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5-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饶是檀道济一贯脸皮奇厚,也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道:“武侯……,那我、我不说啦。”

    诸葛亮温和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又说:“这兵法课程的主要受众不是你们,而是原本不擅长带兵打仗的人。当然,你们也可以去听,作为一种博采众长的补充。”

    霍去病有些茫然:“请问武侯,此话何解?”

    在场的都是名将,不找他们还能找谁?

    诸葛亮自有谋算。

    找那种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属实没必要,毕竟,霍去病就已经是名将武力值的天花板了。

    在场的还有辛弃疾、姚襄,以及即将过来上学的羊侃。

    这些都属于勇冠六军、所向披靡之人。

    实在无需再额外学习武艺,让他们彼此之间比试练习,反而提升得更快。

    所以,诸葛亮准备请几位智将,比如,梁朝的韦睿和陈庆之过来。

    两位都是书生典兵,却能战无不胜。

    韦睿体弱多病,甚至不能骑马,上战场只能乘坐白板舆督战。然临阵交锋,用兵如神,钟离之战破敌百万,可谓才华冠六朝。

    陈庆之也身体不好,难开弓弩,手无缚鸡之力。却一手组建了中古时代的神兵白袍军,北伐仅率七千兵马,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魏人闻风丧胆。

    一般的“书生典兵”,只是文人出身,此前没经历过战场历炼而已。

    但这两位是真的有先天性的劣势,在绝境中,创造了千古难觅的奇迹,所以才有借鉴意义。

    诸葛亮做了决定:“所有学生都要去听他们二人的课,无论日后生涯作何打算。”

    尤其一众文人学子,不冀学得跟韦睿、陈庆之本人一样好。

    但至少得掌握一些军事小技巧,倘遇紧急情况,庶几可以受命于难,临机应变,不致无措。

    众人点点头,叹服于武侯思虑周全。

    姜维凑过去看了几眼,赫然发现,纸上除了韦睿等人,竟也有一员斩将搴旗的悍将。

    “狄青为何在此”,他诧异道,“莫非您觉得,他性情端方,纯良正直,能给学生以正面引导?”

    “不”,诸葛亮淡然自若地说,“主要是狄青英果绝伦,非常能打,如遇有人闹事,可以迅速出手镇压。”

    姜维顿时染上了星星眼。

    果然,不愧是老师啊,考虑问题就是全面周到,自己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忽见评论区飘过一行大字:

    【陈州知州狄青:诚所乐为,然须问过我们世宗陛下的意见,再行定夺。】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看向小弟子姜维:“……方才,是你觉得狄青性情端方,纯良正直?”

    想进步的心,简直就是溢出了屏幕啊。

    柴荣人还没到,他倒是一口一个“我们世宗陛下”,搁这儿先喊上了?

    天幕前,狄青一把心酸泪。

    这能怪他吗。

    天知道,他为了等一个英气高迈、文韬武略、能让自己放手发挥、一展平生志向的盖世明君,究竟等了多久!

    甚至险些以为,这辈子都再也等不到了……

    柴荣自是赞同,并表示既然狄青来了,完全可以代表本位面,那王朴就不去了。

    王相公素来身体不好,正好待在家里,多多修养。

    ……

    这一下,导师名单都已经敲定,就该开门收学生了。

    霍去病也接到了一个任务,那便是到传送门旁,迎接各位导师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原本,姚襄被分到了和他一起行动。

    二人都是风华灿烂、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优秀,被视为万朝书院的门面。

    但就在这个时候,前秦位面,负责留守长安城的阳平公苻融,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张信笺。

    姚襄看完之后,眉头微蹙,泛起了些许疑惑之色。

    “我有一件要紧事必须处理”,他对霍去病摆了摆手,充满歉意地说,“你自去吧。”

    霍去病只好一个人去了传送门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第7/24页)

    一路上,他四处张望,忽见阿斗搬了一张躺椅,坐在花园树下打盹,当即决定抓个壮丁。

    就你了!

    大家都是书院学子,这也是你的分内之事!

    原本正在呼呼大睡的阿斗被叫醒,大吃一惊,骇然发问:“冠军侯,等等,朕也要上课吗?”

    他的本意是,自己是不是早就超龄了。

    谁知,霍去病竟是脸色一沉,语气不善地说:“你作为我大汉的后世天子,理当身作表率,竟然还想逃课?”

    郑经*都不敢逃课,阿斗居然做了,谬矣,谬矣!

    一口惊天大锅就这样砸到了头上,阿斗连忙摇头:“朕不是,朕没有,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霍去病看了他一眼,打断他的话,“后主皇帝,你这个态度很不应当!”

    这刘阿斗成天不着调,眼瞅着自己这一代英杰打下的大汉江山,都要被败光了。

    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他打了个激灵,猛然反应过来:自己年纪轻轻,怎么就开始思考起了如何教育晚辈的问题?

    太难了!

    被迫肩负起重任.jpg

    霍去病想了想,干脆拿出了从前自己情绪低落时,舅舅安慰他的模样。

    走上前,拍了拍阿斗的肩,态度亲切地鼓励道:“不要慌,世上绝无不可雕之朽木,你就算不相信你自己的资质,也得相信万朝这么多高才的教育能力。”

    “有道是,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只要你每天认真听讲,努力实践,积年累月下去,就算是一块粪土之墙,也会被成功改造成一块光鲜亮丽的白壁的!”

    阿斗:“……”

    说得很好,他很感动,下次千万别说了!

