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乾隆甚至觉得永琏有点娇惯永璋,哄着他吃饭,哄着他读书,没有一点当兄长的威严。

    永琏道:“不能这样说,秦朝人没有纸张还照样写字呢。”

    乾隆:“……真会狡辩!”

    永琏嘿嘿笑,就和汗阿玛讨论起哪些寓言适合画成连环画。

    “如果能集结成书就更好了,让各地刊印,给百姓们读。”永琏道:“寓言故事无非是说些人生道理处世哲学,大家都应该看看。”

    乾隆知道《国朝新闻》上的连环画一直很受欢迎,有些人家的女眷不认得字,买报纸就为了看连环画。

    弘昼的福晋甚至把连环画的版面裁剪下来,进行收藏。就为了以后给孩子们看。

    “等你的弟弟们先用上再说。”乾隆道,他忍不住替永璋发愁:“永璋到现在还没背完《千字文》,明年入尚书房可怎么办啊?”

    永琏道:“那就后年再入尚书房呗,三弟身体不好,晚一年也没事。”

    乾隆:“……”臭小子说这话的语气和皇额娘一模一样,好的不学,倒学会了娇惯孩子。再加上永璜这个当哥哥的,也一向没有长兄的威严,反倒经常听永琏的话。这小子也就没有要树立兄长威严的自觉,只知道陪弟弟玩儿,哄弟弟高兴。

    “你就这样惯着弟弟们,日后弟弟们都不怕你,看你怎么办!”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脑洞好大

    永琏才不想让弟弟们怕他,他只想和弟弟们开开心心玩耍。

    但乾隆却开始仔细思考这件事,永琏在永璋、永珹面前树立威严,不仅是因为他是兄长,更因为他是内定太子,日后要继承皇位。

    当年先帝继位,九爷、十爷敢那么闹腾,归

    根结底就是因为从小兄弟们混在一块儿,下面的弟弟们都没把先帝这个四哥当回事。

    如果换做废太子顺利继位,下面的弟弟们未必敢故意给他添堵。因为对废太子的敬畏是刻在他们记忆深处的。

    乾隆自己没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在他还不是内定太子的时候,五弟就很听他的话也很怕他。因为他从小就各方面碾压五弟,包括武力。

    五弟想跳腾,能力也不允许。

    但永琏和下面的弟弟们,实力未必能如此悬殊。

    他真怕日后永璋、永珹不服永琏,或者以为他会宽纵他们,在他登基后肆意妄为。

    思及此,乾隆不由在心里叹气,还得他这个当阿玛的多费心,好好教导下面的儿子。

    永璋其实不笨,背书速度很快,只是启蒙的有点晚。

    永琏担心三弟明年到了尚书房不适应,最近也会抽时间教永璋认字,还把之前做的学具拿来,教永璋数数。

    偶尔永璜也会一起来,但因为汗阿玛没有缩短他学洋文的时间,他能陪弟弟们的时间更少一点。

    永璜现在已经可以读一些英文书籍了,李奥自然是拿莎士比亚的剧本当教材,在他看来,莎翁的作品就是最优美的英文。

    永璜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读完了,也从李奥那里知道了不少英国的历史。

    永璜就跟永琏说:“这个国家的皇帝并不像皇帝,哪怕是那个伊丽莎白女王,都经常被商人们牵着鼻子走。但奇怪的是,在皇帝不能掌权的情况下,英国发展的却很快。反倒是那些大权独揽的皇帝上台,英国就开始出乱子。”

    永璜还听说了英国在1688年发生的政变,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光荣革命”

    “那些商人真是有本事。真就架空了皇族。”

    永琏道:“因为他们掌握着这个国家的大多数财富。”

    永璜道:“幸好大清没有这样的人。”

    “大清也有,就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豪强,但和英国不同的是,他们的富贵是依附朝廷的。”永琏说,至于依附谁家的朝廷,对大多数士绅没那么重要。

    永璜想了想点点头,“怪不得皇玛法要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

    “是啊,所以这两项新政非常难执行,皇玛法在士绅中的名声也不好。”永琏说:“不过这才是个开始,一旦蒸汽机造出来,各地开办工厂,士绅们就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说起蒸汽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7/19页)

    ,永璜就叹气,“这东西真能造出来吗?”

