”。
之前喊错过两次,被四哥敲了脑壳。小家伙这才留意。
“汗阿玛真有口福,烤红薯刚好,您就来了。”永琏笑眯眯道。
乾隆瞥他,“这又是你想出来的主意?”
他发现这小子的鬼点子挺多,上回的甜豆花也是他教钮伦的。
“是哀家想尝尝烤红薯是什么味儿。”太后赶紧替孙子解围。
大过年的,乾隆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孩子们计较。而且这烤红薯确实很香。他起个大早,就喝一碗粥,这会儿还真有点饿了。
小钮伦问二哥,“除了烤红薯,还能烤什么?”
“还能烤板栗,烤土豆。”永琏道:“应该也能烤饽饽烤玉米。”
“这些都是顶饱的东西呀。”永璜道。
永琏点头。
“额娘,我以后每天吃烤玉米当晚膳吧,这样就可以节省了。”钮伦看向皇后道。
皇后哭笑不得,“这怎么行?烤玉米不能当饭吃。”
太后笑道:“定是皇后平日常说节省开销之事,孩子都记住了。”
永琏差点忘了,自家额娘的节俭是出了名的。
但因为现在宫里在守孝,妃嫔们都穿得朴素,也都不施粉黛。大家饭食也都很少见荤腥,皇后的节俭就显得没那么突出。
至于宫中开支减少的事儿,永琏当然不知道。
乾隆笑着抱起宝贝女儿,“我们小钮伦真懂事,但再节省也不能只吃烤玉米当饭。”
“可二哥说,宫外很多小朋友都用玉米当饭。”钮伦道。
“那是宫外的老百姓,靠红薯、玉米、土豆这些来充饥。”太后笑道:“咱们宫里又不缺吃的。”
“充饥是什么意思?”弘曕问旁边的小侄子。
“就是说百姓吃不起米面等粮食,饿了只能用红薯、土豆这些填饱肚子。”永琏道。
屋里大人们听了这话,笑容都僵了下。
皇后觑一眼皇上神色,果见他面色微沉。
红薯土豆这些能在民间迅速推广开,正是因为它们能充饥。
即便有了这些作物,还是有不少百姓饿肚子。
他就问孩子们,“你们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们都能吃上粮食?”
永璜猝不及防,汗阿玛怎么突然就考这么难的问题。他想了想道:“应减免赋税,让百姓们把种的粮留着自己吃。”
轻徭薄赋是师父们经常挂在嘴边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20-30(第7/17页)
也是儒家仁政最典型的举措。
永琏暗暗腹诽,汗阿玛看似随口一问,但这可是历代帝王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呢。
“减免赋税终究是有限的,朝廷也需要银钱做军费搞建设。”永琏道:“比较简单快速的法子就是让百姓开垦荒地。”
他说着看向乾隆,“儿子听阿桂师父说,朝廷不许汉人迁居关外,那边岂不是地广人稀?而且咱们满人不擅耕种,应该有很多荒地都没开垦出来吧。”
那可是土地肥沃的大东北啊!就算开垦出来种些玉米大豆,也能养活不少人了。
乾隆皱眉,“阿桂没说为何不让汉人去关外?”
“说了,”永琏道:“但是儿子认为那些理由都没有让老百姓吃饱饭重要。”
乾隆闻言一愣,说到民生社稷,太后、皇后都不太敢插话。弘曕、钮伦、永璋还听不太懂。
永璜能听懂,还附和地点了点小脑袋。
永琏见汗阿玛半晌不说话,就一脸无辜地眨眨眼睛,“难道汗阿玛不希望百姓们都吃饱饭吗?”
乾隆:“……”
这问题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
就算是昏君,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国家饿殍遍地。更何况,他可是立志成为明君的。
乾隆:“朕当然想。但是开垦荒地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他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有几分动摇。
永琏也不指望着就说服汗阿玛让汉人到关外。他看向弘曕,“该六叔回答了。”
弘曕一脸懵,“回答什么呀?”
太后哈哈笑道:“你六叔才多大,他不会。”
“那钮伦,钮伦来回答!”永琏道。
钮伦:“……那个,红薯烤焦了,咱们先吃红薯吧。”
众人都笑起来,太后忙让人把已经考好的红薯拿出来分了。
永璜、永琏一人分了半个。刚烤好的红薯果然很香甜。
太后就问民间都是怎么吃红薯的。
“朕听闻除了蒸红薯,还可以煮粥。”
太后和裕太妃都喜欢喝粥,太后就看向裕太妃,“咱改天也试试。”
众人又说笑一阵,小永璋困了,纯嫔带着孩子先告退。
太后知道乾隆和孩子们都是难得休息,就也让他们回去。哪怕补个觉也
好。
永璜、永琏却没回阿哥所,而是去长春宫陪妹妹玩儿。
这段时间不仅弘曕会背《三字经》了,小钮伦也学了许多新东西,《百家姓》背完,《千字文》也学了个开头。
“前儿额娘还教我写字了。”钮伦道:“我会哥哥们的名字。”
永琏就表示要看妹妹写的字,仨小孩跑去书房。
乾隆和皇后正在书房作画。
永琏一看汗阿玛画画就想起乾隆模仿沈周的《兰石小兔》,他刷手机刷到和原作的对比图,笑了好久。
汗阿玛不仅诗写的多,画也没少画,三百年后,全都是黑历史。
“汗阿玛,你再画什么呀?我也要画。”钮伦说着就要爬汗阿玛腿上,让汗阿玛带她一起画。
“钮伦,别打扰你汗阿玛。”旁边帮忙研墨的皇后道。
“没事没事,反正也是消遣,带上孩子们一起有何不可?”乾隆说着问怀里的女儿,“你看汗阿玛画的什么?”