    58

    第58章

    ◎书院开学,万朝名人都来上课了!◎

    一个时辰后。

    王贞仪抱着一大箱自制的天文观测器械,快步穿过传送门,一抬头,就看见对面门中乌鸦鸦走出了…….一大群人。

    浩浩荡荡,数十个。

    她看了又看,一度怀疑是自己在黑暗中观星太久,视力出了点问题。

    不会吧,这么多人一看就是来自同一个位面,都是过来当导师的?

    她震惊地后退一步,就听见后方有人轻咦了一声,是一道十分轻柔动听的女声:“阁下小心……”

    “哎呦,对不住!”

    王贞仪赶忙回过身,飞快地伸手将对方拉住,转头一望,忽而眸子熠熠生辉地亮起,脱口赞道:“这位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是个年轻女子,烟轻丽服,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高髻凌风,颦笑间自成一派殊色无双。

    王贞仪见对方抱着琵琶,迁延凝步,便热情地上前,挽住了对方的手:“姐姐想必就是周皇后吧,今日一见,果然国色天香!”

    而后又是:“姐姐的手这般白净美丽,肤若凝脂,一看就是弹琵琶的手!”

    “姐姐你身上好香,馥郁若兰,静雅如水,我能抱你一会,也染上这个香味吗?”

    如此架势,让万朝观众不禁感叹,好一个每次一遇见漂亮小姐姐就走不动路的登徒子(大雾)。

    王贞仪女史,不愧是能结交遍宇内才媛闺秀,致力于给各路姐姐妹妹排忧解难的奇女子啊。

    为了帮助看病不幸遇见庸医的一号姐妹,她精通医术,学会了开药方。

    为了帮助不良于行的二号姐妹振作起来,她勤奋学习骑射,发必中的,跨马如飞。

    当然,还有和她经常诗文唱和、举办闺中聚会的三号~n号姐妹。

    数量之多,《德风亭集》厚厚一大本都装不下,不仅有初集、还有二集、三集,共计十三卷。

    周娥皇被小姑娘紧紧拉着手,充满期待地望着,神色有些错愕。

    不是,这么不见外的吗?

    她生性沉静内敛,又长居在规矩森严的禁宫中,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

    但是吧,没有人能拒绝王贞仪这么可可爱爱又热情的小太阳。

    没有人!

    所以,她最终还是温颜一笑,抬手捏了捏对方的脸,黛眉间染上了些许无奈之色:“你呀,想抱就抱吧。”

    王贞仪:嘻嘻。

    此刻,传送门再度亮起,为了不挡住后来者的路,二人便暂时挪到了一边。

    这次来的,是一位撑伞徐行的乌衣文士。

    门那边还飘着雪,落如潮涌,片片冰莹被长风吹散,顷刻间将眉边发上染作皎洁的素白。

    缓步出阊阖,人好似在画中行走。

    帝城的熙攘风光都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冰封,静寂无声,簌簌的飞雪渐渐覆满了衣衫。

    美人迈兮,音尘阙。

    众人看着他走来,陡然想起了一桩《宋书》记载的佳话轶事:

    “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

    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满朝公卿见了他的风姿,决定共作雪花诗,纪念这一幕。

    正所谓,“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王贞仪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会,对他招招手,谢庄便走到了近前。

    “阁下如此风采,果然是我们金陵人啊”,王女史兴致勃勃地说。

    原来是老乡,谢庄的态度一下子便亲近了许多,你一言我一语,谈起了不少家乡趣事。

    到后来,就连周皇后都加入了谈话。

    三人虽然年代迥异,祖籍也各不相同,但都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谈古论今,颇有共同话题。

    在王贞仪的年代,南京叫做江宁;在周娥皇的年代,南京叫做金陵;而在谢庄的年代,则是建康城。

    一旁,负责地面接待的蒋琬听了满满一耳朵,叹为观止。

    当即伸手往旁边一指:“梁朝的人来了,那里也有好多你们的同乡,比如昭明太子萧统。”

    “你怎么胡说八道!”

    不料,王贞仪却很不满:“昭明太子出生在台城,我们是内江宁,和他算哪门子的同乡?”

    “是啊,相隔足足有二三十里地呢”,谢庄摆了摆手。

    周娥皇细细一思忖,也道:“台城已经靠近鸡鸣山了,和我们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

    蒋琬:“……”

    一位观念朴素的湖南零陵郡人大受震撼.jpg

    天呐,现在相隔区区二三十里地,都不能算同乡了?

    “原来那边一次来了这么多人的队伍,就是梁朝啊”,王贞仪有些无语,怎么不干脆把整个朝堂都一起打包带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55-60(第8/24页)

    这么说,在最前边带队的,就是沈约了。

    确实是绝世无双的美人,难怪经常被后世拿来和潘安并称“潘沈”。

    但是吧。

    他身边围绕的莺莺燕燕(划掉),围绕的妖魔鬼怪(再划掉),围绕的各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是不是太密集了一点?

    ……

    “都看过来,买定离手了啊!”

    就在此时,张煌言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押注的账盘,向众人挥了挥。

    “本次万朝书院采用二人间的居住方式,现在下注,猜测沈约最终会选择和谁一起住,有机会赢得大奖!”

    众人一怔。

    好家伙,还得是你路子野。

    外快不赚白不赚,我们为的不是钱,主要是想凑热闹!

    已经抵达的若干导师和学生们,纷纷一拥而上,要求张煌言给出更多信息:“快给我看看!”

    张煌言不慌不忙,反手掏出一张纸条,挨个把名字点了一遍。

    “昭明太子萧统,赔率1.1,一出生就通过抓周,确认了要沈约当老师,从此,老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可谓是典型的师宝。”

    “范云,赔率1.2,昔年故交,并肩开国,沈约的梦中不识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