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无执这样的人,怎么会对她有非分之想呢?
温幸妤想,他大抵是把她当成个解闷的玩意儿。
就像大多公子哥一样,对平等出身的贵女们端方守礼,却对丫鬟婢女是另外一副态度,想发火就发火,想逗弄就逗弄。
只是当成个物件、玩意儿,所以做起事来不需要掩饰本性,也不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温幸妤在国公府时,听过太多这种事。
像祝无执这种贵公子,身边的妾都得是美人,方能配得上身份。
灶膛的柴慢慢烧完了,剩下点明明灭灭的火星,还在散发余热。
锅里的水咕嘟嘟滚开,门外来了个小厮,手中提着木桶。见到温幸妤托腮坐在墙边,先是一愣,然后挠了挠头道:“夫人,我来舀热水。”
温幸妤回过神来,站起身让开了位子,温声道:“你忙。”
说罢,她转身出了厨房。
院子里空气微凉,她仰头看着虚幻的月影,俄而垂首敛目,将纷乱的思绪压下。
祝无执是探花郎,想嫁他的名门闺秀不会少。那些闺秀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贵女,和她是天壤之别。如此一来,有了对比,他就不会再无聊到拿她解闷。
毕竟在将近两载的相处中,他大部分时候是嫌弃她的。
只要坚持到他不需要观澜哥身份的那天,她就算还清了老太君恩情,能“功成身退”了。
想清楚后,温幸妤慢慢冷静下来,她看着昏暗的主屋,抿唇推门而入。
*
琼林宴后,祝无执被命为皇城司副指挥使,沈为开则是将作监少监。
皇城司直属皇帝,是特务与宿卫机构。
祝无执所任的副指挥使,下属乃亲事官,统辖六大营,负责秘密监察官员、军民动态,刺探情报,外号“察子”。查获案件后需移交开封府或大理寺定罪,特殊案子有缉捕之权,并且能对犯人进行审判。
虽然只是七品,但实际职权要大得多。
祝无执成了名副其实的“酷吏”,为皇帝清扫奸佞和铲除异己的刀。
沈为开所任职的将作监隶属工部,将作将监少监是正六品,负责主管宫室、城郭、桥梁、舟车建造等工事。油水丰厚,是实打实的好职位。
这次殿试的榜眼年逾四十,皇帝直接外放去了青州做通判。
走马上任后,祝无执又忙了起来,有时候两三天都不回家。
家里堆了一沓请柬,有当官的,有富商,亦有豪绅。
有时候他深夜归家,哪怕沐浴过,温幸妤也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困春莺》 30-40(第5/25页)
嗅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大抵是审讯犯人时留下的。
她记得国公府还在时,祝无执就是成了刑部侍郎后,落得个暴戾恣睢的名声。
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现在顶着观澜哥的身份重新入仕,又成了为人诟病的“察子”。
温幸妤有时候不免想,他杀那么多人,午夜梦回真的不会害怕吗?
想来想去,她看着祝无执那冷漠的脸,意识到他一定不在意不害怕。
对此她只觉得畏惧。
*
仲夏天,暑气蒸腾,庭院里的石榴花盛开,透过窗棂映出明艳光彩。
从五月初一开始,汴京的人们就忙碌起来。街市上有小贩卖桃枝、柳枝、葵花、蒲叶和艾草。
温幸妤也不例外,和宅子里的仆人们一同准备端午要用的东西。
用五彩丝线编了百索,做了漂亮的艾花簪,还有花巧画扇。还用紫苏、菖蒲、木瓜等药材,全都切碎成茸状,做了香囊。
吃的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团和五色水团等。
到了端午当天,家家户户将这些物品陈列在门口,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一起供奉神灵,还会在门上钉艾草。
汴京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氛围。
祝无执忙了差不多一个月,每天不是查案就是审犯人,要么就忙着应付周士元和林维桢,几乎没有闲暇,跟温幸妤说话的时间少之又少。
端午休沐在家,他才能好好跟她吃顿饭、说句话。
他不大爱吃粽子和白团,一口未沾,温幸妤倒是吃得多些,似乎是比较嗜甜。
快到晌午时,温幸妤换了身方便行走坐卧的小袖上衣,静月为她梳了云髻,又在发间簪了艾花,两人准备一道出门。
出了主屋,祝无执也恰好从书房出来,一身湖蓝大袖衫,腰别折扇,看起来似是丰神俊朗、温文尔雅的公子哥。
俨然是也正准备出门。
见她出来,祝无执目光落在她面容上,神色温和道:“去哪?”