钮伦看了看桌上的画,眼睛亮亮道:“汗阿玛画的小鸡。”
乾隆:“……”
永璜、永琏也在旁边看,永琏疑惑地歪歪脑袋,“小鸡怎么站在树杈上?”
“这真的是小鸡吗?”永璜觉得哪里不太像。
乾隆:“……”
皇后:“……”
乾隆深吸一口气,把画了大半的喜鹊登枝放到一边,重新铺开一张纸,让小钮伦拿着毛笔,握着她的手,“来,汗阿玛教你画小鸡。”
皇后:“……”
永琏想找把椅子坐,抬头正瞧见额娘眼中含笑。
他也不由弯起眼睛,穿越后的第一个年,没有很热闹,却很开心。
然而开心是短暂的,大年初二,尚书房照常上课。
今天刚好是该上数学课的日子,允禄难得无精打采,“官员们都放假,连你们汗阿玛也不批折子,只有我,还得来给你们上课。”
“王爷辛苦了,”明瑞立刻甜甜道。
剩下仨小孩也跟着说。
允禄笑起来,“今儿就讲点简单的吧。”他说着拿出一个圆盘,“今儿教你们认西洋钟。”
西洋钟在乾隆朝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像富察家,董鄂家这样的勋贵人家,家里都有一两台西洋钟。
额尔登额和明瑞也早就会看西洋钟了,俩小孩心说这还要学?
但两位阿哥没说不学,他们也不好开口。
永璜、永琏当然都会看表,但他俩还是认真听允禄讲,永璜是以为明瑞和永琏不会。
永琏则是等着问问题。
允禄本打算教完怎么看表,就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自己可以歇会儿,把这堂课混过去。
结果就在他说到西洋把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的时候,小永琏举手提问:“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不是23小时?22小时?”
允禄:“因为24小时正好是一个循环,你看,今日正午到明日正午,正好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这样计时方便。”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呀?太阳公公好准时。”永琏道。
允禄想了想,还是给孩子们讲起自己从传教士那学来的“日心说”。
这说法连汗阿玛都接受了,应该没什么不能讲的。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一脉相承
“汗阿玛,汗阿玛,原来我们生活在球面上。”
乾隆今日不用批奏折,就叫来郎世宁,跟他切磋画技。
反正郎世宁一个洋人,不用过春节。
快戌时,乾隆才画出一幅像样的小鸟。
刚刚回到长春宫,小钮伦就蹦蹦跳跳跑上来道。
乾隆皱眉,“谁告诉你的?”
“哥哥们,他们在尚书房学的。”钮伦道。
皇后无奈:“俩孩子一回来就兴致勃勃地跟妹妹讲了。还说什么地球每天都在转,才有白天黑夜。”
她之前倒是听说过日心说,当年汤若望和杨光先争论的问题里,就有这一个。
哪件事在朝中闹得很大,勋贵家的子弟都听长辈们说过。
但皇后还是头一回听说他们生活在球面上,而且这个球面不仅绕着太阳转,自身还会转动。
这说法太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又很合理。
乾隆坐下喝了口热茶,“一定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20-30(第8/17页)
是十六叔教他们的。”
这种事陈德华不会感兴趣,更不会告诉孩子们。
“汗阿玛,二哥还说,其他国家的时间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大清是白天,西洋可能是晚上。”钮伦道。
乾隆下意识问:“为什么?”
“因为太阳照在大清的时候就照不到西洋呀。”钮伦道。
小钮伦听这些就跟听盘古开天地一样,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乾隆想了想,按照洋人的说法,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本身却不转动,就会有一面一直对着太阳,那就没有日出日落了。
所以,地球必须自己转动,才会有日出日落。
至于不同地方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这点就算不知道日心说,大家也都知道,关外老家天亮的早,乌里雅苏台天亮的晚。
西洋和大清的日出时间相差肯定更大。
让十六叔给孩子们上数学课,他讲这些做什么?
乾隆对这些西洋的天文科学不是不懂,是压根不感兴趣。日心还是地心有什么要紧,既不影响他做皇帝,也不影响百姓生计。
“那俩臭小子呢?”乾隆问皇后。
皇后道:“俩孩子在这儿吃过点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