    他知道蒸汽机的图纸是永琏画的,虽然他见识过蒸汽的力量,但怎么利用可没那么容易。他光听永琏解释原理都有些云里雾里。

    昨儿上数学课,允禄还跟他们抱怨,说造办处之前造出的蒸汽机因为操作原因报废了。现在需要重新制作。

    永琏道:“一定可以的,现在各零件的问题都解决了,新的蒸汽机只需要调整一些细节参数。”说到这儿他就不得不佩服十六叔公,还真就用上了数学,调整气缸大小、预热时间等等。现在造办处已经有一个标准了。

    为了控制温度,允禄还让造办处制作了温度计。

    永琏建议拿这个温度计观测各地的气温,留下存档,以后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预测气温。

    乾隆没着急推广到各地,只让钦天监先测测京城的气温。

    圆明园这边的温度明显比城里要低,尤其上午,站在洞天深处外的水边还是很清凉的。

    相比之下,设在宫中的痘所就要闷热许多,虽然乾隆说了,给舒家两个孩子的供应与阿哥格格一样,但没有人给兄妹俩打扇,门窗也不能轻易开,全靠墙边放着的小冰山。

    兄妹俩半个月前种过牛痘,接触痘浆的位置在短暂的红肿后,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坑。

    这日他们开始接种人痘,虽然知道大概率不会感染,但俩孩子下意识还是有些紧张。

    舒常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索性躺床上呼呼大睡。

    舒楠向来精力旺盛,她睡不着,二阿哥送来的书也已经读完了。就坐在桌前开始写种痘日记。

    从搬进痘所的第一天,舒楠就开始写日记了。记录每天吃了什么,体感如何,心情如何,以及一些读书心得。

    写完今日的日记,她实在太无聊,灵光一闪,另起一页,开始写话本子。

    舒楠自幼喜欢读史书,也看过《三国演义》《七侠五义》这些书,灵感倒是不少。

    诸葛亮六出祁山,正在绝望之时,天降神兵,原来是刘备在天上求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将匡扶汉室。

    半月后,舒家兄妹平安离开痘所,到圆明园去见皇上。

    舒楠还带上了她写的种痘日记,乾隆翻了两页,不由跟过来接孩子的舒赫德夸道:“你家闺女这字真是挺拔端正,不愧是舒公教养出的孩子。”

    舒赫德在先帝朝是做文书工作的,对字迹要求十分严格。

    舒赫德忙谦虚道:“万岁爷谬赞了,小女的字还欠几分功底,还需多加练习。”

    乾隆道:“她才多大?能写这样的字已经很不错。”自家永琏比舒楠还大一岁,那字还不如舒楠的字挺拔。

    “而且这孩子实在有心了,竟知道把每日感受都记下来。”乾隆看向舒楠:“你可愿意将这份日记留下,给太医院那边做参考?”

    “回皇上,小女记录下每日感受,就是给太医们看的,本想着多少会有一些症状,太医院据此进一步改良接种方法。”舒楠面对皇上,也是大大方方的,“但没想到会如此顺利,这日记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倒是……倒是每日吃了什么,看什么书记了不少。这些还是不要给太医们看了。”她说着有点不好意思的抿抿唇。

    乾隆哈哈大笑,“那怎么拿给朕看呢?”

    舒楠道:“小女记得,内廷是不让私自夹带纸张本册出宫的,这是规矩。”

    舒赫德:“……”

    “好好好,那朕都检查过了,允许你带回家去。”乾隆笑道:“回头《国朝新闻》的记者会去采访你们兄妹,届时你俩讲一讲种痘的过程,呼吁百姓今早种牛痘即可。”

    二人应是。

    乾隆很高兴,给兄妹俩一人赏赐了一套文房四宝,又多给舒楠赏赐了两匹缎子。

    下午乾隆考校永琏功课时,乾隆就和他说舒常兄妹接种牛痘成功,平安回家的事儿。

    永琏也很高兴,打算今晚回去写一下采访问题,明日就让高晋去采访舒家兄妹。

    下学后,永琏去长春仙馆给额娘请安。

    见皇后身边的桌上放着一摞纸,永琏就好奇探头看,“这是什么?”

