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琏是怕官员和读书人通过画作,猜测他的性情喜恶,从而以此做文章钻空子。
这和他不想在报纸上发表那些抒发情感的诗作是一个道理。皇室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乾隆不由笑起来,摸摸儿子脑袋,“好,那就不署名了,把编辑组的名单也都删掉,以免有人想找你和弘晓走门路。”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一抢而空
乾隆现在还没想过防自己儿子,但他对弘晓却很戒备。
乾隆担心读书人借着办报的由头,聚在弘晓周围,就和当年诚亲王靠着编书笼络一群汉臣类似。
乾隆登基以来一直都在打压汉臣,也在杜绝他们抱团。更不可能允许他们聚集在一位铁帽子王周围。
这也是乾隆为什么一定要让永琏参与《国朝新闻》的原因,在他看来,报纸掌握在永琏手里,就等于掌握在自己手里。
永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汗阿玛说的也太直接了。
不过他没指望靠着这个报纸捞钱,弘晓叔大概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永琏就答应下来,让南纸铺把编辑组的名单删去。
弘晓得知此事后,就知道了乾隆的用意。
这报纸早晚是要交到永琏手里的。
这样也好,真出了什么事儿,自己不用负责。
二月初,还散发着墨香的《国朝新闻》出现在各大书坊,五文钱一份,小贩沿街售卖的则是六文钱。
这些报童都是永琏让隆普从外城的乞丐中帮忙找的。要求身体好,声音好听,记性好。
最小的才十来岁,大一点的十六七,吆喝几声,卖几份报纸就能有钱赚。这些人高兴的不得了,拿着报纸走街串巷喊得可卖力了!
“震惊!年轻壮汉众叛亲离,沿街乞讨,究竟为何?”
“阿克敦大人教你三招拿下春闱!”
“御制新诗庆贺新年,惊艳四座!”
“鑫记眼镜行开张,便宜到你无法想象!”
百姓们本来没什么兴趣,六文钱可不便宜,他们才不会买。
而且大部分百姓都不认字,买来也未必能看懂。
但听了这些小贩吆喝的内容,很多人都被勾起好奇心。
“年轻壮汉到底为什么沿街乞讨啊?”
“赌钱吧。”
有人直接拦住报童,想让他告诉自己答案。
报童:“我不知道啊!我也看不懂报纸。”这些都是他们提前背好的词,背不熟的都被淘汰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50-60(第5/20页)
百姓们:“……”
百姓们都是第一次听这样的叫卖方式,围着报童不让他走。
很快,街上的秀才就被喊了出来,他听说什么“三招拿下春闱”就已经坐不住了,还是前任国子监祭酒的方法,别说是六文钱,就是六十文他也要买。
秀才刚把报纸拿到手里,周围的街坊四邻就都围上来,“快帮我看看,壮汉为啥众叛亲离。”
“给我念念皇上的诗。”
“鑫记眼镜到底有多便宜?”
秀才才不会告诉他们,拿着报纸赶紧躲回家里去了。
也有些读书人心好,自己买了报纸会把内容分享给周围人。
街坊四邻也不会白听这些新闻,送些吃的给他,算还礼。
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被“三招教你拿下春闱”吸引,也有些人想看贵人们的诗。
一些商户则想看看鑫记眼镜行的活动,眼镜这东西成本在那摆着,还能便宜到哪儿去?
京城的《国朝新闻》一天就卖空了,南纸铺又紧急重印了两百份。
直隶其他地方,也几乎是一两天就卖空,天津、保定两地的广告和京城不一样,但也都是宣传眼镜铺。
这两地的眼镜行是弘字辈的几名宗室开的,乾隆要求和玻璃制品相关的店铺必须挂“鑫记”的牌子,也必须从内务府的玻璃厂进货。
弘昌他们也只能认了,而且有鑫记的招牌在,也没有不长眼的敢来竞争。
弘昼对皇兄的要求很满意,因为第一家鑫记眼镜行是他开的,他还担心弘昌他们的眼镜行会和他竞争。但大家都挂鑫记的招牌,价格也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竞争就会小很多。
大家的眼镜片都差不多,比的就是眼镜框和眼镜匣子,看谁找的匠人能做出花来。
弘昼本来想着也只能在这些方面创新了,这日进园给皇兄请安时遇到永琏,小侄子又提醒他了。
“听说现在的眼镜是按年龄分厚薄,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啊!听说鄂公眼睛很不好,戴眼镜还是看不清,要用手持的放大镜,张廷玉比他年纪大,眼神却比他好。”
弘昼点头,“是这个道理,你的意思是要个人定制镜片?”
