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全文完结】(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办法。”

    张煌言:“……”

    很好,冠军侯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自信。

    由于来的人实在太多,时间也有限,张煌言特意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规划。

    每组负责一块版图,各司其职,务必要毕其功于一役。

    “现在分为七路——”

    “第一路是东南沿海作战军,主要负责乘舟北上,先下漳州,平定沿海,而后北克温州、台州,夺浙东门户,再袭宁波,直逼杭州,拿下整个海岸线,主要负责人是戚少保、陆司马、沈林子将军。”

    “第二路是江南中坚军队,需要收复徽州,巩固皖南;攻南京,建复国中枢;东进常州、苏州,西控安庆。目的在于中流击楫,重夺南京建中枢,震动江南四省民心。”

    这一路不仅战争任务重,很多地方需要写檄文招抚,最好传檄而定。

    所以,必须选在民间影响力特别大,万民心之所向的人,担任主将。

    “可惜岳王不在”,辛弃疾叹息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全文完结】(第3/10页)

    张煌言也觉得很遗憾。

    岳飞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威望之高,声名之巨,完全就是封神的存在,更无人可出其右者。

    然而,尚未复活。

    好在还有一个绝佳人选,那就是——忠贞侯秦良玉。

    秦将军不仅用兵如神,百战百胜,更是之前在天幕上出场过,大大扬名。

    加上她来自天启朝,距离当今年代不远,有大明本土名将的buff加持。

    张煌言郑重拱手,深深行了一礼:“有劳。”

    “苍水放心,此去定不负所托。”

    秦良玉刚从本位面赶来,手里提着她惯用的红缨长枪,当然现在,已经被改装成火枪了。

    身后还跟着整装待发,志气冲霄的白杆兵。

    小姑娘张凤仪骑着高头大马,红披风在风里猎猎飞扬,已经准备好了作战。

    和她俩一同来的戚金,却悄悄溜到了别的地方,一把薅住他大伯戚继光,伸手抱得死紧。

    “大伯,我好想你哇!”

    戚金一张嘴,就发出了werwerwer的响亮哭声:“你不知道这些年没有你的日子,我是怎么过的!我心里好苦啊,大伯,我的亲大伯!”

    戚继光:“……”

    他被这孩子死死抱着,挣也挣不开。

    耳畔更是仿佛响彻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纯享版驴叫声。

    半晌,抚了抚对方的背,轻轻叹息道:“这些年辛苦你了……你小时候还那么稚嫩,出门还要牵着我衣角,怎么转眼就自己撑起了一片青天。”

    戚金本来还没那么委屈的,但听家长这么一说,顿时泪崩了:“呜呜呜,大伯……”

    哭叫声愈发响亮,一阵高过一阵。

    这让新来的名将们全然摸不着头脑,转头一阵搜寻,还以为谁把打鸣的鸡落那儿了。

    一旁,陆抗叹为观止。

    如此惊天动地的哭声,戚少保竟然能面不改色地忍受大半个时辰,脾气可谓好得出奇了。

    少年陆机握拳说:“阿耶,你放心打仗,我会及时写曲,歌颂你的英姿。”

    少年陆云眨了眨眼,不甘落后道:“阿耶,我会给你写十首八首的组诗,让你成为名将群体中最亮的星。”

    我可谢谢你俩啊,陆抗嘴角抽了抽。

    沈林子看得羡慕极了。

    转念一想,人家的儿子是千古文豪,我未来的孙子也是啊!

    他一转身,笑眯眯地捉住了沈约的手,疯狂暗示道:“休文……”

    沈约闻弦而知雅意,轻笑着说:“小爷爷放心,我也给您写。”

    他这次没有作战任务,但因为是万朝书院的最主要导师,有不少学生来参加,特意赶来给学生们送行。

    王筠在这种人多的场合,一向是时刻紧盯着沈老师。

    唯恐一个不注意,又多出了一群莺莺燕燕(大雾)。

    所以,沈林子一开口,王筠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积极蹿出来刷好感度:“爷爷,我也给您写,我的诗文很棒的,沈郎他特别喜欢!”

    沈林子脸一黑。

    爷爷是你喊的?

    不要以为我不晓得你小子是什么居心!

    过来凑热闹的柳恽跃跃欲试:“那我也写!”

    范云道:“我也”

    何逊细声慢语地说:“我非常可以……”

    昭明太子萧统刚想开口,说自己也可以,就被忍无可忍的沈林子,一巴掌盖在了后脑门上。

    “可以什么可以,都给我下去!”

    真当他是死人吗!

    他才弱冠之年,为什么就要开始为孩子操碎了心啊!

    辛弃疾在旁边笑得想死,沈林子不禁对他怒目而视,阴森森地说:“幼安,这好笑吗?”

    “我没笑”,辛弃疾一抹脸,肃容道,“是你看错了。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找李时珍先生开一盒眼药水。”

    沈林子:???

    ……

    接下来,张煌言说完了剩下几路军队的部署:

    “第三路湖广军队,先取湘鄂,控扼长江要道,策应江南共图恢复……”

    “第四路西南军,自滇黔入蜀,席卷重庆成都,筑西南固若金汤之屏障……”

    “第五路中原恢复军,攻取河南腹地,断南北粮道,撼动中原根基……”

    “第六路北直隶突进军,突袭山东津门,直逼顺天府,动摇京畿清廷…”

    “第七路陕甘西北军,负责收复关中,东进山西,北控黄河,目标是净灭鞑子主力……”

    七路军全部划分完毕。

    最后,张煌言振臂一呼:“一月为期,全局可定,届时,北京城下会师!”