温幸妤道:“金明池有赛龙舟,我和静月想去凑凑热闹。”
祝无执瞥了眼静月,慢条斯理道:“正好我也出门,一起罢。”
温幸妤只好应下。
一出院子,朱顶清漆的马车停在旁侧,车夫静候一旁。
祝无执率先上车,而后朝提裙欲上车的温幸妤伸出了手。
“来。”
温幸妤一愣,垂下眼兀自上车,避开了他的掌心。
“我自己可以的。”
祝无执眸光微沉,转而恢复如初,待马车动起来,他忽然瞧见温幸妤手腕上的百索。
五彩丝线编织,细细一根松垮套着,映得肌肤如雪。
而他送的那个羊脂玉菩提珠串,则不见踪影。
他收回视线,不虞道:“怎么不带送你珠串?”
温幸妤攥着手指坐在最边上,她没有看他,小声道:“那个太贵重了,怕带出来磕碰坏。”
祝无执面色稍霁,笑道:“一个手串罢了,不喜欢再送你别的。”
温幸妤抿唇,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她道:“您打算去哪?”
祝无执道:“李明远来了汴京,我在丰乐楼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闻言,温幸妤皱了皱眉,又想起了年前李行简和薛见春的流言。
她没忍住问道:“薛见春也来了吗?她和李明远如何了?”
祝无执把玩着手里的竹骨洒金折扇,闻言看了她两眼,似笑非笑:“你倒是善心,关心了这个关心那个。”
“也不见你这般关心我。”
温幸妤诧异望去,就见祝无执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笑笑不说话了。
她心里发怵,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刻跳下马车,离他远远的。
好在丰乐楼不远,她很快就熬到祝无执下车。
看着青年挺拔高大的背影,她轻轻吐出一口气。
马车再次动起来,碾过青石板路,穿过热闹的御街,行至金明池附近,便被迫停了下来。
周遭人山人海,池边凉亭水榭早被达官贵人占了,宝津楼轩窗大开,人影幢幢,位置最好的水心殿则是皇室。普通百姓有的站在岸边围观,稍微富裕些的会搭遮阳棚子。
温幸妤掀开车帘欲下车,余光瞥见角落里掉着个钱袋。
她拾起来一看,天蓝水纹软缎钱袋,不是祝无执的还是谁的。
想必是方才下车时不慎落下的。
方才他说,去丰乐*楼是为了给李行简接风。
可钱袋在这,他岂不是要没面。
思来想去,温幸妤还是决定先把钱袋给祝无执送过去。反正龙舟赛也还要一会才开始。
她对车夫道:“李叔,劳烦您调头,我想去趟丰乐楼。”
得了吩咐,车夫老老实实调头往回赶马车。
两刻后,马车停至乐丰楼门口。
丰乐楼原叫樊楼,后更名丰乐楼,是汴京最大的正店酒楼,食客众多,且多为达官贵人。整体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每每入夜,莲盏如星,灯烛晃耀。[1]
温幸妤一入楼,只见人声鼎沸,宾客推杯换盏。有茶博士迎来,笑眯眯道:“姑娘可有定座?”
