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4-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说实话,在这方面的天赋,莫惊春和丹阳都远不如红樱,最终红樱负责学习,莫惊春负责记录文字,丹阳负责绘图。

    一开始,那些贵族是不愿意教导他们的,还是拿出红参保命丹救了一个大贵族之后才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除了棉花,这一趟西域之行,他们还带回了菠菜、莴苣等植物的种子,次年才回到京城。

    回到京城后,莫惊春将种子和资料交给朝廷,让朝廷推广,又补充了物资之后继续出发。

    这一次,他们是往南去。

    又一年,三人往海外而去,几年后带回了辣椒、番茄、玉米、番薯、木瓜等。

    风云变幻,几十年后,大昭的餐桌上多了许多蔬果和调料,冬天也多了一种布料可用。

    丹阳已经老了,他白发如雪,躺在故乡的床上,看向莫惊春的眼神蕴含着生命中最后的火光,“师叔,谢谢你,一直没有变。”

    告诉他,原来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

    只是好人难做。

    只可惜,他是罪孽深重的恶鬼,师叔是笃行善事的鬼差,他们大概不会有下一次的结缘了。

    说罢,眼里的光渐渐熄灭,最终合上了眼睛。

    记忆里那双美丽的眼睛也渐渐消散。

    莫惊春是修行之人,虽然一直没办法突破到筑基期,但他的寿命也大大延长了,和丹阳比起来,看着不像一代人,倒像是爷孙。

    他握住丹阳的手,静静地看着挚友离去,为挚友立了碑,上面写着:青云观丹阳子之墓。

    莫惊春挚友。

    还请了著名文人写了一篇墓志铭,记录了丹阳这一生的事迹。

    他会死去,但千年后的书本还会有他的存在。

    “谁谓道消,碎此珪璧?”

    “谁谓霜落,凋此松柏?”

    丹阳墓边种着几棵松树,莫惊春摘下一枝,垂首轻嗅松香,心中忽然就想起了刘相的墓志铭,恰如丹阳的写照。

    他知道丹阳心底的黑暗,可是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前世,是爸爸妈妈指引他向善。

    此世,是他指引丹阳,也算一轮回。

    至于红樱,前些年就去了。她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莫惊春见她心智成熟,也明白了将来要做什么,就和她分开了。

    红樱向莫惊春求了一颗续赤龙的药,留在南洋建国。

    她不再害怕,也不再抗拒,以最真实的面目来面对这个世界。

    此外,还收养了一个女儿继承她的王位。

    她虽已去世,但她的女儿、孙女会继续统治她征服的国度,她的姓氏、家族、荣耀会随着国度流传下去。

    莫惊春作为这个国度的武神,也会永远享受百姓的信仰。

    【作者有话说】

    谁谓道消,碎此珪璧?

    谁谓霜落,凋此松柏?

    ——大唐万年县刘居士(刘相)墓志铭

    第39章 古代庶子37

    丹阳番外——命运线篇

    丹阳出身贫寒,娘早死,爹另娶,不过五岁上下就被生了孩子的后娘送走了。

    说起来,他还要谢这个女人,好歹把他送到了青云观附近,没有直接把他卖掉,要知道,他这样玉雪可爱的男孩,还是值几两银子的。

    青云观的道士慈悲啊,收留了他。

    他的好日子来了,快快活活地长到了八岁。

    在师兄们的交谈中,他知道了青云观是镇国公府的产业,正因为有镇国公的支持,所以观主才能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那时候,他是多么感谢镇国公这样的贵人啊。

    尊贵的、慈悲的、善良的贵人。

    但一个巴掌打醒了他。

    一个小道士又算得了什么呢?是非对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身份。

    也好在,他是很聪慧的,想办法留在了药王殿,药王殿的执事是一个脾气固执古怪的老头,据说曾经做过什么御医,对弟子们动辄打骂,嫌弃弟子们愚笨,导致小道士们都怕被分到药王殿。