永琏点头,就说了下视力表的思路。
乾隆在旁听着,忍不住揉揉自家儿子脑袋,“背书背不下来,整天都在琢磨什么?”
永琏今儿单独被留下,就是因为他背书没通过。
乾隆让他别去学画了,什么时候背会什么时候回洞天深处。
弘昼就替小侄子解围,“这事儿很要紧,不单单是为了卖眼镜,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清东西,不说远了,朝中那些老大人因为眼神不好,看公文慢的要死,若有合适的眼镜,大家工作效率都能提高。”
永琏一个劲点头,五叔真是好人。
“但这不是你一个小皇子该费心的事儿。”乾隆推推儿子,“去里面背书,背会了朕带你去看永珹。”
永琏一听说可以看四弟,眼睛立刻亮了。麻溜儿跑里屋背书。
四弟出生快一个月了,永琏还一次都没见过。乾隆和皇后都不带他去,他自己拉着大哥去,还被嬷嬷拦下了。
听嬷嬷解释了,永琏才知道四弟是个夜哭郎,天一黑就开始哭,晚上哭累了,白天睡觉。
为了让孩子白天能睡一会儿,嘉嫔就不想让任何人去看孩子。
乾隆得了儿子本来很高兴,去看了两次,孩子都在睡觉,嘉嫔也是一脸疲惫。乾隆便不想再去,
有宗室问起小阿哥的情况,乾隆就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还是履亲王允裪有办法,给了几个治小儿夜啼的偏方,才把永珹这毛病纠正过来。
乾隆终于能见着儿子不哭不闹且清醒的样子了,又觉得小儿子也挺可爱的,才答应带永琏去。
小永城虽然有点日夜颠倒,但身体还算健康,白胖白胖的,一双眼睛又黑又亮。
乾隆抱着儿子掂了掂,对永琏道:“比你小时候还胖。”
永琏:“……”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永琏深吸一口气,不和不会说话的汗阿玛计较。“证明四弟身体好,”他说着伸手,“能不能给我抱抱!”
乾隆小心翼翼把襁褓递给永琏,永琏接过来,还晃了晃,眼睛都弯起来。
这个弟弟后来被汗阿玛过继给十二叔公了,也没活过四十岁。
永琏真替这些弟弟们发愁,怎么就没遗传皇玛嬷和汗阿玛的长寿基因呢。
乾隆见永琏看着小襁褓表情变了又变,还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心中一动,永琏会不会觉得永城分走了他的宠爱?
不仅是自己,最近连太后和皇后都在担心永珹。
因为永珹是他登基后出生的第一个小阿哥,宫里人也都在说永珹有福气,连他晚上啼哭,都被说成是聪明的表现。
从嘉嫔院里出来,乾隆就说要跟永琏去洞天深处,辅导他写功课。
永琏:???
他做错什么了吗?下午被压着备了一个时辰的书,这会儿又要辅导功课?
