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永琏就劝这名官员,“老伯爷走得十分安详,没受什么罪。他若在天有灵,看到您为一方父母官,为百姓造福,也会欣慰的。”

    这名官员就擦了眼泪,说起他们县赈灾的情况。听起来十分记挂百姓,还自掏腰包施粥赈济。

    等要走的时候,这人拿出一份房契,“当年马齐大人对微臣的恩情,微臣没齿难忘,这是京城一个小院的地契,微臣想着送给二阿哥和还给马齐大人是一样的……”

    永琏:???

    “怎么就一样了?”傅文赶紧替永琏把房契推回去,“再说伯父当年只是把房子租给您,又不是送给您,您这是做什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微臣现在不愁吃穿,多报答几分也是应该的。”县令道。

    傅文再想拒绝,就听永琏道:“那爷就替老伯爷收下了。”又对傅文道:“四舅舅帮我收起来吧。”

    傅文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对上永琏的眼

    神,就拿着房契到后面去了。

    等傅文离开,永琏就压低声音问那县令,“刚听您说今年光是给百姓送冰水和药材就花了几千两,衙门里的银子够用吗?”

    县令叹息一声:“不瞒您说,本县上一任知县就有四五千两亏空,这次赈灾又花了几千两,现在上面要查,臣不知该如何是好啊!这钱也不是微臣花了,都是用在百姓身上……”

    永琏听他倒了一阵苦水,傅文回来,县令才闭嘴。

    “您别着急,就像您说的,若这钱都是花在百姓身上,朝廷肯定不会让您来补这个亏空。”

    县令听二阿哥这意思是要帮着自己说话,就松口气。

    永琏打了个哈欠,县令适时告退。

    等人走了,傅文才道:“阿哥爷,此人求您什么事儿?”

    “亏空填不上,想让我替他说几句话,就说用到这次赈灾上面了。”永琏冷笑一声,“四舅舅帮我去街上打听打听,看看是否如他所说,给百姓送水送粮送药材。”

    傅文心说这没什么好查的,如果钱真的用到百姓身上了,这县令也不至于如此心虚,巴巴地求到二阿哥跟前来。

    果然,下面人到街上一问,该县虽有施粥赈济,但粮食和药材是没有的,中暑而死的百姓足有几百人。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二弟救我

    永璜、永琏一边吃早饭,一边听傅文汇报。

    “多少是花了些钱在赈济上,但不是用给灾民的。听说最热那几天,一车一车的冰往衙门和县学送,还给县学的师生发了解暑的成药。所以跟读书人打听,大家都说这位县太爷是个好官。”

    永璜已经听永琏说了昨晚的事儿,忍不住皱眉,“这也太不公平了。”

    永琏心说赈济灾民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越是穷苦的百姓,越难得到救助。

    “到时候要查起来,他也有话说,确实花了银子,还有那些读书人给他作证。”永琏道:“至于普通百姓的话,他也可以说,赈灾也未必能救助所有人,官府自然要紧着对朝廷有用的人救助。”

    傅文和傅谦都点头.

    “让人送信给直隶总督衙门,派人来查账。”永琏道。

    他和永璜没权力查县衙的账目,只能让总督衙门来。

    “但也别来太快了,影响我们继续钓鱼。”永琏笑眯眯。

    如果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来查这名县令,接下来经过的地方官员收到消息肯定会各种掩饰。

    到那时候再想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光是在直隶,类似的事情永琏他们都遇到了四五次。有的是账上有亏空,来永琏跟前卖惨,一旦事发好帮他们求情,有的是来展示政绩,给内定小太子留一个好印象,有的就是单纯来送礼的,先搭上关系再说。

    因为永璜和永琏几乎是形影不离,想单独跟永琏说话很难。正好随行的傅文和傅谦是永琏的舅舅,很多人就把礼物送到了他们跟前。

    傅文和傅谦倒不至于被这点东西诱惑,李荣保的这些孩子们很清楚,富察家的富贵,全系于皇后母子之身,尤其是二阿哥,如果二阿哥失去圣心,或者遭皇上忌惮。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70-80(第7/21页)