    但他不怕,挨打挨骂又有什么要紧,学到了真本事才是真的。

    他过目不忘,背医书、背脉案总是又快又好,对执事既耐心又恭敬,很快就得到了执事的青眼,做了执事的徒弟,晨昏定省,多年如一。

    于是,十来岁时,他就能跟着执事出去义诊了。

    他见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原来,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穷人,也有这么多的贵人。

    贵人未必善良,甚至未必聪慧,有的是仗着裙带关系就能为所欲为,有的只是出身好,就能在他面前耀武扬威。

    他不服。

    这些人凭什么呢?

    论学识,论德行,甚至论容貌,论举止,他又差在哪里?

    他年龄虽小,就能凭着医术将附近的村民指使得团团转了,甚至凭智慧,也能驱使许多商户小官为他所用。

    那时候,丹阳只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很快,现实就迎头给了他一个大棒。

    执事治死人了。

    准确地说,不是执事治死人,而是执事掺和进了别人家的斗争中。

    他受一个大官所请,去为大官的儿子诊治。原本执事是不想去的,但是挨不住他想和这个大官拉上关系,就苦劝良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快穿之欧皇》 34-40(第9/11页)

    这个大官是文官,家里有路子可以送人到白鹿山书院。

    是的,他并不想一辈子做个道士,他想出将入仕,做大官,穿朱紫,以后站在他爹面前,叫他爹后悔死。

    后来,无数个日夜他都在后悔,可这世间并无后悔药。

    那孩子是大官的嫡子,得了重病需要针灸,针灸前需要空腹喝一副药。结果,千叮咛万嘱咐,那孩子还是在喝药前吃了几块点心。

    他也是后来才查出,是大官的后宅出了问题。

    但当时他踌躇满志,只想着将来的前途,完全没看出这里面的道道。

    大官的儿子死了。

    大官一怒之下,派人抓住他师父就打。

    他年纪小,没有被放在眼里,才使了大笔银子逃了出去,求助观主,观主又去请了镇国公夫人说情,师父才被放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才发现师父的下半身都被打烂了,眼见着也活不了多久了,难怪那大官那么痛快地把他师父放了回来。

    他太恨了,恨不得磨牙吮血。

    然而他师父一句话就敲醒了他。

    “丹阳啊,科举这条路你是走不通了,以后考个度牒,好好地做个道士吧。”

    他一下子就懵了,他以为自己瞒得很好,结果一切早已被师父看在眼里,他说:“我不甘心,他把你打成这样,难道要任他逍遥法外吗?”

    “本来就是我治死了人,赔他一条命也算公道。”

    当时他梗着脖子,含泪不语,不肯答应。

    这些贵人仗着身份就不把人当人,通通都该死!

    他师父叹气,一张脸纸一样白,良久才道:“我收你做弟子,教你医术,也算有恩,这恩你认不认?”

    “我认。”

    “我有三个遗愿,你做不做?”

    “我做。”

    “一,不要替我报仇。二,考个度牒。三,只要你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仁慈善良的贵人,就要承认善恶不分贵贱,从此不得作恶,一心向善。”

    说完他师父就进气多出气少了。

    但他还是不服,“难道我要一辈子去找这个人吗?”

    “三十而立,就以三十岁为限。”

    他应下了。

    没几天师父就去了。

    他按世俗的规矩老老实实守孝,守了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就去考了度牒。

    这三年里他没断过和外面的联系,虽然答应了不为师父报仇,但他控制不住地查了大官,得知了真相。

    他应了不报仇,那就不报仇。

    他只是好心地把真相告诉了那位可怜的夫人罢了——死了儿子之后,就一直在佛堂里吃斋念佛的夫人。

    至于那位大官和爱妾怎么死,那又关他什么事呢?