    旁边钮伦替额娘回答,“接种牛痘的舒家姑娘写的话本子,痘所那边整理东西的时候给额娘送来的。”

    “话本?我看看。”永琏说着就要去拿。

    皇后拦住永琏的手,“估计是那孩子无聊,就随便写了两页,只有个开头,没什么好看的。”

    永琏已经瞄到最上面一页的几个字。

    “刘皇叔在玉帝面前落下泪来,玉帝心中不忍……”

    永琏:“……”好大的脑洞,他更想看了。

    皇后见他还眼巴巴的盯着那几页纸,就解释道:“闺中女孩的文字,不能随便看。你若传出去,容易影响人家的闺誉。”

    其实没这么严格,皇后不让永琏看,主要是这姑娘写得故事太天马

    行空了些,刚钮伦看了都忍不住笑。她怕永琏大大咧咧的,看完当笑话讲给其他人,那就不太好了。

    永琏闻言,只得作罢。

    但他实在太想知道刘皇叔和玉帝的故事了,次日让高晋去采访时,他就让高晋带句话,“顺便问问舒姑娘愿不愿意在《国朝新闻》上连载小说,可以用化名。”

    高晋采访兄妹俩的时候,舒赫德的夫人在旁陪着,舒常是个老实性子,回答的言简意赅。舒楠话就比较多,完整讲述了接种牛痘期间的心情变化。

    问完牛痘相关的问题,高晋犹豫了下,不好单独和舒姑娘说话,就当着舒赫德之妻以及舒常的面问:“主子问您愿不愿意在报纸上刊登小说,可以用化名。”

    舒赫德之妻和舒常都以为高晋说的主子是乾隆,舒赫德之妻有些奇怪,舒常则以为皇上看了妹妹写的日记,欣赏妹妹的文采。

    虽然他不觉得妹妹的日记会有多么出众的文采,但能明显看出皇上很喜欢妹妹。

    他自然替妹妹高兴。

    舒楠则是一下想到了那两天自己无聊写的话本。

    因为那就是写着玩儿的,她写完就团了团扔在角落了,离开痘所的时候竟然忘了这回事。

    一想到自己胡编乱造的内容被皇上看到了,舒楠尴尬的脚趾抠地。但在报纸上刊登小说这件事又很有诱惑力。

    “承蒙主子爷厚爱,只是舒楠一介女流,又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她的作品如何配印在报纸上?”舒赫德之妻见舒楠愣愣的不说话,就道。

    高晋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从去年夏天开始,报纸上也会有小说话本连载。但那是怡亲王请文人创作的,以劝善教化为主,也有才子佳人题材。

    因为报纸一个月只有三期,一年多过去,也只连载了两个话本。

    二阿哥的主意,话本不能全部在报纸上连载完,只连载一半,要想看剩下一半,需要买书。

    这样既刺激了报纸的销量,还能让书坊大赚一笔。创作话本的文人更是乐开了花,原本只是想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8/19页)

    润笔费供自己考科举,现在赚了钱,考科举的心都淡了。

    高晋还是希望这么宝贵的机会能给那些读书人,留给舒家姑娘实在浪费了。

    舒楠听额娘替自己拒绝,心里有一点失落,但她也知道自己未必真有这个能力,就说:“还请高大人替我谢过主子爷的信任,但此事小女不敢做主,要问过阿玛才行。”

    高晋回宫交差,永琏笑道:“是该问过舒师父的。”如果舒师父不同意,他明儿再劝劝,这时代女子不方便见外男,做其他事总有各种规矩限制,用化名写话本既不用抛头露面,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多好啊!

    而且四大名著,啊不对三大名著合订本什么的,真的很想看!

    舒赫德当晚听妻子和女儿说了白天的事,立刻就明白过来,高晋口中的主子不是皇上,而是二阿哥。

    因为永琏对他这个师父很信任,早就把自己负责《国朝新闻》的事情告诉他了。

    舒赫德也从阿桂那里得知,最初提出报纸这个想法的就是二阿哥。

    舒赫德倒是不反对女儿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反正用化名,也不影响什么。

    只是二阿哥怎么知道自家闺女会写话本?他这个当阿玛的都不知道啊。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没有赏赐

    “额娘和妹妹看了舒姑娘的书稿,十分喜欢。但额娘不让我看。”

    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