    们兄弟的前途也就完了。

    反之,只要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遗诏上没换名字,他们富察家的富贵前程就都在。

    所以只要牵扯到二阿哥,他们定然慎之又慎。哪怕有官员拿着富察家从前的把柄来威胁,想让他们帮着牵线搭桥,兄弟俩也不会干的。

    但有时候想知道对方的目的,会先假意把东西收下,然后立刻密奏乾隆。

    沿路偶尔能遇到官府在安置流民,青壮年去铺设铁路,妇女则去纺织工坊。

    漠南蒙古也因为高温受到了一些影响,他们本来就不擅长耕种,很多蒙古人就想把土地典卖给汉人百姓。

    乾隆本来是不太愿意这种事发生的,但现在蒙古人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活儿,那就是养羊。这些耕地给汉人也不至于影响他们的生计,于是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隶这边也会安排一些汉人去蒙古、山西一带耕种。

    关外旱情相对没那么严重,官员来接待两位小王爷时聊得也不再是赈济当地灾民的事儿,而是说如何帮助直隶、山西、山东。

    朝廷是不让内地百姓随意出关耕种的,但每到灾年还是有百姓冒险。

    永琏就说:“关外沃野千里,不让百姓耕种岂不是可惜了?”

    “关外大多是皇庄,还有一些满洲勋贵的庄子,这些庄子上收成都很不错。”盛京这边的官员就和永璜、永琏解释。

    只不过这些钱最后都到了皇家手里。

    永琏也没和官员们说太多,只说好奇,想去皇庄看看。

    这就等于是自家庄子,永璜、永琏当然有资格看。

    虽然不再行程安排内,官员们商议一番,还是答应下来。

    次日,官员就带着两位小王爷和两位国舅爷去参观了当地最大的一处皇庄。

    这里主要种小麦和旱稻。

    永琏见了庄头,询问收成。

    下午又说要和哥哥去周围跑马行围。

    乾隆原本的行程里,隔三差五就要行围。后来改成皇子祭祀,把行围都取消了。

    两位郡王行围不用那么大阵仗,只让当地旗营的部分兵丁和随行侍卫们陪同。

    永琏忙活一下午,就射了两只兔子和一只傻狍子。倒是和当地驻防旗兵聊了挺多。

    因为关外地广人稀,城里做生意的也赚不了什么钱。关外的富人是有钱没处花,穷人则是没有赚钱的门路,大家过的都不怎么好。

    在京城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的双轮车,在盛京很少见到,偶尔有两三辆,一问还是从京城买的二手的。价钱却是京城的好几倍。

    高压锅在关外也很少见,听说只有盛京的几名官员用上了,都是家里人在京城买了运过来的。

    新式织机,蒸汽犁和蒸汽抽水机更是罕见,反正驻防旗兵的军田里至今都没用上这些新机器。

    在盛京停留的几日,永琏就开始琢磨,要把关外的问题写成奏折呈给汗阿玛。

    他没瞒着永璜,兄弟俩还有商有量的。

    永璜没弟弟想的多,但也知道关外的龙兴之地看着并不繁华。无论旗人还是民人,过得都不怎么好。

    有时候永琏冥思苦想写奏折时,永璜就在自己屋里看书,或者给宫里写回信。

    虽然已经离开大半个月了,但他心中并没有多少思念之情,因为京城那边几乎是隔一天送来一封信。

    大多数是汗阿玛写的,有时候是钮伦写的。宫里从太后到小永琪,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提到。

    就算没什么事儿,汗阿玛也会写信来问他们吃了什么,到哪儿了。

    这些问题随行的官员们都会汇报给乾隆,但乾隆还是想从儿子们口中听到答案。

    永琏写折子的时候,永璜就给汗阿玛写回信。一般都是他写的差不多了,永琏再来添几句。

    兄弟俩的字体不一样,乾隆一眼就看得出来,乾隆心里有点不高兴,还和皇后抱怨,“老二这孩子每次就写那么几句话,看起来一点都不思念朕。”

    皇后忙说:“永琏怎么会不思念您呢,估计是路上太累了。加上永璜字写的好,所以才让永璜主写。”

    乾隆哼了声:“回来再跟他算账!”