能入樊楼的都是富贵出身,可端午时节顾客盈门,没有预定是万万没地方坐的,别说雅间,大堂都没位子。
温幸妤摇了摇头,给茶博士塞了几块碎银:“我给我朋友送个东西,很快就下来。”
茶博士稍微一掂,就知道不少。他态度愈发好,问道:“您朋友叫什么名儿?我带您过去。”
温幸妤道:“陆观澜。”
茶博士一愣,不动声色打量了几眼面前的姑娘,旋即引她上楼。
陆观澜如今在汴京名气奇大,明明是探花郎,却做了那杀人不眨眼的“察子”。
这姑娘面相纯善,也不知是他什么人。
茶博士把温幸妤引至三楼一雅间外,便躬身退下了。
门口没有护卫,没有任何人守着,只有脚步匆匆的堂倌亦或是卖客偶尔路过。
温幸妤捏着钱袋,正欲抬手叩门,就听隐隐约约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鬼使神差的,她停了手,静静立在门口,继续听了下去。
雅间内,祝无执与李行简对坐。
金丝楠桌上摆满珍馐佳肴,皆以银器玉器盛装。
李行简夹了一筷樱桃煎放口中,又仰头喝下眉寿酒,叹道:“还是汴京好啊,富贵迷人眼,连酒都比同州那破地方的好。”
“最关键的,是逃离了薛见春那疯女人。”
祝无执把玩着青玉酒杯,嗤道:“你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困春莺》 30-40(第6/25页)
就这点出息。”
李行简也不生气,嘿嘿一笑道:“你跟温小娘子如何了?”
祝无执手一顿,他似笑非笑瞥了眼李行简:“能如何?”
李行简啧了一声,揶揄道:“你跟哥们装傻就没意思了啊,谁看不出你对那小娘子有意?”
“在同州那会就给她费尽心思找制香古籍不说,来京城前还去寺庙求了万空方丈的白玉菩提手串。”
“剩下的我都懒得数了。”
“更不用说,你现在分明已然不需要什么掩饰身份。”
门外的温幸妤脸色难看,捏着钱袋的指节泛白。
李行简的每一句话,都仿佛厚重的布帛,层层叠叠劈头盖来,好似千斤重,叫她喘不过气。
祝无执怎么会对她有意,怎么会?
怎么可能!
事到如今,她还是不愿意相信。
雅间内,李行简说完,见祝无执并未否认,他往嘴里丢了颗花生米,笑得不怀好意:“说说吧,打算把你那温小娘子怎么办?”
门外的温幸妤听到这句询问,心高高提起,怀揣着那浅薄的希望,惶惶侧耳听去。
祝无执沉默了一会,觉得这种事叫他当乐子聊,实属闲得没事干。他不喜欢别人窥探自己的隐私。
正想叫李行简闭嘴,余光就瞥见雕花门扇绢布纱上,映着一道模糊而熟悉的身影。
他恍若未觉般,淡淡收回目光,改变了主意。
仰头喝下杯中酒液,口中弥漫眉寿酒的醇香,他唇角弯起,理所当然道:“怎么办?”
“自然是…纳她做妾。”
【作者有话说】
[1]樊楼的描写引自《东京梦华录》
本章关于端午节的内容也是参考了《东京梦华录》
关于祝狗和沈小茶的官职,是仿北宋。
33
第33章
◎镜花水月一场空◎
妾……
温幸妤咀嚼着这个字,只觉如坠冰窟,血液寸寸冻结。
耳内嗡鸣,周遭一切像是被蒙上了水雾,喧闹声朦朦胧胧,全都是那么的虚幻不真实。
她身子晃了晃,面色煞白,腮内软肉被咬的鲜血淋漓,唇齿咽喉满是腥甜。
有堂倌端着菜走过,见温幸妤面无血色呆立门边,好心询问:“姑娘,怎么不进去?”
温幸妤恍然回神,四周的喧闹声如同潮水涌来,击得她耳膜刺痛。她恓惶抬眼,入目是上好的雕花门扇,里头的人还在交谈,她却什么都听不进了。
后退两步,白着脸朝堂倌摇了摇头,兀自转身,跌跌撞撞朝楼下走去。
待出了樊楼,日光洒落,夏风拂面,路过的百姓皆喜气洋洋,笑容满面。
人世温暖繁华。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