    啊这,太南了,高长恭灵机一动说:“还是长白山会师吧。”

    霍去病举起手:“狼居胥山……啊不,贝加尔湖畔会师。”

    王镇恶信心十足地说:“我看应该北极圈会师。”

    张煌言不理会三个添乱的家伙,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就进入了开战前的最后一道程序——

    领取牌位。

    他说:“此番出征,不仅是为生者立命,重开汉家天,更要带上那些先烈的英灵们,一同踏上归途。”

    四十年抗清,战死的英烈实在是太多太多。

    逝者的魂魄将与旌旗同在,与万朝来援的战士们共走这一遭,见证山河万里,重归华夏。

    ……

    郑经东征台湾的时候,在承天府给众多死难将士立了碑文。

    后山上的那些累累英雄字,是许多人的血泪悲歌。

    这次,凡是要出征的将军们,都领走了几块和自己有缘的牌位。

    李存勖御驾亲征,负责主持第五路大军。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他的最擅长的突击路线,定能大获全胜。

    “朕从前是晋王,你也是晋王……”

    庄宗陛下拿起了李定国的牌位,指尖轻拂去上边的尘埃。

    一位「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的豪杰,半生为民而战,在绝境中战至最后一息,流尽最后一滴血。

    「宁死荒外,勿降也」!

    遗言宛在,英名亦垂于竹帛。

    李存勖叹息一声,眸中涌起了深深的沉痛之色。

    另一边,祖逖对比着大明那边提供的人物资料,翻翻拣拣,终于找到了夏完淳的牌位。

    他郑重地捧起,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刘琨:“越石,这位小朋友很像从前的你呢。”

    刘琨:?

    真的吗,我不信。

    刘琨本处在北方一干匈奴人、羯人的虎狼环伺中,处境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全文完结】(第4/10页)

    立,十分危险。

    段匹磾这个大贼子,见他后世名声如此之好,更是打算提前将他杀了。

    幸好,祖逖在许愿墙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定位到了他,忽然神兵天降,将他给捞了出来。

    刘琨因为受了伤,脸色还有些苍白,明眸却一片清净,神采奕奕:“我少时但知金玉其芳,醉酒欢歌,尚不如夏完淳远甚。”

    十六岁的小天才啊,文武双绝,束发从军挟剑惊风。

    其才也无双,其质也金玉,其志也凌云。

    一切的一切,都终结于刑场的决然赴死,化为那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叹息。

    “何必妄自菲薄”,祖逖失笑,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腕底,“走吧,同去风烟中再战一场。”

    “好”

    刘琨本想顺手带走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的牌位,却被负责人柳如是客客气气地告知,这个不用拿。

    “他是我从前的夫君,我会将他带回故土的。”

    刘琨:“……”

    行吧,那他就带走小夏的父亲夏允彝好了。

    韩信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拿了江阴三公的牌位。

    自己是淮阴人,这是江阴——距离不太远,多少沾点边?

    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他们只是平民百姓,但心怀大义。

    为了抵抗剃发易服令,带领城中居民,力扛二十四万清军铁骑,独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杀鞑子三王十八将。

    在墙上血书留下遗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城破后,暴怒的鞑子对此地进行了屠城,死者近二十万。

    韩信将三个牌位抱起,向来很稳定、杀伐果断的手,忽然有了轻微的颤抖。

    这就是他追随开国的大汉啊。

    漫长的岁月之后,还有人坦然迎向刀头,只愿身著汉家衣冠。

    多么的令人骄傲……

    却又怅然。

    这次,景泰朝也来了人,并不是朱祁钰亲征,而是投诚了他们的英王陈玉成。

    英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策马踏平二十五营,在战力这块绝对没话说。

    陈玉成作为岭南客家人,一来就目标明确,直奔「岭南三忠」的牌位:“几位都是来自我家乡的英杰!”

    朱祁钰虽然不打算亲征,但这么大的事,肯定要到第一现场观战,不可能待在本位面。

    他看了看岭南三忠的故事。

    陈邦彦,投笔从戎,力战清军于清远,身殉国事,慷慨绝食五日,以《临命歌》留绝笔从容就义。

    陈子壮,东阁大学士,力举义旗抗清,多次转战禺珠、高明、新会,兵败被俘,惨遭锯刑殉国。

    张家玉,起兵东莞,连克数郡,十日鏖战不屈,知无力回天,投湖以死,誓与山河共存亡。

    忽听旁边一道清朗的声音说:“我听闻,张家玉生前和延*平王关系很好。”

    “他战死后,延平王曾考虑过将王号取作「潮王」,以纪念他和潮州诸多英杰,但最终还是选了隆武帝的行宫所在地,「延平」。”

    这个延平王,自然不是郑经。

    而是指他的父王郑成功。

    朱祁钰转过头,发现是邓羌。

    大家在副本待了那么久,十分熟稔,笑着打了个招呼:“邓将军也来了,文玉在吗?”

    邓羌拱了拱手:“我们陛下在后边,一会就到。”

    邓羌拿走了皮岛总兵毛文龙的牌位。

    这位英杰并没牺牲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他能力也极强,以皮岛区区弹丸之地,能养活数十万辽民,其功至矣!

    “这袁崇焕好不晓事”,邓羌抱怨道,“毛文龙不就是跋扈了点,多索要了一些粮草封爵,他至于动私刑,矫诏将人杀了吗?”

    众人霎时无语。

    那是!

    和你的「司隶校尉」比起来,毛文龙确实也没干什么!

    邓羌甚至和慕容垂结为了异姓兄弟,交朋友的眼光也是没谁了。

    不得不说,他这个充满匪气的作风,和毛总兵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真是运气好,生在了大秦,苻王君臣都护着他,只需要打仗就行了,完全不必担心庙堂上的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