    都是报应。

    那之后他也暂时息了建功立业的心思,平平静静地学医,教导师弟们,守着药王殿过日子。

    但背地里却悄悄张开了一张捕捉消息的大网。

    事实证明,他才是对的,师父是错的,这世上的贵人,就没有哪个是好东西,哪怕是穷人,显贵之后也一样如此。

    就连镇国公府的主子们也不例外。

    他们甚至已经是极为仁慈和善的贵人了,否则他当初就会饿死在青云观外,可是这样的人家,也从来没少过笼络官员、打点上下、包庇亲友、纳妾蓄婢之类的肮脏事。

    像那柳家,仗势欺人,侵吞田地,搜刮民脂民膏,收受贿赂……一样也没少干,可就因为是秦家的亲家,就可以安然无恙。

    可那些死去的平民百姓,又算什么?

    什么收养孤儿,什么施粥捐衣,什么修桥铺路,通通都是作秀!

    那点钱够他们买身衣裳吃顿饭吗?

    更有意思的是,秦三少爷和柳家小姐来青云观打醮时,那位柳小姐竟悄悄看了他好几眼。

    他几乎要恶心死。

    这位柳小姐不但和秦三少爷就差一道订婚的手续了,其实背地里还跟瑞王打得火热。

    也不知道,将来瑞王和秦三少,谁是正房,谁是侧室?

    要是女人能纳妾的话,她估计还想把他也收进房里吧。

    他真有种把真相放出去的冲动,这样大家的脸皮都被撕下来,露出底子,该多好看。

    但看在镇国公府对他也算有恩的份上,他没有这样做。

    他真是太善良了,都没有拆穿柳小姐。

    结果没多久,秦三少就死了。

    好了,事实证明,瑞王是正房,秦三少连柳家的门都进不了。

    时间过得很快,柳小姐嫁给了瑞王,瑞王登基,镇国公死去,他也在等三十岁的到来。

    然而,三十岁还没到,镇国公府就倒下了,满门抄斩。

    真是荒唐。

    他消息灵通,镇国公府出事前就隐约有预感,假意去后山采药,伪造出跌落山崖死亡的事实。

    于是,在青云观风流云散之前,他就已经走了。

    原本是没什么的,但是看着青云观重新变得人声鼎沸,却一张熟悉的脸庞都没有了的时候,他感觉到了愤怒。

    凭什么呢?

    凭什么柳家和瑞王可以安享一世荣华富贵,他们这些人却要流离失所?

    他食言了,不愿再等到三十岁,他来到了北戎。

    ——化名白雨。

    凭借出色的口才与学识,他很快得到了大单于的信任,得以大展拳脚,施展一身所学。大单于日渐年老,开始猜忌他,瑞王和柳玉瑶的儿子也长大了,也开始被瑞王猜忌。

    真是太好笑了。

    他布下的局早已成型,不再需要他亲自操控,于是干脆假死回到了大昭,混入了一家道观中,重新开始经营自己的消息网。

    那是他特意选的道观,柳玉瑶经常来。

    很快,柳玉瑶果然来了,她看到了他,他说自己掉落山崖之后被一家农户救下,伤到了脑袋才一直没回去,等记忆恢复了却早已物是人非。

    她信了,甚至没有把他的事告诉瑞王。

    哈,外面恩爱有加的夫妻竟然同床异梦。

    他开始挑拨,开始挑起她的野心。

    夫妻决裂,父子相杀,那场面一定很有趣吧。

    差一点就成功了。

    偏偏就在此时,北戎南下,他气得要死,只恨自己当初在北戎下力太重,早知道柳玉瑶心志如此薄弱,他早就该动手的,不该跑到北戎去搅风搅雨。

    只是冷静下来后他自己也清楚,瑞王刚登基那会,柳玉瑶的儿子还没长成,柳玉瑶和瑞王又算新婚燕尔,很难挑拨得动。

    如今有这样的局面,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如此容易达成。

    换个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