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臣妾就打发他们早点回去休息。”

    现在天黑的早,路上偶有结冰,皇后怕他们走路冒冒失失的摔跤。

    而且这大冷天的,还是早些做完功课进被窝躺着舒服。

    乾隆点头,“冬天是要早睡。”他说完就跟皇后讨论起今天画画的事儿,西洋的画法还挺难。他以后都不想学了。

    但乾隆可不愿承认自己学不会,只说西洋画一味追求形似,没有神韵。

    皇后就附和两句,反正写诗作画不是什么要紧事儿,皇上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吧。

    永璜、永琏回到阿哥所,却都睡不着。永璜日常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琢磨今天刚知道的“日心说”,越想越觉得神奇,万一地球哪天不转可怎么办?

    永琏则在琢磨,可以借着这堂课找汗阿玛要地球仪来看看。

    他记得康熙朝宫里就有地球仪了,但大概是乾隆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他去养心殿从来没见过。

    还有康熙朝那些天文仪器,永琏也都想见识见识。

    明瑞回到家也迫不及待把今日新学的知识分享给叔叔。

    傅恒同样不觉得新奇,只是叮嘱小侄子,“这些不是什么要紧学问,知道就知道了,不要到处显摆,更不必和你的汉文师父讲。”

    明瑞不解歪头,“为什么呀?”

    傅恒心说大部分读圣贤书长大的文人是听不得这些的,这与儒家经典里所说的天上地下天尊地卑不符。

    “因为这套学说和陈师父他们学的不一样,没什么好讨论的。”

    他想了想,打了个比方,“就像和尚道士在一起争论佛祖厉害还是三清厉害,不会有结果的。”

    明瑞想了想,感觉哪里不对,但一时又说不出来,只能先点头答应不和陈师父说。

    次日,他把小叔的叮嘱讲给二阿哥。

    永琏道:“小舅舅说的不对,这和佛祖三清那事儿不一样。”

    永璜、额尔登额也好奇地凑过来听。

    永琏就跟仨小伙伴解释,“佛祖和三清哪个更厉害很难被证明,至少除了文字证明,找不到其他的证据。但日心说是可以证明的。”

    明瑞道:“就像汤若望测日影一样。”

    永琏点头。

    “那地球自转怎么证明?”永璜问。

    永琏记得地球自转是通过傅科摆实验证明的。

    那个长摆锤弄起来有点复杂

    ,而且需要一定得数学辅助。

    永琏就道:“这个好像还没办法证明,你们可以想想办法。”

    证明这个对大清的发展一时半会确实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永琏便不着急。

    其他三个小孩想了一会儿想不到办法也放弃了。

    乾隆今日继续休息,上午陪太后说了会儿话,又去看了看贵妃。

    在贵妃宫里用过晚膳,乾隆溜达到尚书房。

    师父已经走了,额尔登额、明瑞和永璜正自觉的做功课。

    永琏犯困,趴在桌上睡午觉。

    乾隆揪着永琏后脖领,把他弄醒。

    “怎么就你一个人犯困。”

    永琏还没清醒,懵懵的,软乎乎道:“不知道呀。”

    乾隆:“……”

    永璜忙帮弟弟解围,“汗阿玛,儿子也犯困,只是想趁着天亮把功课写完,回去就不用在灯下写了。”

    明瑞、额尔登额其实也是同样的想法,早点写完功课,回到家就直接睡觉。

    “这样安排也好,灯下写字费眼睛。”乾隆先夸永璜,又看看还在那揉眼睛的二儿子。

    小家伙脸上压出几道印,一看就知道刚才睡得很沉。

    乾隆拿儿子没办法,之前想给孩子们安排个休息的房间,后来也忙忘了。

    趁这会儿有空,乾隆就去尚书房其他几间屋子看了看。

    尚书房一共五间房,现在宫里就这四个小孩需要读书,也没有养在内廷的宗室子弟。腾出一间作为休息的屋子完全可行。

    他回到养心殿就吩咐下去,给尚书房东次间摆四张小榻。

    需要休息的就去榻上歇会儿,精神头好的,自可继续学习。

    乾隆一想到吃饱就想睡觉的永琏,就忍不住摇头叹气。

    这孩子精力旺盛这点怎么就不像自己呢。

    一定是吃的不够好。

    次日一早,永璜、永琏还没开始用早膳,就收到了御膳房送来的几道菜。

    因兄弟俩是分开用早膳的,永琏不知道自己比大哥多了一道燕窝粥。

    剩下的羊肉热锅和吊炉鸭子都是一样的。

    永琏刚穿来那会儿,特别不适应清宫的早膳。

    现代人谁早上六七点吃涮羊肉和烤鸭啊!

