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谢道韫有心,还顾及着这个小丫鬟的心思,没有立刻发作,略缓了缓,放平了语调,轻柔地安抚着她:“我知道了,你且去忙着吧。”

    “等郎君进了院子,再来告诉我一声便是。”

    “哎!”

    几个人如蒙大赦,目送谢道韫进屋后才四散开去。

    建康城的贵族一向喜爱服用五石散,并将其追捧成了风尚,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谢道韫出身望族陈郡谢氏,更是对这种事司空见惯。

    但习以为常,可不代表打心底认可与接受。

    她便是一群贵族中的异类——非但不认可,反而无比厌恶这种行径。

    奈何自己嫁的王家二郎,不仅天资平庸,平日闲来无事,最喜欢做的便是用散后再行散。

    这点更是叫谢道韫十分不喜。

    衣袂飘飘的名士之姿,在她眼中却与放浪狂徒无异。

    不过夏日晴长,她也没工夫为了这点不相干的小事平白坏了自己心情。

    府中裁剪夏衣、取冰纳凉的事都已经安排妥当,这会儿正是难得清闲的时候。

    谢道韫想了想,吩咐一声,等侍婢都退下后,才不紧不慢地翻出了光幕。

    她一连刷了好几个直播间,看起来都泛善可陈。

    兴趣缺缺的谢道韫正想退出直播间,转头接着读书,恰是此时——

    “叮!”

    一声久违的提示声响起。

    下一秒,眼前已经跳出一个弹窗:

    【您关注的主播“小夏同学”已开播!】

    【快来看看吧!】

    想起那个名为《壁上鸣》的直播间,谢道韫从善如流,顺势点了进去。

    要说之前也是不巧,除了偶尔撞上一次,更多时候都是她眼巴巴地再转回去调出录屏回放。

    内容上不差什么,但毕竟还是少了点儿同步直播的新鲜劲。

    “前几期的内容除去东西两汉,便是后世那个「唐朝」……”谢道韫一边点击,一边盘算着。

    “大汉的强盛已经遥不可及,而后世的大唐更是出现了女子称王的情况,可见开放包容。”

    两处一对比,感慨油然而生:

    也不知东西两晋能不能榜上有名呢?

    进入直播间,从前总是端坐在镜头之前迎接各位观众的主播,这次却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镜头前摆放着的一盆植物。

    谢道韫凑近上前,睁大了眼仔细研究着,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对上了飘过的弹幕:

    【陌上人如玉:来啦来啦,今天前排是我的!】

    【Hsin:趁着主播不在,悄咪咪吐槽一下3】

    【Hsin:上期直播结束的那个笑话真的好冷啊!】

    【好想好想谈恋爱:前面的家人这就不懂了吧?主播这是看天气太热了,手动给咱们降温呢!】

    【好想好想谈恋爱:主播好!】

    几期直播看下来,直播间里的家人们也已经坐上了友谊的小船,哪怕主播不在家,也能毫不见外地聊起来。

    谢道韫:所以……有没有人能讲讲,主播到底说了什么?

    聊着聊着,终于有一条弹幕发现了不对:

    【emmmmm:我说——】

    【emmmmm:家人们难道没发现吗?】

    【emmmmm:主播今天在桌上摆了啥呀?】

    仿佛就是为了等这句话出现似的,弹幕刚刚飘过,还没等她们研究出个所以然,夏语冰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了直播间。

    【家人们今天很有精神嘛!】

    看了眼实时观看人数又突破了新高,夏语冰热情洋溢地向观众们打过招呼,顺势将话题引到了面前的盆栽上。

    【有家人认出来咱们直播间的这盆植物到底是个什么吗?】

    【快学习!!!:这题我会!是水仙!】

    【W的小狗:不对不对,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觉得是蒜呢?】

    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主播露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笑容:

    【是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显然了——】

    【水仙还是大蒜,究极二选一!】

    闻言,谢道韫不禁陷入了同步思考。

    以主播热爱整活的性格,很有可能直接搬了一盆大蒜来。

    可直播间风格虽然接地,却毕竟是和文物相关,多多少少都该风雅一些才对吧?

    几经纠结,谢道韫心中的天平终究还是倾向了水仙。

    【没错!】

    【今天主播在直播间给家人们带来的就是这样一颗水灵灵的大蒜呀!】

    夏语冰举起手边的植物,拿到镜头正前方,无比自豪地向观众们展示了一番。

    【之所以请来大蒜,原因也很简单——】

    【毕竟咱们都是介绍文物和背后故事,自然也希望打造成一个有味道的直播间嘛。】

    【芸:真有味道。】

    【芸:懂了,没有味道就手动创造是吧!】

    面对王凝之这样的丈夫,谢道韫早就养出了极佳的养气功夫。

    饶是如此,在听到这样一番解释后,她也不禁抽了抽嘴角。

    主播一向都这么抽象的吗?

    【当然啦——】

    【今天搬来的这颗大蒜,它可是和本期直播密切相关的。】

    夏语冰神神秘秘地揭露下一条线索:

    【跟文物关联不大,但和文物的主人密切相关。】

    【叶行舟:懂了!】

    这就懂了?