“汗阿玛,您奏折都看完了吗?”永琏问。
乾隆就吩咐李玉,把奏折送到洞天深处。
永琏:“……”
永璜、弘曕、巴勒珠尔他们本来在屋里做功课,听说皇上去了永琏的院子,都犹豫着要不要去请安。
弘曕已经见识过皇兄的啰嗦程度,不是很想去。巴勒珠尔他们则是不敢去。
永璜担心弟弟被训斥,纠结了下,还是放下书去隔壁看看。
结果就被乾隆留下和永琏一起接受他辅导功课。
乾隆一边给俩儿子讲解《孟子》一边在想,永璜这小子也没那么傻,知道自己给永琏开小灶,就赶紧过来了。
永琏则是在同情大哥,本来做完功课就能休息了,现在又要加一节课。
乾隆讲完自己的观点,还要检查俩孩子有没有听懂,让他们明日写一篇文章交上来。
永琏:“……”
永琏更同情大哥了。
乾隆自认为展现了一番父爱,心满意足的走了,还不忘吩咐李玉,“四阿哥现在已经不夜啼了,让下面的奴才们别再议论这事儿。”
李玉应了一声,下面那些人以为夸几句四阿哥,是在逢迎皇上,巴结嘉贵人,殊不知这是在害四阿哥啊!
洞天深处,兄弟俩面面相觑,永璜也没想到莫名其妙多了一项功课。
不过没关系,汗阿玛没有训斥弟弟就好。
乾隆一走,永琏就放松下来,还想拉永璜下棋。
永璜有些替傻乐的弟弟发愁,“下回再有背诵的任务,咱俩先互相检查一遍,这样汗阿玛考校起来,你就不至于抓瞎了。”
永琏:“……不,不用了吧。下回我一定按时背会。”这不是因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50-60(第6/20页)
昨晚给第二期《国朝新闻》画漫画来着吗?
“我是哥哥,你要听我的。”永璜真的怕了弟弟被汗阿玛带走,今天下午他学洋文都提心吊胆的,只能装出严肃的表情。
这还是永璜头一回摆出哥哥的架势,永琏忍不住笑起来,“好好好,我听我听!”
永璜就约好每天睡前来找永琏,互相检查要背的内容。
之前永琏有时候为了按时睡觉会拖到第二天早上临时抱佛脚,现在他没法拖了,永璜发现他背得不熟就会盯着他背。
永琏在汗阿玛跟前敢讨价还价,在大哥面前反而不好意思拖。
乾隆发现儿子最近背书没再出现过磕磕绊绊的情况,细问之下才知道兄弟俩竟然在互相督促,主要是永璜督促永琏。
乾隆心情很复杂,俩儿子互相督促上进他当然高兴,但永琏这小子在永璜面前那么老实,他又有点不快。
“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朕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乾隆阴阳怪气。
永琏:“……”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这不林妹妹的台词吗?
“罢了,以后你要是背不会,朕就拿你大哥试问。”乾隆发现了拿捏儿子的好法子。
永琏一听顿时急了,“不行不行!大哥就是大哥,不是我伴读,您不能这样。”
“那你背不会朕就惩罚明瑞。”乾隆道。
“不行!”永琏赶紧抱住汗阿玛胳膊,“您还是惩罚儿子吧!”
乾隆:“……你难道不是应该保证下次不会再偷懒?”
永琏:“我努力!”
因为如意馆紧邻洞天深处的学堂,永琏不仅跟着洋人画师学画画,还偶尔去如意馆看他们的作品。
《国朝新闻》第一期的禁毒小漫画反响不错,很多百姓之前只听里长说过鸦片的危害,但没有具体概念,看了这连环画才知道,鸦片有毒,吸食后果很严重。
永琏第二期继续宣传禁毒,画了鸦片贩子诱导人吸食鸦片的几种手段。
李奥看到二阿哥的连环画眼睛闪了闪,他知道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就在大面积种植罂粟,并且向包括大清在内的很多国家推广。
“阿哥爷怎么知道这个鸦片有如此危害?”
永琏道:“我听汗阿玛说的。”他不怕这些洋人知道,只有大清把鸦片作为禁品,其他国家都允许吸食,那大清早晚也会被影响。如果可以,他希望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东西的危害。
“臣认为不是这样的,或许皇帝陛下对鸦片有什么误会。”李奥道,他只听说鸦片成瘾,还真不知道鸦片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样吗?那你可以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永琏道:“反正汗阿玛那里有不少鸦片有害的证据。”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