    但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只是什么鸭子,烧鹅他是吃不下的,但羊肉锅可以,尤其冬天,喝一碗羊肉汤再去尚书房,路上都不冷了。

    他先喝了燕窝粥,又喝一小碗羊肉汤,吃些涮肉,吃的肚子鼓鼓才放下筷子,还剩下不少菜,都赏给奴才们。

    先帝定下的规矩,宫里不能浪费粮食。

    但其实永琏发现,哪怕赏赐给奴才们,还是有很多剩下来的饭菜,说是给猫狗吃,却也挺浪费的。

    外面的百姓连米面都吃不上,宫里的猫狗却有吃不完的鸡鸭肉。

    永琏在心里叹了口气,额娘整日想节省,但宫里这种份例制度,汗阿玛和皇玛嬷一天份例一只猪,各种肉也是一天几十斤十几斤,这怎么节省?

    他不好说让皇玛嬷,汗阿玛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20-30(第9/17页)

    省。

    却可以从自己做起,晚上见了乾隆,永琏先当面谢过汗阿玛早上赏赐的御膳。然后又有些苦恼地说:“可是儿子胃口有限,吃了汗阿玛赏赐的饭食就吃不下例菜了。”

    “吃不下就赏给奴才们。”乾隆道。

    “我院里奴才少,也吃不了。”永琏道。

    太监嬷嬷上值前都是用过早膳的,虽然不会吃油腻的东西,但宫里肯定不会让他们饿着,隔了不到半个时辰,再吃一顿,他们也吃不下。永琏特地问过陈福,有些菜吃不完是送去猫狗房的。

    “儿子想把早上的例菜撤掉两样。”永琏道。

    乾隆捏捏儿子脸颊,“不可挑食,你看你最近都瘦了。”他总觉得儿子从泰陵回来后就瘦了一圈,一直没养回来。

    永琏:“撤掉两样也够儿子吃了。”

    乾隆当然知道阿哥的例菜有哪些,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来说,肯定是吃不完的。

    正好宫里提倡节俭,撤掉两样也没什么不好。

    永琏就把猪肉和肥鸭撤了。

    “不愧是咱们的儿子,一脉相承的节俭。”乾隆对皇后道。

    皇后道:“都是皇上以身作则。”

    永琏心说您和节省可没半毛钱关系。

    下一刻就听乾隆道:“那朕也撤掉两样吧。”他说着让李玉把膳单拿来,划掉两样菜,“以后直接把这两样菜算到军机处的份例里。”

    永琏就借着这个话题问额娘,“宫里每日能剩下多少食材呀?熟的给猫狗房送去,生的怎么办?”

    乾隆想说阿哥爷好奇这个做什么?但想到治家和治国一样,永琏是该多了解一些。

    皇后就跟孩子解释,每天还是难免要造成一点浪费的,有的食物能放到第二天第三天,有的第二天不新鲜了,只能扔掉。

    永琏道:“现在宫里的狗狗少了,很多熟食和蔬菜猫猫不能吃,咱们可以把一些吃不完的食物送给街上的乞丐。”猫狗房会专门给猫猫狗狗准备食物,就算有剩菜,猫狗的食物还是在份例里。也不知那些食材后来又去了哪里。

    乾隆闻言,就皱眉道:“宫里的东西怎么能送到外面去?”

    “汗阿玛不是经常给官员们赏赐食物吗?”永琏道:“宫里哪怕给百姓们赏赐一碗米,他们都要感念汗阿玛的恩德。”

    乾隆本来觉得儿子是瞎出主意,听了这话,心中一动,这事儿回头得仔细和皇后商量商量。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布置任务

    雍正在位时,多次下旨令宫中避免食物浪费,但效果并不理想。

    皇后都曾见过,御膳房往沟渠里倒剩菜剩饭。

    冬天倒还罢了,夏天食物放不住,浪费就更多。沟渠附近都是一股食物的酸腐味。

    这一年多来,皇后也在想各种办法避免浪费。但一味地削减份例肯定不行,一来皇家该摆的排场要摆,二来食物供应多少也是体现尊卑的表现,太后宫里浪费最多,但若是减太后份例,旁人就会说皇上不孝。