    皇后有些担心,万一万岁爷因此觉得永琏感情淡漠可如何是好?

    但很快,乾隆就被哄好了。

    永璜、永琏他们拜祭完三陵,又去盛京的皇宫逛了逛,永琏给汗阿玛画了一幅画,是他和大哥在盛京皇宫门前的样子。

    永琏用了西洋画法,把他们兄弟二人都画的很像。还在旁边题字,他知道汗阿玛想念他们,特地画了这幅画,让汗阿玛看了放心。

    乾隆收到儿子的画,心情好了那么一点,立刻在二人的请安折子里批复,让二人不要贪玩,按照行

    程早点回来。

    兄弟二人在盛京停留了五日,便踏上回程的路。

    这时直隶已经开始调查那些试图贿赂永琏的官员了。

    很多人都在心里暗骂二阿哥这小孩不厚道,收了东西不办事儿,转头就把人卖了。

    来时没能搭上二阿哥的官员,这会儿都松口气,又不禁把脑筋动到了大阿哥身上。

    二阿哥人家是内定太子,不需要招揽人手,而且光是富察家的人,就够他用了。

    大阿哥不一样,马上就要成家,却不能不立业。他要想在朝中站稳脚跟,肯定需要人手。

    这些官员只觉他们之前都糊涂了,就该讨好大阿哥才对。

    回程的路上天气已经开始冷了,永琏怕冷,到了驻地就在屋子里猫着。

    永璜不想落了骑射,偶尔会在院中射几支箭。

    这日他正拉弓射箭,旁边替他整理箭矢的小太监去如厕。永璜也没在意。

    有几支羽箭没射中,落在地上。永璜正想自己去捡,斜刺里却走出一个模样清秀的小丫鬟,捡起了那几支箭。

    永璜、永琏身边虽没有宫女贴身伺候,但随行队伍里却也有一些宫女负责浆洗衣服针线绣活之类。

    永璜以为这是随行的宫女,就对她道:“放那边台子上就行。”

    那丫鬟低着头应了一声,把羽箭放在一旁台子上。

    永璜正要继续射箭,却听那丫鬟娇呼一声。他下意识问:“怎么了?”

    “无妨,是奴婢笨手笨脚划破了手指。”

    永璜走近一点,看到那丫鬟白皙手指上冒出几颗血珠。他见那丫鬟呆呆的,就提醒道:“还不快拿帕子按住伤口?”

    “奴婢的手帕拿去洗了,不在身上。”

    永璜也没多想,掏出自己的帕子递过去。

    丫鬟立刻红着脸道谢,对上她含羞带怯的眼神,永璜隐隐觉得哪里不对。这时,永琏那边来叫永璜去用晚膳,他就没再搭理这丫鬟,往永琏那边去了。

    晚上,永璜正坐在灯下看书,有些口渴,便让人送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70-80(第8/21页)

    端茶进来的不是他身边的太监,而是下午遇见的丫鬟。

    “奴婢来给您送茶,王爷的帕子被奴婢弄脏了,奴婢还您一块新的。”

    永璜摆手,“不用了,一块帕子罢了。”

    他话音未落,那丫鬟已经把托盘放在桌上,默默退了下去。一方浅粉色绣着桃花的帕子放在茶盏边,上面还带着幽幽的香气。

    永璜十五岁了,不是不开窍的小孩,见了这帕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立刻站起来,跑去对面找永琏。

    永琏已经洗漱完躺下了,见大哥急匆匆进来,忙坐起身问:“出什么事儿了吗?”

    永璜一屁股坐床边上,“二弟救我!有人要使美人计!”

    永琏:“???”

    永琏被大哥一脸如临大敌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问:“得逞了吗?”

    永璜摇头。

    他不敢说,闻到那手帕上的香气时,他有一丝心神摇曳。

    但理智很快占了上风,哪怕这丫鬟是随行队伍里的,他也不能染指。出来办差的,回去身边却多了个宫女,汗阿玛和皇额娘知道了要怎么想?更何况皇额娘给他选的福晋出身不错,他要给福晋一些面子,不想在成婚前有侍妾格格。

    “永琏,你别笑了。”永璜按住笑的在床上打滚的弟弟,“快想想办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