    懂什么了?

    谢道韫一脸茫然,弹幕接着往下:

    【叶行舟:今天的主角一定是个北方人——】

    【叶行舟:爱吃蒜嘛!】

    【陈小喵:人没准是个种地大姥呢,就爱种蒜!】

    集思广益,弹幕里又纷纷提出了许多新奇主意。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

    夏语冰适时插话:【今天的这位主角,名字里直接就有个“蒜”字呢?】

    【随弋:煮啵煮啵,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随弋:哪家好人给自己女儿取个“蒜”作名字啊?】

    以此为名的确少见,不过仔细想一想,倒也并非空穴来风……

    谢道韫灵光一现,夏语冰心有灵犀:

    【没错,本期直播的主角,正是这位褚蒜子!】

    褚蒜子?这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30-40(第6/19页)

    如果换了别人,或许还真会对这个名字摸不着头脑。

    但这可是谢道韫。

    诸位,接下来可就是她们晋朝的回合了!

    第34章

    可不是么,后人不熟悉这个名字,谢道韫自己还能不熟悉吗?

    这位褚蒜子,可是她的表姐啊!

    虽说两人不是嫡亲的表姐妹,但往上数两代,谢道韫的祖父和褚蒜子的外祖父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弟呢。

    好不容易该她们晋朝的人物出场了,哪怕自己没有这样的机缘,但总归算是与她息息相关的嘛!

    在与有荣焉的同时,谢道韫情不自禁地默了默。

    ……总有一种看熟人上直播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可一想到自己那位表姐过于曲折传奇的经历,谢道韫又不免感慨。

    她这一生的确不易,名列其中倒是当之无愧。

    【想必家人们平时也很少会接触到这个名字,对她还有些陌生。】

    知道观众们关注的重点多半还是会落在褚蒜子这个过分响亮的大名上,夏语冰没有刻意留下悬念,直接顺势介绍了起来:

    【那今天的直播,我们就先从这个名字来说一说。】

    【以“蒜”为名,相信家人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对起名这件事儿那可是郑重又讲究。】

    【越是不走寻常路的名字,越是大有来历。】

    这话在理,谢道韫颔首。

    就拿她谢家来说,不拘儿郎女郎,谁的名字不是寄托了父母亲长的希望与祝愿?

    【但偏偏,褚蒜子这个一听就很“接地气”的名字,到现在都没能找到什么可考的文献解释,或是出处来源。】

    【换而言之,为什么褚家长辈要以此命名,也就成了一个为我们后人留下无数遐想空间的问题。】

    “接地气,多好!”

    朱元璋的想法一如既往地朴实无华:“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或许现在,我们一提到“蒜”这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大蒜。】

    【自然而然的,就会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粗俗不雅。】

    【难道褚蒜子出身贫寒、家里人没有文化吗?】

    【大漏特漏!】

    主播双手在胸口交叉,比了个大大的否定姿势。

    【提起魏晋时期,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世家。】

    【而要提起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那自然绕不开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句,只单拎出来“王谢”来代指高门望族,足见两家的声势威望。】

    【今天的这位褚蒜子,她的母亲正是出身陈郡谢氏。】

    【作为谢家的外孙女,褚蒜子的出身自然差不到哪儿去,名字更不可能是随便取的。】

    【虽说没有确切的文献可考,但是主播还是推测出了两种可能的原因。】

    方法总比困难多,读史的这几年里,夏语冰别的没学会,钻牛角尖、自己瞎琢磨的功力倒是与日俱进。

    听她这话,谢道韫倒是来了兴趣。

    或许是从小便知道表姐的名字,她还真没怎么仔细想过名字的背后还会有什么其他含义。

    “主播这话说的,倒还真叫我好奇起了后世的取名风尚。”谢道韫若有所思。

    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好好问一问。

    【第一种理由,“蒜”在当时或许还是个比较新鲜的东西。】

    【毕竟刚从外头传进咱们中原嘛,有什么稀奇宝贝当然是罕见的,那可不得给孩子安排上?】

    “倒也算不得多罕见。”

    谢道韫摇摇头,对这种说法并不赞成。

    “仔细算起来,从汉时就已经入了中原。所以还不至于遍地都是,却也稍显普遍了些。”

    所以,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解释:

    【除此之外,家人们可别忘了,“蒜”本身就是一种植物。】

    【作为一种植物,名下有一种名为“石蒜”的种类,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曼珠沙华——彼岸花。】

    【暂且不论这个花的寓意好不好,最起码看起来还是赏心悦目的。】

    【没准儿作为香草名花的一种,“蒜”字就这么被褚家人征用了。】

    解释完两种可能的原因,夏语冰爽朗一笑:

    【当然了,这也只是主播的一家之言。】

    【毕竟除了蒜子,我们还有像“小白”、“黑臀”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也无法一键查询古人的精神状态。】

    说起这个,观众们似乎都很能感同身受:

    【游羊:就是就是!】

    【游羊:谁能想到“郑大车”还是个王妃的名字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