    皇后只能从自己宫里做起,一些剩下的饭菜点心,除了赏赐给身边的嬷嬷宫女官女子外,若还有剩余,就送去给外面的洒扫太监。

    没想到永琏小小年纪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把宫中剩下的食物分给百姓,却是皇后从未考虑过的。

    而且这孩子找的理由,还真有点诱人。

    至少对于极其在乎名声的万岁爷来说,让子民感念皇家恩德这点太具诱惑力。

    果然,等永琏一走,乾隆就道:“明儿皇后帮朕查查,现在宫里还有没有往沟渠里倒剩菜的情况。”

    他说完又嘀咕:“按说现在宫里守孝,浪费应该少很多。”

    皇后就道:“往沟渠里倒剩菜及一些食物边角料是难免的,大多是熟食。臣妾吩咐过,让分给洒扫的小太监们,但有些菜小太监们又没法吃,只能倒了。”

    宫里奴才们要尽量少吃带葱姜蒜这些调味料的菜,以免熏着主子。

    但主子们的菜里却少不了这些调味料,这些菜分下去,奴才们想吃又不敢吃。

    乾隆叹气,“守孝的时候都这样,不守孝的时候更不知要浪费多少。”

    若是能把剩下的食物分给京城的乞丐们,一来可以彰显皇家体恤百姓,二来也是继承汗阿玛节俭遗风,省的那些旧臣背后嘀咕他违背汗阿玛遗志。

    不管怎么说,把剩下的食物给人吃,都比给猫狗鹰鸟吃更好。

    “回头皇后让人统计一下,各宫哪一类食物浪费最多,大概一日要浪费多少熟食,多少生的食材边角料。”

    熟的可以直接送出去,生的还需要烹制。

    乾隆本想着若只有七八个人的量,让御前侍卫下值时带出去,分给街上乞丐就是了。

    但几日后,皇后呈报的食物数量却多到惊人。

    最浪费的无疑是太后的寿康宫,因为太后份例太多,而且现在不用守孝,每日光是浪费的猪肉羊肉都在十斤以上,这还不算那些带肉的猪骨羊骨。

    羊肉汤、鸡汤和高汤都是一锅一锅的倒。

    还有一些点心,做的样子不好,都不能送到主子跟前。奴才们自己分,也分不了那么多。

    永璜、永琏下学后来

    长春宫请安,正遇上额娘和汗阿玛讨论此事。

    乾隆就让永琏坐到身边,“这事儿是你提出来的,那你说说,该怎么分给乞丐,让谁去分?”

    永琏道:“内城住着旗人,乞丐应该不多,儿子想大多数乞丐在外城,那么就在外城搭两三处棚子,让乞丐们来领。”

    “可运送到外城需要人力,朕平白还要多付一笔工钱。”乾隆道。

    他倒不至于掏不起这钱,只是觉得这钱能省。

    永琏想了想,“刚额娘说,还有很多生的菜蔬,我们可以把这些菜蔬做成烩菜,让内务府的人去卖。拿这些钱补贴给负责此事的差役们。这样内帑就可以少付一点工钱了。”

    “这可不行,都是剩菜了,还要赚百姓的钱。”乾隆皱眉。

    永琏道:“可是宫里的剩菜,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好菜,咱们把价钱定低点儿,一文两文的,普通百姓都吃得起。”

    乾隆和皇后对视一眼,二人都觉得宫里赚这钱有些掉价。

    永璜替乾隆和皇后把顾虑说出来,“这样会不会有人说宫里缺钱,连一文两文的都要赚。本来赏赐食物是好事,若赚百姓的钱,倒落不着好名声了。”

    永琏道:“这样说的人肯定有,但重要的是百姓得到了实惠。”他歪歪脑袋,“不知外面多少钱能买到一碗烩菜?”

    这问题在座几人都回答不上来。

    小钮伦表示她都没吃过烩菜,所谓烩菜就是各种菜一锅炖,宫里的菜肴讲究个精致,这种菜有点上不得台面。

    乾隆想了想,“你十六叔公现管着内务府,这事儿你和他商量,回头让他写个章程出来呈给朕。”

    “我?”永琏不敢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